西安历史吧 关注:54贴子:115
  • 0回复贴,共1

西安历史厉害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还记得那组名为“当钟楼说他600岁之后,其他文物看不下去了”的为图片么?即使对于陕西历史并不了解的你,是否也立马知道了钟楼600岁,鼓楼是“兄长”,大雁塔已是“长辈”……在这组热图中,在互联网上迅速的流传开来,钟楼、大雁塔、兵马俑、黄帝陵等历史景点好似活了过来,幽默简洁的对话让人不禁莞尔。

随后的一篇名为《我可能上的不是学,是坟》的文章,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一时间西安的学生们都调侃自己是“守墓人”。
除此之外,这组图片的主人还做了《三分钟用陕西话讲大秦帝国》系列短视频,网络点击量均超百万。幽默的语言,轻松的表达,不禁让人对陕西历史有了一种亲近感。
谁能想到,这一组图片些作品,竟然出自是一个80后的理工科小伙,网名“秦五粮”!历史需要新的表达方式
一直以为“秦五粮”是一位文史研究高人,但眼前的这小伙,打破了记者心中的印象。他不算高大,但身体结实;不算英俊,但是温文尔雅。
他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搞了一段时间的IT。“读书的时候,觉得学历史没啥用,上班以后才慢慢地对历史感兴趣。”他在接触历史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了陕西的魅力,无论是周秦汉唐悠久的文化传承还是文人墨客留下的笔墨诗篇,都让他感动不已。因为对陕西文化和历史的热爱,秦五粮尝试制作视频,分享自己对陕西文史的感受。
“上学的时候其实不怎么喜欢历史,上班以后才慢慢的对历史感兴趣。”秦五粮坦诚道,就如老人所说,人对文史的需求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秦五粮在接触历史的过程中渐渐了解陕西,发现了陕西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周秦汉唐悠久的文化传承还是文人墨客留下的笔墨诗篇,都让他感动不已。也是因为对陕西文化和历史的热爱,秦五粮开始制作相关的视频,想分享自己对文史的感受,让陕西人真正的热爱自己的文化和历史,用新形式表达历史,让历史有活力。
正好搭上了短视频快速发展的顺风车,2016年到现在,秦五粮做了上百个视频,在微博的总点击量超过千万次。他表示“没想到”,能获得这么多关注。
爱上历史是一个过程

“三分钟陕西话说大秦”系列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爱,除了内容幽默易懂,其中陕西话也让大家耳目一新。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陕西人,他坚持使用陕西话做视频。在他眼中,方言是一个地方的灵魂。用陕西话做视频,不光是觉得讲历史会更生动更有代入感,更重要的是对方言的传承。他说,“现在说陕西话的人太少了,尤其是年轻人已经不太会主动说陕西话了。大家觉得陕西话土,很俗。我的视频不仅要让外地人能了解陕西话,还要让陕西人也真正爱上自己的方言。”
为了保证视频内容的严谨,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研究历史资料。理工科出身的他面对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时感到非常棘手,正在做的“大秦帝国”系列更是让他头疼,原始资料少且艰深,对细节的考证也相当困难。“最早我都是从通俗历史小说和传记里发现有意思的点,然后再去史书里面查证。现在多是直接看原始史料或者翻译过的白话版史料。”整理好素材之后,开始编写文稿,会加入时下流行“段子”或者网络用语,让枯燥的历史更“接地气”,之后录音、做动画,一个视频下来得花两周左右时间。
视频制作费用,全是自己掏钱,但是他从未因此而放弃。“秦五粮”觉得,他的视频一方面能让大家在工作之余轻松一下,更重要的是,他想以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改变陕西就是黄土高坡的刻板印象。他说,陕西历史源远流长,陕西人应该有自信,用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将陕西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他们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感受陕西的魅力,传达出陕西人的精神风貌,把陕西真正地推广出去。
让老秦人的精神传承下去

问及最喜欢哪个朝代,“秦五粮”脱口而出:“秦!”
在研究文献的时候,他发现秦人东出的过程非常不容易,从边陲蛮荒到逐鹿中原,600多年的跌宕起伏,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和艰辛,最终实现国家大一统。秦人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价值观,对现代人来说是非常值得学习的。2017年4月份的时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信息资料部的工作人员看了他的视频后通过微博联系了他,觉得视频和内容都很好。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也一直在努力通过新媒体这种大众化的方式,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非文史专业的人更好地了解历史和文物,在高科技发展的现代社会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了解看似高冷的文物背后感人的故事,动人的诗篇。这也正是他制作“三分钟”系列的初衷。
谈到未来,“秦五粮”希望能一直做下去,涉及的内容更广一些,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虽然这条路很难走,但一想到是为陕西文化推广做贡献,我就有坚持下去的信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即便将来不做了,回头看看自己留下的脚印,不留遗憾。”


1楼2019-07-24 18:2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