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达信吧 关注:679贴子:6,987

回复: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经济有哪些新“蓝海”?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然而,直到1981年,第一个商业化鼠标才诞生。1983年,苹果、微软纷纷推出自己的鼠标,鼠标成了计算机的标准配置。
正是通过鼠标,互联网可以把访问者的各种行为都转化成数据。


16楼2019-07-27 18:23
回复
    以互联网上最常见的网页服务为例。网站被架设在服务器上,消费者通过浏览器浏览网页,在这种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架构当中,有两种方式可以记录数据:一是服务器日志,服务器日志可以记录消费者在各页面之间的跳转关系;二是网页脚本,在网页中嵌入的脚本 程序可以记录消费者在页面中的行为,例如鼠标的点击、滚动、翻页。


    17楼2019-07-27 18:23
    回复
      只要用户登录互联网,互联网就开始记录。记录的数据一般包括网页地址、点击时间等这些浏览数据。此外,消费者还会产生搜索、交易、运营的数据。如果消费者在一个电商网站上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名称、支付金额、个人信息、商品服务明细、购买时间等数据都会保存在专门的数据库中。对视频、音乐、游戏网站等,互联网还会记录上传下载是否完成、速度的快慢、消费者观看视频的位置以及游戏体验等数据。


      18楼2019-07-27 18:24
      回复
        通过记录鼠标的点击流,互联网企业掌握了消费者在网上的一举一动。在一个电商网站中,消费者的点击、浏览、查阅、停留、关闭等动作都清清楚楚地被鼠标记录了下来,像矿产一样沉淀在互联网上。而在传统的线下百货商场,顾客的走动和浏览、东看西看、左挑右拣等动作,售货员无法一一关注,也不可能一一记录,传统商场记录下来的可能只有其中一个环节—收银,记录的目的也很单一:收入和库存管理。


        19楼2019-07-27 18:24
        回复
          互联网把记录的颗粒度和细致程度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划时代的变化,它完全改变了人类数据世界的版图。


          20楼2019-07-27 18:24
          回复
            对个人生活的记录,也就是个人数据,开始大规模出现了。今天的手机有通信、拍摄、社交、新闻、导航、上网、娱乐、支付等多种功能,使用这些功能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产生了个人行为记录。手机的功能越强,就意味着它所记录的行为越广,一个人使用手机越频繁,就意味着他在云端产生的个人数据越多。个人数据的爆炸,是大数据作为现象级事实出现最早也最为重要的原因。


            21楼2019-07-27 18:24
            回复
              数据的价值困境
              今天的数据是以个人为主体的,这些数据也是个人生活在数据空间的镜像。个人数据已经成为互联网上最大的金矿,这座金矿已经被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发、占有。在一切业务数据化的基础之上,互联网公司在向“一切数据业务化、利润化”冲刺,它们的终点线是让所有收集到的数据产生业务价值,或者说商业利润。


              22楼2019-07-27 18:24
              回复
                数据如何产生利润?目前只有两大模式:一是广告,二是信用。首先,通过记录消费者不断产生的数据,监控消费者在互联网上的所有举动,互联网公司以广告的形式给消费者提供符合其动态和偏好的产品或服务;其次,互联网公司通过数据评估消费者的信用,从后续的金融服务中赢利。因为这两种商业模式,消费者个体就成为被观察、分析和商业监测的对象,这是历史上人类第一次大规模地让渡自己的生活和隐私来成全商业模式。


                23楼2019-07-27 18:24
                回复
                  这些数据一经产生,就脱离了自己的母体,被互联网公司所掌握。这也是今天最大的矛盾:掌握个人数据的居然不是个体本身,而是各种互联网平台和公司。个体作为这些数据的提供者,竟然对自己的数据没有一丝一毫的控制能力,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怪的现状。


                  24楼2019-07-27 18:25
                  回复
                    回头看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一开始,人们都聚焦在一个字上—“连”,即把机器跟机器互相连接起来,人们关心的指标是有多少个节点、多少个网民、多少个网站;但到今天,不管你使用什么终端设备、什么前端应用,人们都有办法把它们连接起来,比如台式电 脑可以和手机连接,QQ上的消息在微信上也能收到,这是跨平台、跨设备、跨应用的互联,是“7天×24小时”的互联,是超级互联。


                    25楼2019-07-27 18:25
                    回复
                      我们走到超级互联的阶段,就是走到了互联网的夏天。也可以说,人和人相互连接的历史使命已经基本完成了,一个崭新的生态已经形成,并且充满了活力。


                      26楼2019-07-27 18:25
                      回复
                        今天的互联网,可以被视为一个全面记录、沉淀个人数据的基础设施。人们应该关心的是,互联网收集了什么数据,它是否征求了被收集人的同意,这些数据又将得到怎样的智能化应用。
                        数据产权的存在空间


                        27楼2019-07-27 18:25
                        回复
                          在大众认识到数据的价值之前,一系列互联网公司已经完成了对数据的掠夺和积累,它们已经拥有了庞大的数据资产。借助对这些数据资产的运营,它们年年都可以拿出令大众眼前一亮的业绩报表,而对它们财富的来源,我们整个社会,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缺乏追问的。


                          28楼2019-07-27 18:25
                          回复
                            不错,互联网公司创造了价值,为大众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 它们今天对数据的使用,也给大众的生活带来了威胁和恐惧。
                            Facebook风波中对思想、心理的操纵,电商平台的“杀熟”,打车平台的算法定价合谋,这些都是对大众利益的伤害。特别是以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随着技术发展进步,将取代越来越多人的工作,而这些数据,正是大众以几乎免费的方式提供的,这颇有煮豆燃萁、恩将仇报之感,这是新文明的悖论。


                            29楼2019-07-27 18:26
                            回复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这两个成语比喻积少成多、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形象地概括出了数据价值演变的路径和现状。一根毛、一粒沙微不足道,但多了就能派上大用场。越完整的信息越值钱,量越大、越清晰的数据越有可能变现,这是一个基本的道理。


                              30楼2019-07-27 1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