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吧 关注:804贴子:1,562
  • 0回复贴,共1

大连连海书院经学研究刍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年,我的一个学生北京明道堂经学馆的董妘橦院长在北京的一个中学搞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一百个学生回答百分百“不喜欢古文”,原因是“太难”。这个“难”,一些是源于我们六十年来自己设置的拦路虎所致。其一,简化汉字。简化汉字往往和经典上的原字不是一个字,根据简化了的字来理解经典,必然训出风马牛不相及的字义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当年,“消灭汉字,走拼音化道路”是我们的既定方针,所以,汉字简化过程极为草率,可以说根本没有考虑阅读经典的需要。虽然汉字简化对扫除文盲、提高当时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起到了历史作用,但是对人们学习经典、经学研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时至今日,全面恢复繁体(正体)汉字几无可能,实现袁晓园先生提出的“识繁用简”,也希望渺茫。
其二,普通话标准读音。推广普通话,已纳入国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几十年来,汉字读音在不断地任意改动,并用行政的力量强力推行,汉字是音形义一致的文字,声音变则意不同。王念孙曾说,“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故主张“以古音求古义”。今天教学经典置这些都不顾,不管入声字,不管破读(异读),读诗歌韵文不晓得叶音,如何能够读懂、理解和速记经典?
其三,新式标点。旧时经典往往没有标点。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所有句逗,都是在读者,根据对字句的理解和个人的气口加以标示出的。而且标点断句,往往对字词理解影响极大,且对流畅地诵读,造成了妨碍。
其四,不懂得吟诵,也就是传统的读书方法,又称“文读”。吟诵是打开经典殿堂的一把钥匙。由于对经典的吟诵断绝了一百年,整整五代人。使得今人对吟诵很陌生。近年来,随着读经运动的兴起,吟诵也火了起来,但很多称不上是传统的吟诵。吟诵的目的是读书、学习,是要用传统的学习方法记诵经典。要讲究平仄,讲究破读,讲究叶音,还要依字行腔,将字读音读正。吟诵不是(至少不主要是)为了表演,吟诵依方言而异,故吟诵声调各不相同,所以,吟诵不在于调式。现今,各种媒体上各式所谓吟诵搞得很混乱,都是因为不读经典所致。


1楼2019-07-29 11: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