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636,010贴子:3,344,220
  • 23回复贴,共1

项羽,卷土重来已可知,天亡项羽非战之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之说下个人看法,如果不喜欢你随意。
首先我觉得绝对称得上英雄人物,说不是先掂量掂量自己,我就不说他哪个年纪了,你这一生能做到他哪个成就你才有资格说那个话。
有人说项羽过江不死卷土重来未可知?我觉得结果还是一样,项羽说天亡他非战之罪。我觉得确实可以这么说天要亡项羽。
这里所说的天了,不是说命运注定,可以用儒家的解释“民意即天意”,天意就是民心所向。下面我说我觉得项羽卷土重来结果还是一样的原因。
一、你的目标你的期望决定了你的成就
项羽是贵族出生,是哪个时代旧贵族最后的坚守着,他的目标就是周以来哪个时代人的人生目标“裂土分王”,他不仅分到王位,还是哪个分封别人王位的人,严然已经是天子之尊,位号“霸王”,所以他所完成的成就已经是他人生的最高目标了,已经无所前进了。
二、人心向背,天意难为
时代已经发展到了中央集权的“皇帝时代”,而项羽还在走历史的倒车,他想要的是裂土分王的封建制度,背离了整个天下的大势,如果是在秦一统天下前的周代,那他或许会成功,但是到秦一统天下后,天意变了,项羽说天要亡他非战之罪,他是个战场上的战术天才可以做到没战都胜,但敌人却越来越多,因为他站在了整个天下的对立面,所以天要亡他,他战胜多少敌人都没用,注定了会失败。
三、他痛恨秦
有人会说当时都恨秦不然怎么会全国皆反,但普通百姓而言其实并不恨秦,像陈胜吴广刘邦等农民起义,不是因为他们想反而是秦不给活路不得不反,但凡有活路他们也不会起义,但项羽不同他真的恨秦,从他火烧秦王宫,屠灭秦宗族,不愿留在关中就可以看出,所以秦朝的制度他是不可能用的,他只能走周的分封制。
由此三条项羽注定了会失败,卷土重来已可知,天要亡他他不得不死。就像他战争胜了的情况下会接受刘邦请和一样,他的观念中地是要分封出去的,分给谁都一样,既然刘邦有能力他就愿意和刘邦划江而治,即使他消灭了刘邦也会有李邦王邦出来的,除非他能接受秦的中央集权制度,但他如此恨又怎么可能接受?所以自杀而死已经是他最好的选择了,免得多生涂炭。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08-01 13:59回复
    其实最后项羽会同意划江而治的主要原因是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再打下去他依然赢不了,在韩信打败龙且,占尽北地以后刘邦可以两线出击,而项羽却已经首尾难顾了。


    IP属地:江苏2楼2019-08-01 19:17
    收起回复
      你做不了国王,所以你不配评价夏桀周幽,汉和晋安隋炀唐武宋徽等等皇帝是昏君?什么逻辑?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01 19:22
      收起回复
        乌江的时候,项羽哪有卷土重来的资本?彭城老家都没了,还能以一郡之地抗天下?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02 01:31
        收起回复
          他们准备把北京当首都。这都不知道,去小学再学学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8-02 17:59
          回复
            自己作死的成分更大一点吧,项羽除了鸿门宴至少还有两次机会消灭刘邦。而且不是项羽作死,刘邦也不可能比他先入关的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08-03 14:48
            收起回复
              小学老师告诉我他们想拿华盛顿当首都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08-03 17:19
              回复
                汉初施行的也是郡国制,郡县制和分封制各半,所以刘邦对秦制也没信心,现实条件也不允许。所以当时也看不出人心所向。刘邦当然是想搞郡县制加强天子权力的,但当时条件也不允许。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8-04 04:37
                回复
                  历史惯性还是很强的,刘邦也没什么创意,中国在这一点也比不了欧洲白种人;刘邦做汉天子后,也还是手指一伸,分封一些诸侯的。


                  IP属地:内蒙古9楼2019-08-04 21:19
                  回复
                    路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8-05 00:14
                    回复
                      不过是一个诗人的片面之词而已,王安石作为丞相,懂得政治,肯为君王卷土来?这句说的才合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8-24 13:53
                      回复
                        顶楼主!楼主是少有的,从全局分析项羽成败论的人。
                        分封制:上有周天子的王道(民意),下有各诸侯几百年的生存历练,才保持相对稳定的分封制。
                        当王道被秦始皇侵吞后,历史轨道只能是“帝道”了。走王道,只能是越走越乱。
                        刘邦也企图走王道,但是,他的王道还没有成型,就来了一次彭城大败:五十万诸王盟军被三万项家军击溃,丢盔弃甲。此时摆在刘项两人面前的就是路线之争:项羽继续玩王道,“团结”各路诸侯共谋治理天下。而刘邦行霸道:剿灭天下诸侯:各个击破。彻底抛弃那些猪队友。
                        顺便,我从来不认为项羽的什么军事能力超过刘邦,真的,从来不这样认为。首先,项羽和各路诸侯有共同敌人(秦帝国)的时候,诸侯王就能“团结起来”,共同推举项羽成为霸主。而此时的刘邦,不得不避其锋芒。
                        当共同的敌人彻底垮台之后,天下诸侯分崩离析,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刘邦不是第一个出来“叛逆”的,刘邦只是N个叛逆之一。
                        纯军事角度:巨鹿之战,彰显项羽军事才能的时候,人们似乎忘记了刘邦能轻取咸阳的军事能力。这时,人们不承认刘邦的军事头脑,说什么没有遇到秦军主力。好,咱们姑且承认这个说辞,那彭城之败后呢?人们怎么不用“乌合之众”来形容刘邦的盟军,贬低项羽的军事力量,而夸大其词,说项羽军事天才,天才个毛?镇压各路诸侯的时候,你再看项羽与刘邦,他们的军事才能,才真正的被表现出来:刘邦势如破竹,而项羽越战越忙。就像毛爷敌后根据地,欣欣向荣,而蒋公的敌后根据地,血本无归,怪谁?


                        IP属地:广东12楼2019-08-24 18: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