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黄尚品吧 关注:1贴子:72
  • 5回复贴,共1

探寻旗黄尚品发酵工匠的匠心传承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阳,湖北咸宁人,200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 旗黄尚品 古法发酵车间班长。
在古法发酵车间,金阳总喜欢自嘲,说自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将中药材搬进古法发酵缸,再把古法发酵缸,搬进土窖……
所以,大伙儿都叫他:大学生搬运工。
金阳也乐意这样的称呼,因为这些“大自然的搬运”,只有在中药巨匠冯汉鸽、酵素妈妈李新兰、微生物专家谭新国等,几位古法酵素专家的授权和指导下,才能享受到的“殊荣”。


1楼2019-08-03 10:43回复
    大学毕业那年,同学们有的留在武汉,有的一头扎进“北上广深”,都想着在大城市,去挥洒自己的青春。
    唯有金阳,回到自己的家乡,一个山区小县城,去实现自己的“发酵梦”。
    “以前不知道,学了这个专业。”金阳讲:“我们平常吃的很多东西,都跟发酵有关,例如饼干、馒头、豆豉、腐乳。”发酵,是利用微生物与大自然灵性,健康人类的一种神奇变化。
    可惜,了解的人并不多。也正是从那时起,金阳就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让更多的人,了解发酵、受益发酵。
    有次,同学聚会,男同学们都西装革领,一副职场精英风范。而金阳,却一身工人服,带着一身酵素味道,去和老同学们见面。
    生活中,金阳就是一个怪咖。


    2楼2019-08-03 10:44
    回复
      古法发酵,九道大古法中的“密、藏”,看似简单,只用肉眼观察,却很有讲究,只有经验老道的匠人,才能看得出菌种和发酵陶缸的细微变化。
      “密、藏”,至少需要180天,慢慢窖酿。每天24小时值守,每两个小时,要观察一遍菌种的长势、品相,检查一遍发酵陶缸的温度、湿度,中药材发酵的变化。
      白天有几位老专家,晚上值守,自然就落在金阳的肩上。所以,金阳干脆在值班室里支了一张床,坚守在一口口发酵缸旁边。
      一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深更半夜,独自一个人,最考验匠心的,不仅是老道的经验,还有寂寞。
      但是,金阳总能找到打发寂寞的理由。
      “每天晚上,我一个人统领千‘菌’万马。”金阳乐呵呵的讲到:“每一个菌,都是有生命的,我们相互为伍。”
      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匠人匠心吧。


      3楼2019-08-03 10:45
      回复
        前段时间,金阳又换了一部手机,因为之前的手机,他觉得摄像头不够清晰。
        每次跟老专家们,来到古法发酵车间,金阳都会用手机,拍摄记录下老专家们的教诲和古法操作。
        回到办公室,金阳把拍摄的视频,拷贝到电脑,反复观看和研究。
        有些时候,金阳还当起了“狗仔”,对一些核心环节,金阳也会用手机偷偷拍摄下来。然后找来每个环节的值班工人,对着视频讲每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怎么样操作,才能便于下一个环节的处理,力求精益求精。
        大伙儿边听边看,一下子就明白了,每一个环节的误差,都能控制在最小的合理范围。


        4楼2019-08-03 10:46
        回复
          跟金阳一个宿舍的小陈讲:“金阳每天睡前,都有‘放电影’的习惯。”
          这是多年工作下来,金阳养成的一个习惯:把每天处理的事情,老专家们特别交待的事情,都在脑子里过一遍。
          有次,晚上大伙儿都睡了,金阳灵光一现:如果做一个大水槽,每个水槽开一个小洞,每个小洞下面,放一口缸,放一晚上,就能把所以的缸,都接满水,白天直接去拖就可以了,这样就能减少去九宫山去地下活水的时间了。


          5楼2019-08-03 10:46
          回复
            当时,金阳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打开灯,拿起纸笔,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了下来。当晚他兴奋得一夜没睡。
            就是这个点子,省下来不少时间。
            省了来的时间,就能在古法发酵车间,待的更久了,就能跟着老专家们,学习更多古法技术了。
            这就是金阳,旗黄尚品一位普普通通的发酵工,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发酵工,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发酵人生!


            6楼2019-08-03 10: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