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59,665贴子:2,968,987

《心经》释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心经》为大乘核心经典,主要阐述空性和般若的义理。大乘的思想,目标在于破执扫相,破除凡夫和小乘的我执、法执。 近日在本吧发现诸多吧友解《心经》,存在较多的争议,各执己见,相持不下,且相互指摘,自赞毁他,贡高我慢,实在有违《心经》之本。 这样去读经,徒增错误知见烦恼。
开这个贴来聊《心经》,非本人所愿。因为个人觉得用白话文直译心经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无论你解得多么精准,都无法还原其完整的义理。因为每一个词汇,对应在佛学之中都甚深微妙,一词多解。而译出来,就赋予了它直白的定义,离空性更远了。
道家有言“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心经》译本的原文,就像是四面墙加门窗、立柱与横梁,里面是空的,你才有房屋的作用。你要用你自己的东西把它给装满了,其实它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 但是,同时我们要明白,墙、门窗、立柱与横梁这个不能空,每一件都有它的来源、使用规则和用途,你不能给它全换了或全拆了。所以,本人在之前的辩论中,尽量还原《心经》各个词汇在佛学中的释义,而不去给它全盘直译。只有懂得这些词汇的本义和用意,再自己连贯起来,去推论,这样才能更接近原义,也能起到头脑思维训练的作用。
但是避开“直译”,又落了一些吧友尽情攻击的口实,认为是“不懂翻译”,“只会像读语文课本一样去考究”,是“狡辩”、“骗子”。因此,机缘到了,就来说几句吧,以免反让他们徒增“我慢”。
本人经常提到,讨论一个问题,要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 你玩贴吧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思维训练、头脑风暴? 是为了探究更客观、更接近真相的结论? 是为了显示自己比其他人有智慧、比其他人厉害? 从讨论几句就开始对人不对事的指责、讽刺、谩骂....等等这些语言行为来看,很多吧友们的实际目的是后者。也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维护的是自己的“智慧”形象,而非结论本身吧。这也是最痴愚的表现。 当然,本人写这帖也许也不能摆脱这个嫌疑,共勉。
在贴吧里,本人和你们一样,都只是一个符号。无论这个符号给自己带来多大的认同,都只能是一种无聊的满足,不增半点实际的东西。无论这个符号给自己吸引多大的仇恨和辱骂,也不减半分实际的东西。 我们拿这个符号,是来求知的,来求证和完善理论的,所有的宠、辱都当体即空,都不过是自己六识和第七识意淫的完意儿。
说了这么多废话,并不代表本人接下来要放大招了。
本人不是什么和尚,只是个俗家弟子,既没出家,也没受戒。企业管理是我的日常,佛、儒、道只是工作之余的消遣。虽然花的时间也不少,但毕竟认知还是太有局限性,不一定对。只是把我所理解的东西,分享出来而已。希望能有理有据的进行探讨。
如果要比输赢,那算你赢吧。


IP属地:湖南1楼2019-08-03 21:29回复
    【怎样解《心经》最接近胜义谛?】
    禅师之间交流佛法,互相探明对方的深浅,通常会以打机锋的方式,一招就知道你的层次。
    这里分享一下关于解《心经》打机锋的案例。
    百回本《西游记》第九十三回:
    行者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
    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
    行者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
    三藏说:“猴头!怎又说我不曾解得!你解得么?”
    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
    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声。
    旁边笑倒一个八戒,喜坏一个沙僧,说道:“嘴巴!替我一般的做妖精出身,又不是那里禅和子,听过讲经,那里应佛僧,也曾见过说法?弄虚头,找架子,说什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
    沙僧说:“二哥,你也信他。大哥扯长话,哄师父走路。他晓得弄棒罢了,他那里晓得讲经!”
    三藏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西游记》虽只是一本小说,但很多方面是合道的,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
    心经的核心是什么? 是空性。 它的本义是离文字相的。
    如果你问其中的解释,人家不答,或者明明未答,却说已答。那你就不必追问,甚至嘲讽了,你越去追问和嘲讽,就越符合呆子不懂装懂的那句怼:“弄虚头,找架子,说什么晓得,解得!怎么就不作声?听讲!请解!”.......当你明白之后,可能要自嘲了。


    IP属地:湖南2楼2019-08-03 21:29
    收起回复
      【《心经》的来源、结构与版本】
      一般来说,佛经的结构通常有这几部分: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序分是介绍讲经前的铺垫,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正宗分是讲义理,也就是主要内容
      流通分是讲结论,听众闻法之后皆大欢喜,如何如何。或者引出偈颂进行总结。
      心经历史上大概有11种译本。
      最重要的译本是七个。
      其中鸠摩罗什的译本和玄奘的译本,是略本,也就是简化了,基本只保留了正宗分的部分。
      而法月等另外5种译本,是广本,也就是基本保留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部分。
      玄奘译本,因为字数少,里面的介绍不太清楚,就容易产生歧义。所以,如果有争议的部分,对照广本去看,结论就清晰了。
      有人说《心经》是《金刚经》的缩略版,《金刚经》是《大般若经》的缩略版。这也不完全对。 《心经》的来源和《金刚经》一样,都是来源于《大般若经》,但是取自不同章节的对话缩略。 《心经》是取观自在菩萨和舍利弗(舍利子)的对话章节。 《金刚经》是取佛陀和须菩提(善现)的对话章节。只是义理是相通的。
      玄奘译本《大般若经》共600卷,若对玄奘《心经》内容有争议,查广本心经无法解决,也可以直接查大般若经对照。


      IP属地:湖南3楼2019-08-03 21:29
      收起回复
        【什么是“观自在菩萨”】
        这个问题,是为了回应吧友所设的一种结论:“观自在菩萨,这句话,不是说另有一个叫”观自在菩萨“,而是说:观那个自身就自在的那个菩萨;也就是观自己的那个菩萨。菩萨,并不是观世音菩萨那样的有形之菩萨,菩萨是菩提萨多的简译,就是觉悟。这句话,也就是观自己的那个觉悟。”
        回复这个问题,也是开本贴的直接目的。
        本人的观点相反,就是: 观自在菩萨 是指一个名叫“观自在”的菩萨(鸠摩罗什译为观世音菩萨)。同时, “观自在菩萨”这个对人的称呼也有表法的成分,有其特别的释义。
        “观自在”是人名的依据:
        广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
        广本二: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及菩萨众俱。时佛世尊即入三昧。名广大甚深。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观自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其他三个广本也大同小异,就不全贴出来了。
        --------------------------
        总的来说,所有的译师都指向:在听法的大众中,有一位菩萨摩诃萨,名叫观自在(观世音)。因此,这是特指人名无疑了。
        但是,这个名字也有他的深义。
        以前钱文忠解释这两名称,说“观世音”是梵文 Avalokiteśvara 的音译。观自在是意译。 取“观自在”和“观音”都是为了避讳李世民的“世”字。
        而百科中:《法华经普门品》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有一位观世音菩萨,而专心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同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这个我没有考证,好像历史上也没有定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
        观自在这个名字指代什么意思?这个可以自由发挥,但不可否认其为人名的事实。
        拆开来解,其实也很简单,“观自在”就是观照自性自在。这个观,不是用眼睛去看,也不是用意识去思考,而是通过打坐修止观,超脱六识之外,以般若智慧,在大定境中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
        观自在 = 观照自性自在 = 照见五蕴皆空的境界
        而整部心经都是围绕观自在菩萨其人,在达到“观自在”这一境界而向舍利弗说法的内容。
        这就是玄奘一语双关的玄机。
        具体而言,什么是观自在的境界?
        就是发现一切众生本自具足的清净自性、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圆满佛性,也就是观到真如本体,如来法身。“何其自性? 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个自性,就是空性。
        也就是说,我们所感知的自我,都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和合而生,实无自主自在之我体;一切事物、现象,皆依因缘生灭,实无自性实体。


        IP属地:湖南4楼2019-08-03 21:30
        回复
          【如何理解“空”】
          空性这个东西很难解释,很多朋友总是会把它理解成:没有、不存在。而且永远都转不过这个弯。他们会说,明明是有的东西,实实在在,为什么佛家说是空?
          这个问题,我感觉我只有举佛家常用的例来说明了。不过举例也是容易被理解错,没有办法,言语道断。
          例如,我们把绳子、衣服比作相,把麻比作性。 在一个黑暗的环境里,我们把绳子看成了蛇,把衣服看成人,产生恐惧、喜爱。
          绳子或衣服是依麻而编织成的,不是本来固有的。绳子本身并没有一个称为“绳子”的自性,它只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产生执著,把麻的这种编织结构称为绳子,把麻的另一种编织结构状态称为衣服。而蛇也是调取我们意识中的影象所生成的。
          所以不管我们看成绳子还是衣服,这些色相,都是虚妄的,都不是它的本来自性;不管我们想象成蛇还是绳子以及什么其他的,也都是虚妄的;产生的喜欢、恐惧等种种感受也都是虚妄的,都是离不开我们识的分别。而脱离了色、受、想、行、识之外,那一不可描述、没有实体、却又永恒不变的状态,(上一例子中的麻的假设),就是自性,也是空性。空性不是不存在,绳子或衣服都还在,只是你知道它只是假名安立而已。


          IP属地:湖南5楼2019-08-03 21:32
          收起回复
            菩萨也不是直接译为“觉悟”。
            菩提:道、觉 这里还不是指证得无上菩提,而是求道或求觉悟
            萨埵:有情、众生
            摩诃:大 。这个“大”也有包含通“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之意。
            菩萨:即菩提萨埵。 在这里“菩萨”是“菩萨摩诃萨”的简称,也就是“菩提萨埵摩诃萨埵”。 意指发愿行求道果之大众生,或发愿觉悟一切有情众生的大修行者。
            行: 修行 这里指修三昧(一种禅定)
            般若:是佛家所称的智慧,但用世俗的“智慧”一词不能完整表达其义,故用音译。
            深般若:即不共般若。 也就是大乘所特有的般若智慧。 浅般若即二乘之般若智慧。
            般若波罗蜜多:大乘六度法门之一。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共六波罗蜜多。
            时:时候
            照见:通过观想中观照到,证到
            五蕴:色、受、想、行、识


            IP属地:湖南6楼2019-08-03 21:35
            回复
              【直译】
              第一句,其实就是交待一下讲法的因由,用直译总结一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一位名叫观自在的发愿觉悟一切有情众生的大修行者,在入禅定修观,用深般若波罗密多法门进行观照,发现色受想行识皆为空性,色从四大假合而有,从想行识由妄念而生,故此五蕴诸法,如幻如化,从因缘生,本无实性,当体即空。从而所有的痛苦、忧患、灾难、生死烦恼,了知其为妄念而生,当下得以度脱。
              第二句“舍利子,...........”之后,才是观自在菩萨出定后向舍利弗说法的内容:
              “舍利子,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里,看到上面空性的例子,大概也能了解一点了。
              太啰嗦了,懒得码字,也懒得检查错别字了,先不说了。


              IP属地:湖南7楼2019-08-03 21:39
              回复
                太啰嗦了,简单来说看完心经,直接看金刚经,再看圆觉经就行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文殊师利菩萨章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及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能使未来末世众生求大乘者,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咨询如来因地法行,及为末世一切众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堕邪见,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善男子,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云何无明。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虚空,知虚空者,即空华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觉随顺,何以故,虚空性故,常不动故,如来藏中无起灭故,无知见故,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故,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菩萨因此于大乘中,发清净心,末世众生,依此修行,不堕邪见,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
                  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
                  即能免流转,又如梦中人,
                  醒时不可得,觉者如虚空。
                  平等不动转,觉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众幻灭无处。
                  成道亦无得,本性圆满故。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
                  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IP属地:吉林8楼2019-08-03 22:01
                回复
                  连自己心性都不明了,你还想让别人知道眼耳鼻舌身意在哪,简直是搞笑


                  IP属地:吉林9楼2019-08-03 22:08
                  收起回复
                    师傅,你好。末学看了您在贴吧里的讲解觉得很有道理,末学还是有疑问,想请教师傅,还望师傅能开示。问题如下,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既然命已注定,那今生活着又有什么意义?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9-08-03 22:29
                    收起回复
                      time某路人师傅希望您能开示。南无阿弥陀佛。


                      来自手机贴吧12楼2019-08-03 22:36
                      收起回复
                        关关难过关关过,处处随缘处处缘。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04 07:46
                        回复
                          "用心若镜,不将不迎"
                          出处:出自战国时期庄子的《庄子·内篇·应帝王》。
                          释义:修养高尚的“至人”心思就象一面镜子,对于外物是来者即照去者不留。
                          原文节选: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8-04 07:49
                          回复
                            身似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常常勤拂拭,
                            不使染尘埃。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8-04 08:09
                            回复
                              字面意思是说心像明镜一样,要时时擦拭,不要染上灰尘。暗指做人要时刻反思反省,免得让不开心的事或者杂念迷惑本心。
                              这里有个故事可以见解一下。
                              话说老和尚带小和尚下山化缘,走带河边,见一女子正为不能过河发愁,老和尚二话没说,背起女子过河。过河后,两和尚继续上路,小和尚百思不得起解,憋了好久,忍不住问老和尚“‘师傅,出家人不近女色,师傅为何背那女子过河?”老和尚一笑:“我已经放下,你还没放下?”
                              老和尚的放下,是从背上放下了该帮助的众生,众生平等,一草一芥一尘与一女子,在老和尚心里没有区别,女色不在心里,何来放下与放不下?
                              小和尚的没放下,在于他心里有女子,只能用远离这样一种方式放下,故他才有那一问。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8-04 08: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