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儿女吧 关注:8,390贴子:702,092
  • 6回复贴,共1

老北京最有名的的饽饽铺——正明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北京最有名的的饽饽铺——正明斋
老北京曾称糕点铺为“饽饽铺”。从民族特色上说,北京有蒙、满、汉、回四个民族的饽饽铺。蒙、满合称鞑子饽饽,回族称清真饽饽,汉族的叫大教饽饽。
唐鲁孙先生在“北京的饽饽铺”文中写到:“民俗专家金受申常说,‘北京最老的店铺,可能要算饽饽铺了。而北京过去最有名的饽饽铺必数始建于1864年的“正明斋”!
像正明斋、大顺斋...这样可以说是具有传奇色彩的老字号饽饽铺已经越来越少。而曾经红极一时,深入人心的正明斋已经消失了。
正明斋曾在前门
始建于1864年的正明斋,在老北京城曾开过将近十家分号。鼎盛时期就连御膳要吃的点心都是交给正明斋来做的,这才叫正经的百年老字号!
正明斋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办人孙学仁,山东掖县人。早年家境贫寒,清道光初年(1821)年掖县大旱,孙学仁的父亲只身一人来到北京谋生,向同乡借了一些银钱,在前门外肉市摆酒滩。由于买卖实在,待人热清,生意越做越好,后来把儿子孙学仁招来帮助经营,父子省吃俭用,几年后有了积蓄, 在肉市南头路东开设了正阳楼酒楼, 经营菜肴和酒,生意十分兴隆。于同治三年五月(1864年5月),又在前门外煤市街开设了“正明斋饽饽铺”,聘请名师,精选原料,精工细作,自产自销满汉饽饽(糕点)。由于货真价实, 质地优良,产品问世后,备受各界青睐,并很快进入宫廷御膳。民国时期,袁世凯、曹锟、吴佩孚、张作霖等军阀、政客,也喜吃正明斋的糕点。1914年、 1915年该店的帐本上,还有袁世凯欠帐未还的记载。京剧名演员郝寿臣等也经常光顾。清末崇彝在《道成以来朝野杂记》里,把正明斋誉为北京有名的三家饽饽铺之一。
正当正阳楼、正明斋生意兴旺之时,孙学仁积劳成疾,回山东老家养病,行前托咐堂弟孙学士管理店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学士回家向学仁汇报工作,问及一些情况,学士支支吾吾,含糊不清,学仁深感疑惑,便带病匆匆赶回北京,经过查帐, 果然漏洞百出。学仁很生气,要把学士赶出店出,但学士不服,提出分家。官司一直打到顺天府,最后学仁胜诉,仍然继续经营正明斋,正阳楼酒楼。
1937年后,主要原料白面和糖短缺,掌案师傅杨瑞臣研制出土豆黄卷糕等食品,勉强维持经营。1945年后, 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市场萧条,生意更不景气。1949年,将店铺合并到前门大街,定名为“正明斋”。1956年公私合营,国家在资金、原料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由于生产改组,该店生产车间一度与崇文糕点厂合并。“文革”中,门市部亦曾一度改名。1976年,崇文糕点厂恢复生产正明斋的传统糕点。1980年,恢复了前门大街正明斋门市部的老字号,聘请书法家蒋之重新题写牌匾。1989年,又将正明斋糕点车间从崇文糕点厂分离出来,成立正明斋糕点厂,完全继承了前店后厂和自产自销的传统经营方式,为发展著名老店的优质风味糕点创造了条件。
都一处和正明斋也是邻居
正明斋始建于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距离清入主中原也200来年了,所以,就口碑而言,人们说正明斋的饽饽,有取南、北、荤、素之精华,并融满、汉、蒙、藏的特点。为什么又称它是“正宗满汉糕点”?这评价大约还是从其供应御膳房而得。有两种“说法”:一说清宫内所需要的各种饽饽,“从同治朝起,均由正明斋制作供应”;另一说称:“自清咸丰元年开始,至清朝末,正明斋一直是清宫大内喜、庆、宴、寿之御用食品大本营。慈禧太后经常用正明斋的饽饽作为礼品,赠送给宫内的后妃和宾客。为此,正明斋的饽饽被列为御膳房的佳品,视为正统的满汉糕点。”民国以后,袁世凯等大官僚、大军阀在京期间,也多次到正明斋订购饽饽。
唐鲁孙先生曾讲过一个故事:北洋军的曹锟最爱吃重阳花糕,当了大总统之后,有一年关照嬖人李彦青订一批重阳花糕给他几位贴心的旧属,谁知李彦青事一忙给忘了。重阳节曹锟在怀仁堂宴请政要听京戏,忽然问王承斌吃到花糕没有。王根本未曾蒙赐,又不便说明,含糊其辞。李彦青知道早晚西洋镜拆穿,一定有麻烦,于是连夜派人到正明斋叫开大门,立刻开炉赶制两千只分别送出。后来正明斋的郭掌柜说,过了重阳再做花糕,还是他毕生仅有的一次。但此例一开,北平饽饽铺一年到头都有重阳花糕卖了。(《唐鲁孙谈吃》,唐鲁孙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第25页,“北平的重阳花糕”)
尤其要说到的,大约也是因为重阳节和花糕,让今天的北京人每每说到正明斋的时候,总会念叨出“饽饽铺”这个很是古老的词儿来,无形中,倒使老年间的“饽饽”流传下来。
民国时期,老百姓、文人雅士、军阀...各类人群都得派人来正明斋买口饽饽吃。您甚至可以认为这是北京特有的“宫廷下午茶”。
民国时期, 袁世凯、曹馄、吴佩孚、张作霖等军阀、政客,也喜吃正明斋的糕点。19l4年、 19l5年该店的帐本上,还有袁世凯欠帐未还的记载。京剧名演员郝寿臣等也经常光顾。清末崇彝在《道成以来朝野杂记》里,把正明斋誉为北京有名的三家饽饽铺之一。
张学良将军居京时,常派副官到正明斋去订做玫瑰饼。玫瑰饼是老北京的传统糕点,又称为“内府玫瑰火饼”,清初就已成为宫廷细点。此饼的与众不同之处是用玫瑰花瓣做糖馅。京剧大师郝寿臣先生则最喜爱食用正明斋的鸡油饼,在旗的主顾们也爱到正明斋买奶油萨其马、杏仁干粮、风味月饼、蜂蜜蛋糕等。蜂蜜蛋糕是用白面、鸡蛋、白糖、蜂蜜、青梅、桂花、瓜仁,经过打糕、灌糕、烘烤、冷却等工序精制而成,有滋补养身、清火润肠的功效。
正明斋最出名的满洲饽饽是萨其马。
正当“正阳楼”、“正明斋”生意兴旺之时,孙学仁积劳成疾,回山东老家养病,行前托咐堂弟孙学土管理店铺。光绪三十四年(l叨8年)学士回家向学仁汇报工作,问及一些情况,学士支支吾吾,含糊不清,学仁深感疑惑,便带病匆匆赶回北京,经过查帐,果然漏洞百出。学仁很生气,要把学士赶出店出,但学土不服,提出分家。官司一直打到顺天府,最后学仁胜诉,仍然继续经营正明斋,正阳楼酒楼。
1937年后,主要原料白面和糖短缺,掌案师傅杨瑞臣研制出土豆黄卷糕等食品,勉强维持经营。1945年后, 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市场萧条,生意更不景气。1949年,将店铺合并到前门大街,定名为“正明斋”。1956年公私合营,国家在资金、原料等方面给予积极扶持,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由于生产改组,该店生产车间一度与崇文糕点厂合并。“文革”中,门市部亦曾一度改名。1976年,崇文糕点厂恢复生产正明斋的传统糕点。1980年,恢复了前门大街正明斋门市部的老字号,聘请书法家蒋之重新题写牌匾。1989年,又将正明斋糕点车间从崇文糕点厂分离出来,成立正明斋糕点厂,完全继承了前店后厂和自产自销的传统经营方式,为发展著名老店的优质风味糕点创造了条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21 12:48回复
    讲起正明斋的杏仁干粮和状元饼,里边还有两段有趣的传说。清乾隆年间,有个书生发奋读书,决心赴京赶考。但家境贫寒,缺乏川资,大比之年进京,老母疼儿,想把干粮做得既好吃又不硬。于是向邻居借来麦面、油糖,又把积攒的一点甜杏仁捣碎合在面里,精心细做。书生带上母亲制作的干粮、日夜兼程,赶到京城,后来金榜题名,在朝为官。每当他吃饭时,就想起老母做的杏仁干粮好吃,就让家人经常给他制作杏仁干粮吃。后来,此点心逐渐传入民间。状元饼是正明斋的又一传统产品,饼模上刻有“状元”二字。相传北宋时期,每适逢大比之年, 各地贡生到开封府应试,都想金榜题名。有一商人为迎合考生愿望,以面、油、糖和果料为原料,制作了一种糕饼,取名“状元饼”,以示吃了它中状元。糕饼一上市,立即受到考生们的欢迎,十分畅销。此后,皇室贵族迎宾待客或嫁女迎亲时,常以状元饼为上等礼品招待和馈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21 12:49
    回复
      为什么点心不叫点心,偏偏要叫饽饽呢?追根溯源,这其实还跟前面提到的“凌迟”酷刑有关。前面已经说过,凌迟都要求要达到一定的刀数,然后犯人才能死,目的就是折磨犯人。但是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情大国”,不管什么事情都还是可以走走后门的。于是有些富裕家庭为了让自己的亲人少受痛苦,就会事先打点好监刑官、刽子手,以及其他的相关人员。这样,在动刑的时候,刽子手就会首先在犯人的心口悄悄来上一刀,将其杀死,然后再慢慢地割那三千多刀。而这心口上的一刀,就被叫做“点心”。因此,在明清时期,“点心”在北京人眼中就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词,平时是绝对不会有人用的,而饽饽就成了点心的代称。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21 12:4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21 12:50
        回复
          据说饽饽一词语出自满语。


          6楼2019-08-21 13:0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