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吧 关注:4,143贴子:99,240

中庸: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中庸文中,明确了儒家的三个基本概念:仁、义、礼。
全段如下: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常见通解如下:仁就是爱人,亲爱亲族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至于说亲爱亲族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要有等级,这都是礼的要求。
这种通解,可以说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解读。后世对儒家所理解的【礼】就是等级观念,【礼】就是社会的尊卑体系,均来自这种解读。故,我单独拿出这一段文字,做一个尽可能详尽的个人解读,与各位吧友交流。


IP属地:重庆1楼2019-08-25 20:15回复
    要读懂这句话,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礼】。礼的概念,其实就跟我们熟知的【时间】概念一样,即熟悉,有常见,可细细想来却又陌生。
    什么是礼?礼是怎么产生的?礼制到底有哪些条款?谁制定的?什么是礼治?礼治真如某些国人所说乃是酱缸文化么?这都是我们脑海里长期是是而非,却又视乎明了的概念。


    IP属地:重庆2楼2019-08-25 20:15
    回复
      说文解字: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什么是【履】,就是鞋,没错,就是脚上穿的鞋子。
      为什么是鞋子?因为这是字的直译。还有引申之意。履:足所依也。引伸之凡所依皆曰履。
      引申之意也就是说,凡行事作为有所依据的做法均曰履。如:履约,履行。
      所以【礼】就字的本意来说,就是尊照过去的做法行事。
      什么叫过去的做法?换句话说,就是传统做法,过去的规矩,习俗,风俗。这是礼的广义概念。
      所以事神致福也,意思是:礼是用来祭祀敬奉神灵祈福时用的。这是礼的狭义概念,也就是古人与神灵进行沟通时所采用的各种习俗。
      所以,礼的产生,是来自习俗,是一个族群,因生活习惯,行为模式,人际关系处理等,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沉淀而出的社会公约,行为标准,用当今的社会学概念即识:公序良俗。


      IP属地:重庆3楼2019-08-25 20:16
      收起回复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礼产生于习俗,但礼并不等同习俗,且但凡是习俗的,也不一定就能形成礼。因为习俗中也有好的,坏的,有良俗,有恶俗。所谓的恶俗,其实就是社会上最为常见的:潜规则。即因权力的不对等而产生欺压性质的不成文规则。
        而儒家定义的【礼】,是附带条件的。在论语中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故而,古人对礼乐的定义,都附加了【仁】作为评判标准。符合仁标准的习俗才称之为礼,符合仁标准的乐才称之为乐。(不符合仁的,我想就可能是丧国之音,靡靡之音)。
        故而可以得知,礼、乐,在古代,其实就是来自公序良俗中的规矩,也因其规矩而产生的各种禁忌。
        而所谓的【礼制】【礼治】:即将这些公序良俗中提炼出规矩和禁忌,作为治理族群的手段。换成当今的概念即法律体系中的:习惯法。(不成文的)习惯法。


        IP属地:重庆4楼2019-08-25 20:16
        回复
          所以,礼,在古代,并没有人去专门去做系统的设计制定,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什么三礼: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这都是后世者的成文。因为礼所涵盖的规矩和禁忌,种类繁多,事无巨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根本无法统一制定。
          论语: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解读: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古人讲入乡随俗,其实这表现的就是一种礼。


          IP属地:重庆5楼2019-08-25 20:17
          回复
            《礼记》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者,天地之和也。
            上面几层都在说礼是一种社会习俗的沉淀。而礼记怎么又扯上了:天地之序。
            其实礼记这里认为,人类社会关系中产生的某种秩序,是承接天地间的自然形成。而不是人为设定。
            这便奠定在古代【以礼治国】基本手段和方法:【无为而治】。
            所谓【垂衣拱手无为而治】,亦被称为:礼治。礼仪之邦。
            如果我们知道了【礼】的来源和产生。自然就会明白所谓的采用【无为而治】的手段。是可以让社会的公序良俗自然发芽生长。无为的目的,也是不去破坏那社会公认的既定规则和禁忌。上古时代君王在这样的治国理念下,确实能呈现出老子所谓的:民风纯朴的小国寡民。


            IP属地:重庆6楼2019-08-25 20:18
            回复
              讲到这里,只是对【礼】做了一个轮廓性的描述。即【礼】--【社会公序良俗】。如果只是这样的轮廓,其实还是不全面的。因为人类任何社会,都会经历或自然形成所谓的【社会公序良俗】,但在那其他民族。为何没产生如此强烈的礼概念。
              这其实就是我族与其它族最大的差异之处。不同的人类群族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公序良俗。而华夏族之所以与其它不同,是因为我族将最早的公序良俗形成【禁忌】。并用此禁忌建立秩序。这个禁忌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禁忌,即【乱伦禁忌】。所以,我族的礼,也代表着【禁忌】。在历史上,我族也因乱伦禁忌来推行【华夷之辨】。


              IP属地:重庆7楼2019-08-25 20:18
              回复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即伏羲女娲的故事,传说大洪水,人类都快灭绝了,伏羲女娲为了人类的繁衍而成亲。但他们二人是兄妹,于是去山顶问神,在神的授意下成为夫妻。但女娲对她的后人却制定了严格的婚制,即【姻亲】制,也就是说,同族不得通婚,换成当今的社会学词汇即:外婚制。而异族不得通婚得制度,即内婚制。
                故而神话传说中伏羲女娲是最后一对兄妹成亲的夫妻,即【血亲】,伏羲女娲都是神。他们的故事也就是神的故事。即神话。
                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至少可以得知,姻亲(外婚制)在华夏大地的很早就已经取代了【血亲】。并且这一习俗很早就被制定为一条不成文的制度。因为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文字,只有结绳记事。


                IP属地:重庆8楼2019-08-25 20:19
                回复
                  在当代社会学的研究和定论中:
                  人类的第一项制度就是针对两性与婚姻,外混制和乱伦禁忌互为表里。这是理所当然的,食和性从来就是动物生存中最基本的需求。《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物可以独自获得,不经历分配。性则一定会涉及成员和群体。人类与动物的不同就是:【我们将习惯发展成制度。】


                  IP属地:重庆9楼2019-08-25 20:19
                  回复
                    履:《说文》足所依也。《释名》饰足以为礼也。又贱也。
                    简单地讲,履、可有可无,基本属于多余之物。
                    仁、义、礼,由重要直到不重要,礼、是最终的结果也是最不好的结果。故有“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并且“礼”是“乱”的开始“夫礼者、忠信之泊而乱之首也”。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08-25 20:32
                    收起回复
                      回复 吧☞华夏人☜吧 :前一段你解读的很对,可后一段有问题。“一本散万枢”这就是“道”,而“万枢归一本”却是“德”。由“道”到“德”、由“德”到“仁”、再到“义”、再到“礼”、再到“乱”这都是“道”的必然结果,绝不可能“往回返”,也就是没有你说的“修炼之道”,修炼的最好结果只是减缓“递弱代偿”的结果,也所以凡事皆有始有终没有永久存在之事。


                      IP属地:内蒙古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08-26 06:38
                      收起回复
                        外婚制的起源的研究历史经过和其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我这里不再熬述。其涉及多种学科中的知识,历史文献记载,人类学理论,原始部落的实地考察, 生物进化论思想,灵长类动物研究,都可以在这一理论中派上用场。故外婚制起源问题它可以吸引多学科的成员登场,并诱发着参与者捡选新工具去面对老同题。
                        我这里只阐述一个社会学结论:乱伦禁忌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氏族的内部秩序。这里的族,所指的都是氏族,而不是部族,部落。因为外婚制在历史中最常见的形态就是部族内通婚而氏族间执行外婚制。


                        IP属地:重庆12楼2019-08-26 08:48
                        回复
                          举个例子,用一个最极端的方式做个比喻。
                          譬如说甲乙本是父女,现在发生了性的关系,成了夫妇,甲就不能不改变他原来对乙的态度和行为。这一变,很多别人却不客易找到一个适当的身分来和他们发生社会关系了。甲的JL子就可能不知怎样应付又是他姊妹,又是他母亲的乙。这种情形我们是很难想象的,因为这种情况事实上是不会发生,不会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怎样对付这种紊乱了的社会结构。
                          因生活上密切合作的已有结构决,不客许性的间入。于是发生了【乱伦禁律】和【外婚的规定】。外婚的意思,并不是生物上的无关,而是向原来没有社会关系。或是本来不属于密切合作的生活团体的人中去建立两性和夫妇关系。 这样新的需要可以不必破坏已有结构而得到浦足了。
                          两性的结合固然会素乱原有的社会关系,因为这种结合带者强烈的感情的联系。可是这种联系也是富于创造性的。它可以把本来漠不相关的,甚至是对立的,或仇根的人改变他们原来的态度,而发生亲密的合作。
                          我国历史中对婚姻的定义本来是合两家之好。 历史上不乏公主下嫁和番的例子。利用性的创造性,增加了社会外向的整个结构性框架。而一个完全实行内婚的社会,结果必然会使这个团体对于外界更为绝缘。


                          IP属地:重庆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9-08-26 08:52
                          回复
                            故。最早之所以能形成乱伦禁忌,是为了抵抗氏族内部成员相互间的性冲动,对内部秩序的推毁。并且人类在性情上,对同自己一起长大的异性的性趣,弱于陌生的异性。外部的性趣使得内部的禁忌得以实行。继而催生外婚制的诞生。外婚制一旦开展,假以时日,便释放出其可持续的伟力,将关系扱大地拓宽。每个家庭,每个成员,都有了自己颇为宽阔的社会关系网络。


                            IP属地:重庆14楼2019-08-26 08:53
                            回复
                              我们再回到中庸这个句话: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其实,这已经不难理解了。这句就是在阐述【礼】是怎么产生而出的。
                              亲亲之杀的反义就是:亲亲之昵,即亲上加亲。亲亲的关系就是【血亲】结合,而周朝是明确规定同族不得婚配。这一习俗,自周人还没建立周朝很早之前便是如此。这就是【礼】的起源。
                              说文:【杀】,古文【殺】,戮也。
                              《国语·晋语》三奸同罪,请杀其生者,而戮其死者。
                              个人解读:根据《国语·晋语》对这杀戮二字的用法可解读为:夺生为殺,陈尸为戮。
                              亲亲之杀,笔者解读为:扼杀血亲结合。禁止在血亲关系的系统之中繁衍后代子嗣。


                              IP属地:重庆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9-08-26 08: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