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收藏吧 关注:5,050贴子:15,413

关于日本刀的刀姿的一些科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刀判定的依据,有地肌、刃纹、刀茎等,但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一点,还是刀姿,也就是刀的整体姿态。刀姿包据尺寸、基本造形、弧度等,由于日本历代的作战方式、审美倾向等差异,使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主流刀姿,这就使刀姿成为了断代最重要的依据。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8-30 23:58回复
    首先聊聊日本刀的造形种类: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8-30 23:58
    回复
      镐造:又称为“本造”,是日本刀是通用的造型。基本特征是刀的两侧各有一条“镐线”(如果不是日本刀一般叫脊线,但日本刀往往都有自己的专用名辞),近刀尖外会有一个“横手”。日本刀第一类特征中,差不多都有一种通用型特征,镐造就是造形中的通用型。它用得太过普遍,因此仅凭“这把刀是镐造”这个信息,你也得不出什么有效的结论。除非它是上古刀,但我们普通人也不太可能有接触到上古刀的机会。下图为镐造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8-31 00:00
      回复
        平造:平造的刀既无镐线也无横手。如果说镐造是太刀、打刀的通用形,那么平造就是短刀的通用形。上古的直形大刀有的是平造,而从平安后期,平造就只用于短刀或小型胁差了,长的平造刀非常少。镰仓、南北朝有一些,往往是名刀工为贵族做的珍藏品,不是实战兵器;但在江户时代,尤其是弘治-永禄年间,也出现了大量平造的打刀。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8-31 00:00
        回复
          切刃造:和镐造差不多,但镐线的位置离刃比较近,或者说镐地特别宽。切刃造只见于上古刀和后世仿的上古刀,幕末、明治时期有人做过这种东西。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8-31 00:01
          回复
            片切刃造:刀的两面不同,一面是平造,另一面是切刃造。片切刃造出现于镰仓末期,到室町早期和末期也曾再次流行。
            代表流派和刀工:来国俊,長谷部派, 信国,景光, 貞宗, 秋広, 広次, Takagi 高木貞宗, 越前关派, 堀川派, 康継, 鬼塚吉国, 大庆直胤。
            还有一种片切刃造的变体,一面是切刃造,另一面却是镐造而不是平造。
            图1:片切刃造
            图2:一面是镐造的片切刃造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8-31 00:05
            回复
              锋诸刃造:又称“切先两刃造”,本来只有奈良时期的日本刀之祖天国的名刀“小乌丸”是这个造型,因此又称为“小乌丸造”。但现代刀期的月山派也做过这种刀。
              图1:锋诸刃造
              图2:天国小乌丸
              图3:现代月山作品(月山贞胜)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8-31 00:06
              收起回复
                冠落造:前半部分为菖蒲造,后半部分为镐造的刀。在大和刀匠中较普遍,早期的山城也有,新刀期也有些刀匠做过。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31 00:10
                收起回复
                  鹈首造:鹈读音tí,是一种鸟。鹈首造和菖蒲造很相似,惟一不同的是鹈首造的栋到邻近刀尖有一个突然的放宽。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8-31 00:11
                  回复
                    鹈首造代表流派和刀工:山城来国俊, 来国次, 来国光, 了戒, 吉光;大和当麻派, 保昌派, , *悬则长,手掻派;相州贞宗, 新藤五国光, 则重, 国分寺助国, 云次, 助吉, 长守, 长义, 义光, 为远, 政光, 守景, 盛景, 吉冈一文字派, 一乗派, 寿命, 三原派。
                    到新新刀期,鹈首造又有出现。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8-31 00:12
                    回复
                      两刃造:又称“诸刃造”,刀身两面开刃,并两面烧刃,但不对称,镐线略弯,镐地也比地稍窄。主要见于室町中期,文明~天文年间(1649-1555)的短刀。
                      两刃造代表流派和刀工:加贺四郎, 末相州, 小田原相州, 岛田派, 末関派, 广贺派,冬広, 末備前, 清麿派。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8-31 00:13
                      回复
                        恐造: 超级大切先的造形,最早用这个名称的是岛田助宗,之后新新刀期的源清麿又做过,战后的新作刀中也有。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8-31 00:13
                        收起回复
                          关于日本刀的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8-31 00:14
                          回复
                            反代表刀的弧度,如果弧度整体较大,就说这把刀“反深”,如果整体弧度较小,则说“反浅”。
                            如果整体弧度均匀,叫做鸟居反,或叫中反、华表反,如果靠近刀茎的部分弧度较大,称为腰反,靠近刀尖的部分弧度较大的,称为先反。
                            另外还有内反,指向刀刃一侧弯曲的刀形。 一般只见于短刀。
                            反是判断年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镰仓时期的刀一般都是腰反,到南北朝过渡为鸟居反,室町时期又趋向于先反,并且越是趋向室町后期,先反就越是明显。
                            后人经实战总结,认为符合圆弧形状的刀使用起来才最为顺畅,这样的话,当然只有鸟居反才是最合理的,后来的刀也的确都是鸟居反了。哪怕是强调复古的年代,也没有恢复腰反这一特征。腰反分析起来显然不是圆弧,如果说它是椭圆弧或者抛物线也不一定,总之并不合理。但现在看来,古代腰反的刀姿看起来非常有张力,从审美上似乎更有价值。
                            通过这张特别夸张的图,可以明白腰反、鸟居反(中反)和先反的区别。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9-08-31 00:15
                            收起回复
                              睡觉了睡觉了。有空再更。百度抽楼mmp...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8-31 00: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