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月异吧 关注:43,075贴子:755,208
  • 2回复贴,共1

朱舜水的文化影响与他的一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日本历史上或许没有比朱舜水对日本影响更深远的外国人了,有人说,他为日本后期明治维新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准备。毕竟他不像福泽谕吉眼中的,宣讲四德:忠、孝、仁、义,然而一旦危机来临,就变成了胆小鬼的中国文人。或许中国在宋朝明朝已经出现了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经世致用的现代、现实主义)的思想土壤,只是元清的入侵打乱了这种进程。
白益民
2012年4月9日
以下来源于网络、经整理:

朱舜水,明末抗清志士,江南硕儒,和黄宗羲、王船山、顾炎武、颜元一起被称为明末清初中国五大学者。

虽然家境清苦,但朱舜水为人正直、诚恳,不肯趋炎附势、阿谀奉迎。在他三十七岁时,有人带了家谱找他,自称是朱熹的后裔,认舜水为同族。他当即查阅了家谱,发现基本相符,只有一世不明。同族人都同意,但他毅然予以拒绝。自明以来,朱熹已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知识分子所崇拜的偶像,文人士子皆以攀附朱熹为荣耀,但朱舜水却认为:“人贵自立,不必攀附紫阳也”。三十九岁时,就从南京松江府儒学生考取恩贡生。考官吴钟峦对他特别赏识,称为开国以来“文武全才第一名”。他不把治学及第作为仕途晋升的阶梯,他认为“士惟在有为耳,不在官职之大小崇卑也”。他立经济之志,企图用所学的知识造福于社会。崇祯十七年(西元1644年),朱舜水四十五岁时,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缢死煤山(今景山)。


明亡清兵入关武力南下,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血案。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令十天之内,全国百姓一律剃头,“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严重伤害汉族百姓的民族感情,纷纷起而抗清。其中嘉定人民的抗清反剃发斗争尤为顽强激烈。分别于同年六月十三日、六月十四日、八月十六日三次遭屠城。史称“嘉定三屠”。
朱舜水毅然与南明浙江兵部侍郎王绳结为知己,以舟山为基地共谋反清大计。朱舜水奔走日本、越南,海外经营十余年。在江南一带与张煌言、郑成功等人共同组织兵力抗击满清。兵败后亡命日本并留居下来,在日本大力宣扬中华儒家文化,逐渐形成“江户学派”,为日本后期明治维新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准备。因为朱舜水学问卓著,被日本德川家族奉为国师。

朱舜水漂泊海外的命运改变了日本的历史。他把理学传播到日本,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文化思想。1664年,江户(今东京)首相德川光国聘朱舜水为师。朱舜水把明朝的典库制度,多种工艺、石桥、房子的设计方案,明代衣冠制作,祭器、量具等介绍到日本,并著述《诸侯王庙图说》《学宫图说》等书。现在东京最大的孔庙——汤岛圣堂是根据朱舜水《学宫图说》监造,圣堂供奉的孔子像是朱舜水从舟山带去的三尊孔子像中的一尊。根据朱舜水设计,德川光国造了中国式园林“后乐园”,意即“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朱舜水70寿辰时赠送给朱舜水。 “后乐园”一直保存至今,成为日本三大古典名园之一。
朱舜水本名朱之瑜,留寓日本期间被水户藩主德川光国聘为宾师,尊以师礼,因其年长,不便直接称名,便希望朱之瑜起一名号,以方便称呼。朱之瑜想一想,说,就叫“舜水”吧,因为家乡有一条河叫做“舜水”,以示不忘故国之意,由此,先生始称“朱舜水”。二十年时光流逝,“水户学派”形成规模,影响了日本历史进程。
余姚乡间传说,余姚抗战时期,日军侵占余姚县城后,在县城民居搜查至朱氏家属,见墙上挂有朱舜水遗像,吓得立马就走,再也不在这条小巷搜查。

“胜国宾师”是古代日本人对朱舜水发自内心的称颂、赞赏和感谢。
朱舜水至今仍然受到日本人民尊敬。现在的日本教科书还载有关于他的事迹。朱舜水遗著珍藏在日本博物馆。朱舜水逝世地方,即今东京大学校内立有“朱舜水终焉之地”标碑。作为外族人,葬于德川家族墓地的朱舜水先生墓地不仅位于正中位置,而且至今朱舜水墓区尚有专人保护,可见德川家族对先生的尊崇。


IP属地:广东1楼2019-10-29 02:45回复

    岳麓书院的历史:
    http://baike.baidu.com/view/7288.htm
    相传这篇律诗为南宋末年岳麓书院在元军攻陷长沙时书院的学生所写,而后书院的学生在长沙城破时参加战斗,壮烈殉国。
    从南宋末年到明朝建立,中间历时四十余年元帝的黑暗统治,岳麓书院的精神对后世的影响也像朱舜水弘扬华夏文化一样深远。


    IP属地:广东2楼2019-10-29 02:47
    回复
      朱舜水在日本讲学取得成功后,他在中国家乡的亲属纷纷写信,朱舜水得知其中有些人做了清朝的官,便在回信中说:凡为虏官者,不得再与我有书信往来。终其一生,他所崇尚的民族精神至死不渝。


      IP属地:广东3楼2019-10-29 02: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