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天地业主委...吧 关注:387贴子:5,967

女子遭前夫殴打致死:离婚后还被强行拉去酒店开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记者/曹慧茹
编辑/刘汨
“如果四点半我没回复你,就报警来401宿舍。”再次踏入那间曾经生活了5年的房子时,周晓玲已经预感到自己可能会有危险。
周晓玲的经历与许多遭遇家暴的女性近似,在她的第二段婚姻里,充斥着争吵与拳脚。因为顾及孩子的成长与旁人的眼光,周晓玲一度选择了忍让。但即使在她净身出户离婚后,前夫的骚扰与恐吓仍然没有停止。
在2016年3月颁布实施的《反家庭暴力法》中,单位、居委会、妇女联合会,以及公安机关,都是家暴受害人可以求助的机构。周晓玲也确实曾做出过类似的努力,她打印了多封求助信,并附上自己被打后的照片,向各方求助。她还举报前夫在工作中“违规”,希望借此永远摆脱“麻烦”。
这些努力最终没有起到效果。6月11日下午5时许,周晓玲被前夫永远地击倒在了地上。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9-11-04 19:30回复
    “没回复,就报警”
    广东韶关仁化县,6月11日上午10点左右,周晓玲告诉朋友张军,她接到通知,要去前夫肖明工作的县供电局进行协商。离婚近一个月,两人之间的纷争并没有结束。前不久,周晓玲刚刚举报了肖明在工作上“违规”。
    下午两点半,张军把周晓玲送到供电局门口,问要不要陪她一起上去,周晓玲说不用,一会儿她任教的学校会有领导过来。
    两人分开后不久,张军收到周晓玲微信,她称要去距离供电局400米的肖明家中取回自己的衣物,“如果四点半我没回复你,就报警来401宿舍。”
    等到下午4点半,周晓玲一直没有音信,张军将情况告知了周晓玲的妹妹。他们觉得周晓玲可能有危险,多次致电了肖明单位的领导和仁化当地警方,在周晓玲和肖明感情破裂、矛盾激化后,这些单位和部门,也曾多次介入其中。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11-04 19:31
    回复
      不和睦的家庭
      35岁的女教师周晓玲是湖南衡阳人,十年前大学毕业,她进入广东仁化一中,教高中语文。
      在父母看来,姐妹三人中,周晓玲是最温柔懂事的。她皮肤白皙,脸上有一对酒窝,说话轻声细语。靠着在餐馆打工、当家教,大学期间,周晓玲几乎没花过家里的钱。
      周晓玲有过两段婚姻。2013年,她与第一任丈夫因长期异地、聚少离多而选择离婚,5岁的儿子交由男方在湖南老家抚养。
      离婚后,周晓玲独自住在单位的宿舍。那是一排低矮的民房,每间屋子不到10平,条件简陋,有时用水用电也成问题。有一次,电路故障,唯一的一盏灯也不亮了。
      在仁化县供电局上班的肖明过来修电表,两人由此认识。肖明比周晓玲大11岁,此前也有过一段婚姻。相识不到半年,双方登记结婚。


      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9-11-04 19:33
      回复
        “我能理解,离婚后她有些自卑和伤心,急于找到一个归宿,刚好有这么一个嘘寒问暖的人出现了”,妹妹周霞说。
        一开始,在周家亲戚面前,肖明表现得很殷勤。登门时,水果、礼品塞满后备箱,客气地端茶倒水。临走,他还把周晓玲爷爷家产的蜂蜜捎上,带回仁化帮忙卖掉。老家要买什么东西,肖明也会主动寄过来。
        身边人一度认为,除了年龄差距较大,周晓玲在异乡算是有了依靠。但在婚后,肖明的另一面逐渐显现出来。
        周晓玲坐月子时,周母前去陪伴,她发现肖明一般在外玩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家,在家基本不管家务。离家附近有处5A级景区,肖明只带周家母女门口逛过几次,从不说买票进去。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9-11-04 19:33
        回复
          有一次,肖明带周母和周晓玲出去吃饭,在饭馆里遇到了他的朋友。对方问肖明身边的人是谁,肖明只说是自家亲戚。饭桌上,他板着脸,不说话也不吃饭。周晓玲曾告诉朋友,在肖明看来,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讨个外地老婆,自己也被骂过“死湖南婆”。
          不过,在同事和家人面前,周晓玲多是讲述丈夫对自己好的一面。比如,工资都上交,家里的大事也尊重她的意见。只在少数亲近的朋友面前,周晓玲才会吐露苦水:她和肖明缺少共同话题,经常吵架,陷入“冷战”;夫妻二人理财上也有分歧,周晓玲认为,手里的闲钱可以拿来投资,肖明不同意,觉得钱攥在手里才踏实。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9-11-04 19:34
          回复
            王芳在仁化县城开了家理疗馆,周晓玲常去光顾,一来二去两人熟络了起来。王芳能看出来,周晓玲生活中的压抑。她们认识的两年里,只一起外出过两次,一次是在公园散步,没多久,周晓玲就说要赶紧回家,不然肖明会有意见。另一次,两人各自带着孩子去KTV唱歌。肖明很快赶来,脸拉得很长。
            周晓玲很早就告诉王芳,有了离婚的念头,只是放不下孩子。有一次回湖南,她发现大儿子躲在窗帘后面哭,“她不希望小儿子也生活在家庭破碎的阴影下。”
            王芳自己也是二婚,她劝周晓玲,是不是夫妻间有什么误会,换一种沟通方式试试。“二婚女性再开始新生活不容易,要珍惜现有的家庭。”
            周晓玲摇摇头,陷入了沉默,她自己也曾跟其他朋友感叹过:“离婚第二次谁都嫌弃了,还是别轻易离婚了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9-11-04 19:34
            回复
              家暴后的忍耐
              去年12月的一个晚上,周晓玲妈妈接到肖明电话,“他说把我女儿打了一顿,叫我们去接回来,语气很冲,没说几句就挂了。”
              周母赶紧给女儿打去电话,周晓玲说两人只是吵架,没什么事,她暂时住在肖明姐姐家里,不要担心。第二天一早,周晓玲又解释说肖明喝醉了,别放在心上。
              周晓玲在家人面前仍是报喜不报忧,只说些诸如“孩子会说话了、认识字了”的高兴事。姐姐感觉到她过得不开心,问她最近怎么样,得到的回答是:“就那样,每天都差不多。”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9-11-04 19:35
              回复
                今年4月20日,传来周晓玲再次遭遇肖明殴打的消息,周晓玲的父母和妹夫赶到韶关,在当时拍摄的照片上,周晓玲右眼青紫,胳膊、腿上均有明显伤痕。湖南省衡山县人民医院出具的伤情鉴定显示:表皮挫伤、左眼眶挫伤、右眼外伤致球结膜下出血、多处软组织挫伤等。
                妹妹周霞回忆,当时,家人很生气,想报警处理,被周晓玲劝住了,她不想激怒肖明,惹来更大的麻烦。
                直到这时,周晓玲才将自己结婚以后的境遇告知家人。周晓玲称,在孩子出生后的5年里,肖明多次对她进行家暴:给孩子洗澡时间长了、劝肖明不要在家里吸烟,这些琐事都可能招来一顿打骂。
                周霞忍不住掉眼泪,“我姐姐太傻了,怎么一个人忍着不说啊。她居然还和肖明说,打我可以,但不要在孩子面前打,后来就被拖到卫生间打。”
                对于周晓玲的处理方式,一位关系要好女同事表示能理解,作为高中教师,在县城里算是知识分子,受人尊敬。“要是经常被老公打,说出去丢脸。”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9-11-04 19:35
                回复
                  家人开始轮番劝周晓玲离婚,她有些犹豫,肖明也表示不想离。据周母说,他曾就家暴的事道歉,“电话里,他说打过我女儿五六次。”
                  周晓玲一度被接回了湖南老家,但不久因查出泌尿系统结石,考虑到跨省医保的费用问题,又再次返回广东治疗。在这期间,肖明不断通过电话、短信骚扰周晓玲和她身边的人,逼迫周晓玲与他见面。
                  周霞总结,肖明一般采用三种方式:第一是威胁恐吓,他曾多次扬言自己买了枪和20颗子弹,要和周家人同归于尽;他还经常编造与孩子有关的谎言,有时说儿子遇到车祸,有时说孩子生病住院了;他也会适当“示弱”,说自己错了,让周晓玲看在夫妻情分上原谅他。


                  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9-11-04 19:36
                  回复
                    周晓玲的多位朋友和同事向深一度记者表示,曾收到肖明半夜打来的骚扰电话,询问周晓玲人在哪里,是不是和别人有不正当关系。肖明还给仁化一中校领导发短信,责问他们为什么允许周晓玲长时间请假。
                    仁化一中一位邹姓校长有些无奈,他向肖明解释,周晓玲生病住院,有医院开的病历证明,履行了正常的请假流程。“至于家事,夫妻二人应该好好协商处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9-11-04 19:37
                    回复
                      5月25日,肖明带着孩子到了周晓玲的住处,约她出来见面。天黑后,周晓玲多次要求离开,肖明不同意,并要带周晓玲去酒店开房,两人当街拉扯争执,被巡逻民警发现后,将他们带至大塘路派出所接受调查。
                      此后,周晓玲写下了一封求助信:婚姻中,肖明对她长期实施严重的家庭暴力,以致她忍无可忍最后净身出户离婚。离婚后,肖明仍然对她进行个人名誉侵害和人身攻击,还强行拉她去酒店开房(有多次出警记录),还对其亲人、同事实施骚扰,干扰其正常生活。
                      周晓玲将求助信打印了六份,并附上了个人简历、伤情鉴定和照片等,开始向外界求助。因为她身体不好,朋友张军一直陪在身旁。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19-11-04 19:38
                      回复
                        张军称,6月11日,他们前往韶关市供电局,除了反映婚姻和家暴的问题,周晓玲还提交了一份举报信,内容是前夫肖明多次为违章建筑违规安装电表,并私自收取高额安装费用,有的高达一两万元。韶关市供电局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回应,会进行处理。周晓玲不放心,在回去路上,还拨打了电力系统的服务热线,再次进行了实名举报。
                        周晓玲和张军说起举报的动机,她也有过犹豫,她担心会让肖明丢了工作,转而又说:“狠下心,所有的办法都要试一试,不然他可能要折磨我一辈子”。
                        他们还去了仁化县肖明住处附近的建设路派出所,周晓玲将自己受家暴的情况告知了一位值班民警。张军称,民警没有进行笔录,也没有收下他们提供的求助材料,“只是说可以找各自单位协调处理。”


                        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9-11-04 19:39
                        回复
                          被忽视的义务
                          根据警方的尸检报告,周晓玲的死因是头部外伤致右颞部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据了解,案发当天,仁化警方初步以涉嫌故意伤害将肖明刑拘,目前,案件已移送检察院。
                          周晓玲家属的代理律师黄思敏称,根据现有案卷证据,可以看出肖明实施了有计划、有准备的报复行动,比如击打致命部位头部,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10月24日,韶关市委宣传部一蔡姓负责人表示,目前案件还在办理中,关于周晓玲之前的求助和案发当天的出警情况,警方不便接受采访。


                          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11-04 19:40
                          回复
                            周霞称,案发后,仁化县供电局向家属出示了一份有周晓玲签字画押的文件,里面提到,周晓玲举报肖明在工作中的违规行为系“个人杜撰,并没有真凭实据”,“致电是因为个人感情矛盾没有得到妥善解决,以此来引起肖明和所在单位的重视”。
                            供电局办公室张姓主任告诉深一度记者,接到周晓玲求助后的第二天,单位即组织约谈了肖明,过程持续一个半小时,肖明当场表示认错,并表态不再骚扰周晓玲。“但夫妻之间的事确实不好多管,涉及家庭隐私,不方便干预太多。”
                            此外,事发当日,周晓玲曾告诉朋友,会有一位自己任教学校的领导,陪同她一起前往供电局协商。根据校方后来对家属的解释,这位领导因要“参加重要会议”未能成行。


                            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9-11-04 19:40
                            回复
                              2016年3月,《反家庭暴力法》颁布实施,其中规定受害人可以向双方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应当给予帮助、处理,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广东省一位在妇联工作的人士介绍,针对家暴案件,妇联多以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服务为主,比如指引受害人报警取证、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提供心理疏导等。
                              该人士指出,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反家暴法也面临很多现实困境。比如,一些政府部门执法意识不强,仍旧把家暴当作“家务事”,有推卸责任之嫌。
                              作为周晓玲家属的代理律师,黄思敏长期参与反家暴法律援助工作,她也有类似的观感,反家暴法颁布以来,各个省都在出台相关的地方条例,但实践中的落实仍是关键。“就整个社会来讲,目前还没有形成特别好的联动机制。”
                              “现实生活中,你去派出所报案,很多基层警察还是认为这是家务事,至于双方单位,他们可能觉得就是帮忙调解一下矛盾”,并不了解自身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文中除周晓玲、肖明、黄思敏外,均为化名)


                              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9-11-04 1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