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初本吧 关注:1,578贴子:6,479
  • 9回复贴,共1

十独吟的格律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一首:朱淑真
诗魂恨断镜妆残,良人意薄醉谁管?孤雁声嘹寒侵被,春衫有泪登眉山。
“管”字不合仄,从而失去平韵。但如改为“拦”便能纠正。
第二首:薜涛
寂寞古华世事换,佳人郁怀自绝怜。懊恨此身非我有,怕临荒台泪难干。
“换”字不合平韵,改成“迁”便能纠正;“干”的韵脚稍有不适,也可改成“湮”。
第三首:朝云
朝岁何人缀钗头,孤城残梦汀水流,零落风烟不相逢,君子无心解闲愁。
“逢”字最不合仄,改为“遇”字便能纠正。同时,若严格依照平仄,“朝岁”当与“何人”互换,“孤城”当与“残梦”互换。
这样一来就顺溜多了:何人朝岁缀钗头,残梦孤城汀水流。零落风烟不相遇,君子无心解闲愁。
第四首:冯小青
欲寻前迹空惆怅,绿荫门掩望西窗,急风吹散鸳衾梦,病翼易痊难疗伤。
这一首总体不错,只有“疗”不太合仄,改为“愈”更好。
第五首:李清照
展眼春尽剩余年,浪迹萦帘夜梦寒,怅忆君言慰奴身,银月盈亏离恨连。
这一首,拗句之处太多!只能将“身”改为“意”,强差人意,其它难以修正,由它去了。
第六首:卓文君
尊前半醉启宝奁,佳赋已成赛金言,镜盟钗誓全为君,深杯欲共笑人间。
这一首,欲合平仄格律,须把“君”改为“汝”,再把“钗誓”与“镜盟”互换。
第七首:霍小玉
绣幄情断负春盟,绵屏人妒怨晓风。西楼倚扇追前事,乱愁如织扑帘栊。
这一首也是不合平仄。为了平仄互救,“断”应改为“失”;“乱愁”改为“愁乱”;“扑”改为“斥”。
第八首:杨太真
初沐恩泽醉和春,圣主城阙仙乐闻。展眼坡下红颜老,池苑空寂怨何人?
不合平仄似乎是通病,但可以修改:“初沐”与“恩泽”互换;“池”与“苑”互换就行了!
第九首:崔莺莺
一片相思情最真,小忆多情又多心。只因博向强中取,笑语频频赋佳闻。
不仅平仄有问题,而且第二句“心”的韵脚也偏。为纠正平仄,须把“小忆”与“多情”互换;为纠正韵脚,可把“心”改 为“恩”。
第十首:杜丽娘
人愁春老芳情苦,一载春梦为谁主?西风亦明寂寞情,促成佳缘闲恨无。
这一首押的是仄韵,但格律也多处有失。为合格律,第二句“为谁主”应改成“谁暗主”;第三句“西风”改“风雨”;第四句全句改为“终无闲恨成佳属”。
总之,癸酉本的《十独吟》,固有其清新可读之处,但格律问题每首都有,希望这只是上传者记忆中的错误。否则,诗人水平不及在下多矣!


IP属地:浙江1楼2019-11-09 04:35回复
    人家藏家说过,最初发布的是被篡改过的,为何篡改?何人篡改?有待查明。个人分析:如果是古时篡改,或许在回避秦淮八艳,隐藏作者身份;如果是流传过程中(今人)篡改,或许为了隐藏原本。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11-30 03:50
    回复
      其一 朱淑真
      诗魂恨断镜妆残,良人意薄醉谁管。
      孤雁声嘹寒侵被,春衫有泪登眉山。
      其二 薛涛
      寂寞古华世事换,佳人郁怀自绝怜。
      懊恨此身非我有,怕临荒台泪难干。
      其三 柳如是
      朝岁何人缀钗头,柳花如梦烟月愁。
      去便随他人心误,风骨嶒峻投缳求。
      其四 冯小青
      欲寻前迹空惆怅,绿荫门掩望西窗。
      急風吹散鸳衾梦,病翼易痊难疗伤。
      其五 李清照
      展眼春尽剩余年,浪迹萦帘夜梦寒。
      怅忆君言慰奴身,银月盈亏离恨连。
      其六 李香君
      镜盟钗誓全为君,疑误同心今偷悔。
      凛然溅血嗔权贵,千古哀节香扇坠。
      其七 董小宛
      绣幄情断负春盟,锦屏人妒怨晓風。
      西楼倚扇追前事,乱愁如织扑帘栊。
      其八 顾横波
      庄妍靓雅是非盍,眉兄情祸眉楼客,
      绮阁幽迷勤护君,弃节负盟听南歌。
      其九 卞玉京
      艳而有骨吴知音,抚琴馀韵酒垆寻,
      零落风烟不相逢,悲风弦索锦树林。
      其十 陈圆圆
      人愁春老芳情苦,一载痴梦为谁主?
      伴伊几多扛鼎客,来时应爱去情无。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11-30 03:50
      回复
        其六 李香君
        “镜盟钗誓全为君,疑误同心今偷悔。凛然溅血嗔权贵,千古哀节香扇坠。”
        根据诗律,第一句、第二句与第三句第四句错换了。这应当是抄写者(现代人)不懂诗律而置换的。
        全诗应为:
        凛然溅血嗔权贵,千古哀节香扇坠。镜盟钗誓全为君,疑误同心今偷悔。
        这样就顺多了!
        此外,根据平仄格式,“偷悔”疑似“壮悔”,则更合律,此亦为侯方域建“壮悔堂”之意。


        IP属地:浙江4楼2019-12-01 01:56
        回复
          前十首与十首联系起来看,确实发人深省。这些诗不可能是现代人作的,明末背景昭然。


          IP属地:浙江5楼2019-12-01 02:06
          回复
            一楼和三楼两个版本,到底哪个是真的?


            IP属地:江苏6楼2020-07-13 16:45
            收起回复
              古代又没有普通话,这个平仄从何说起啊


              IP属地:安徽8楼2020-09-21 16: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