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吧 关注:551贴子:3,522
  • 52回复贴,共1

宋哲宗孟皇后孟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百度


IP属地:辽宁1楼2009-08-25 00:20回复
    链接
    历代流落民间的皇后皇妃公主们:落架的凤凰
    http://book.75w.cn/files/article/html/50/50375/2946292.html


    IP属地:辽宁2楼2009-08-25 00:22
    收起回复
      初为皇后
          宋哲宗赵煦(1077~1100年),是北宋皇帝神宗的儿子。神宗死后,他继立为帝,改元元
      (1086~1093 年),由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高太后思想保守,排斥新党,起用旧党,司马光得到重用,而尽废王安石新法。元 七年(1092),赵煦已到了大婚和亲政的年龄,高太皇太后和向太后于是下令在百余名世家少女中选秀。经过认真挑选,与赵煦同岁的孟氏(1077~1131),由于生得文静,端雅贤淑,且系出名门,同时被两太后看上。两太后亲自教她妇道礼仪,甚至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是亲与把臂。孟氏也是冰雪聪明,一学就会,不久宫中繁琐的礼仪,就都做得娴熟自如,优雅中度。为了把婚事办得隆重热闹,高太后亲自出面,命翰林学士起草制词、召见台谏会同礼官,议定一套正规的册立皇后的六礼仪制。并组建了主持六仪的一套专班,成员都是来自内阁的各部部长。
      经过比较研究,太史官又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记载,认为五月十六日是个黄道吉日,是举行册礼大典的日子。但有一个问题,因为按道教的说法,这一天是天地交合之日,夫妻不宜同居。否则将损福折寿,故此历来民间视此日为忌日。但太史官辩驳说:皇帝和皇后一乾一坤,正是天和地、阴和阳的象征,此日交合,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可是赵煦心存忌讳,有些犹豫。高太后批评他说:皇帝怎么可以屈从于民间的陋俗呢?况典籍未载,不足为训。
      遂定五月十六日为大喜之日。


      IP属地:辽宁5楼2009-08-25 00:24
      回复
        绍圣三年,孟皇后率诸嫔妃等朝拜景灵宫,礼毕,依礼只有孟皇后可以就座,诸嫔妃只能站在一边恭敬地侍立。但刘婕妤却骄倨无礼,不肯侍立,轻移莲步,独自退至帘下拈花自嗅。孟皇后虽内心不怡,却照顾她面子也不说什么。但中宫的内侍都为孟皇后抱不平,侍女陈迎儿更是口齿伶俐,高声喊道:“帘下何人不肃立?”刘婕妤听了,不但不过来,反而还以颜色,双目冒火,似乎要将陈迎儿燃为灰烬。继而又扭转身躯,背对孟皇后。公然藐视之态,形之于色。陈迎儿还想再说,孟皇后示意她就此打住。孟皇后返宫后,刘婕妤脸上犹带三分怒意。自此更加深恨孟皇后,时不时在哲宗面前诋毁孟皇后。
        冬至来临,后妃依例要到隆佑宫谒见向太后。但向太后微有小恙,宴起,众嫔妃于殿右坐等。但刘婕妤却故意站在一旁,不愿坐下。按规矩只有皇后才能坐朱漆金饰的椅子,刘婕妤的意思很明白,她不想与众嫔妃坐在一起,她要与皇后平起平坐。随从郝随知道刘婕妤的心思,于是替她搬来了一把朱漆金饰的椅子。这明显的僭礼之举,引起了其他内侍的不满。所以等刘婕妤刚一坐下,就有人突然传呼:“皇太后驾到!”孟皇后与众嫔妃相率而起,刘婕妤也不得不尔。哪知等了片时,太后的身影并未出现,后妃又都坐下等候。刘婕妤也随着坐了下去,不料椅子已被人悄悄搬走,她一屁股坐空了,摔了一个仰八叉。侍从连忙扶起,却早已是裙裾纵横,脂粉零落。原来是有人不满刘婕妤的倨傲态度,故意出她的洋相,误传太后驾到,趁机取走她的椅子。众嫔妃见状齐声哄笑,孟皇后也忍俊不禁。刘婕妤趾高气扬惯了,哪受得了这种耍弄,惊愤交集,羞愧难当。只是在太后宫中,还不敢发作,只好咬牙强忍愤恨。但委屈羞辱的珠泪,却早已在眼眶里转了几个来回。


        IP属地:辽宁8楼2009-08-25 00:26
        回复
          但孟氏恢复位号刚刚两年,政治气候又变。向太后死,赵佶改元“崇宁”(1102 年),即崇尚熙宁之意。徽宗重用奸臣蔡京等人,又展开了摧旧复新的行动,对元 大臣进行严酷的打击。孟氏的地位再次受到了冲击,昌州判官冯懈上书,主张解除孟氏的位号。接着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等人又联合上书,言辞恳切:“韩忠彦、曾布听信布衣何大正的狂言,复立瑶华宫废后,当时议论就已汹汹,就连远方小臣都至阙上书,忠义激切,坚决反对,现在应断以大义,不要受流浴非正之论的牵制,有累圣朝之德。”


          IP属地:辽宁16楼2009-08-25 00:31
          回复
            孟婵画像(近代)


            IP属地:辽宁28楼2009-08-25 09:04
            回复
              是孟忠厚吧,呵呵,他是孟皇后的哥哥啊


              IP属地:辽宁30楼2009-10-22 10:42
              收起回复
                佩服你的毅力和耐心……


                31楼2011-06-06 00:27
                回复
                  以前一直觉得很善良,很可悯,哪怕真的做了什么什么事情也是理无可恕情有可原的某原配夫人兼母亲孟冲真,竟然是这样的人物,我很难过。


                  IP属地:澳大利亚39楼2015-03-27 23:23
                  收起回复
                    也是够传奇的人物了。可惜宋朝题材的正剧好像至今还没有过,要不然可以拍拍的


                    40楼2015-12-22 01:49
                    回复
                      似乎不对,皇后是孟元的孙女这是对的,但孟忠厚不是她弟弟而是她的侄子,况且她父亲也不叫孟彦弼,根据孟氏家谱(龙符支谱)记载是这样的:孟子三十九世孙是孟元—四十孟在(不叫孟彦弼)—四十一孟庾 —四十二孟忠厚。孟庾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就是元祐皇后(又称隆佑皇后)叫孟相也不是你说的叫孟婵,弟弟叫孟彦鄉,你的贴里还说她父亲叫孟彦弼,这怎么可能,父亲叫孟彦弼儿子叫孟彦鄉,古时的中国不是可能父子同用一个辈分字的,这涉及到避讳。不知道你的资料从何而来,我是孟子七十五世孙,手头就有这部家谱,你能否把资料让我看看,也好丰富孟氏家族资料,谢谢。


                      43楼2017-11-29 15:16
                      回复
                        回43楼:
                        你说的孟庾,是孟子的四十一世孙,应该是男的。你还说“孟庾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妹妹就是元祐皇后(又称隆佑皇后)叫孟相”。也就是说,隆佑皇后孟相只有兄弟,没有姐妹。
                        可是史书上说“”的,孟皇后在后宫“旁惑邪言,阴挟媚道”,是和她姐姐一起做的。
                        比如《宋史》卷二百四十三 列传第二 后妃下 说:“会后女福庆公主疾,后有姊颇知医,尝已后危疾,以故出入禁掖。”
                        你说的家谱和史书不符?
                        另外,我41楼最后一句“孟元,被非常明显、强硬地硬挂靠为孟元后人。”打错了一个字,应该是:
                        “孟在,被非常明显、强硬地硬挂靠为孟元后人。”
                        就是说,宣仁高太后高滔滔喜欢孟皇后,但孟皇后他爹孟在门户太小。高滔滔硬是将孟在加三,塞在了孟元之后,说成是孟元的儿子。这样,孟皇后就是孟子的后人了。
                        (千万别误会,我绝不是给孟家添堵,我有好几个孟氏好友。我只是好奇。)


                        IP属地:加拿大44楼2017-12-03 07:22
                        回复
                          考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3-04-30 22:33
                          回复
                            宋哲宗赵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3-05-14 14: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