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吧 关注:2,017贴子:14,614

有人说清朝留下了上千万的领土,奠定了我国版图;正确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导读:清朝宣统皇帝退位后确实留下了1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客观事实。但是说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国土那就太夸大清朝的作用了,虽然我们也承认大清王朝对于开拓领土的努力以及对版图的贡献。还有人说明朝只有3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那就太假了,那是到最后了。大明王朝巅峰时期的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就不算了吗?
我们按照题目中列举的三个观点:清朝遗留下1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平方公里的现在版图;明朝领土只有350万平方公里做一下逐一介绍。
明朝版图面积
古代王朝的领土面积一直是根据王朝实力而不断的变更。其实也很好理解,那就是真理掌握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中原王朝的领土随着实力的增强不断的在扩张;在王朝末期随着实力的下降,版图也在逐渐的收缩。这也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时候看到的王朝的地图通常分为三幅:王朝前期、王朝鼎盛时期和王朝末期。
大明王朝是由朱元璋建立,并且是历史上第一个由南扫北完成统一的王朝。所以王朝前期的版图从南方开始逐渐向北推进。到朱元璋去世的洪武三十一年,明朝版图除了东北、外东北的奴儿干都司的领土没有纳入版图外基本上定型。所以明朝初期开国帝王朱元璋打下的江山远不止两京十三省的350万平方公里,预计达到了800万平方公里。


1楼2019-11-13 14:01回复
    到明成祖朱棣时期,这位马上皇帝更是个战争狂人。不但屡次征伐蒙古、经略安南,还攻略东北外东北设置奴儿干都司增加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再加上三宣六慰的羁縻版图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开拓海疆大明王朝的版图达到鼎盛。鼎盛时期的大明王朝的版图妥妥的在千万平方公里至上。与我国现在版图相比虽然少了西域地区,但是在外东北日本海沿岸大片领土以及西南缅甸地区的部分领土。所以版图要比现代版图要大一些,妥妥的一千多万平方公里。

    由于高层的视野和格局的原因,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大明王朝的国防政策趋于保守。不但停止了对外扩张对草原势力几乎放任不管,停止了下西洋的远洋探索;只在长城以内过自己的小日子。
    题目中的观点说明朝只有三百五十万平方公里可能说的事明朝晚期。到崇祯时期由于后金的崛起,大明丧失了关外所有的东北领土。由于统治者的忽视,大明王朝为统治西藏设置的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明后期逐渐形如虚设,1618年彻底撤销。丧失了整个东北、外东北以及西藏后,长城以外的领土干脆都放弃了。大明王朝的版图已经萎缩的和秦朝差不多了,这也许就是有人说明朝版图是350万平方公里的原因吧。如下图所示:


    2楼2019-11-13 14:03
    回复

      以王朝最没落的时候的版图面积来代替王朝的版图面积,这种以偏概全的算法不知道是谁教出来的。所以有人这么说就是对大明的不尊重,对我国所有传统王朝对领土所所出的努力不敬。
      清朝的领土面积
      同样随着实力的扩张和收缩,大清王朝的领土扩张也是循序渐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许在大家的印象中大清王朝的版图天生就是比海棠叶版图还大的天然存在,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不说他们从辽东崛起的偏安一隅,即使到了大清王朝入主中原康熙平定三藩的康熙时期也不比明朝晚期大多少。除了满清崛起的祖地东北外,我们对比一下和上图中明朝晚期的版图基本是相同的。此时已经到了康乾盛世开始的时候了,虽然漠北的喀尔喀蒙古和和统治的青藏的和硕特部已经臣服大清但是毕竟不算大清的领土。只是以一种藩属或者称臣的名义臣服的。清朝前期的版图如下:


      3楼2019-11-13 14:05
      回复

        随着和硕特汗国和喀尔喀蒙古北准噶尔部所灭,大清王朝为彻底平定准噶尔才迎来了王朝版图扩张的最佳时机。东北地区在雅克萨之战后签署《尼布楚条约》,通过正式条约的形式确定了外东北的疆界。随着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花费了将近七十年的努力,准噶尔汗国被最终平定。大清王朝迎来了国家版图上的鼎盛时期,青藏、西北外西北、东北外东北统统都纳入了王朝版图。版图达到了1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4楼2019-11-13 14:06
        回复
          到清朝晚期,吏治腐败列强入侵。我国西北、东北大量领土被列强掠夺,最终宣统退位的时候留下了1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于说为何晚清如此软弱为何还能留下如此庞大的国土,原因有三:
          第一、王朝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一统的概念深入人心,分裂势力没有好下场。
          第二、标志着近代国家主权和领土的条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1648年的欧洲签订成为近代国际法的范本。所以清朝国家随弱也不是谁想割占就可以的,因为领土主权受国际法保护已经成为共识。想割占也得找到合适的机会通过正式的条约来确定疆界。
          第三、列强勾心斗角和崛起利益的需要。列强谁都想多占便宜,但是都想保留一个统一的晚清政府来签订不平等的条约来完成占便宜的过程。所以这恰恰说明晚清的软弱,当然类似左公左宗棠这样的民族英雄的存在也是有关系的。


          5楼2019-11-13 14:07
          回复
            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这是伪观点
            我国从秦朝建立大一统的王朝开始,历朝历代都在扩张和融合中施加儒家文化和中原的影响力。所以无论是清朝版图的扩张还是现代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都是经历历朝历代无数英雄和努力和影响潜移默化的最终成果。
            如果没有从西汉对河西和西域的探索;两汉以及隋唐、明朝对东北地区的羁縻统治;元朝开始对西藏的行使主权等等因素的叠加以及文化感染和渗透能力,大清仅仅凭借武力哪里能打下千万平方公里的版图。更别提没有清朝的千万就没有现代的960万这个武断的论断了。

            (在秦朝版图的基础上,历代王朝在西域、东北、青藏高原和北方草原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6楼2019-11-13 14:09
            回复
              小结:
              综上所述,题目中的观点有些片面。所以看问题应该客观公正地做判断。经过我们数代人的努力,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未来会更加兴旺发达。


              7楼2019-11-13 14:09
              回复
                我最讨厌有人说什么没有清朝就没有今天的版图,这么说的话其实是变相地在说满人并非自古以来都是中国人了?同时也变相承认了满人是外来的征服者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1-15 19:42
                收起回复
                  没有清朝,满汉不会融合。满族会是一个国家,汉族是一个国家。明朝又没打过清朝。清朝晚期是不行,但是对新中国的领土还是起了关键作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2-12 00:13
                  收起回复
                    那是不是元朝那辽阔领土也奠定了明朝版图的基础?


                    15楼2020-02-27 22:38
                    收起回复
                      客观来说是中国几千年的积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5-07 22:18
                      回复
                        清朝疆土奠定当下版图是清粉软骨头,没骨头,碎膝盖的奴才与满遗为满清最后遮丑的阵地了,可即便就是承认又能如何?满人打下的?得天下靠的明末内乱,扩疆土严格意义上是靠的汉将汉兵,至于入关的八旗老爷,早就圈好地享福了,左宗棠定新疆,我可没听说他老爹的媳妇是满人,难不成有黑幕?哈哈哈,统一台湾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祖籍可是河南,河南什么时候有深山老林子了,我怎么不知道,实际上八旗兵进关以后就废了,挂个名,开疆扩土的也是都是汉兵汉将再加上蒙古族的,弄个满族监军而已,


                        IP属地:山东17楼2020-06-05 06:52
                        回复
                          说的好像有了版图就有了一切一样,只有封建社会才会看版图,版图大不等于强大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20-06-11 21:57
                          回复
                            奠定版图指的是确定现代中国的国境线。那么为什么是清朝而不是很多答案提到的疆域更大的元朝、唐朝呢?其实很简单,在清朝以前,中国和西方的国际关系体系是格格不入的,但由于西方的强势,中国不得不被动接受西方的国际关系体系,也就是被拉进了西方的世界体系中。而此时的中国就是清朝。换言之,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最终奠定的清朝版图,是西方世界体系初接纳“中国”这主权国家的状态。
                            这里需要插一下,中国和西方的国际体系在清朝以前完全是两套系统。中国一直以来的国际体系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居中、四夷环绕,周边国家向中央的天朝上国入贡。这种被称为“天下观”的“朝贡体系”,是符合传统中国的世界观的,但却和西方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以来的主权国家国际体系格格不入。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虽然不稳定,但却确定了以平等、主权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准则,“无论各国从战争中捞到多少好处,在表面上它们都信誓旦旦地忠于主权和平等的原则。”自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以后,即使再穷兵黩武,也需要合约、条约来为自己的武力背书——这也是为什么清末打完仗还要签不平等条约。而中国人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度被西方人嘲笑为“对全世界声称拥有领土主权”。
                            说了这么一长串的意思,就是说,西方的世界体系将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拖进来了,有了一个新成员,接下来的一切都按西方的规矩办了。就版图而言,即使你再恃强凌弱,把清朝按在地上摩擦,最后还是要签协议签条约,根据双方的约定来修改国界线,到底划到哪里。而这样划线的基础,就是清朝原有的疆域。这就是为什么说,清朝奠定了中国版图。因为以后的所有领土条约,都基于清朝的疆域一点一点缩小(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0-06-27 19: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