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遗风吧 关注:166贴子:929

金刚经持验纪卷下(周克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金刚经持验纪卷下
  荆溪周克复重朗纂
  男周石校
  吴郡陈济生皇士参
  宋绍兴二年。宋承信。居秀州华亭县。患翻胃疾。数年百药无效。忽夜梦一梵僧。谓曰。汝有宿冤。今生受此病苦。凡世间男女。风瘫劳臌。盲聋喑哑。疾病缠身。经年累月。伏枕卧席。求死不得者。其魂多摄在阴司。考较前生今世。所作罪恶。若能奉施金刚经。或自他书写。或毕世受持。才举心念。遂感阴府官曹。先放魂魄附体。次遇良医。其病即愈。
  承信睡觉省悟。明旦。令妻焚香发愿。许施金刚经一千卷。复志心受持。随梦金刚神赐药一丸。令吞之。次日病减。月余全瘳。见者闻者。合掌赞叹。夫众生从无始以来。起诸无明。造诸罪业。由六根而生三毒。作千恶而感千灾。种种栽地狱根。缚冤对结。世岂有种黄连而不苦者哉。承信尽心受持。识消智长。施经千卷。罪灭福生。般若是良药。如来是大医王。勿当面错过(出金刚证果)。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9-12-13 13:29回复
      宋苏州朱进士。平生学举子业。未闻佛法。偶游虎丘寺。闻佛印讲金刚经。至一切有为法四句。喜未曾有。因欲参究全经旨义。偶午睡。梦青衣押五人。朱随其后。行二里许。至一大街。竟入巷门内。挂青布帘人家。至厨房。桶内有汤。五人皆饮。朱亦将饮。青衣喝曰。听佛法人不得饮。遂惊觉。
      乃信步行至大街。入巷果有人家。与所梦合。朱扣门入。主人具言厨房。生六犬。内有一死者。朱惊怖流汗。自谓若不闻佛法。入犬胎矣。因专持念金刚经。寿至八十九岁。八月望日。遍请诸山道友晤别。登后园树枝上。说偈曰。八十九年朱公。两手劈破虚空。脚踏浮云粉碎。立化菩提树东。遂化去。
      冒宗起曰。人生五浊数十年。一日十二时中。一念一动。作恶造业。刹那间不知凡几。大约一生之中。贻数世之业。业愈多则劫愈深。朱公若一失足。犬业满时。又不知复轮何物。语云。一失人身万劫难。又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朱公得闻佛法。在闻佛印讲经。故如来最重为人演说(出金刚证果)。


    IP属地:江西2楼2019-12-13 13:37
    回复
        宋淳熙元年。杨州府承局周兴。自幼日诵金刚经一卷。太守莫濠。差赍币千余贯。往行在寿朝贵。至瓜州渡。郁三店投宿。三与兄郁二。谋财害命。埋离店五里路旁。兴因违限。妻子禁责一年矣。及太守被召。赴行在。将抵瓜州。
        路旁忽见莲花一朵。令从者折之。斫之不断。掘地四五尺。见花从死人口中出。眼犹能动。熟视之乃兴也。掖归。次日方能言。具述客店谋害。埋地十八月矣。太守问何以不死不饥。答曰。谋死被埋。昏迷如梦。见一金刚神。将莲花插口中。沉睡至今。
        太守叹曰。尝闻此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自愧禁其妻子。且念平日所理公案。岂尽无枉耶。即移牒杨州府官。释兴妻子。拘郁二弟兄成狱。奏闻。郁二郁三处死。观此。死埋地中。口内尚生莲花。则至心持经不乱者。其身坐莲花台上。又何疑哉(出金刚证果)。


      IP属地:江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0-01-17 20:19
      回复
          宋绍兴府寄居郭承恩。将之温州参军任。诣天宁寺。焚香发愿。挈家九口。到任之日。力行方便。设禁宰牛俟考满回家。金书金刚经一卷。恭入佛殿供养。比三年考满。与同僚司法元珍。买舟涉海还乡。参军眷属居前舱。司法居后舱。
          至绍兴府界。风涛大作。四面昏黑。见海内鬼神。凿船为两段。前舱顺风抵岸。后舱沉溺海中。盖司法受贿狥私。参军奉公执法。又承金刚力耳。报应之理。善恶既分。祸福立判。一船凿为两段。更为奇特。郭参军。到任三愿。诚风波中大法船也(出感应记)。
          宋柴注。青州人。为寿春郡司理。因鞫谋命狱。一囚言。离城三十里。歇客为生。每过客携囊重独宿。夜分杀之。投尸于白沙河中。前后不知若干人。惟谋一老妪不得。注问其故。囚曰。是年老妪独来投宿。某与兄弟见其行李不薄。至更深。遣长子推户。久乃还云。若有人抵户不可启。
          某不信。携刀自行。及门。穴壁窥之。见红光中一大人。与房上下等。背门而立。某惊惧失声。几于颠仆。天将明。门方启。妪理发诵经不已。问何经。曰。金刚经也。乃知昨夜神人。盖金刚云(出金刚灵应)。


        IP属地:江西4楼2020-01-19 17:55
        回复
            宋德祐丙子。崇政华家山。华友。常持金刚经。甚有灵验。是岁大元军马至。友以避难密祷于佛。是夜金刚神赐梦云。尔前生杀人未偿。其人今托生和州历阳。姓王名二。现在军中。尔当死其手。数不能救。趋避无益。友次日端坐。诵经不辍。近午有二人入。将友缚之。大呼王二相公。我当死汝手。一死不争。容诵经毕。便就戮。
            军问何以知我姓名。友以梦告。王二曰。既金刚神托梦。我与汝解却宿冤何如。复留衣别去。友遂诵经数卷。忽无疾坐亡。嗟夫。大数已定。虽宿结之冤恨已消。而莫逃一死。然得免首领。安然坐逝。岂非善神救护之功哉(出金刚灵应)。


          IP属地:江西5楼2020-02-02 15:55
          回复
              宋湖州城南。屠户陆翁。年二十三岁时。见一云水僧。称教化有缘人。陆不领解。僧云。汝杀猪羊无数。何不改业。陆曰。承袭祖业。遽难弃舍。僧曰。不改。则后世必堕此类。观汝宿有善根。何不受持金刚般若。及妙法莲华经。消除恶业。言讫。忽不见。
              陆遂省悟。誓不宰杀。素食投师。绘像一轴。每日就佛前诵金刚经忏悔。惟愿所杀众生。蚤生净土。未及五年。自能暗诵。年八十一岁。预知卒日。沐浴端坐作颂而化。颂曰。六十余年专杀业。手提刀秤暗修行。今朝得赴菩提路。水里莲华火里生。
              人生非善即恶。更无别径。可容参半以行。我辈日尝间。自安自便。苟且依违。若以为无有大过。即此便足直入迷涂。故狠恶之人。放刀证果。为力反易而习气薰熟。不阴不阳。似梦似醒者。一刀两段。为力反难(出金刚证果)。


            IP属地:江西6楼2020-02-02 16:05
            回复
                宋荆州江陵县。李玄宗女。十三岁时。梦一梵僧。谓曰。汝有善根。何不持念金刚经。又云。世间善男子。善女人。每日净心能诵一卷。阳间增寿。命终。即生天界。若能究竟般若。直到涅槃彼岸。即或未达经意。死去阴府亦不能拘录。当生富贵家。受诸胜报。
                玄宗女信之。遂日诵金刚经三卷。年二十四。不愿有家。忽患伤寒。三日卒。冥王照勘无罪。及见女子头上。有佛显现。王云。此女有般若功。即放还魂。临放时。王嘱曰。汝父造业。致先减阳寿二纪。不久追来对证。因汝父好取生鱼切鲙。今有鱼七千余头。状诉索命。
                归问汝父。每夜梦落网中。昼则头痛。此鱼求报也。女还魂白父。父惊无措。遂偕女往天宁寺。斋百僧。断除荤酒。手书金刚经四十九卷。书毕。玄宗忽梦数千青衣童子。向之拜曰。我等被君杀戮。诉冤索命。今蒙写经功德。咸乘善力。出离苦趣。生善道矣。君既释冤。又添遐算。后玄宗自此持诵益虔。寿至百二十岁。无疾。沐浴坐逝。
                十三岁女子。便能信梦中之语。一心受持。不愿适人。较之壮夫耄叟。亲聆法座演说。尚生疑谤。岂不相隔云泥。乃玄宗悔过书经。不特切鲙之罪业顿消。已减之原算仍还。而且冤结悉生善道。遐龄更得善终。此又孝女自度度亲度物之弘力也(出金刚证果)。


              IP属地:江西7楼2020-02-02 16:08
              回复
                  宋王迪功妻。日诵金刚经。至心向善。迪功好鹰猎。害众生命。一日猎罢归家。适值其妻念经。因劝迪功。同诵功德分第十五分。未及终卷。迪功竟诣厨房蒸炮饮啖。后五年。迪功中风。经年卧床。
                  一日自见二使者。追命而卒。见阎摩王。怒责曰。汝受爵禄。何不福上增修。却好杀害生命。减算绝禄。令狱吏驱入镬汤。鬼吏检簿告王。此人杀业虽重。生前曾与妻同念金刚经一分。虽片纸重如丘山。合免罪放还。王敕于镬汤内。取一杓汤淋其背。使知警戒。因得再活。
                  后患背疽溃烂痛楚。百药不治。呼妻佛前代誓。不敢再伤物命。且愿手书金刚。斋素受持。迪功彼梦一僧。手摩其背三匝。天明其疽即痊。弥勒尊佛曰。刀割众生身上肉。自家面上要添肥。与你黄金千万两。谁肯将刀割自皮。王迪功虽有半分经之善因。不得信女为妻。能出镬汤地狱哉(出金刚证果)。


                IP属地:江西8楼2020-02-02 16:13
                回复
                    宋绍兴九年。明州王氏。日持念金刚经。怀孕二十八月。多病羸瘦。深忧难产。偶倚门立。一异僧示之曰。汝有善根。何不印施金刚经千卷。王氏印施如数。又斋千僧。念金刚千卷。至夜三更。见金刚神以杵指王氏腹。及觉。已生二男在床矣。相貌圆满。令人欣羡。王氏遂奉斋受持不辍。年至六十一岁。无疾而卒。
                    见二使者引见冥王。自供从幼持念金刚。经赐金床。命坐殿侧。朗诵一遍。地狱辛酸之苦。一时停歇。王又问。何不念咒。答云。世间无本。敕鬼吏。于藏中取咒本付王氏。嘱曰。汝至阳间。展转流通。切勿遗坠。汝向后寿终。径生极乐世界。不复来此处矣。王氏二七日还魂。后至九十一岁。无疾坐化。
                    其补阙真言曰。唵。呼嚧。呼嚧。社曳。穆契莎诃。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无上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同生净土。悲哉世人。两眼睛光落地。浑如大海去捞针。三寸喉气才回。依旧西风过驴耳。那得如王氏持经不懈。不负真言传授。流通至今(出金刚证果)。


                  IP属地:江西9楼2020-02-02 16:18
                  回复
                      宋道宁禅师者。潭州开福寺僧也。壮为道人。于崇果寺执浴。一日将濯足。偶诵金刚经。至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遂忘所知。忽垂足沸汤中。后祝发蒋山。依雪窦老良禅师一年。遍历丛林。参诸名宿。晚至白莲。闻五祖小参。举忠国师古佛净瓶。赵州狗子无佛性话。顿彻法源。
                      大观中。潭帅席公震。请住开福。衲子景从。政和三年。十一月四日。净发沐浴。次日。斋罢小参。勉众行道。辞语诚切。期初七示寂。至日酉时。跏趺逝。阇维获舍利五色。归藏于塔。
                      莲池师云。得道人。预知时至。盖娑婆缘尽。净土缘熟。自然圣境冥现。如远公七日。净观师二十七日之类。是也。世人生无实德。死欲效颦。扭捏装点。取笑识者。甚则生身活焚。附鬼著邪。流入恶趣。尤堪怜悯。古人往生。从无活焚其躯者。愿智人普以告世。救诸愚民(出受持果报)。


                    IP属地:江西10楼2020-02-02 16:23
                    回复
                        宋蒋大士。江华县人。生熙宁甲寅二月廿七日。所居近舜祠。从幼以亲炙圣容为幸。每过竭诚礼叩。既长。孝父母。睦兄弟。日诵金刚经。崇宁癸未五月。豁然顿悟。遂别父母妻子。就浪石寺立坛演法。逾年。回首至期。七日前尽蠲火食。升姹岩。趺坐而化。其徒于寺立塔。至今真身不坏。冒宗起曰。蒋大士。以孝友至性。成金刚不坏真身。较之偏空执见。成断灭之相者远矣(出湖广通志)。
                        宋嵩明教。游康山。托迹开光。法席主者。以其少年锐于文学。命掌书记。明教笑曰。我岂为汝一杯姜杏汤耶。去之。居杭西湖三十年。杜门不妄交。嘉祐中。撰辅教编。定祖图。正宗记。诣阙上之。翰林王公素。权开封。复表荐于朝。仁宗下其书于中书。宰相韩公。参政欧阳公。阅其文。大为赞叹。书赐入藏。遂名闻天下。
                        晚居灵隐。每清旦诵金刚不辍。夜分诵观世音名号。临终。安坐微笑。索纸作偈曰。后夜月初明。予将独自行。不学大梅老。犹贪鼯鼠声(出金刚灵应)。


                      IP属地:江西11楼2020-02-02 16:25
                      回复
                          宋释清虚。立性刚决。作事多戾。忽回心诵金刚经。无有懈怠。尝于山林持讽。有七鹿驯扰其侧。声息而去。又邻居失火。连楹灰烬。惟虚屋飙焰飞过。略无焦灼。长安二年。游蓝田悟真寺北院。旧无井泉。远取于涧。运致极劳。
                          时华严大师法藏。闻虚持经灵验。乃就请祈泉。即入弥勒阁。诵金刚彻夜不息。至三日后。忽见玉女三人在阁西山腹。以刀划地。虚熟记其处掘之。果获甘泉。四年。少林寺坐夏。山顶有佛室。甚宽敞。人不敢到。云鬼神宅焉。有律师恃其戒行。夜往念律。见一巨人。以矛刺之。狼狈下山。
                          又有僧持火头金刚咒者。时所推重。令赍香火。入坐持咒。俄而神出。以手握足。投之涧下。七日不语。虚闻之曰。下趣鬼物。纵恶至此。即往彼持十一面观音咒。夜闻堂东。有声甚厉。又如两牛争斗。佛像皆振。咒既无效。还诵金刚般若。须臾影响皆绝。自此居者无患。神龙二年。诏入内祈雨。七日雨周千里。沟浍皆盈。屋墙尽没。其院水至即回。诸异验不能尽述(出金刚灵应)。


                        IP属地:江西12楼2020-02-02 16:28
                        回复
                            明永乐间。杨州如皋县。城北三十里。有孙公廿二者。长斋建庵。晨昏庄诵金刚经三十卷。如是者四十年。时当草昧。邑濒于海。无城郭。豺狼为害。或往来村墟。听经声。辄俯首去。偶飓风大作。邻屋皆荡析。公诵经如尝。庵岿然无恙。
                            室无扄钥。诸檀那所施米谷钱帛。勿论僧俗。遇乏概分给之。深得不住布施之义。逝后。乡人立祠专祀。二百余年以来。每值春秋祭赛。巫祝必讽诵金刚经。以妥其神。今邮亭曰孙公铺者。其遗趾也(出受持果报)。
                            明宣德间。川西鹤观道士。陈入玄。志求长生。精思日夜。祷神授法。夜梦一人。形貌异尝。自称执金刚神。谓玄曰。尔求长生。速往珉山。礼智融和尚。当授汝法。玄如言。往恳指示。融云。不见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乎。玄问云。既如梦幻。何谓长生。融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又云。即非如来。是名如来。
                            玄于言下大悟。遂辞隐于瓦屋山。虎踞岩。不废玄摄。日必诵金刚经。凡满数藏。历春秋九十有八。一日集邻居隐者告曰。吾始求仙长生。今竟幸得佛长生矣。顾诸公得我所得。言讫。瞑目而逝。近山数百家。共建祠肖像祀玄。谓仙宗佛果。两得之也。苕中许宦。为四川观察。亲纪其事(出巾驭乘续集)。


                          IP属地:江西13楼2020-02-02 16:34
                          回复
                              明严江。相城皮工也。中年弃业。于佛寺担斋饭。在路专持金刚经。并念阿弥陀佛。不绝声。年六十余。忽绝粒。饮水一月。乃言曰。我当以某日某时去。至期沐浴更衣。跏趺而化。焚之得舍利数合。其舌坚如金石。扣之有声。时正德十三年事也。至柔莫如舌。心坚则舌坚。此金刚不坏之实证(载相城志)。
                              明正嘉间。滇南周廷璋。号楚峰。性淳朴。归依佛乘。生不识衡量。治家不计生产有无。而雅好施。有辄散之贫者。人与语多笑。或谑之。或至詈辱之。亦笑。每晨起。必诵金刚弥陀观音经各一卷。时欣然自得曰。吾岂藉是为行资哉。吾不离日用。不涉贪爱。庶几如是而已。尝昼寝疾。有胡僧入室。合掌作礼。倏不见。家人忧之。谓翁且逝矣。俄而疾愈。年八十七。
                              以清明日上冢诀辞祖考。还谓其妇唐孺人曰。弥陀迎我。观音势至亦至矣。又明日曰。观音赐我一芋。谓我勿茹荤。斋五日可西行也。自是每食一粥一蔬。至期沐而冠。令子弟诵七宝如来名号。自诵经端坐而逝。翊日体香洁如生(出金刚灵应)。


                            IP属地:江西14楼2020-02-02 16:38
                            回复
                                明嘉靖间。少保戚公继光。为副总时。以倭乱。提兵守御三江。素虔持金刚经。虽在行间不废。一夕梦阵亡亲兵某云。明日当令妻诣公。乞为诵金刚经一卷。以资度脱。旦日兵妻果来吁。如梦中语。公次晨斋素为诵经讫。是夜。兵妻梦夫语曰。感主帅为我诵经。但其中夹杂不用二字。功德不全。尚未得脱苦耳。
                                兵妻明旦。复以梦吁。公大讶。因忆诵经时。夫人遗婢送茶饼至。公遥见挥手却之。口虽不言。而意中云不用也。公时以语幕客。事遂传焉。
                                滇彻庸禅师曰。予病中作梦。神人持一簿云。此是录诵经杂念者罪过。余接按之。皆书诵经搀杂俗念人等姓字。并罪过也。余亦在末篇。读已凛然。又谓余曰。若一卷经。搀杂两个念头。试思一生所诵经。应搀杂多少念头。忽然梦醒。汗流浃背。吁。此僧俗持经之炯戒也。
                                屠长卿曰。通州顾少司马养谦。为人高才倜傥。夫人先卒。广修佛事。数年后。公有妾暴亡。经宿苏。哭不止。公问之。
                                答曰。妾死入冥府。见夫人闭一暗室云。我在此苦不可言。急作功德救我。
                                妾曰。夫人亡后。相公大作善事。都无益耶。
                                夫人曰。经忏荐度。在主者斋戒至诚。乃能灭罪增福。向者沙门持诵堂上。相公饮奕室中。何益之有。公闻之亦大哭。择聘戒德名僧。清净严肃。作道场三昼夜。此长卿目睹而笔之者。饮奕且不可。况酒肉乎。
                                近北京鹫峰寺僧济舟。一日有青衣者访之。告曰。我地府无常也。某老妪受地狱苦。不得脱。生前供养老师。今托求念法华经一部。舟许之。随于七月十五日。在佛前。跪讽法华经。至第五卷。渴甚。觅茶不得。厨有冷酒。舟饮数口。仍至佛前。念完三卷。
                                十六日。无常复来云。老妪承师经力。金光已射至地府。正将离狱。忽五卷经中。满地狱皆作酒气。仍不能出。舟闻之。毛骨竦立。发愿至诚。为彼补诵。然则饮酒食肉持经。适增业耳(出新异录)。


                              IP属地:江西15楼2020-02-02 1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