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lethewaves吧 关注:340贴子:851

搬运 RTW2 加拿大战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战列舰吧搬运~
看到RTW居然开吧了就继续搬运过来了,希望能替吧吸引一点热度~
对游戏有问题的也欢迎帖子里提问~
大家好,我之前在吧里更新过Rule The Waves 2(RTW2/制海权2)的沙俄战报(最后一章最近会补上)。由于之前的战报是打完战役后凭记忆写,在很多地方比较模糊,而且缺少图片,所以一直打算开个新坑。后来看到官方论坛上一位玩家的战报受到启发,决定通过From the Depth(Ftd)这个游戏为所有战报中出现的己方船只做模型(此战报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驱逐舰以上所有船只(包括改造),除了水上机母舰和武装商船都会有FtD模型)。
简单来说,这个战报的格式类似之前我的沙俄战报,主要集中介绍船只设计和战争流程。但因为是边玩边写,在细节上会比之前更加详细。然后我会通过FtD中的模型来描绘RTW中的战斗场景和船只。当然,我个人在很多知识方面仍有缺乏,而且FtD虽然自由度极高但也有一些限制,所以战报描述和船只模型细节上肯定会有一些错误,还请大佬们体谅。
当然,作为一个舰队经营模拟游戏,需要脑补的地方也非常多。尤其是在zz事件等方面,我主要还是以圆游戏中的各种随机事件为主,所以不会太过严谨,也不必当成严肃的历史架空来看。
关于RTW2这个游戏的详情可以看toaw(战争艺术)论坛上的介绍和翻译的中文说明书,在此不再复述。此战报我在官方论坛上已经更新了相当一段时间
此次战报的主角使用的是论坛玩家Laffey Chan做的加拿大国家Mod, 架空加拿大在19世纪和平脱离英联邦成为独立国家为前提。Mod中加拿大前期资源,造船业,科技全方位落后于原版任一国家,但早期和前宗主国英国有一定的关系加成。中后期(20年代左右开始)加拿大的经济资源会开始有比较大的增长,虽然已经不能和英美相比但是会开始接近俄意这些二等列强。科技方面加拿大在轻型船只,反潜,以及航空(但不包括航母)方面有一些加成。
目前战报在官方论坛已经更新到20年代左右,我也会主要优先在那边更新,感兴趣的可以先去论坛上看。不过我在搬运过来时也会做一些润色。

背景:在1866年,不满与英国对殖民地保护的无力以及殖民地权益的忽视,英属北美殖民地在伦敦举行了进一步争取英国保护及权益的伦敦会议。将扩张重心放在远东的英国不愿继续派出兵力保护北美殖民地,也不愿和美国产生冲突。因此在双方协调之后除了纽芬兰以外的北美殖民地宣布脱离英国控制,成立了名为加拿大的独立国家。但英加双方仍保留有密切的贸易联系。
在未来的三十年内,加拿大开始逐渐繁荣起来。但此时美国在昭昭天命理念的影响下大肆扩张,美西和美墨战争更让加拿大对南方邻居忌惮三分。而英加关系也随着纽芬兰地区的归属问题开始转冷。在此环境下,20世纪对这个年轻的国家来说充满了挑战。
加拿大海军:
在立国之时,长期依赖皇家海军的加拿大并没有任何海军力量。然而不少在皇家海军中服役或受训的的加拿大人在退役后回到了加拿大,并运用他们的知识开始着手建立一直真正的海军。圣劳伦斯河谷以及哈利**斯地区一直以来都有相当繁荣的民用造船业,虽然它们对军舰大多一无所知,这些造船厂也在未来的30年间努力试图赶上列强。在1900年,加拿大海军虽然完全无法与列强相比,却也开始小有规模了。
20世纪初的加拿大海军拥有巡洋舰,鱼雷艇,战列舰等各类船只,但是数量及质量皆远不及列强。此时注重沿海防御的加拿大海军的主力是两艘法国建造的近海战列舰,和数量可观的鱼雷艇。
下面是1900年1月的船只列表。(之后帖子会挨级介绍)


IP属地:加拿大1楼2019-12-29 14:00回复
    加拿大级近海战列舰(1899—起始船)
    4艘:加拿大,新布伦斯威克,新斯科细亚,魁北克




    虽然加拿大造船厂努力学习引进最新的造船科技,建造现代战列舰依旧不是加拿大船厂能够胜任的任务。为了引进几艘战列舰作为新时代海军的核心,加拿大海军向美法两国招标寻求建造2-4艘近海战列舰(英加关系此时因为纽芬兰问题不好)。最后法国方案竞标成功。
    火力:
    由于加拿大无力本土生产大口径火炮,加拿大级只能使用法军用来装备几艘一等巡洋舰的1897年250毫米火炮。而副炮则装备了大量加拿大本土厂商C.M.L(Canadian Munitions Ltd)的3寸和6寸炮。为了让加拿大级得以威胁现代战列舰,此级也配备了一对水下鱼雷发射管。
    装甲:
    加拿大级在装甲上相对比较突出,拥有最厚10寸的主装甲带,并且整个水线及副炮都至少拥有5寸装甲保护。在装甲带后还有2寸厚的倾斜装甲甲板进一步抵挡破片及能够击穿主装甲带的炮弹。
    此级在防护上最大的问题是起船舷内倾的标准法式设计,导致任何其额外浮力有限,任何真的能够击穿其装甲的伤害都可能会严重影响该船的稳定性。(游戏中其实是比较严重的超重)
    速度:
    由于加拿大海军此时依旧注重近海作战,加拿大级既没有远洋航行的能力也没有高速。加拿大级只有16节的缓慢航速,导致他们对上优势敌人会面临打不过也跑不掉的尴尬局面。其16节航速也表示加拿大级几乎无法乘胜追击任何敌人。
    此外,船舷内倾的设计也严重影响了该级在恶劣环境下的适航性以及成员居住空间。导致此级不仅极其不适合远洋作战,也严重受天气影响。
    尽管缺点明显,作为加拿大的第一级战列舰,加拿大海军依旧深深为这些船只感到自豪。1899年加拿大海军额外订购了2艘加拿大级战列舰,新斯科细亚和魁北克。这两艘船只预估将在1901年初交货。届时这四艘战列舰将成为加拿大海军的主力。虽然海军意识到了自身需要更加先进的船只,有限的军费以及船坞导致目前只能暂时依靠4艘加拿大级。


    IP属地:加拿大2楼2019-12-29 14:00
    回复
      蒙特利尔级装甲巡洋舰(1899年-起始舰)
      2艘蒙特利尔,多伦多
      虽然加拿大级勉强算得上比较先进的现代战列舰,它们缺乏足够的航速和航程在战时保护加拿大广阔的领海。同时相对落后的加拿大西海岸也需要能够提供巡逻和保护商队的一艘快速战舰。因此加拿大海军自主设计了一级较小(8000吨排水量)的装甲巡洋舰来弥补这个空缺。这也是加拿大海军第一次自主生产轻巡以上的船只



      火力:
      蒙特利尔级的武器配置基本上就是缩水的加拿大级。缺乏国产大口径炮的加拿大海军沿用了法制250毫米炮。当然较小的蒙特利尔级只有两门单装250毫米主炮。加拿大设计的单装炮塔在转动速度和可靠度上也都略优于法国双联装炮塔。此时全世界只有三艘(法国两艘,沙俄1艘)装备了类似口径主炮的装甲巡洋舰。而蒙特利尔级的副炮数量则较小,虽然足以自保但比不上他国的大型装甲巡洋舰。

      装甲:
      蒙特利尔级有5-2.5寸的主装甲带。此防护超越了大部分同期装巡(美国及法国例外)。由于只有两门主炮,蒙特利尔级的炮塔也额外注重了保护。
      速度:
      作为远洋巡逻所设计的蒙特利尔级在宜居性以及航程上都远胜于加拿大级。虽然其航程不算特别出彩,但是适航性和航程都足以完成其设计任务。蒙特利尔级的航速则因为起对防护的重视只有20节,略逊于大部分可以达到21-22节的他国装巡。
      考虑到加拿大海军自主造船的经验有限,蒙特利尔级还算是马马虎虎的设计。该级相对强大的主炮可以击穿大部分装巡的装甲,但是训练中其命中率则相当有限。考虑到德,日,法都有战列舰都可以达到19节的航速,该级的低速是其最大的问题,


      IP属地:加拿大3楼2019-12-29 14:00
      回复
        红鹿镇级防护巡洋舰(1899年-起始舰)
        4艘:红鹿镇,大草原,莱斯布里奇,圣阿尔伯特




        作为加拿大国产的第一级大型战船,3400吨的红鹿镇级主要用作侦察及保护通商。因此它们在设计上和蒙特利尔级一样不拘泥于近海行动。在航程和适航性上都有不错的表现,饱受水手喜爱。此级在完工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3000-4000吨级巡洋舰,虽然无力与更大型的防护巡洋舰交锋,但其性价比确实相当可观。
        火力:
        红鹿镇级的火力因为其较小的吨位非常有限,只有8门5寸火炮和轮机房后方的一对儿水下鱼雷管。
        装甲:
        相对应的,红鹿镇级的防护和其他同期舰比起来拥有明显的优势。保护其核心区的穹甲厚达3寸,可以低于大部分小口径火炮的射击。红鹿镇级的5寸火炮也都有厚实的炮盾保护其人员免受破片杀伤。
        速度:
        虽然适于远洋航行,红鹿镇级的航速只有21节。虽然足以避开敌方战列舰,但在和巡洋舰交锋时仍略显不足。

        红鹿镇的5寸炮进行射击训练,此级最多可以向侧线投射5门五寸火炮的火力。


        IP属地:加拿大4楼2019-12-29 14:01
        回复
          考依臣湖级鱼雷艇(1899年-起始舰)


          考依臣湖级是加拿大自主制造的第一级鱼雷艇。缺乏设计此类舰艇经验的加拿大设计师最终造出了缺陷颇多的一级船只。相对宽大的船体导致其航速偏慢(27节,低干舷),而大而效率底下的引擎则进一步影响了宜居性。唯一只得称道的是作为400吨的小船,考依臣湖级的航程还算可观。
          考依臣湖级的主武器是一门3寸火炮,和船侧两门对抗其他鱼雷艇的47毫米霍奇克斯炮。而其中线上则配备了两支单装鱼雷发射管。

          由于极其拥挤的空间,该船的小艇被挤在了船尾。
          克雷斯顿级鱼雷艇(1899年-起始舰)


          出于对考依臣湖级的布满,加拿大海军接着建造了更大的克雷斯顿级鱼雷艇。和考依臣湖级不同,克雷斯顿级的定位是鱼雷攻击,而非驱逐其他鱼雷艇。因此克雷斯顿级只装备了2门47毫米霍奇克斯炮。额外的吨位则用来改善考依臣湖级饱受诟病的居住性。

          为了确保雷击能力,克雷斯顿级装备了三支单装鱼雷发射管,其中位于船前部的那支拥有相当可观的向前射界。在战斗中,加拿大海军希望通过考依臣湖级拖住对方船只,有克雷斯顿级进行雷击战。

          尽管和考依臣湖级相比略有改善,此级的在恶劣天气下的适航性依旧极差,其底干舷进一步影响了其在恶劣天气中的表现。


          IP属地:加拿大5楼2019-12-29 14:01
          回复
            1900年的状况
            外交:
            20世纪初的加拿大在国际上仍旧是不被列强所重视的小国。然而若仅仅如此便偏安一隅便是大错特错。加拿大作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不再受到皇家海军的庇护,和其南方邻国的关系在此期间也不冷不热。很多加拿大人在美国击败西班牙后都对前者的扩张颇有忌惮。而加拿大和英国在纽芬兰的归属上的争执也对双方关系有害无益。
            此外,沙俄及德国都将没有英国庇护的加拿大视为潜在的扩张目标。唯一暂时不构成威胁的便是远东的日本和此时和加拿大关系颇好的法国。
            因此,此时加拿大海军中普遍建议政府尽力避免和列强的冲突,并尽量寻求盟友。
            海军:

            此时加拿大海军的吨位不及大部分列强的四分之一。尤其除了驱逐舰的数量能和部分列强相比之外几乎全线落后。但是在建造中的两艘加拿大级战列舰完工后有四艘战列舰的加拿大勉强接近了美日的战列舰数量。(但是美国同时也有11艘装巡,加拿大只有2艘)
            此时海军建设的优先任务便是完成建造中的两艘加拿大级和两艘红鹿镇级。
            科研/发展:
            作为新兴海军国家,加拿大在科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以期赶超列强。科研方向的重点是发展轻型船只,船只设计,以及鱼雷来弥补大型船只数量上劣势。同时发展自主生产大口径火炮的能力也是重中之重,殖民地时期的化工/弹药生厂商被整合成为加拿大弹药公司(C.M.L)以自主研发新型火炮。
            目前加拿大造船厂只能建造10000吨以下的船只,导致大部分主力舰必须从国外订购。 因此进一步扩展现有的海军造船厂来建造更大的军舰也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重点。


            IP属地:加拿大6楼2019-12-29 14:01
            回复
              1900-1901 英加联盟
              1900年对加拿大来说是安静的一年,除了一场和日本的渔业纠纷外,加拿大与其他国家的紧张度都相当的低。而新上任的自由党总理威尔佛雷德-劳雷尔利用这安静的一年大力发展加拿大经济,并且努力调节法裔和英裔加拿大人的关系。虽然这一系列改革挪用了一些海军经费,加拿大海军也对这方面的发展表达了支持。
              考虑到加拿大此时并无力对抗任何列强,劳雷尔向海军讨论了和英,美,或法国之一结盟的可能性。海军方面讨论后建议政府和英国展开谈判,皇家海军仍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而加拿大此时也有了一支可观的舰队可以和英国合作保护双方的利益。
              虽然和英国结盟的提议也激起了一些负面反响,英加两国还是在1901年出正式签订了共同防御协定。在未来的一年内,皇家海军开始协助加拿大海军进行训练,并低价出售了一些新式技术。但英加合作也激起了其他列强的警惕。加拿大和英国的主要对手德国的关系也因此同盟开始恶化,因此,1901年的加拿大海军扩建计划也以德舰队为假想敌。
              随着最后两艘加拿大级完工,1901年加拿大海军开始着手建造8艘600吨的维多利亚维尔级驱逐舰和两艘12500吨卡尔加里级大型装甲巡洋舰。
              1901-1902 纽芬兰危机和通往战争之路
              英加联盟在加拿大国内并不很受待见。尤其是双方的盟约中都再度避开了纽芬兰的归属问题。1901年10月16日,小股民族主义者袭击了纽芬兰首府圣约翰城的市中心后逃匿。为了避免袭击者逃回加拿大本土,皇家海军驶进了圣劳伦斯湾。英国政府亦要求加拿大政府就袭击做出赔偿。为了保持和英国的盟约,海军强烈建议政府保持克制。最后,加拿大政府同意了英国的赔款要求,但加拿大人也久久不会忘记纽芬兰危机的耻辱。

              英军战列舰“君权”与纽芬兰危机期间巡逻与圣劳伦斯湾,摄于前来与其对峙的加拿大级战列舰“魁北克”
              虽然英加关系在纽芬兰危机期间降至冰点,但更大的威胁尚未来临。德国趁着联盟两国争执期间大肆扩建海军。与1902年,拥有12艘战列舰,以及三艘即将完工战列舰的德国海军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英国的利益。
              在屡次警告德国不要插手英国利益,并减缓其扩军计划皆被无视之后,英国要求加拿大开始备战。1902年2月一艘英国商船与德军巡洋舰在风暴中相撞,英国立即指责德方没有停船救援落水的英国水手。双方关系急速恶化,而加拿大方面也明白战争一触即发。此时新式的卡尔加里级巡洋舰仍需一年半左右方能完工,而维多利亚维尔级驱逐舰也需要大多仍需2-3月。加拿大海军值得加大训练力度,尤其是鱼雷战方面的训练。
              2月底,外交途径似乎以无法解决问题,加拿大决定先将4艘加拿大级战列舰,2艘红鹿镇级巡洋舰,以及9艘驱逐舰送往欧洲的英军基地。

              加拿大远征舰队从哈利**斯出发驶向英国。
              终于,四月初,在德意志帝国正式拒绝了英国的最后通牒后,战争开始了


              IP属地:加拿大7楼2019-12-29 14:01
              回复
                4月22日的海战- 加拿大海军的初战

                新加拿大海军的第一次实战发生于1902年4月22日.加拿大巡洋舰“大草原”和“莱斯布里奇”以及皇家海军巡洋舰“克利奥帕特拉”,以及5艘驱逐舰(四艘加拿大,1艘英国)负责巡逻德国北岸近海。凌晨2:04,“大草原”观测员发现了一艘不明船只。随后此船并辨明为德国3400吨的巡洋舰“奈奥比”(21节,10门4寸炮)。


                向德舰开炮的“大草原”,德舰炮火的闪光隐约可见。
                双方短暂交火,但是很快德舰便消失在黑暗之中。双方在随后的两个小时内又互相接触了几次。3点左右,随着天气稍微转好,双方再度短暂交火,“大草原”终于成功的命中了加拿大在战争中的第一弹,一发5寸炮弹击中了“奈奥比”的上层建筑,造成了轻微的损害。
                3:43分,加拿大巡洋舰在2-3000码外发现了船影。随着天空渐渐开始转亮,在4点左右这两艘船被辨明为两艘威森堡级战列舰。

                加拿大巡洋舰立即掉头开始撤退,而鱼雷艇则开始发起攻击。然而北海的大风与巨浪严重的影响了加拿大驱逐舰的航速,导致它们根本无法接近德舰。

                由“莱斯布里奇”所见,一发德11寸炮弹险些击中“大草原“。恶劣的海况和鱼雷艇的进攻干扰的德舰的射击,所以两艘巡洋舰都毫发无伤的脱离。

                考依臣湖级驱逐舰“麦克尼尔堡“被1发6寸炮击中后在大浪中沉没,这是战争中加拿大损失的第一艘船舰。在发现恶劣的天气让鱼雷攻击无法继续的情况下,加拿大鱼雷艇也掉头开始撤退。
                在5点左右,加拿大船只基本上脱离了德舰的射程。然而随着天气逐渐转好,在附近巡逻的加拿大级战列舰“加拿大“驶向战场来调查炮声和烟幕。5:04分,”加拿大“开始向两艘德舰开火,后者开始撤往埃姆登,但保持距离和加拿大继续交火。虽然德舰可以轻易甩开16节的”加拿大“,它们目的是保持距离,而非撤退。因此双方一路交战到埃姆登近海方才互相撤离。

                由“莱斯布里奇”所见的“加拿大“和两艘德舰交火。虽然加巡洋舰试图指示”加拿大“撤退,后者并没有看到巡洋舰的旗语。

                向德舰开火的“加拿大“,尽管双方从5点一直交火到将近正午,”加拿大”的主炮没有取得一发命中,但其6寸副炮到取得了几次命中,轻伤了一艘德军战列舰。而”加拿大”则遭受了一发11寸炮弹和9发6寸炮弹命中,但无一击穿了”加拿大“的装甲
                4月22日的战斗明显的体现了加拿大海军完全不适于在北海作战。低干舷并且超载的加拿大驱逐舰尤其难以适应北海的恶劣天气。适航性更好的维多利亚维尔级则没有航程前往欧洲替换早期驱逐舰。
                在随后的几月中,加拿大战舰和驱逐舰糟糕的居住性,和英方有限的后勤援助进一步影响了加拿大水兵的士气和船只的战备。


                IP属地:加拿大8楼2019-12-29 14:02
                回复
                  维多利亚维尔/麦克尼尔堡级驱逐舰


                  维多利亚维尔级

                  麦克尼尔堡级
                  随着其他各国开始从发展即可进行鱼雷攻击,也可驱逐鱼雷艇的驱逐舰,加拿大海军也设计了维多利亚维尔级作为第一级驱逐舰加入舰队。虽然只有600吨的排水量,维多利亚维尔级搭载了2门4寸炮和2门47毫米炮,让其拥有远胜于早期加拿大鱼雷艇和大部分他国驱逐舰的火力。此级同时也装备了三支鱼雷管。
                  虽然此级解决了之前两级的低干舷问题,却依旧因其强大的武装而轻微超载。而此级最大的缺点是其非常短的航程以及容易故障的引擎。此缺点直接导致了维多利亚维尔级无法参加欧洲的战斗。
                  麦克尼尔堡级是英国造船厂根据加拿大设计,运用更加成熟的英国技术及引擎建造的改良型号。主要的改变是使用了更为先进的维克斯引擎,拆除了2们47毫米炮,并且改造了船头来提升适航性。

                  1902年服役中的三级加拿大驱逐舰/鱼雷艇。


                  IP属地:加拿大10楼2019-12-29 14:02
                  回复
                    卡尔加里级装甲巡洋舰(1903年)
                    两艘:卡尔加里,温哥华



                    加拿大海军缺乏强大的主力舰,既然无法和外国船只比数量和质量,加拿大海军只能选择设计可以尽量担当多种任务的船只。虽然归类为装甲巡洋舰,卡尔加里级比加拿大级还要大,并在建成后很长一段时间中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装甲巡洋舰。
                    火力:
                    卡尔加里级的主要武器仍然沿用穿深和射程都颇为不足的法制250毫米火炮。为了确保高速和防护,卡尔加里级只配备了三门主炮(前2后1)。考虑到此级一般应该会用来追击弱小的敌舰,减少一门船尾主炮是可以接受的损失。此级的副炮配置也想当可观,并且同样在设计时考虑了尽量增加能够向前/后开火的能力。为了对抗大型敌舰,卡尔加里级还装备有4支水下鱼雷管(左右各二)
                    装甲
                    在1901年,德国海军的主力舰大多只装备有9寸火炮(虽然新船也开始使用11寸炮)因此卡尔加里级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针对了德方的这一弱势。实弹测试发现大部分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完全可以抵挡炮击,但边缘装甲带则较为薄弱。卡尔加里级的整个水线都有5-4寸左右的装甲保护,面对小口径火炮几乎没有弱点。德军的9寸炮几乎要在1-2000码内才能比较稳定的击穿卡尔加里级,而11寸炮也不能在中距离外造成有效的击穿。但与此同时,随着穿甲弹和火炮的发展,卡尔加里级的防护也会渐渐开始过时。
                    速度/航程
                    更长的船体和更大的轮机让卡尔加里级可以达到22节的高速,超过了大部分现以巡洋舰和所有的战列舰。卡尔加里级亦可以进行远程巡航,并且拥有不错的适航性。虽然其重装甲让其略微超载,但并对卡尔加里级的实战发挥并无太大影响。

                    后来的经验亦会证明卡尔加里级是加拿大海军最为成功的早期设计之一。


                    IP属地:加拿大11楼2019-12-29 14:04
                    回复
                      1903年10月14日- 第二次炮击埃姆登
                      英军此时也开始丧失耐心,打算采取除了封锁之外的一些行动。加拿大海军趁机提议再度炮击埃姆登来向德军施压。过去一年来英军也不听袭扰埃姆登/布莱尼一代,导致此处的雷区和岸防都没能完全恢复到1902年第一次被炮击时的水准。因此,和一年前一样,三艘加拿大级(魁北克继续缺席),三艘君权级,卡尔加里,两艘大草原级,以及10艘驱逐舰的编队在13日晚航向埃姆登。

                      在14日早上7点,在舰队前进行侦查的“卡尔加里”发现了几艘船只。在加拿大船员还没辨明来船之前,11寸炮弹便开始落下。虽然卡尔加里设计上可以低于德军的9寸炮,面前威森堡级的11寸炮依旧是个威胁。因此卡尔加里立刻掉头将德舰引向加拿大舰队。

                      卡尔加里正遭受德舰11寸炮的炮击。卡尔加里的高速让其基本上毫发无伤的得以撤离。
                      一向小心的德舰在发现联军舰队后立即掉头,尽管联军船只全力追击,16寸的加拿大级再一次拖了后腿。

                      加拿大级对向撤离中的德舰开火,但就像前几次交战一样,长距离炮击的精度依旧极差。
                      不愿放弃击沉德军主力舰的机会,卡尔加里抛下主力舰队,全速追上了德军舰队。卡尔加里保持者长距离和三艘德舰交火。虽然德舰依旧在慢慢撤退,联军战舰也趁机驶向西北。此举将德舰夹在了卡尔加里和加拿大战列之间。

                      和德舰交火的卡尔加里,其后炮塔因为机械故障卡死。远处一艘德舰因之前追击时遭受的命中起火燃烧。
                      在德舰撤至埃姆登近海时,它们发现剩余的加拿大舰队已经封锁了港口北部,完成了任务的卡尔加里撤退到了后方。德舰虽然考虑了依靠港口炮台和联军决战,但考虑到埃姆登只有几座4寸炮台,留在港中很有可能全军覆没。考虑再三后,德军决定强行突围。与下午1点,4艘德军战列舰(一艘策林根级(比威森堡小,只有9寸炮)赶到了埃姆登支援之前的三艘威森堡级,却一同被困)全速向北突围。
                      德舰的重甲和加拿大海军较弱的250毫米法制炮导致这几乎无谋的冲锋竟然成功的冲过了封锁线。但是最后一艘威森堡级战列舰,“不伦维克”终于因为被无数炮弹命中开始燃起熊熊大火并开始减速。

                      “不伦维克”被密集的炮火攻击的同时,加拿大驱逐舰开始发起进攻。然而其中一艘驱逐舰触雷沉没,导致联军放弃了继续深入炮击埃姆登的打算,转而全力击沉“不伦维克”。

                      “不伦维克”在被两发鱼雷命中后沉没。其中一发由驱逐舰“麦克尼尔堡”发射,而麦克尼尔堡的前身,与1902年4月22日被击沉的考依臣湖级“麦克尼尔堡”正是在攻击“不伦维克”时被击沉。
                      虽然加拿大的船只大多收到了一定的损伤,此战是加拿大海军第一次取得了明显的胜利。此时双方的战列舰对比是18:10,德军虽然数量劣势但依旧拥有可观的实力。虽然此战无疑激励了联军的士气,但德军的战力也并没有受到致命的打击。


                      IP属地:加拿大12楼2019-12-29 14:04
                      回复
                        补一下第二次炮击埃姆登时的舰队构成,和德军突围时的形势图,以及最后的损伤。




                        IP属地:加拿大13楼2019-12-29 14:04
                        回复
                          第二次黑尔戈兰海战1904年1月20日
                          在埃姆登的胜利之后,加拿大海军开始更加大胆的袭扰德国沿岸,但是德军基本上不再出击迎击。1903年末又有数艘破交的德军巡洋舰被击沉或被迫自沉,然而然后水兵回家过圣诞的诺言又一次落空了。此时加拿大国内反对继续“被英国当枪使”的声音也渐渐开始获得更多的认同。
                          为了将德军逼上谈判桌,加拿大海军与一月再度出击。情报指出会有三艘德军战列舰经过黑尔戈兰支援埃姆登,加拿大海军打算半途拦截并击沉这些战舰。为此加拿大出动了3三艘加拿大级战列舰(魁北克因为执行护航任务再度错过了战斗),卡尔加里,2艘红鹿镇级和10艘驱逐舰。
                          20日的天气虽然多云,但是风景还算平静

                          遭遇(10:30)
                          卡尔加里与10:30左右发现了德国舰队,2艘威森堡级和1艘普鲁士级(14200吨,只有9寸炮,但又18门7寸副炮)。卡尔加里立即带领驱逐队超过德军舰队,将德舰夹在自身和加拿大战列舰之间后与10:50派出驱逐舰进行攻击。


                          卡尔加里和德舰交火,身后的驱逐舰准备接近发射鱼雷。后方的加拿大级战列舰亦向德舰开火,但是在远距离他们的命中率依旧十分低下。
                          进攻的加拿大驱逐舰遭到德舰副炮和护航驱逐的迎击,在猛烈的炮火下在11:05分掉头撤退。
                          追击(11:00-13:00)
                          德舰队在打退卡尔加里的进攻后,依靠自身的高速甩开加拿大级开始掉头向北驶向黑尔戈兰岛。按此势头,在13:00左右似乎德舰又将成功逃脱。然而此时威森堡级战列舰“维特尔斯巴赫”突然开始减速到13节左右,似乎遭受了引擎问题。其他的德舰值得掉头向西南行驶,迎击加拿大舰队来掩护“维特尔斯巴赫”。

                          加拿大驱逐舰再度发起了一次进攻,由于三艘加拿大战舰几乎都集中射击减速了的“维特尔斯巴赫”,大量的水柱影响了加拿大船只的火控观测,导致实际的命中数非常有限。

                          “新斯科细亚“的轮机房在交火中被一发引信故障的11寸炮弹从水下击穿轮机室。这造成了严重的进水,并且流进蒸汽炉的盐水严重的影响了其工作。然而由于炮弹没有爆炸,进水最后还是得到了控制。在远处可以看见正在从前方接近德战列的加拿大驱逐舰。

                          驱逐舰“阿尔玛”在即将发射鱼雷时被一发7寸炮弹炸断船首,随后快速沉没。一共三艘麦克尼尔堡级驱逐舰在这次攻击中被击沉,幸存者大多被跟随“卡尔加里“赶来的驱逐队救起。
                          击沉“维特尔斯巴赫”!(14:30)

                          虽然13:30的鱼雷攻击没能击中任何德舰,规避鱼雷的“维特尔斯巴赫”却被迫向北转弯,和其他两艘德舰分开。加拿大战列(除了受创落后的“新斯科细亚“)理解将自身置于“维特尔斯巴赫”和另外两艘德舰之间。趁着双方战列彼此牵制之时,“卡尔加里带着4艘驱逐舰对“维特尔斯巴赫”展开了围攻。
                          “维特尔斯巴赫”的副炮全力开火逼退了加拿大驱逐舰并规避了两发鱼雷,但“卡尔加里”并不打算放弃。两件接近到了1500码左右的距离激烈交火,互不退让。

                          “卡尔加里”以其6寸炮多次命中了“维特尔斯巴赫”,但效果甚微。唯一击穿“维特尔斯巴赫”的命中是一发打中船体前方的250毫米炮弹,造成了轻度进水。

                          而另一方面,“维特尔斯巴赫”大量的6寸副炮则严重的破坏了“卡尔加里”的上层建筑,杀伤了不少德水手,更炸塌了“卡尔加里”的一栋烟囱。然而卡尔加里全面的水线防护也抵挡了绝大多数水线命中。
                          “卡尔加里”和“维特尔斯巴赫”在2000吗以内的距离交火了一个小时,但双方都没受到致命的伤害。
                          德军撤退(15:30)
                          中午,南方的德军甩开了缠住它们的加拿大战列舰,和“维特尔斯巴赫”会和后开始撤退。

                          “卡尔加里“依旧紧追“维特尔斯巴赫”不放,2发250毫米炮弹打在“维特尔斯巴赫”附近。尽管被5发11寸,35发6寸炮弹击中,一栋烟囱倒塌,“卡尔加里“还是紧追“维特尔斯巴赫”其后,直到16:30,随着冬天的夜幕开始降临才掉头撤退。
                          总结
                          虽然加拿大舰队再度击退了德军,它们收到的损失并不小。13:30分的鱼雷攻击中有三艘加拿大驱逐舰被击沉,并且不少幸存驱逐舰也在德军炮火下大破。
                          加拿大级的缓慢航速再度让加拿大海军措施良机。以致于脱队的“维特尔斯巴赫”只得被交给“卡尔加里“与其交战,而非被围而攻之。因此此战后加拿大海军决定将卡尔加里级二号舰”温哥华“也调往欧洲战场。
                          最后,德舰的防护确实非常先进。“维特尔斯巴赫”被三艘加拿大级战列舰集火数十分钟后接着和“卡尔加里“打了将近两小时。“维特尔斯巴赫”被15发250毫米炮弹命中,和至少30余发6寸炮命中。然而只有5发250毫米炮弹打穿了它的装甲,其中只有一发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进水。
                          尽管如此,“卡尔加里“船员的体现出的勇气无可挑剔。它在早上第一个冲进战场,然后在下午独自和一艘战列舰在极近距离交火,并追击直到夜幕降临。“卡尔加里“的装甲方案也在此战中得到了体现。尽管被5发11寸,35发6寸炮弹击中,卡尔加里只轻微进水,但其上层建筑的损害则比较严重。


                          IP属地:加拿大14楼2019-12-29 14:05
                          回复
                            1904 – 不属于我们的胜利
                            随着卡尔加里级的完工,加拿大造船厂开始下一步的扩建计划。4艘埃尔杰级防护巡洋舰与1903年11月开工,而两艘安大略级战列舰也在同时期开始建造。1904年,四艘麦克尼尔堡级驱逐舰建造来弥补黑尔戈兰海战中的损失。
                            海军的大举扩建将经费拉扯到极限。而加拿大国内,尤其是不少一开始就反对参战的法裔加拿大人也反对继续为了英国的战争流尽本国人的血。此时海军和政府都明白让战争持续下去不是好事。
                            幸运的是,英德两国也开始有意讲和。英国不愿把自己的海上霸权压在和德军的舰队决战之上,而德方也在常年的封锁之下受害颇深。终于,双方开始在2月进行一些初期的和谈。
                            第三次黑尔戈兰海战
                            为了进一步逼迫德方讲和,加拿大海军与3月再度前往袭击黑尔戈兰周围的德军舰船。加拿大战列舰(除了例行缺席的魁北克)和装甲巡洋舰“温哥华”和三艘德战列舰进行一个小时的长程炮战。随着夜幕的降临,双方都颇有默契的撤退回港。双方都不愿在这个节骨眼承担任何风险。
                            和平来临
                            第三次黑尔戈兰海战终于说服了加拿大海军高层继续和德军作战也不会有什么斩获。因此在未来的几个月中各国海军都颇有末期的不再进行大规模行动。对德封锁仍在,而德军也对封锁船只进行了几次骚扰,但双方基本上都避免了大规模交锋。
                            终于,在革命的威胁之下,德皇威廉二世与8月同意像英国讲和,提供赔款以及解放一些东南亚殖民地,结束了两年半的英德战争。


                            击沉了德舰“不伦维克”的驱逐舰“麦克尼尔堡“获得了带领从欧洲归来的加拿大舰队驶入哈利**斯港的荣誉。


                            IP属地:加拿大15楼2019-12-29 14:05
                            回复
                              战后
                              加拿大水手在英德战争中做出了极大的牺牲,然而加拿大却没从战争中得到任何实质的利益。德国的赔偿也大多送往了英国,纽芬兰问题也依旧没有解决。对大多数加拿大人来说,战争的胜利并没有带来多大喜悦,他们仅仅只是完成了盟约的义务罢了。
                              尽管如此,和英国的盟约依旧带来了一些利益。英国的技术援助对加拿大海军建设有着极大的帮助。而德国虽然战败,其海军却成功的被保留了下来,因此加拿大依旧需要盟友的保护。
                              技术发展。
                              加拿大的海军技术在战时也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加拿大首先从维克斯购买了英制的11寸炮方案,随后也在1904年开发了自己的12寸炮设计。鱼雷,穿甲弹和引信科技都在战时有了明显的发展。造船业在战时也得到了足够的发展。在1904年末,加拿大造船厂可以建造19000吨的战舰,并且还在继续扩建。
                              但战争期间最大的发展是英军“无畏“号战列舰的设计方案。这种装备多门主炮,蒸汽涡轮引擎的战列舰如果投入建造将会使所有当前服役的战列过时。虽然之后费舍尔勋爵选择了更重视航速的设计方案,但”无畏舰“这一称呼留了下来,被用来指代所有之后的多主炮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
                              战后计划
                              随着战后的经费削减,大部分海军正在进行的建造方案都被迫展厅。两艘安大略级战列舰和两艘艾尔杰级防护巡洋舰都被暂停。已有的船只也大多转进预备役来削减维护开支。只有科研经费依旧被视作重中之重。

                              正在建造中的防护巡洋舰“艾尔杰“。战后的军费削减导致大部分建造中的军舰都被暂停。但四艘艾尔杰级中的两艘因为造价较便宜,并且可以用于在和平时间执行外交/巡航任务而被继续建造。


                              IP属地:加拿大16楼2019-12-29 14: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