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吧 关注:684,326贴子:42,114,317
  • 2回复贴,共1

浅析13世纪佛教在印度的消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浅析13世纪佛教在印度的消亡》
摘要:佛教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 世纪佛教却在印度归于沉寂。本文试从印度佛教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印度佛教内部分裂等角度简要分析佛教在印度消亡的原因。
关键词:佛教,消亡
佛教在印度兴起于公元前5、6世纪。从公元8、9世纪以后,由于统治阶级支持的印度教迅速发展,印度佛教受到了排挤。当衣斯蓝教传入印度后印度佛教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到世纪初,印度佛教在本土归于沉寂。
一、外部环境
(一)不再能适应统治者的需求
佛教产生于印度的沙门思潮时期启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公元前6世纪左右印度呈现出各个小王国之间激烈的征战、兼并的局面。经过长期而激烈的社会动荡执掌军事及行政大权的世俗贵族刹帝利的势力日益上升,旧的思想体系—等级森严婆罗门教维护的婆罗门种姓的精神特权,已不能满足新兴统治阶层维护统治权威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工具普遍使用,商业活动日益频繁新的经济活动不仅动摇了婆罗门教赖以生存的部落与农村经济部分从事商业活动及高利货活动的吠舍的经济政治地位日益提高,也呼唤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沙门思潮顺应了这一规律应时而生沙门思潮中产生的佛教由于满足了统治者的需求受到统治阶级的欢迎成为沙门思潮中发展最庞大的一派。佛教宣讲的“众生平等”、“四姓平等”提出了打破种姓制度、反对特权统治的主张。这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吠舍、刹帝利和首陀罗希望推翻婆罗门至上精神渴求。其次佛教宣讲的“业报”、“轮回”客观上满足了统治者的统治需求并成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思想工具。
印度佛教初期的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统治阶级的支持,而印度佛教的衰败与统治阶级的压制、排挤也是密不可分的。在岌多王朝婆罗门教受到统治阶级的保护婆罗门教得以迅速复兴而佛教在这一时期缺乏统治者的保护而发展迟缓。公元前世纪以后由于封建势力的兴起和外族的入侵,统一的王朝瓦解征战不断。此时佛教“非暴力”的理论已不大适应这一注重武力的氛围。在拉其普特时代公元世纪中期至世纪末期佛教的影响力再次被削弱拉其普特人十分好战他们把彼此间的战争和斗争视为一种乐趣和一种个人优点她们非常看重武力佛教的温和主张已完全不能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爱到排挤。更为重要的是拉其普特人是印度教的支持者大多数拉其普特王朝对印度教给予了保护和支持这使得佛教在印度进入了衰败期。
13世纪在穆斯林统治印度之后,穆斯林统治者以激进的、武力的方式推行自己的信仰、文化,以达到思想统治的目的。穆斯林统治者强迫印度人信奉衣斯蓝教并屠杀佛教僧侣破坏抢劫大量的佛寺文物致使佛教徒离家逃散。失去政治庇护的、面对外族异教武力入侵的印度佛教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二)在民众中的影响日益降低
佛教开始是以反对婆罗门教而产生的,提倡众生平等,提倡废除烦琐的仪式,提倡用各地的方言俗语宣传教义这与高高在上、繁文褥节的婆罗门教形成鲜明的反差被各个阶层的民众接受、推崇。但在印度佛教发展的后期为民众解脱苦难宣传教义真正服务民众的态势渐渐被派系之间的分裂、斗争取代。
第一佛教纠缠于空洞的理论辩证不能给民众以精神指导。印度佛教在发展后期并不十分重视人民的精神需求,僧侣们纠缠于对佛教教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争论。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派系争论和排斥性的攻击段有一次辩证真正联系了民众僧侣们不再面向大众,多进行经院式的教义研究和理论辩证。
第二采用民众不熟悉的文字偏于经典。佛陀在世时主张用佛教徒各自的方言俗语宣教佛陀本人的佛教活动地区主要在摩揭陀和拘萨罗她也使用这两个地方的方言进行宣教。但随着上座部派的发展和大乘佛教的兴起佛教徒渐渐违背佛陀的原始教导开始普遍采用梵语或混合梵语作为佛典语言。
第三宗教仪式的采用和变化。佛陀在世时针对婆罗门教的“祭祀万能”是不主张祭祀和烦琐的仪式的。但在公元一、二世纪大乘佛教开始承认仪式和一些恶习。公元七世纪佛教开始流行包括对佛陀在内的偶像崇拜。这与佛陀教导背道而驰不仅与婆罗门教的偶像崇拜趋同而且浪费民众的劳动成果。
第四在民众中的口碑日益降低。公元十一、十二世纪,在孟加拉地区巴拉王朝的支持下金刚乘演化为“易行乘”他们认为一般佛教成佛的道路艰难刃佳有他们指引的方法最容易。他们提倡男女和合之“胜东”从为这就是涅架成佛完全丧失了佛教的本来目的。另一方面僧伽里接收了尼姑。当时印度归女的社会地位是很低的加之社会上有关尼姑的传闻使佛教声誉受到影响六们对佛教也就越发不感兴趣了。
二、自身不足
第一佛陀在世没留下任何文字经典。佛陀提倡采用口头传教的形式并运用地方方言进行传教这样使广大的民众最直接、最明了地了解佛教教义但也不利于后世对原始教义的传播。佛教弟子虽在佛陀逝世后进行了佛教结集但第一、二次结集主要为汇诵段有笔录。直至贵霜帝国时期,在迎湿弥罗城进行第四次佛教结集时佛教经典才基本完备。
第二印度佛教组织形式松散。佛陀在传道之时建立了以他为首的,由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部人众组织的佛教团体形式较为松散。后来也未产生一个权威机构对众多的佛教僧徒进行管理和控制。印度佛教僧徒是由有共同宗教信仰的人组成的她们缺乏共同的阶级基础不参与社会生产不参与社会分配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没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当时的印度佛教没有和政权结合不参与政治活动他们也不具备共同的政治利益。
第三,印度佛教内部的分裂和变异。印度佛教在公元前四世纪在毗舍离举行的佛教第二次结集中,由于佛教徒在戒律上出现了分歧汾裂为上座部和大众部佛教史上常把这次分裂称为根本分派。随后佛教徒对一系列的理论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捉使佛教进一步分裂佛教史上称为枝末分派。此时各派之间虽有分歧但彼此间还承认对方是佛教徒。大约公元前一世纪大乘佛教兴起了,一、二世纪传入北印度,三至六世纪达到了鼎盛。大乘佛教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佛教各个派系之间开始相互攻击被此排斥。公元七世纪密教在大乘佛教的基础上产生了,为区别大、小乘佛教启称为“金刚乘”金刚乘后期又演变为“易行乘”启宣扬的教义背离了原始佛教的教义不被世人接受。
总体而言印度佛教于十三世纪在印度本土消亡的原因是多层面的统治阶级的排斥、打击使印度佛教失去了有利的政治庇护民众的不满使印度佛教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自身并不完善使印度佛教在应付打击和压力时软弱无力。
印度佛教虽在印度一度沉寂但它对印度的思想和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启的思想和文化融会在了印度的历史之中成为印度精神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IP属地:四川1楼2020-01-05 17:14回复
    《佛教何以在印度消失》
    摘要:印度佛教曾对印度的生活和文化有过深远而正面的影响,但印度佛教却逐渐衰落和最终消失。究其根源是佛教取代不了印度的传统的根底——种姓制度。种姓制度虽然严酷,但是对经常处在动乱和纷争之中的印度次大陆的百姓,最起码给了人的身份的认同和归属感,这也意味着人生的安顿。何况印度教比起婆罗门教而言,它既提出了种种维护种姓差别的办法,也设计了使这种差别免遭破坏的防御和修复机制。佛教最终淹没在印度教的洪流之中。
    关键词:佛教;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印度教
    2500多年前印度次大陆诞生了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前486年),而在其诞生15年之后华夏的大地上诞生了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约公元前551-前479)。佛教和儒家学说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学说2500多年来依然保留着鲜明的特色,渗人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一大部分人近两千年,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影响的思想史。佛教也对印度的生活和文化有过深远而正面的影响。然而在公元12世纪,佛教却在印度消失了。如今印度佛教的踪迹大多只保留在艺术和雕刻中间。佛教在其诞生地的衰落以至于消失,特别是其诞生地素有“宗教王国”和“宗教博物馆”之称。佛教何以在印度消失?
    传统是文化的根。尽管印度与一些东亚国家在文化上有很多共性,如重精神轻物质,重集体轻个人,重和谐轻竞争,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等,与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但东亚基本属儒家文化圈,是儒学与佛教文化的混合体,宗教不占主导地位。而印度属于印度教文化圈,虽然也有很强的包容性。宗教理念却深深贯穿于人们心灵与行动之中,传统与保守特质尤为明显。有人曾以“开放的社会。封闭的心态”来形容印度社会。所以,尽管佛教在世界各地都有数以千计的修行者,在虔诚和哲理方面都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些,在印度都曾存在过,甚至得到过国王的赞助,占有成为国教的优势。但是,佛教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取代印度传统的宗教——婆罗门教,并且正是婆罗门教的教义塑造了今日印度人的主要信仰——印度教的基本教义与特征。
    那么印度的传统文化是什么?“在西方,根本不存在与印度的诸如种姓、杀戒(非暴力主义)、再生和因果报应(关于道德行为所招致的结果的规律)等基本观念和制度有细微相似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仅仅是印度思想中深奥的抽象观念。更确切地说,它们构成了印度文明的基础,决定了所有印度人的思想和日常生活。所以,如此形成的印度模式也完全与众不同。而且持续很久,以致印度文明至今仍具有将其与其他一切欧亚文明区分开来的明显特点”⋯。“在工业前时代。传统的印度社会的基本单位与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其余大部分地区一样,是村庄。在村庄内部,关系重要的不是个人,而是联合家庭和种姓。这种组织的集体形式不仅是社会稳定的根源,也是民族衰弱的根源。对家庭、种姓和村庄的忠诚是主要原因,这种忠诚阻止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先不论这种传统社会结构具有什么样的后果,与这种传统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印度社会的传统文化就是种姓制度与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种姓制度与印度教”。
    在印度,种姓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从横的方面看,种姓制度影响到每个印度教徒和印度教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政治制度、经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伦理道德到人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无不受种姓制度的影响;从纵的方面看,种姓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种姓的历史几乎同印度的文明史一样悠久。种姓制度产生了3000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种姓制度也有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种姓体制内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种姓集团的分裂与融合、种姓数目的增减、种姓地位的升降等。也就是说,这是量的变化而非质的变化。印度种姓制度深深根植于印度社会。“种姓制度根植于印度文化,影响印度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社会组织,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以致于中国研究印度社会专家尚会鹏先生依然认为“废除种姓制度,实际上是很难办到的”。种姓制度在印度的长期存在自然有着其特定的因素,但种姓制度却成为印度社会不可或缺的传统。言印度必言种姓。
    种姓制度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等级制度,在印度特别地表现出森严和严厉。种姓是一种由血缘带来的天生的身份特征,实行着严格的内婚制度和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伴随着世袭的职业和活动地域的规定,互相之间实行着严格的隔离。种姓制度是印度宗教制度的组成部分,婆罗门教则是印度种姓制度的“胶结剂”。公元前十六世纪,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开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对自然山川的敬畏与崇拜,雅利安人为了保障自己的生存,也必须膜拜、礼赞、歌颂一切自然神灵,且将赞歌编为圣典(《吠陀》),相互传颂。到了后期,与人们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神灵,受到最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渐转向“主神信仰”的模式。为了与神沟通,祭祀便成为一件大事,司祭者拥有无上权威。能为自己祭祀、为他人祭祀及教授圣典。于是,在阶级制度严格划分的社会里,司祭者被尊为最高种姓的婆罗,他们依着“祭祀万能”的神圣职权,开启了神权色彩浓厚的婆罗门思想。公元前七世纪,婆罗门教在印度逐渐形成,祭祀婆罗门把歌颂诸神的《吠陀》视作婆罗门教的经典,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婆罗门教的教义和理论。这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完整教义和理论的宗教。它的教义主要宣扬人生轮回转世的循环,提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它的宗旨就是要人们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逆来顺受,成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工具和奴隶们的精神枷锁。婆罗门教以“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为标志,主张用四种姓制度规范社会各个等级的社会职责,其中执掌宗教事务的为“婆罗门”,执掌军政大权的为“刹帝利”,从事生产活动的是“吠舍”,为这三个等级服务的奴隶是“首陀罗”,他们的身份全部来自于古老的印度圣典《吠陀》。四种姓是神造的,不可变更,婆罗门是“人中之神”,世界之首,婆罗门种姓力图用这种说法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婆罗门教主张:“梵”是宇宙现象的本体,人的生命现象为“我”,宇宙万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本来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轮回受苦,唯有体证“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脱。也就是婆罗门教的一个基本认识,即世界森罗万象的背后有一个终极的存在——梵,人类社会中的个体“我”则处在一个个要复归“梵”的阶梯上,在这阶梯上每个人都处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这个位置的差别就是种姓的差别,这也是种姓制度长久存在的理论基础。那么“梵”与“我”之间的距离如何测量?具体到人类社会——种姓划分的依据是什么?那就是印度社会的“洁净”与“污秽”的思想。这种思想在很多宗教中也存在,但是,在印度这种“洁净”与“污秽”的原则被划分得如此具体——它与职业、婚姻、住所、饮食、服饰等紧密结合,这原则犹如一把刀把印度社会分割成一个个封闭的集团。支撑种姓制度的另一思想就是婆罗门教的业报、轮回学说。既然宇宙万物的终极是“梵”,这种对现实世界无任何道德约束力的超自然的存在对人们有一种永恒的恐怖性的不可抗拒的力量。现实中的“我”在身体、能力、财富、地位上等等的差异是受某种超自然力量的制约预先安排好的。这种宿命的世界观在业报、轮回理论中得到了最好的说明,并且正是这种世界观把各种种姓永久地固定下来。此思想弥漫在当时的印度社会,种姓制度与婆罗门教的结合是印度社会的传统与文化,直到公元前六世纪第一次面临强大的挑战。
    在印度历史上许多富于改革精神的统治者和思想家,都不同程度上试图消除或改革这一制度,但是没有一个是成功的。从这方面来说,佛教实际上是其中最大的一次尝试。
    公元前6-5世纪的古代印度。商业和手工业的兴盛,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繁荣,社会财富的增长与各王国王权的上升,致使争霸战争不断发生。长期的兼并战争,使刹帝利王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战争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痛苦。很多国王十分残暴,为所欲为。在早期佛教经典中,把“国王之难”与“盗贼之难”相提并论。不少人为躲避战乱和残暴统治而逃亡到山林等边远地区。或者出家。从思想文化的角度讲,在这种社会条件下,相应地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种思潮涌现,甚至婆罗门教内部也有不少人对“祭祀万能”表示怀疑和不满,有人公开否认梵天(婆罗门教的创世主)的存在。一种新的思想——《奥义书》思潮在婆罗门教开始孕育成熟。《奥义书》主张世界万物是超言绝象的精神本原“梵”的产物,以“梵我如一”为最高的人生目标。这标志着一种新的思辨哲学正在挣脱“祭祀万能”的宗教外壳,为当时活跃的思想文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材料。对婆罗门教的改革和挑战运动只有两个一直存留到现在,这就是耆那教和佛教。以尊重所有生命为生活指导原则的耆那教留存至今,在印度拥有400万教徒,但一直没有传到印度之外;而佛教曾经在印度得到阿育王的推崇,却最终在印度消失,而在外部世界取得巨大的成功。
    佛教的创始得于乔达摩·悉达多的觉悟,因而他被称为释迦牟尼(释迦族的圣人),觉悟的人创立了觉悟了的信仰体系-佛教。我们一般认为佛教的主要特征是反对婆罗门教和种姓制度。实际上.佛教反对婆罗门教是真,特别是反对婆罗门教的“祭祀万能”的婆罗门种姓的独尊地位。对种姓制度的批判是在批判婆罗门教的意义上“捎带”上了的。释迦牟尼的初期的教义很明显地有着这样的特色:一、没有权威;二、没有仪式;三、绕过玄想;四没有传统的;五、高度自力;六、没有超自然的力量。这些特点说到一点无非是反对婆罗门教对宗教教义的独断权。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一般人都能接触到一直以来由少数人掌握的东西,鼓励每个人去从事自己的宗教追求,不迷信婆罗门的权威、仪式,而婆罗门之所以拥有这种特权是因为传统,因而佛教也提倡耍放弃传统,在这一意义上。佛教也要批判婆罗门教的教义的传统依据一一种姓制度。


    IP属地:四川2楼2020-01-05 17:28
    回复
      1192年 中亚入侵者攻占了佛教圣地那难陀寺和飞行寺,大肆破坏并摧毁 高僧或被杀或逃入印度 彻底凉凉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1-05 1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