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吧 关注:153,698贴子:376,599
  • 4回复贴,共1

记得有一位老中医曾说:“不能怨老百姓骂中医。现在中药不灵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记得有一位老中医曾说:“不能怨老百姓骂中医。现在中药不灵了。从来没有见过中药材质量像今天这么差,过去三五服中药下去疗效就出来了,现在十服八服也没见疗效。”
花大价钱买来人参,有可能是提炼过精华的“药渣”;头发白了可服何首乌,可为此闹肚子的比比皆是;道地药材到处移植,农药肥料频频催生,转基因技术也匆忙上阵……
南京中医药大学周仲瑛教授断言:“中医将亡于药!”作为华夏5000年文化结晶的传统中药,到底怎么了?
01
吃中药=吃农药?
最近与一名搞中药材发家的朋友谈天时,无意中得知的真相触目惊心。
这位朋友做中药批发行业,入行十来年了,靠着在非典时期囤积倒卖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材一夜暴富,近年来,尽管中药行情起起落落,但是他凭着自己多年练就的眼界和人脉,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我无意中抱怨,现在很多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很高,临床医生都不敢用了,到底原因出在哪?是生产工艺低下?农药残留超标?人工种植药效差?还是炮制不当的问题?
这位朋友听完嘿嘿一笑,卖了个关子:中药材这行水太深了,说句不过分的话,有时候吃中药跟吃农药差不多。
闻言十分震惊,追问之下,他说出背后的真相。
他说,地道中药,最好质量的是特供,其次是出口,最差的才在国内销售。
特供就不说了,你们也买不到。
如果你们留心的话,就会发现目前中药材的出口量连年大幅下降,其主要问题就是农药残留和污染超标,老是被退回还挨罚,所以现在大家都专心做国内市场了,竞争很激烈,生意没以前那么好做了。
就他接触的药农种植情况,种植中药材不可能不打农药,一是为了防虫害,二是为了增产。
他说,其实,农药只要不打那么频繁,残留问题也不是特别大。但是呢,药农不是你们大学生啊,这农药啥时间打,该不该打,每次打多少,基本是凭个人的经验,随意性很大,所以农药残留超标比较厉害。
抛开农药、激素的滥用不说,我们今天谈一谈,种植中草药,是一门好生意吗?
02
中药种植真能赚钱吗
中药材的储备一直是短缺的,这些年药材价格也一直很乐观,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种植药材的经济效益远好于种粮食,各地也纷纷出现了许多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这种现象如今在东北地区尤为明显,有些乡镇药材的种植面积超过了大豆。
虽然现在中药材的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了,但近段时间考察,我却觉得现状堪忧。
先说说,看似效益颇丰的药材种植是否真的能收益颇丰?
从前农户种植中药的面积都是比较小的,几亩药材,全家人管理,种植的药材品种也都是比较传统的药材品种,多数都是道地药材。药材多是多年成药的,所以一般种药材的人家都有至少十年以上的药材种植历史。而现在呢?
在走访许多中药材种植面积都比较大的乡镇时都发现了这样一个变化,几亩几亩的药材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十亩几百亩的药材基地。
因为规模大的药材基地政府会给予资金和政策的扶持,这样一些有钱人看到了商机,大面积的种植药材。
通过和许多药材种植户闲聊,我了解到很多药材种植大户基本不懂药材习性,甚至对种植药材一窍不通,只知道人家挣钱了就种,大多是什么药材价格高种什么,能种多少种多少。
这种盲目跟风,却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我们来比较一下,以往家庭农场式的传统种植和现在大规模化种植相比,后者会得到更可观的经济收入吗?
农民小规模种植药材,自己家有地,没有地租压力,相比之下,管理费、人工费也省掉了。
而药材的种植热度高,租地种药材的地租也已经升到500-800元/亩。从精细化种植到精细化管理,这其中的费用也不少。
03
追求产量无所不用其极
左侧还没施化肥激素,右侧已施化肥和激素
为了增加经济效益,提高药材产量,药材种植的密集程度可谓空前。以龙胆草为例,每平方米苗床上有上千棵龙胆草。
一平米一千多棵龙胆草
如此的密集种植,大量的病虫害也就出现了。发生了病虫害就必须使用大量的农药,杀虫剂、抗病杀菌剂,而且每下一场雨就要喷一次药。
为了使药材不徒长,营养药、抗生素、矮壮素等激素也开始使用。
因为有需求农资市场的农药化肥种类也丰富了,什么抗病抗菌、抗虫杀虫、促矮化、促生根、促分叉等品类繁多的农药琳琅满目。
因为不确定哪种农药更有效,一次三五种药兑在一起喷已经成为常态,甚至为了追求疗效加大用量的也大有人在,有的农户竟然一壶水兑了半斤草铵磷农药。
密集种植,土壤肥力跟不上,就大量的使用化肥,底肥二胺,复合肥能用多少就用多少,用一次不够就再多次追肥,为了保证药材的产量,土壤深受其害,开始板结生病,没有活力。
病虫解决了,除草可是个大工程,人工除草的费用太大,除草剂就成了首选。一片200亩的龙胆草,地里的苗儿还没有出来呢,就已经喷了三次农药了,草甘磷,百草枯,什么药好使就用什么药,什么药厉害就用什么药。
现在还有了新发明,苗出来了,不能打药了,草长大了就用滚刷沾农药,在苗床上滚,给几百亩地滚一遍。
滚地的除草方法还算是好一点啊,白藓皮用精禾草克等几种混合药剂喷一遍,过几天再喷一遍,都是加大药量的用,苗床干净了,杂草没有了,由于药害小苗也枯了,有的小苗经过九死一生蔫蔫地活着。
地上的问题解决了,但药材可是要用根的,地下害虫更不能忽略,为了解决地下害虫更是什么杀虫剂好使用什么。甲拌磷,地虫灵等在做床的时候就都施进去,这里面不乏有些是剧毒禁止的农药。
如此“精细化”种植的中药材,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药材中的农残是否超标不知道?这样的药材入药后能不能治病?
我不敢问也不敢说。
04
你还能赶上这么好的行情吗
这些年,中药材种植投资最大的是种苗,早几年种药材的大多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而他们手里的药材并没有卖商品而是都卖种苗了。
拿黄精为例,现在黄精热门,黄精栽子15元左右一斤,一亩地要300到400斤,每亩栽子投入就要5000到6000元,按黄精亩产4000斤,每亩地栽子就可以卖到六万元,效益颇丰。
黄精至少四年才成材,以现在的种植量,当这波种黄精的朋友可以卖商品的时候,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2-06 16:42回复
    我以后把心思好好的放在针灸上吧,毕竟针灸针越做越好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06 16:43
    回复
      从小到大,大小病基本上都是中药治好的,唯一印象深刻的西药安乃近退热吃过,没感觉中药疗效差到哪里去。加油吧。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07 09:28
      回复
        确实,现在中药不如以前了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20-02-08 21:44
        回复
          说得好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8-07 1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