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清朝吧 关注:95贴子:8,687
  • 48回复贴,共1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旧五代史·契丹传》记载“契丹者,古匈奴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旧五代史·契丹传》记载“契丹者,古匈奴之种也。”宋朝《册府元龟》和《宋会要辑稿》也认可此说法。其实不然,史学家之所以误认为契丹是匈奴的后裔,一方面是,东汉时期,北匈奴被汉将耿夔击败后逃走,而鲜卑人就进入了匈奴的故地,“有十余万落”未逃走的匈奴人就加入了鲜卑。另一方面是,契丹族曾属于鲜卑宇文部,而宇文鲜卑的先祖宇文莫槐是匈奴南单于远属,《魏书》称他为匈奴人,“出于辽东塞外,其先南单于远属也,世为东部大人。”鲜卑东部大人统管十二部属,其中就包括了契丹族。但契丹人并不是匈奴的后裔,而是出自东胡的分支鲜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2-22 07:05回复
    东晋时期,宇文鲜卑被前燕慕容皝击败之后,契丹人就从宇文鲜卑部落中脱离出来,独立成部。契丹出自东胡鲜卑,许多文献都有明确的记载。如《新唐书·契丹传》:“契丹,本东胡种。”《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也认为契丹“为鲜卑之遗种”。
    契丹传说中的先祖为奇首可汗,生有八子,繁衍为八个部落。不过,关于契丹族的始祖,有炎帝和黄帝两种说法。据《辽史·太祖纪赞》记载:“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其可知者盖自奇首云。”而辽代的耶律俨修史之时,主张认为契丹是黄帝之后裔,这个观点可以从一些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得到佐证。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22 07:06
    回复
      因为,从出土的一些辽代石刻资料来看,辽朝宗室耶律氏多以漆水为郡望封爵,辽代耶律宗室的男性成员一般被封为漆水郡王、漆水郡公、漆水郡侯、漆水郡伯,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侄孙耶律琮封爵为“漆水郡开国公”,辽景宗之孙耶律宗政封爵为“漆水郡开国伯”,甚至连元朝耶律楚材父子也是以漆水为郡望,如《湛然居士集》卷八《题恒岳飞来石》中的耶律楚材的落款是“湛然居士漆水耶律楚材晋卿题”。辽朝宗室以漆水为郡望,恰恰是他们认为自己与黄帝有关系。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22 07:06
      回复
        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漆水”又是指的哪里呢?契丹人崛起于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流域,有人说“漆水”指的是西拉木伦河或老哈河,但这说法完全是猜测,没有任何依据,因为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资料将这两条河流称之为漆水。
        其实,这里的漆水,指的是周王朝的龙兴之地“漆水”。据《史记·周本纪》载周王室先祖后稷之裔公刘“自漆、沮渡渭取材用。”公刘,姓姬,名刘,“公”为尊称,是古代周部落杰出的首领。公刘虽生活在戎狄地区,但致力于耕种,在豳地建立部落国家,从漆水、沮水渡过渭水,伐取木材以供应用。唐太宗嫡次子魏王李泰《括地志》记载:“豳州新平县即漆水县,诗经豳国,公刘所道之地也。”也就是说,漆水,就是周王朝龙脉之地“豳国”。漆水是渭河的一条支流,在今陕西岐山县附近。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22 07:07
        回复
          据《辽史·后妃传序》记载:“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辽太祖阿保机非常仰慕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因此耶律的汉姓为“刘氏”。
          汉高祖刘邦自称是唐尧的后裔刘累之后,同时,北魏刘贤墓志记载,“君讳贤,字洛侯,朔方人也。其先出自轩辕黄帝,下及刘累,豢龙孔甲,受爵于刘,因土命氏。”这里明确说明刘氏是轩辕黄帝后裔。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2-22 07:07
          回复
            另外,据《史记·五帝本纪》和《史记·周本纪》记载,周祖后稷和唐尧是兄弟,二人同为五帝之一的帝喾高辛氏之子,帝喾是轩轩黄帝的曾孙。辽朝耶律宗室以漆水为郡望封爵,并改汉姓为刘氏,以表明自己与周朝先祖后稷、汉朝先祖唐尧共祖先,与周朝、汉朝是一脉相承。关于这一点,可以从辽代陵墓发现的《圣宗钦哀皇后哀册》得到佐证,“周室德业,文母为先。汉朝仪范,马后称贤。致延祚于七百载,克流芳于二百年。伊彼往矣,其谁继焉。”周朝道德模范,无疑是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汉朝贤明的模范,是汉明帝的皇后马氏。圣宗认为自己的贤明皇后去世了,以后谁来继承太任和马皇后的光荣传统。这恰恰说明在辽朝统治者的意识里,辽朝与周朝、汉朝在思想和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2-22 07:08
            回复
              漆水是周人的龙兴之地,以漆水为郡望,是为了强调自己与周人同祖,皆为黄帝的后裔。而汉朝宗室刘氏是以彭城为郡望,大唐宋朝承汉,如果也以彭城为郡望,明显是担心自己政治地位上被矮化。因为辽朝认为也是一个大国,虽然因生活环境被游牧化,都是华夏子孙,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2-22 07:16
              回复
                第二,辽国耶律氏认为自己是轩辕黄帝的后裔,以“刘”作为自己对应的汉姓,是因为辽国宗室非常仰慕大汉文化,而刘邦恰好也是轩辕黄帝的后裔,反正都是自家人,借用一下姓氏也不为过,至于是不是真是刘姓后裔,这并不重要。
                第三,契丹以漆水河流为郡望,这方面自成一脉,是为了与宋朝区分开来。唐宋承汉,一般是以行政建制为郡望的,如彭城刘氏、弘农杨氏,清河张氏,琅邪王氏,陇西李氏等,而从不以河流名称为郡望。
                第四,漆水本是周人的兴起之地,是渭水流域的支流,而渭水流域与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密切相关,被认为是轩辕黄帝的起源之地。辽代耶律氏将远祖追溯到了轩辕黄帝身上,这是为了特别强调自己对华夏文化与“炎黄子孙”的一种心理认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2-22 07:18
                收起回复
                  其实,辽朝契丹族认同黄帝为其远祖,与汉族攀亲戚,也并非完全毫无根据。据《山海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而且《晋书》也记载,慕容鲜卑“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这里的有熊即黄帝,鲜卑人出自于黄帝之说,也见于《魏书》“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侯,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当年黄帝生了二十五个儿子,有的被封为一方诸侯,也有的被分封到了荒蛮之地。二儿子昌意分封的国家在北方荒蛮之地,国内有个鲜卑山,其后人就以鲜卑为族名。而契丹恰恰是出自于东胡鲜卑,这说明,北方少数民族与黄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视黄帝为远祖,仰慕华夏文化,渴望融入汉族,也并非无根之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2-22 07:19
                  回复
                    虽然辽朝契丹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并不能拿出直接的证据如族谱来证明,但是,“炎黄子孙”这一界定并不是以血统为准,而是以文化的认同为准。况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黄帝一直被视为中华诸民族的人文始祖,契丹强烈认为自己是黄帝后裔,等于就是对“炎黄子孙”这种概念的一种心理上的文化认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2-22 07:20
                    收起回复
                      辽朝灭亡后,契丹族除了一部分西迁,其余的就逐渐融入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之中,元代以后,契丹族在各种文献资料中就基本消失了,契丹作为一个完整的民族已不复存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2-22 07:30
                      回复
                        再如我大明初兴时,诸番部怀太祖功德,多乐内附,赐姓名授官职者不可胜纪。继以成祖锐意远图,震耀威武,于是吴允诚,薛斌等率众来属,遂得列爵授任,比肩勋旧。或以战功自奋,锡券受封,传世不绝,
                        薛寿童年仅五岁。其伯父薛贵引见给明仁宗时,立命嗣伯,赐名绶。其长大后骁勇善战。正统十四年秋,与成国公朱勇等遇敌于鹞儿岭。军败,弦断矢尽,犹持空弓击敌。明军忠义将领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2-22 07:48
                        回复
                          明太祖中原诏谕,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也有朵颜三卫部奴性不改欲重返游牧文化,抗拒民族融合降而复叛。还狡辩诡称待遇差,这分明就是分裂主义的借口嘛
                          相比之下,吴克忠,吴克勤,薜绶才是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的典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2-22 07:51
                          收起回复
                            昔兀良哈之众数为鞑靼抄掠,不能安处,乃相率归附,誓守臣节,我太祖高皇帝矜厥困穷,设福余、朵颜、泰宁三卫,授尔等官职,律各领其众,臣属既久,后竟叛去。及联即位,复遣使来朝,联略其过,加意抚绥,数年以来生聚蕃息,朝廷于尔可为厚矣。比者尔为本雅失里所胁,掠我边卒,又遣苦列儿给云马市,实行窥伺。狡诈如此,罪奚可容·一。”
                            这叫白眼狼,不叫待遇差@男天使王♋华榷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2-22 07:57
                            收起回复
                              @五陵少年💦 @摩羯美杜莎女王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3-06 21: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