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稀堂吧 关注:18贴子:56
  • 0回复贴,共1

柴烧的烧窑难度相当高,其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 柴、窑之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柴烧的烧窑难度相当高,其作品的成败取决于土、火、 柴、窑之间的关系。柴烧技术的关键,在于对窑内“气氛”的 把握。“什么是‘气氛’,就是火候、温度、木柴等多个因素综 合而成的陶瓷烧制大环境,它们与陶土的碰撞和结合,成为美 妙的柴烧作品”。 一般来说,土、火、柴、窑四大要素的把握上,有着各自 大概的基准设定。 土:柴烧建盏陶土一般是经创作者自行调配的,考量的是 陶土耐热温度,以及在烧制后是否呈现出的具有金属质感的灰 黑的胎色,追求的是让土能产生一种温润、敦厚、沉稳内敛的 柴烧之美。 柴:一般木材不要太潮湿,需静置约三至六个月以上,以 利燃烧。可用于柴烧的薪柴种类不少,包括樟树、龙眼、荔枝、 莲雾及废弃木材等,一般建盏柴烧多以燃烧松木为主。 窑:仅以燃烧木材提供热能,一般烧窑需三到五天,期间 需不眠不休、轮班投柴。加柴的速度和方式,需要根据创作者 的预期的烧成曲线、薪柴的种类、天气流量等细微因素而变化。 有火才有气氛。氧化的气氛产生于完全燃烧的火焰,还原 的气氛产生于不完全燃烧的火焰,而气氛对陶瓷制品来说,是 十分重要的。建盏釉属于铁系结晶釉(准确来说是铁系分相析晶釉),结晶的物质是铁氧化物,有二价铁和三价铁。还原 使三价铁变二价铁,二价铁是强熔剂,易回熔到釉中,使得结 晶物质处于不稳定状态,直接影响斑纹的形态和色彩。空气中 有大量的氧气,如果在烧窑时,令氧气大量进入窑炉内部,完 全燃烧,则此时窑内气氛必然偏氧化;反之,若以技术降低窑 炉内含氧量,使窑火缺氧,需要从胎釉中抽取氧以继续燃烧,
则此时窑内气氛就偏还原。一般传统龙窑柴烧的烧制方式,窑 内气氛多以氧化气氛为主,局部可能构成还原气氛,建盏釉与 其它结晶釉在烧成方面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形成斑纹的过程中 物质和气氛复杂且不稳定。 窑内的气氛会影响建盏的成色,而气氛的调节是烧好窑的 关键,气氛制度的稳定,更是烧好柴窑的关键之一。气氛制度 的确定,主要依据泥和釉的性能,特别是铁,主要指铁的氧化 物含量的多少。何时何种温度该氧化、何时何种温度该还原, 何时何种温度该中性火焰,以及还原焰的浓度,都必须依据泥 和釉的性能来确定。烧窑技术的关键是掌握“两点一度”,所谓 “两点”就是指氧化焰转强还原焰以及强还原焰转中性焰高火保 温,这两个温度点,所谓“一度”就是指还原焰气氛的浓度。 使用传统龙窑烧制,其结构和使用方式加大了掌握“两点一度” 的难度,对匠人的烧制技艺是很考究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02 17:0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