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第二十八中吧 关注:67贴子:195
  • 0回复贴,共1

美院彩头 | 琴姐色彩肖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近年来美院招生色彩考试采用真人头像写生后,考生画色彩头像的水平逐年提高,所以考什么内容还是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美院考试越来越希望能考察考生最本质的艺术能力和素养,比如面对客观对象的造型能力,尽管这样做会耗费巨大的能力资源,远比考画照片要麻烦的多。尤其对于造型专业来说,直接面对对象写生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如果不理解三维空间中的视觉表现就入不了艺术的门。

所以回归到中国美术高考的标准来看,客观如实的再现和还原对象是评判一张试卷作品最重要的一个衡量准则。 那么便要求作者具备基础塑造形象的能力、熟练的色彩和光的运用及表达、娴熟的用笔及对于画面整体意向的把控。

形象
------
对于形象的问题,苏格拉底认为是对原物外表的摹仿。柏拉图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对于外形的摹仿是一具形体的空壳。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应当按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描写”,他倡导的是描写出个体特征,包含蕴藏的思想情感,以塑造令人愉悦的形象。 模特写生,是一个鲜活的,与对象共进退的过程。艺术家用自己的绘画经验和艺术语言不断的接近对象,构建和再现对象。在空白的画布上以一种新的秩序把鲜活的对象变换成视觉的再现。这样的绘画状态虽然只是视觉领域的体验,却具体落实到眼手耳心的所有感官互通。
作为色彩肖像这个课题,形的准确性是最基本的,形不准所有的颜色都是不成立的。

构图
------
色彩肖像的构图要遵循视觉舒适的原则,头部的大小不要过大或过小,要根据现场模特所传达给你的感受、角度、形象特征等因素综合考虑,要使画面饱满但不拥堵,头部的位置一般在黄金分割点,这个位置是最重要的视觉平衡点。可以把构图理解为一个天平,一定要在这一步找到稳定平衡的感觉
色彩和光
------
绘画作为一种视觉文化,依赖视觉这一媒介更直接的表达对象及内在情感。贝拉·巴拉杰在《色彩效果》一书中说“色彩直接触及灵魂”。 有了光,便有了形状,有了体积,有了色彩。光和形、色是紧密联系的。由于考场环境复杂,光线多变。所以考生一定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三者之间是如何结合的训练。
一张色彩肖像作品中,色主要分为肤色,头发,衣服以及背景几个部分。整个铺色过程从肤色入手,第一笔颜色尤为重要,应慎之又慎。肤色虽大同小异但决不能懒于观察,不可片面且概念的背一个肤色,肤色会受光源以及模特所着的衣服等因素影响。头发、衣服、背景在顾及固有色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色块之间的协调性。色彩关系一旦缺失,就会沦为彩色素描。


------
笔意是传神的载体,不论是细致的描绘还是粗放的表达,用笔的张力都是直接体现作者对于观察方式的载体。在中国的绘画和书法中尤重笔意的高妙。作者对于绘画的修养和心性会自然流露于其笔下。考生在色彩肖像的训练过程中所谓的笔法就是用尽量简练概括的绘画语言准确的表达对象的形体结构,在结构方面,很多考生片面的理解为只是人物的脸部结构,同脸部一样,衣服和背景衬布也都有自己的结构,且不可敷衍潦草。
塑造
------所谓的塑造就是整体丰富画面的过程,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捕捉对象的基本关系和形体关系。准确反映一定透视角度下对象的形体结构就要求考生熟悉人体头部的骨骼与肌肉组成的构成,对于头部要有一个整体性的体积概念,熟悉不同角度五官的透视变化。要敏感于对象的形体特征及神态,才能生动地表现对象。
五官是塑造环节的重中之重,是整张画面最耗时的部分,要在有团块结构意识的基础上捕捉到模特的生动性和交代五官的基本结构穿插以及前后主次空间等。
衣服的表现要与体块结构相吻合,衣纹要删繁就简,概括性的去表现。其次,整个外轮廓形的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要通过背景与衣服两者之间的反复挤压推敲得到一个准确生动的外轮廓型,并且要有松紧虚实等变化。
空间
------
在表现肖像的空间美感时,需要注意头像内部的形体结构关系,五官的空间关系,五官的空间位置。左右肩的空间在衣服上的体现以及头像与背景的空间关系。所有的空间关系在颜色上一定要遵循色彩中的明度、纯灰、冷暖等关系。

所有对肖像形象的描绘都是对感觉的真实追求,画面中的每一根线条每一笔色彩都经营着整张作品的意向。画面的意向是作品整体的格调,是蕴含纯粹意义的情感对象。是画面饱含的力量,技巧和技艺在他之后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由于艺术高考自身的局限性,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很难在三个小时的一张作品中同时体现良多优秀的素养,如何在应试的过程中扬长避短的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好,在众多的试卷中脱颖而出便是值得所有艺术高考的老师和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1楼2020-03-06 19: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