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推荐吧 关注:2,019,812贴子:17,350,637
  • 0回复贴,共1

文学新晋军崛起(出书加1047261608) 山西作为文学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文学新晋军崛起(出书加1047261608)
山西作为文学大省,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20世纪40到70年代,山西文学在以赵树理为代表,以马烽、西戎、孙谦、胡正、李束为等为主要成员的“山药蛋派”,曾是20世纪占据文学主流的工农兵文学的典范,山西文学在这一时期风光无限。80年代中期“晋军”再度崛起,成一、李锐、柯云路、张石山、周宗奇、王东满、韩石山、张平、蒋韵等人,以小说《新星》、《老井》、《厚士》系列风靡一时,山西文学为全国瞩目。这一阵容中的成一、李锐、蒋韵等,近年来仍时有佳作问世,如李锐的长篇《张马丁的第八天》、成一的长篇《茶道青红》、蒋韵的中篇《行走的年代》等。这些人中成就最大是要数李锐,他的作品从内容上说,是“虚无之海,灯光之塔”;从形式上说,是“瘦硬”;从阅读效果上说,是以理生情,而不是以情入理。这些特点,在中国现当代小说中,与鲁迅最为相似。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作家文库”中,入选的山西作家仅有两位:李锐和张平,而李锐有两本书入选。
进入新世纪以来,山西文学呈现出了三个新的特点:
一是“衰年变法”。这主要是指陈为人、毕星星、周宗奇、王东满、韩石山、张石山、林鹏等人,在60岁之后,于写作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重视文史哲不分家的中国文化传统,将文学、历史、哲学思考融为一体。在文体上,是纪实性、回忆性的非虚构写作;在内容上,以重新打捞人物、事件真相为特色;在思想性上,则时有新识、新见。譬如陈为人的《插错“搭子”的一张牌——重新解读赵树理》、《马烽无刺——回眸中国文坛的一个视角》、《山西文坛的十张脸谱》、《摆脱不掉的争议—七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台前幕后》,毕星星的《坚锐的往事》、《走过带伤的岁月》,周宗奇、王东满、韩石山分别写三位书法老人林鹏、姚奠中、张颌的传记,林鹏、张石山的随笔等。
二是新锐作家崛起并走向成熟。这主要是指李骏虎、王保忠、杨遥、陈克海、手指等三四十岁作家。李骏虎的中短篇小说集《前面就是麦季》、长篇小说《母系氏家》,王保忠的中短篇小说集《甘家洼的风景》,杨遥的中短篇小说集《二弟的碉堡》等,都体现了不同于前几代人的都市体验和乡村风景,有自己独特而较为成熟的风格。从而突兀地林立在中国名作家阵营中。
三是女性写作有占据半壁江山之势。蒋韵、葛水平、陈亚珍、小岸、孙频、李燕蓉、笛安等,近些年来分别以博大的母性情怀、旺盛的生命欲望、执著的神性逭求、“她世纪”中新一代女性叙事等特色,为文坛所瞩目。在她们的作品中,体现的是生命法则、个体生命、彼岸世界、日常生活向社会法则、群体伦理、此岸世界、非凡人生的挑战,并在这挑战中,体现了今天这个时代的前沿性探索。这一簇作家中,最突出的要数笛安了,这位被称为“文二代”的美丽少女,以特立笔诡的笔调把龙城太原描绘出了另类的故事,其高居郭敬明团队首席,把书卖出了百万,令老少俊丽瞠目结舌。其作品不能归入任何一个流派。
除了这三个新的特点之外,处于国内科幻文学写作领军位置的刘慈欣的创作值得一提。中华民族受“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学思想影响,科幻写作一向是被放逐于文学世界之外的。但在今天,科学与文学的结合正成为人思考世界、思考自身的一种新的方式,而刘慈欣的科幻文学写作,体现了这一思考方式在中国文学中的位置与标高。
山西能成为文学大省,与山西的地理位置、文化形态相关。山西地表山河,一向可以自给自足,又与历朝历代的政治中心相距不远,如唐之西安、宋之开封、元明清之北京、抗战时期之延安等,从而得以在改善自身时汲取新知。
读陕西文学,你会感受到一种“皇家气象”,《创业史》、《白鹿原》为天地作史的雄心令人感佩;读山东文学,你会感受到传统文化气象,那种对正统的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对其即将失去的悲凉,写得极为酣畅淋漓;读河南文学,你能感受到中原文化那特有的动荡、离乱以及其中顽强的生存意志:读江苏文学,你又能感受到感官、欲望层面的细腻诱惑,这些,在山西文学中,大都会让你散漫于山水、亲情和家庭琐事上。赵树理最大的创作愿望与决心,是写一部叫作《户》的长篇小说,他写出来的绝不会是《创业史》,最多是《三里湾》。李锐小说中的“土”再“厚”也是与个***常生存相联,与正统的传统文化无关。要而言之山西文学整体最为突出的独特性在于:
立足于民间性的个体的日常生存。如一向反对工描的赵树理,却在他的作品中不厌其详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开列农民分家、丰收、入社时的物品账单李锐的《厚土》将人的生存形态、存在意义抑或人生感情,都建筑在个人性的日常生存之中;葛水平的《裸地》也是将乡村风云、历史变革与个体的日常生存水乳交融在一起。山西几代作家都坚信自己笔下的山西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普遍的全人类的价值与意义。这样一种自信,使山西作家能够卓然独立于国内各种文学流派之外,专心于自己的创作风格。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自信,坚守才有可能:在赵树理笔下,无论是“庙堂”还是“广场”,在李锐笔下,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但凡与民间性的个体的日常生存相悖,则拒之。正是这种坚守,使得山西作家能够滤除“躁气”,能够去除各种各样的“观念”的遮蔽而直观人本身。
坚定地站在上述立足点上,审视历史风云、时代变幻,审视社会思潮、文化形态,审视冲突的发生,追问意义的形成,或歌颂或批判,或缅怀或抛弃,等等。于是,我们在“山药蛋派”作家笔下看到乡村历史的变迁,在李锐笔下看到个体生命无法走出的历史与时代,在蒋韵笔下看到女性的神性情爱只能在现世“隐秘盛开”,在孙频笔下看到一只微不足道的耳钉却成为女性永远摆脱不了的生命之“咒”。即使最虚幻的科幻文学,在刘慈欣笔下,外星人来到地球上的遭遇,也是与当今时代普通民众的老年生活密切相关的。
看山西文学,常常会让人想到山西举目皆是的大山,巍巍然屹立,任云在上面飘,任水在下面流。但如何在云水之间,成就自己的气象万千,山西文学的路还很长。
然而,新近在中国文坛展露头角的中年作家陈亚珍,一部煌煌巨著《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震惊了国人。尽管其文笔还显露出几许稚能,其情节设计还欠缺炉火纯青的技巧,其结尾还留下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但是,这是一部给华夏作史的巨著,堪称中国的《战争与和平》。这一意外收获,是山西人民斗天斗地、传承华夏人精神的必然结果。其实,翻开陈亚珍的历史,不难看出,其出生地山西昔阳,是上个世纪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的地方—一大寨所在地,而陈亚珍正是当年红遍全国的铁姑娘之一。其裹挟在历史潮流中、亲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正是写史的必备条件之一。
山西新一代作家队伍已经形成,他们秉承太行巍巍之气,行吞吐河山之韵,欲再造新晋军之神话。新晋商刘水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孓立特行,创办了旨在培育新生代作家的公司纸磨坊,扯起了做有影响力的书的旗帜,《羊哭了猪笑了妈蚁病了》正是他的发现,使得这部作品早一日展露在全国人民眼前。公司最近推出的青年作家孙频的《隐形的女人》6中短篇小说集一书彰显了公司善于包装、营销的金推手之神功。目前,纸磨坊公司跟山西官方机构达成协议,拟重点扶持签约蒋韵、葛水平、陈亚珍、小岸、孙频、李燕蓉、李骏虎、王保忠、杨遥、陈克海、手指等女性作家和新锐作家,打造新晋军的虎狼之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16 09:4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