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拳研修吧 关注:24贴子:821

橙子说拳1掩手肱拳#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这是书上所说。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橙子说拳
1掩手肱拳
#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这是书上所说。关键的靠自己感悟,旋脚掌,腿逆缠,合裆,旋腰换胯,肩跨合,顺肩,前拳后肘对拉。瞬间合为一气。(足下碾,膝盖里旋屈伸,腿力蹬,箍臀,随即换胯。脚 起于脚行于腿主宰于腰!这是书上所说。关键的靠自己感悟,旋脚掌,腿逆缠,合裆,旋腰换胯,肩跨合,顺肩,前拳后肘对拉。瞬间合为一气。(足下碾,膝盖里旋屈伸,腿力蹬,箍臀,随即换胯。脚 底借地,一脚旋蹬时,另一腿裹裆里合,转腰发力。碾不是后脚跟,而是前脚掌。注意脊柱一定中正,胯要平)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19 09:06回复
    2基本常识
    虚领顶劲,就是头自然正的同时下巴微加内收。头从左右前后看都是正的,不能歪斜。
    放松身体,首先意想放松泥丸穴。
    松肩实际是放松整个肋骨,上身就象大椎挂起的钟。垂肘不能用意坠,一坠整臂僵,松腋窝即可。
    松腰,找自然站立状态感觉,不猫腰,不前挺,不左右歪斜,旋转自如为要。
    松胯,与松腰连带一体。腹股沟内收,尾闾下沉。
    松膝,应配合松腰松胯,沉尾闾时小腿不跟,膝不前顶。
    松脚,全脚底贴地,不能喝风,脚心空,踝放松。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23 22:05
    收起回复
      3单手缠丝
      懒扎衣定式中指领劲开始,右手顺缠下采移重心到中间,劲由中指经食指到小指,重心从中间向左移手内翻食指领劲,上穿掌时中指领劲,左胯下沉手以中指为轴外翻;重心移到中间,劲经食指到大拇指;身右转重心移到右,拇转食指领劲,手回落时劲到中指。
      脚的变化:懒扎衣定式开始,右脚大拇趾吃劲,左脚小趾吃劲,(此时对应右胯合左胯开,右臀敛左臀泛,裆圆。)随沉右胯左移重心到中间,右腿顺缠左腿逆缠,右脚趾依次劲由大趾食趾中趾,左脚由小趾无名指中指;重心从中间移向左,(此时左转腰右掌上穿),变右腿逆左腿顺缠,右脚劲由中趾到无名趾、小趾,左脚劲由中趾到食趾、大拇趾;沉左胯重心右移到中间(对应掌逆缠外翻掤走肩靠),右脚劲由小趾过无名趾到中趾,左脚劲由大拇趾过食趾到中趾,此过程左腿顺右腿逆缠;重心从中间移向右,腿变左逆右顺缠,右脚劲从中趾过食趾到大拇指,左脚劲由中趾过无名指到小趾,(此时腰右转上肢走肘)。
      (体会膝劲形8字而非o)自认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24 19:04
      收起回复
        4沉肩坠肘,就是束肋,整圈肋骨放松,膻中穴放松,腋窝松坠。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25 09:38
        回复
          5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左也好,右也罢。无论左右,纵然功力很大,也要留余地。余地即是量。空间时间,都是量的存在。虚,就是时空。重,意为很沉。沉劲有强度,密度大,但不失活性,有回旋余地,所以叫松沉,沉不离松。如何松呢?打开关节,开拓囊窍空间。力道很强,却不憋劲,能放长出去,不执着于己身。放长穿透,幽深遥远,称为杳。虚杳意为,虚空当中,来去无定,难以捉摸。我们需要一种复合劲,既有很沉质量,又具善变活性。身法如是,左去左虚,左转腰时,掖左腹股沟。右去右虚,右转腰时,掖右腹股沟。裆劲虚灵,自重忽闪,腾挪如意。通过换髋,二三寸许,自重到了左边,忽儿一闪,裆劲一个后弧,左边没了,重心去了右边。两轴互变,既能沉实,又能虚灵,这是平衡之道。万物有灵,无时不刻,寻求阴阳平衡。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4-09 22:45
          回复
            太极身法,圆力行驶。
            很大程度上,太极拳看得是圆。里头圆,外头圆。整体大圆,局部小圆。圆即是球。身法圆,上下左右前后,动起来无瘪。身法鼓荡力足,具备了弹性。圆的特点,整合,绵沉,弹性,旋转。背部饱满,劲力摩荡。前胸后胛,交替开合。二胯互调,骨盆似球。丹田蹦跳,犹如弹球。掖下夹蛋,肋骨走圈。碾掌磨腕,犹如按球。身法好的人,常打寸劲,一寸之内,短促刚脆,节奏分明。寸劲,源自身法速合。错刹劲,通常都是寸劲。因为身法整,手上压强才大,一寸定乾坤。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4-10 19:03
            收起回复
              拳势结构:兜在肘弯,裹在股骨。撑在髋臼,滚在内腔。
              这种结构练出来,无论脏腑,还是筋骨,内外皆强。前合后开,这是混元桩结构,为何这样?聚能。
              丹田启动,腔体运劲,骨骼接收。塌缩腹部,练出小腹力点,这是核心的核心,训练小腹肌肉松紧,非常必要。功夫深了,小腹轻微一动,会凝聚出力点。丹即力点,田即空间。由丹田引发腔体运动,是太极拳动力模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4-11 19:33
              收起回复
                高超的节奏,源于精确的动力模式。
                要想打出好拳法。记得八个字:以内催外,以根催梢。内压不动,外形寂然不动,丹田催动内压,足底借地,旋蹬运髋,内腔鼓荡,精细盘劲,从而获得节奏。肩胛不动,则手臂不动。内劲催肋,肋催胛骨,运胛动膀,顺带手臂。这种拳法,练出的节奏,带着功力,绝不空泛。慢慢熟练了,玩通了,自己的节奏就出来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4-12 11:05
                回复
                  一套拳,五个拳劲。
                  扩撑,拉拔,旋拧,顿挫,沉弹,拉拔在腰腹,没事儿时,练练拔腰力。
                  比如说,手够不着东西,不自觉拔了腰腹,又长一截。一寸长,一寸强。腰长力雄,腹合力整。
                  打拳,时而拔腰,时而合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4-13 08:42
                  回复
                    顿挫,疾刹腰腹,后背扩撑。好比上步七星,前头冲拳,中间刹腰,后头撑背。拳头一崩,后背突扩,腰里疾刹,一口气撑肋拔腰,虚裆松沉,步是丁八,前后支撑力要足。刹就抱丹田,整要撑侧腰。来来去去,前前后后。随时顿挫,随时松沉。松沉了,才能顿挫,透着整,你才出加速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4-15 11:34
                    回复
                      沉弹。拉大筋,开大弓,合大力,整大功。功力越大,力道越来越沉,沉了再练弹,弹性劲,必先有一沉,再有一弹,往这条路去,练出沉弹一体的混成劲。一套拳,五个拳劲。扩撑,拉拔,旋拧,顿挫,沉弹。一花开五叶,因果自然熟。若问何时成,唯君多努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4-16 15:25
                      回复
                        旋拧在周身,脚下暗碾,轴力旋转,手臂拧绞,扩张性的螺旋,最为厉害,旋拧劲刺进深层空隙,使内部更通透。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4-16 15:45
                        回复
                          扩撑,扩是整体膨胀,撑,是打开关节。混元桩是功架原型,万法不离混元桩。好比打拳时,随时叫停,都可回归混元桩态,这是好的,说明没散,劲没丢,功架所有劲,都是混元劲的衍生。先有扩撑,占有空间,圆力行驶,能得球劲,进而出功。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4-16 16:01
                          回复
                            拉拔在腰腹,没事儿时,练练拔腰力。比如说,手够不着东西,不自觉拔了腰腹,又长一截。一寸长,一寸强。腰长力雄,腹合力整。打拳,时而拔腰,时而合腹。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4-16 16:04
                            回复
                              说丹田内功
                              内家拳,外头松,内腔膨胀,核心塌缩。这种结构练成,随心一动,就出内劲。什么内劲,整似墙,沉如铁,活似球,弹如簧。打拳多用掌,很智慧,有利于放长,劲不憋粗。掌法变化,不仅是掌劲,运动前胸后背,催生根节力道,疏导内动之力。碾掌根,运胸背,后头是肩胛,前头是胸膛,交替开合,劲就厚实了。若没根劲,又无内功,则不是太极。一碰上,只能抗躲。练软拳,吃大亏,原因是没内功。太极是什么,丹田越致密,内腔越膨胀,其小无内,其大无外。凝聚核心,无有终点,扩张空间,永无止境。动能充足,来自膨胀,摸摸后腰,侧腰,肋骨,后背,檀中下两寸处,都有明显特征。三件事,记在心里,放长莫忘沉,撑里加螺旋,膨胀三维力。丹田一动,运腰转膀,腹腔自旋,又似弄珠。往背上导,向脊柱通,腹腔抱个球,球里镶一颗珠子,就是丹田。内腔是力场,丹田是力源。没内功,谈不上内家。内在功力,比外力强大太多,且持久。修内功,是一辈子的事儿,莫要荒废,要有恒心,切记。拳式拳劲,是为内功服务的。内功强悍了,拳式拳劲,才有价值。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4-17 14: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