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吧 关注:1,415贴子:16,860

频繁制造网络暴力的“键盘侠”到底是如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频繁制造网络暴力的“键盘侠”到底是如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文:tim刚刚好(源自豆瓣

转载:未来的晴子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我会转载一篇关于网络暴力的文章,大家是否记得?
由于楼主最近在看《奥黛丽赫本传》,学习任务繁忙,也没有什么贴子在吧里可更新的。身体虚弱,但今天只能硬撑这个身体。开贴向大家承诺吧。
我有两个笔名,一是渡良瀬橋,二是未来的晴子,不过这也没关系。之所以取“未来的晴子”,而是我喜欢《灌篮高手》中的女主角赤木晴子。
晴子与三叶镇楼,希望她们能够暗中鼓励我,能够转载完成这篇文章。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06 01:11回复
    “键盘侠”是谁?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键盘侠”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但却在网络上占据着道德制高点,发表着“个人正义感”和“个人评论”的人群。
    当然了,我个人认为,这个解释还不够充分和全面。
    首先,“键盘侠”已经不见得是在现实生活中胆小怕事的那一群人,我不得不说,成为“键盘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键盘侠”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而我们也很容易就主动或是被动的成为一名“键盘侠”。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4-06 01:19
    回复
      其次,“键盘侠”热衷于在网络上发光发热,对热点新闻,对名人轶事,对社会事件品头论足。
      他们在发表言论时,占据的可不仅仅是道德制高点,还有智慧制高点,勇气制高点,技能制高点等一切制高点,他们用评论的方式来“伸张正义”,并将其美名其曰“言论自由,并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群集“正义”,“勇敢”,“善良”,“智慧”等优良品质的“键盘侠”!
      “键盘侠”为何会在网络上广泛存在,他们是如何发起一场场网络暴力的?
      我们应该如何从自身做起,不去做一名“键盘侠”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4-06 01:27
      回复
        暂时停更吧,给人也留下悬念。并不是懒,而是深更半夜的确也让人不舒服。更何况明天要开始看赫本传,学习。
        这是我在豆瓣看到的一篇文章,觉得写得挺好,于是就想转载这贴吧里,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4-06 01:34
        回复
          嗯,早点休息!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4-06 01:57
          回复
            【“键盘侠”为何能在互联网中广泛存在呢,他们是如何发起一场场网络暴力的?】
            原因一:网络环境的“匿名性”
            成为一名“键盘侠”的门槛很低,最基本的要求是有能上网的手机或是电脑,有一个能够评论的账号。
            在《纽约客》中有一句经典的名言,那就是:“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为什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说话会更谨慎小心,在网络世界里却容易发泄自己的情绪,想说什么说什么,甚至会脏话连篇呢?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4-06 06:49
            回复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进行的人际交往是面对面的,他们知道你是谁,你所进行的言论会受到外界的约束力。你的不当言论,也许会直接伤害到你的利益,你心里很清楚,自己言论是要负责任的。
              但是,互联网相对现实生活更像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虽然现在的网络环境大多实行的是“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则。
              但是,在网络前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依旧会相对隐蔽的隐藏于一个网络账号的后面。这种隐蔽性就会致使约束力降低,让网民有一种“随心所欲发言,不用负责任”的错觉。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4-06 07:00
              回复
                【这种错觉也是“键盘侠”随意喷人,“解放天性”的勇气来源。】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4-06 07:01
                回复
                  有时间再更。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4-06 07:02
                  回复
                    在著名的米尔格伦实验中,实验人员试图通过实验的形式来测试受测者在接到权威者下达的命令,尤其是违背了自身的道德观和良心的命令时,受测者的服从程度,由此得出,人性在此时能够发挥多少清醒和抗拒的力量。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告知受测者将扮演着“老师”的角色,在隔壁房间里有“学生”,目的就是让受测者扮演老师去对“学生”进行一场模拟考试。
                    如果对方回答错误,受测者要按下面前的按钮,对隔壁的“学生”进行电击惩罚,这种惩罚的电压会越来越高,甚至会高达300伏特。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读者发出感叹,这是多么残忍的实验啊。别说是300伏特,就算是100伏特也能让人丧命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4-06 12:24
                    回复
                      其实,在隔壁的房间中的“学生”是由实验人员假扮的,所谓的电击惩罚是假的,只不过在受测者按下电击按钮时,隔壁会传出提前录制好的喊声,以让受测者认为电击是真的。
                      虽然我们知道是假的,但被要求临时扮演“老师”的受测者却不知道,他们都很清楚,这项实验是残忍的,他们内心也必然是不愿意的。
                      一开始的实验结果,也确实验证了这一点,大部分的受测者都表示不愿意进行这场实验。
                      【可是,当实验人员表明他们不用承担任何责任的保证之后,这种情况发生了转变,大多数的受测者都没有再提出反对,哪怕他们觉得电击的电压已经高达300伏特!】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4-06 12:33
                      回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让人惊讶的结果呢?
                        我想,有两个很关键的因素:
                        【一个是受测者和被“电击”者并没有在同一个空间。
                        另一个就是实验人员对受测者许下的保证:他们不用负有任何的责任。】
                        在约书力缺失的情况下,人性自身的责任感让人堪忧,与此再联想一下“键盘侠”经常所表现出来的缺乏同理心和各种的语言暴力,就不难理解了。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4-06 12:40
                        回复
                          @摆渡貼捌_金諾 @飒蓝ºΩ泉 你们解读出来是什么意思呢?本人嘴笨,看看你们的想法。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4-06 12:43
                          回复
                            @大胖鼹鼠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04-06 12: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