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资讯吧 关注:181贴子:9,617
  • 5回复贴,共1

〈耳根圆通章〉说什么?重楼逾陀楞严会上,在廿四位修学者提出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耳根圆通章〉说什么?
重楼逾陀
楞严会上,在廿四位修学者提出自己修行方法入门的报告后,观世音菩萨在最后,也向佛陀及与会大众说明了自己的修行方法:「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
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总说修行过程
观世音菩萨在久远劫因地修行时,于观世音如来前发了菩提心,古佛观音如来因此教导他从闻法开始,思惟法义,然后如法修证。若进一步从观世音菩萨所修行的耳根圆通的角度来看,观音古佛的教导为:「闻」是向内不随耳识起分别,对外不攀缘声尘,一心只观能闻的闻性;「思」是维系心平静的状态,反闻自性,不着空有,继续专注在修法上;「修」是不断地维持方法,念念不离闻与思。这样不断地「闻」、「思」、「修」,待功夫纯熟,就能明心见性,名入三摩地;于三摩地中,从根解结,渐次深入,即证圆通。
渐次解结
耳根圆通的修证,可以说是一个渐次解结,破除五蕴假相的过程。结分六段,即:一、动结。二、静结(耳根色蕴)。三、根结(受蕴)。四、觉结(想蕴)。五、空结(行蕴)。六、灭结(识蕴)。从修法的次第,先解动结,依序而到灭结。愈往里面愈深邃幽微,不易察觉释结。
|〔入流亡所〕
「入流」是向内调伏,而什么是「亡所」?「所」就是所听到的声尘。一般人一听到声音,很自然地就会分辨它是什么意义。如果将声音先从分别相中跳出来;然后不管它的大小、远近、高低等,在这阶段,将只剩下有声与无声的差别;最后连声音的有、无都放下,就是「亡所」的境界。如是内伏耳识的分别相,反闻耳根的自性,以耳根闻性为观境,外脱离声尘的诱惑,即是「入流亡所」。
|〔解动、静二结破色蕴〕
色蕴,义为质碍,相状为外界明暗通塞等,及人体内之五根,都属色蕴。当心从所缘境返照闻性,所缘境识寂然,一片清明,即经文:「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菩萨初于闻
中,反闻自性,寂然不动,不觉有动相可得,即是所入既寂,已经解「动结」,但静相犹存。再加深观行后,定慧力增强,了达动静二相,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不但动相不生,静相也亡,故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亦即是明暗等十二诸有为相,悉皆不生,便破色蕴,而解静结。
|〔解根结破受蕴〕
「受」的意义为领纳,见闻觉知等六根的功能,皆属受蕴。「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依着观行之力,心心寂静,念念空明;定力渐渐增胜,观行转深,而至「闻所闻尽」。闻,是耳根
当中「能闻」的功能;所闻,是所闻的动静二相。前面提到动静二相,虽然已经了然不生,但仍有「能闻」的根存在,现在把能闻的功能─那个根的「受」也灭了,能所俱寂,至此即破受蕴,而解根结。其余见所见,嗅所嗅,尝所尝,觉所觉,知所知,也如这样的寂灭。这也是经文中所提到的所谓「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
|〔解觉结破想蕴〕
「想」的意义为分别觉察,一般人多以妄想识心为能觉,根尘为所觉。
在前面的修行阶段中,虽然「闻所闻尽」,解根结,证我空,但是仍又执着有能尽的觉智,所以还存有法执。「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尽闻不住」,即是不住于空,继续加功进
修,观行深入,不但所觉的境空,能空此境的觉智也空了,即是觉所觉空。也就是将你心中各式各样的「想像」给放下,如此则妄念顿息,而破想蕴,解觉结。
|〔解空结破行蕴〕
「行」的意义为生灭迁流,一般人多认为「有」是生,「无」是灭。「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空觉极圆」的空,是指前面所说「觉所觉空」之空;觉,是能空此境的觉智。在前一阶段,虽然是能觉所觉都已空,但能空此能所的觉智仍然存在,亦属「法爱」,则空觉不极不圆。在观行力转胜后,因为不住于空,空觉极圆,不但空能觉所觉之智境
空,即能空此智境的空亦灭,如是不住人空,不住法空,不住空空,即是「空所空灭」。故能解空结,破行阴。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前面所说的都是生灭法,如动灭静生,静灭根生,根灭觉生,觉灭空生。现在谈到空所空灭,则空灭灭生,至此可以说是:生灭既灭,寂灭之识蕴,得以现前。
但这个「无为的不生灭相」还不是真如,它还是识蕴。这个识蕴,即是真妄和合的第八识,亦即是灭结,还须解除,若以为这就是究竟真如,仍是修习圆通法门的障碍。
|〔解灭结破识蕴〕
「识」指第八阿赖耶识,为世出世间有情命根所依处。「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是显修证之功。寂灭现前,只是行蕴尽、识蕴显现的境界。必须于此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破识蕴,解灭结,忽然超越,世出世间,真如本性然后显现,而得十方圆明。在寂灭现前的当下,将这「寂灭相」的假象也放下,超越世间的「有为诸相」,也超越出世间寂灭的「无为」的功德。


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5-07 11:47回复
    学习解结
    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的修行过程:解六结及超越三空─超越人我执、法我执、空执;而证得人我空、法我空,连空亦空─放下不可得。这样的哲理解析是知的层次,只有实践用功才是真功夫─把结打开。与其说是解开结,更确切地说︰是把外境造成的烦恼、身心的苦迫看清楚,放下执着。众生的心念不断在动静、能所、苦乐、人我的生灭中纠缠,不得超越。当
    我们能放慢脚步来静观自己的身心,探寻自己内在世界的纠葛,就更能了解干扰我们的,其实不是外境,而是自己这颗不断攀缘追逐的心。学习放下多少,即清明多少;还它真实状况,水到渠成,既圆且通,自然圆成。
    耳根圆通的修 证过程
    修证过程破五蕴假相解结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破色蕴解动结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破色蕴 解静结
    如是渐增,闻所闻尽。破受蕴解根结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破想蕴解觉结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破行蕴解空结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破识蕴 解灭结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5-07 11:48
    回复
      阿弥陀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6-12 19:56
      回复
        说的乱七八糟,知道什么是闻,什么是觉吗?还有声音是所吗?房子和人哪个是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8-19 16: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