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吧 关注:143贴子:3,307

【陈氏中国】浅论《田世家》田常轶事之伪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三项证据可以否定“田常易种”:
1、《田世家》记载的诸多错误,证明此世家的不牢靠。
2、从赵北燕南莫离剑 家乡河间在古代盛产太监来看,不能忽略春秋齐国就已存在寺人制度的事实。
3、田常时代田氏队伍就已经十分庞大,最后的田氏代齐整个就是靠宗族力量完成。陈桓子、陈僖子两代子嗣众多,并各成为一姓始祖。甚至连田常的几个兄弟都青史留名(《世本》)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18 06:02回复
    根据《周礼》的规定:天子的后宫编制为一后、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总共一百二十一人。诸侯一娶九女,且不再娶;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
    大家知道,后宫那地方不是谁想进都能进的,除君主以外,能够随随便便出入后宫的男人必然是经过阉割的男人——如果田常“后宫以百数”的情况属实的话,那么他显然是逾矩了,是在僭用诸侯乃至天子的后宫制度,而这种后宫制度还往往附有一种特殊的赠品,那就是寺人制度。春秋时期的齐国就存在寺人制度,《韩非子·二柄》记载:齐桓公妒而好内,竖刁自宫以治内。哦,对了。在此不能不提赵北燕南莫离剑 所在的河北河间在明清时候就是驰誉中外的太监故乡。
    从田氏的子孙田会又称公孙会来看,田氏在正式获得诸侯名分前,就已然建立了属于自己公室制度,当然也包括后宫的规制,田齐的后宫必然是仿造姜齐的。所以啊,几个被阉割过的男人在后宫出入是丝毫不能影响田氏的血统滴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5-18 06:11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5-23 17:19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31 12:30
        回复
          赵北邹建良者,河北沧州人也。沧州隶故河间府,明清时多产太监,外界传为「太监故乡」是也。邹建良因地域自卑,而恶田齐宗族之盛,遂倡造讹言曰:「凡田氏者,俱非陈完苗裔,乃田常宾客所遗种也。」呜呼悲哉!赵北厚诬田氏,宁不察己出身耶?赵北谓「齐邹衍适燕,邹氏遂籍燕赵,建良其族也。」然《汉书·地理志》载燕地风尚: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燕丹遗风也。邹建良其真邹衍后乎?其祖莫能审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6-02 05:36
          回复
            邹建良老家河北河间一带在明清时期盛产太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8-26 06:17
            回复
              好帖,顶起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9-20 19:29
              回复
                《战国策》记载「齐王建入朝于秦」最终的成行结果是「秦处之共松柏之间,饿而死。」此事发生在前221年,也就是著名的秦灭齐事件,反言之就是前221年之前不存在「齐王入朝」事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0-05 07:29
                回复
                  你说《战国策》成书于《史记》後,内容极其不可信,司空马不应该是《战国策》编造的人物吗?
                  感觉你很双标。你说齐王建朝秦有史料支撑,然而事实是《史记》关于齐王朝秦的说法与《战国策》彼此抵牾,而《田世家》有关齐王建时期的史料记载有大段文字是因袭改造《战国策·齐策》文字而来,从这点看,所谓齐王建入朝秦之说根本无法成立。
                  至于你说司马迁看了很多书才这么写就更属搞笑了。《史记》各篇在同样事迹上有相当部分保持不一致的记载,就拿齐王建来说,《田世家》给出的是「不战,以兵降秦」,而《秦始皇本纪》则记为:「二十六年,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由此来看,所谓不战而降之论也相当可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0-21 07:48
                  回复
                    《史记·田世家》造假的地方还真不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0-09 12:33
                    回复
                      准确地讲,田氏只杀了一个国君,即齐简公。齐君荼是被齐悼公派人杀死的,而齐悼公之死国高嫌疑更大。诸御鞅谏齐简公:陈阚不可并也。这个时候高无丕尚在,国书犹有子国观,作为齐悼公的儿子,齐简公宁可继续用田氏也不用国高,说明田氏参与弑杀齐悼公的可能性不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1-16 10:14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1-21 18:59
                        回复
                          田氏在篡权过程中就杀了一任国君齐简公,之后的齐宣公、齐康公甚至活得比田氏宗主还长。就从当时姜齐公室已经完全丧失了号召力,政令皆出田氏来看,对其后人进行赶尽杀绝,是基本没有必要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1-27 19:52
                          回复
                            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故移其兵欲以伐鲁……(《仲尼弟子列传》)
                            齐之伐鲁,本于悼公之怒季姬,而非陈恒;吴之伐齐,本怒悼公之反复,而非子贡。吴齐之战,陈乞犹在,而恒未任事。所记皆非,盖战国说客设为子贡之辞,以自托于孔氏,而太史公信之耳。(苏辙《古史辨》)。。。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2-25 09:16
                            回复
                              苏辙从《左传》中看出了司马迁故意在摸黑田齐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2-31 1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