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大学吧 关注:1,435贴子:99,189

山科各学院2020及2020——2025年工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能源与矿业学院——2020年坚持“筑高峰、冲一流、强特色”,强化矿业工程优势特色,加快塑造学科新优势,在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在实现“一二三八十”目标任务和百年强校建设中体现能源学院担当。主动适应煤炭行业发展需求,加强智能开采、灾害防治、生态矿业等重点方向建设;认清能源调整转型的必然趋势,实现煤炭到非煤、矿业到非矿能源的双拓展,突破地热、可燃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学科增长点。以矿业工程学科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和学科评估为总牵引,狠抓落实立德树人、科技创新、社会服务、高层次人才引育与国际交流合作,推进学院事业全面发展,力争将矿业工程学科建设成为国家一流学科,将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


IP属地:山东1楼2020-05-25 12:23回复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2020年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立足优势特色,整合学科资源,推进动态调整,按照学校高原学科规划力争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突破,凝练科研方向,建好环境与生态学科(ESI学科),培育有潜力冲击国家级奖励的项目成果。围绕学科发展重点,引进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组建高水平创新团队,推动人才合理搭配、深度融合,培养、组建科研学术梯队,力争省杰青、国家优青取得突破。基于安全工程与环境工程专业特色,组织国内外专家讲座、学术交流会议,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与企业、政府、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整合资源搭好国际合作平台,全面提升学院专业的影响力。


    IP属地:山东2楼2020-05-25 12:26
    收起回复
      测绘学院——以第五次学科评估为契机,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信息化测绘、对地观测与导航、地理国情监测等方面的重大需求,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青岛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对照“厚基础、精专业、重实践、强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定位,着力凝练学科研究方向,着力建设精品课程群,着力开拓科技创新平台和科研服务平台,着力培育学科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梯队,着力培养以测绘为主的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着力优化学科发展支撑体系,培育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信息科学等新的学院学科增长点,强化社会服务,突出海洋特色,把测绘学科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国内一流的知名学科,把学院建设成为测绘、遥感和地信协调发展,海洋特色鲜明,部分专业位居国内前列的应用研究型学院。


      IP属地:山东3楼2020-05-25 12:29
      收起回复
        赞👍!还有别的学院的嘛,咱学校优势学科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25 12:29
        回复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坚持“培养、引进、聘用”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现有长江学者、国家杰青、“泰山学者”等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发挥好人才的“头雁效应”,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人才,增强学科发展的内动力。聘期内,培养或引进2~3名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新增1~2名高水平研究人员具有申报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能力和水平,新增1~2名国家级人才,1~2名省部级人才,以及6~8名具有较大学术前景的青年学术带头人申报省杰青和国家杰青,申报成功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1~2个。力争使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10%。


          IP属地:山东5楼2020-05-25 12:34
          收起回复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腾讯云人工智能学院)——学院努力争当新一代信息技术排头兵,致力建成省内一流并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计算机学科,积极服务学校人工智能高峰学科群和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力争实现多点突破。
            专业建设上台阶。确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力争再获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或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以上。
            学科建设上水平。确保计算机学科博士点顺利通过合格评估,力争2020年底前后进入全球ESI前1%,圆满完成省一流学科建设任务。力争该学科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B等级,进入山东省“十四五”重点学科行列。
            师资队伍上层次。力争引进3-5名高层次人才,引进5名左右具有国际背景的人才,每年引进10名左右的优秀博士,建成省级以上的创新团队。支持10名教师出国访学,加强对外交流。
            服务地方上质量。牵头创建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产学研联盟,高质量完成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工业信息安全研究院、智能传感器网络实验室等项目,为青岛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和工业互联网之都贡献力量。
            最是好风凭借力,正逢扬帆启航时。学院领导班子将始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勠力同心,实干苦干,积极担当,力争早日实现一流梦想。


            IP属地:山东6楼2020-05-25 12:38
            收起回复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一流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为抓手,着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
              学院将重点建设“机械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两个一级学科,在优化学科方向、凝练学科团队、培育重点重大项目、布局建设国家级平台等方面持续发力,以使学科建设水平和整体实力得到快速大幅度提升。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融合,打造高峰学科群。
              二、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重点,着力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学院将围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形成4个优势本科专业、2个国家一流专业、2个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1个新工科专业的布局。
              三、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引育结合强队伍为依托,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提升人才数量和质量,5年内专任教师规模达到200人左右。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坚持全职引进和柔性引进并举,力争引进3-5名国家级人才,引进具有国际教育背景和工程实践背景人才20人以上。完善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加快青年人才培养,力争10名左右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加强与英国牛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青年教师和学生海外访学。


              IP属地:山东7楼2020-05-25 12:43
              收起回复
                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阿里云大数据学院)——
                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落实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巩固教学中心地位。以学科竞赛为抓手,狠抓学风建设,打造考研文化,力促学生想学爱学,逐步构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人才培养格局。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落实学校“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办好数学拔尖人才班。引入阿里云大数据ACA助理工程师和ACP专业工程师认证,形成包含留学生、研究生、本科生多层次的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立足青岛、面向全国、放眼全球的新型示范性大数据学院。
                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夯实学科基础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第五轮学科评估为契机,面向第六轮学科评估,以学术团队建设为根本,以科研水平提升为核心,聚集优势资源,贯彻落实学科筑峰工程要求,构建“学校-学院-学科”三维建设体系,逐步形成学科带头人、团队负责人、团队骨干的学科建设组织架构。破除“五唯”,建立合理的科研评价体系,强化基础数学高水平人才的培育,冲击数学博士点。
                五、外引内育并举,打造适应学院发展的师资队伍
                落实学校“一流人才强校工程”,编制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团队)引进及培育方案,外引内育并举,激发活力动力,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设立青年教师拔尖人才项目,培育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设立伯乐奖,鼓励老师到相关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术交流、学术合作,根据学术创新团队的需要,精准引进团队急需人才。
                六、紧握大数据时代脉搏,打造高端大数据产业基地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海洋强省、军民融合等重点工程,依托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充分发挥在海洋、交通、电力等领域的专业优势,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海洋“四化”建设,为实现双服务提质工程贡献力量。落实科技创新攀登工程,依靠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大数据产业孵化器,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数量和质量。


                IP属地:山东8楼2020-05-25 12:48
                收起回复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围绕“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不断强化学科建设。确保2021年顺利通过土木工程学科博士点专项评估,力争新增省部级以上学科平台2项以上。做好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确保土木工程学科排名的稳定性,力争全国排名今后五年内较第五轮学科评估有大幅度的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国内前列的优秀学科。
                  围绕多年积淀的岩土与地下工程学科优势,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等多个方向组建省部级级以上的科研创新团队,积极争取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再获突破,努力以第一单位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3项。
                  依托山东科技大学地下工程研究院,积极与“青岛地铁”等开展校企合作,力争使得今年学院科研经费较去年翻一番,国家级科研项目较去年增加50%。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加国外留学生来华人数,不断提升国际化教育影响力。
                  三、实验室建设方面
                  依托多年来学院实验中心“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实验室”“山东省岩土与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平台,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大力凝练海洋土木工程特色,力争建成“海洋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
                  加大软、硬件投入,结合当代“BIM技术”“CIM技术”,进一步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力争将实验中心建成为山东省最大、最先进的土木工程实验室之一,成为国内土木工程学科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实验基地。
                  四、建设新举措
                  针对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明晰路线、狠抓落实。在充分发挥岩土与地下工程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前国家、行业和区域发展的趋势,积极谋划学科发展方向,凸显工程面向,逐步形成奋发向上、努力争先的良好学院发展氛围。
                  凝心聚力,勇于担当,强化制度建设。通过开展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大讨论”,统一思想,形成规章制度,为学院发展保驾护航。对标标杆学院,加强学院日程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建设。全面提高实验服务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以土木专业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坚持以本为本,明确专业建设目标,细化规章制度,完善质量评价,提高学生基础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专项评估和第五轮学位点评估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岩土工程方向为龙头,带动矿山建设、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建设发展。海洋土木工程方向,为联合区域发展新方向,建立海洋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供热、供燃气、暖通及空调方向,以岳光溪院士团队为依托,加强洁净煤燃烧研究。做好新一批国家、山东省和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申报工作。培育和申报标志性科研成果。
                  以学院特色发展为需求,引育并举、人才强院。坚持“引进、培养”并举,大力加强建设创新型学术队伍。积极坚持引进与培养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面向海内外引进团队和特色人才,形成高水平人才梯队。


                  IP属地:山东9楼2020-05-25 12:50
                  收起回复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0既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学校“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目标的达成之年。地科学院现有教职工110人,包括中科院刘宝珺院士,以及省部级人才或专家称号21人;现有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在资源与环境领域中有地质工程专业学位授予权。地科学院将秉承“继承、发展、创新”的理念,在挑战中寻找发展机遇,在重点突破中创新前行。遵循“管理先行,压实责任,集中力量抓落实;建章立制,常规工作规范有序,重点任务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目标定位于“以高水平人才队伍为发展驱动力,以一流课程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为引领,强基固本;以高原学科建设为平台,助力学校学科发展战略”。
                    一、以高水平人才队伍驱动地科学院新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地科学院本着“人尽其才,各展所能”原则,给现有的各级各类人才、团队负责人等知名专家赋予重任,通过在成员引进、实验室配备、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同时要求达成带领团队、构建特色、创立品牌、增育后备的任务。
                    青年地学人才是地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股,他们的快速成长关系到地质学科的未来。新聘期中,学院按照“引育并举,重在培育”,将占比达80%的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纳入人才培育体系,以青年教师工作委员会为基础,以当前校级、市级、省级、部级、国家级等各级各类人才计划为目标,分年龄、分层次、分梯队形成针对性的培育方案,通过集中资源、倾向支持、重点突破、形成引领,构建有目标有行动有成效的青年人才成长体系。
                    二、强化国家与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培养创新型地学人才
                    创新型地学人才的培养始终是地科学院专业建设的核心。新时代的发展对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学院将紧密结合时代需求,依托“地质工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地质工程”与“资源勘查工程”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煤地质学”、“岩土工程勘察”等山东省一流课程、地质类专业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等专业平台,凝聚由“精彩课堂”“精品在线课程”为特色,国家级与省级一流课程为品牌,国家与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为优势的优质教学资源,做强做优专业建设内涵。
                    面向区域经济与行业发展需求,以通过工程认证的地质工程专业为引领,力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中至少新增2个通过工程认证。以2020年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及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中设置固体矿产方向,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中设置地学人工智能方向,在地质工程专业中设置城市地质方向,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中设置地热资源方向,为社会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三、凝聚特色和优势,实力打造地质优势学科
                    学院以“资源领域强化现有优势,形成一流;工程领域发展新兴方向,突出特色;理学领域打造高端成果,创建品牌”的理念,充分依托建有的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地质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扩大煤地质与煤系伴生矿产、油气形成与富集机制、矿井水文地质及灾害防治、水文地质与水文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勘探等学科方向的国内影响力,形成地科学院拳头技术。发展海洋工程地质、城市地质、地热资源勘查与评价、金属矿产勘查与地质评价等,形成新兴特色方向。突破变质岩与岩石地球化学、中生代四足动物化石等方面的前沿成果。全力促进地质学科迈向更高发展水平。


                    IP属地:山东10楼2020-05-25 12:52
                    回复
                      经济管理学院——
                      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建设好现有两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新增1-2个山东省一流专业,力争在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立项方面有所突破。推进课程资源建设,完善在线课程建设体系,力争新增2-3门山东省一流课程。每个本科专业至少开设1门双语或全英文授课课程。支持反映本科专业特色的教材编写。鼓励开展教改研究,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实施教考分离,建设一流课堂。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切实保障实践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学生管理“思政+”工作模式,依托“小豌豆工作坊”“寓建坊”等平台,建立“思政+学风建设”“思政+日常管理”“思政+学生组织”等管理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各项工作。
                      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地位。做好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位点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分析梳理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完成工商管理一级硕士点申报工作,确保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凝练学院学科发展方向,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力争新增省级科研平台或研究基地1-2项,实现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团队性科研成果有序发展和稳步增长。加强国家级项目培育,营造团队协作的项目文化,国家自然基金的申报数力争达到年均10项以上,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数达到年均8项以上。严格监控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全过程,落实研究生的规范化管理。实施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工程,硕博士研究生的科研产出力争达到全院产出的70%。实施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形成全院师生每年100篇左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和每年5项左右的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的产出水平。举办经管大讲堂、研学坊、研究生学术沙龙,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拓展学术交流渠道,提高学术沟通交流能力。推进MBA、MPAcc专业学位教育规范化管理,修订培养方案,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强化毕业论文质量控制。深入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定制化培养、管理干部短期培训、专门人才和专项技能等培训,服务山东、服务青岛。完成AMBA国际化认证工作。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构建多元化选才用才格局,每年力争引进高水平博士及以上人才10名左右。培育壮大青年人才队伍,选派10名以上教师赴海内外研修访学,选派10名以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力争管理科学与工程流动站新进站博士后不少于10人。加强师资博士后队伍建设,将师资博士后纳入公开招聘计划。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教职工年度绩效考评与奖励工作。做好山东省泰山(青年)学者、山海英才计划、菁英计划等推荐申报工作


                      IP属地:山东11楼2020-05-25 12:54
                      收起回复
                        机电完蛋了


                        IP属地:山东12楼2020-05-25 14:48
                        收起回复
                          @🎓克里斯蒂安 知道的,不过是爱之深责之切,总想着学校能一骑绝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5-26 09:33
                          收起回复
                            继续~


                            IP属地:山东15楼2020-06-08 10:47
                            回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明确目标,树立信心
                              2020年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新一轮学科评估在即,既为学科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2020年1月至3月份,学院召开了3次务虚会,分解任务,责任到人。全院上下达成共识:一要珍惜新机遇。将博士点申报、学科点评估当成头等大事,突破材料学科发展的瓶颈;二要迎接新挑战。材料学科ESI进入全球前1%,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获得,业界同行、学院师生期望值更高,学科在全省、全国面临的竞争更激烈;三要谋划新举措。推动学科内部补短板,外部提升影响力。四要力求新突破。争做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增长力,撸起袖子加油干,统筹推进教学、科研、学科发展。
                              二、改革进行时,全院一盘棋
                              要发展,就要转变观念、破除藩篱,就必须从传统“碎片化”“被动执行”的思维及惯性局限中解放出来。
                              当前,教学、科研、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彼此之间早已形成了一个命运共同体。2020年,山东省将首次按照专业招生,很多老师感慨“狼来了”,毫无疑问,专业再也无法依靠学校、学院的庇护而立足和生存,必然要面临优胜劣汰生存法则。令人欣喜的是,各个系部已经牢固树立危机意识,达成了“学院办大学、系部办学院”的共识。学院正以一流专业建设、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全面推动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出击,直面挑战。
                              三、特色立院,人才为本
                              当前,面向国家海洋战略,面向山东省海洋相关的重大需求,面向新旧动能转换工程,学院明确规划了海洋材料、轻量化材料、新能源材料三个特色方向,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入手,进行交叉、融合、继承、创新。只有这样,学院才能在新一轮激烈的学科竞争中占得先机。
                              打造高素质队伍,走人才强院之路。强化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两类队伍建设,强化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支撑力、保障力。同时,学院专门出台政策、办法引导团队合作,鼓励要求每个人都融入团队。学院从引进和培育两方面加强引导,下大力气,将团队建设做大做强。
                              四、提高站位,借势发力
                              借助国家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产学研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的重大机遇,一是提高站位。面向产业需要布局科研方向,加强专业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二是协同优势力量,强化与中车四方、潍柴集团、魏桥铝业、万华集团等行业领域内龙头企业合作,牢固树立合作共赢共识;三是健全符合教学、科研规律的绩效评价体系;四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项目转化、学生就业等方面与大企业深入合作,强化办学实力,提升办学影响力。
                              厘清发展思路,落实保障是关键。为此学院专门召开建设与发展务虚会,梳理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建设等23项重点工作,制定了详细工作措施。
                              一是分层规划,分类施策。学院、教师、教研、科研多层面、多维度进行规划,学科、专业高站位、高起点布局。加强制度建设和过程管理,依据不同层面、不同类别,制定实施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
                              二是立目标、定任务。明确目标和任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计划,课程带动团队计划、带动专业提升计划,重点方向、团队、工程和平台培育计划,平台基地建设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层层压实任务目标。
                              三是分步实施、全面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化推进,明确责任,分工到人,逐件落实,逐项攻克,各个系部协同配合,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向前。


                              IP属地:山东16楼2020-06-08 10: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