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吧 关注:28,134贴子:221,229
  • 12回复贴,共1

多年以后邂逅王小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从来都不知道王小波其人,因为我从来都不关注名人,因为我觉得关注了名人以后,我就不免会崇拜他,爱上他,因为投射效应而痴情于他,最后用意识去操他,最后像管道升的那曲大作中说的一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让我不知不觉把错对看成了站队。当然有人看及此处定会说我:那你如何知道管道升?我只能说:好吧其实我也挺肤浅,毕竟王小波这个名字太烂大街,没**。
我虽然肤浅,但我也是一个追求真知的人,所以我觉得,如果的生命的宽度是精神,那么宽出来的这一节不应该是伟人图册,而是一盘棋。为因果而落子,不着痕迹的布上暗子,让它们隐没在浮华、争端、与错乱里。最后,一子落下,接通全盘。所以我给侄子讲的故事都是这样的:
《阿拉丁与神灯》《小阿拉丁航海记》《小小阿拉丁和四十大盗》《小小小阿拉丁跟美人鱼》《小小小小阿拉丁洛阳奇遇记》……这一篇《小小小小阿拉丁洛阳奇遇记》我之所以要罗列在后边,是因为这个故事最长。最不着调,也大约是我给他说的关于阿拉丁的系列故事的最后一部。我之所以要以此作为本系列的终结,倒不是我这次说的故事有多精彩,有多冗长。主要是因为,小小小小阿拉丁的名字已经让我联想到了侄子的小名——杰巴。每当我可爱的侄子追问我:“小……小阿拉丁后来怎么样了”的时候,他总是在念故事名前缀的时候抬手挠头,小孩的严谨让他的手指随着节奏暗曲,以便更好的掌握前缀里,那个小字的数目。他说得一字不漏自是让人十分可喜。可他说得像个结巴的却是让人十分可罪。我不敢让他因为我的言传身教而名副其实的最主要原因,倒不是我对他寄予了多么高上大的期望。主要还是不想挨嫂子的打,虽然嫂子从来都不打我。当然我也承认这里头有玩弄的心思,毕竟长嫂如母,我又多看包青天。嫂娘的儿子也算是弟弟。当年老哥欺负我。我就欺负我“弟弟”。
我把很多历史的元素如佛洛依德研究梦境一般的折射隐喻,描绘出了一幅幅夸张奇怪的海外风物。也把很多名人用老头子一词以蔽之。我说到了洛阳因某老头的文采而纸贵;说到了某老头子种出的大米像大珍珠,说到了拿着斧子进山看棋看了一百年的老头子;说到了轩辕剑里头的大香菇和在大香菇下边下棋的老头子;以及劈开地球的一个刚从鸡蛋里爬出来的老头子。我如此本是不想让他执着于名人,把精力都放在站队跟卖弄上。可没想到他却因此执着于老头子了。因为在他看来,老头子这种生物真是太神奇了。
在讲故事的时候,顺带着我也告诉了他诸如导致洛阳纸贵的那些文字是如何排列的,他们的声调,他们的节奏,他们的规律与排序。也会告诉他地球是圆的.还有春秋时期一个的圆圆的老爷爷倒骑青驴的故事;可详细的见闻却是抄袭了阿凡提的……。毕竟我也不知道这个老爷爷出了函谷关到底干什么去了。可我也不是纯粹的抄袭阿凡提。我往往把结局说成了圆圆的样子。毕竟阿凡提的故事我也不太记得了。
我的标题写的是王小波,可说到现在我只说我不知道他是谁,可见我的话是有多跑题了。当然这一点也不能怪我,因为我其实挺像王小波,像他一样流氓,像他一样猥琐,像他一样没有边界感。以至于我的逻辑是很缥缈的,我把侄子看成了弟弟,又把弟弟看成了儿子。我很想给他一直讲故事,讲到他上学,讲到他长大,讲到他一个名人都不知道,却像个装满水饺的茶壶。就好像现在这般没边的码字一样,一直下去。可是,终归我是不能做到的,你们会看烦,他应该跟他的的爸爸妈妈生活。
我的逻辑就是这么感人的,说完了侄子,我预备说老子。当然这个老子不我爸,因为我爸去的太早。以至于我用第一声爸爸叫的那个人是我的岳父。我不了解我的爸爸,自然对他无话可说。我也不预备说写道德经的那个少年白头的“圆圆的爷爷”。而是把他当成了一个借代,喻指这个布道害我的王小波。
我其实从来没想学习王小波,只是王小波教坏了我的老师,我的老师教坏了我。王小波借性爱写别的东西,可我老师却借王小波写性爱,最后,在我青春萌动的阶段。王小波成了老师的梦,而老师成了我的春梦。大家不要误会,老师没有跟我做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只是给我看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你们也别把看这个字想得太实际,他并没有在我面前脱裤子。
其实在老师给我看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之前,是我先让他看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最后以此为引子,我接近这个布道的“老子”。我能接近这个布道的“老子”,还真是因为生我的老子。虽然我们的关系凉薄到我都来不及叫他一声。这世上凡事都犹如钟摆,总在或左或右,而左右的不同会出现强烈的对比。如今的教学有多残暴,当年的教学就有多人道。人道到真的让我去写这个把我带入人道的人。
该文的标题是固定的《我的父亲》,我没得东西写。本来一般情况下来说这件事情不会继续下去。可我上头也说了,我是一个没有边际的人。于是从没有爸爸,想到了小学的时候笑我没爸爸的一个女同学——叶双,继而想到了她的爸爸,并且写了一篇关于她爸爸造她的想象文。我坑她坑得驾轻就熟。因为我不是第一次坑她了,人们都说不能得罪女人,可很少知道最狠的是说书的女人。这一点我在看过一篇关于孔雀东南飞的改编文以后深有体会。我虽然不是女人,但我是个有说书潜质的男人。她把我爸当故事讲给同学听,所以,我把故事当她爸讲给同学听。我说了一个,他爸爸被打针打死了,他妈带着未满周岁的她改嫁赎罪的医生爸爸的故事。如此,因为我借给了他一个被大针母打死的爸爸,她被人叫了好一阵针母。她伤心的哭了。这让我现在回想起来很感慨。做流氓果然比做活佛畅快。仓央嘉措不能喝水替别人解渴。但是我却可以编故事帮他人宣泄。我没有做过乱七八糟的事,但我很会写乱七八糟的文。我这方面的写作能力是来源于老妈买的知音,姐夫买的萌芽、以及一本不知道是谁写的中篇小说。我大概记得主人公在南海,那里有一个充斥着卖淫小姐的市集。我不知道是谁写的,但是我想到现在他大约也已经著作等身了吧?他也是我身命中的一个小波,只是我看书不看封面,实在不知道他是郑小波,还是李小波。除了这些,还有暑假里去外公家附近市集租的台湾言情。这是最关键的东西,因为它们更加纯粹。知音的委婉总让年方十岁的我意犹未尽,我总是觉得像那种诸如“他们越过了道德的底线”的话语之后还应该有些什么,可终究知音不是太乱七八糟的东西,它们要出现在报亭里。所以我终究没有看到后边应该有什么样的范例。如此我也只能落得个;此中有画面,欲窥不可得的惆怅。事实证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人总是比无心无力的人来得能搞事情。我就是这个说法很好的例子。由此可见:态度很重要。我的书包在频繁的转学中沧海桑田。可我的书心却一直没有改变。那些台湾言情叙述的画面终于以赤裸裸的量级给我快充了一次。对于聪明的人而言,不滞于物是比较容易出现的极品属性。落子下围棋能下盲棋,看图写作文也自然可以看盲图。于是我看着脑子里的画,写着钢笔下的文,并且把他交给了传作业的前桌。那时候我最喜欢看的是鲁迅的东西,不是说我有多爱国或者有多想呐喊,我其实从来都很少有呐喊的冲动,因为在我印象中这是编剧们实在编不下去,借给主角或配角撩妹的万能公式,实在跟国家复兴没有什么关系。我喜欢它们实在只是这书不用租,姐姐把它的所有权送给了我。这本书又厚又耐翻。我看的不多,因为我把它弄丢了。但是我还是获得了他的一些皮毛。
大概是写性爱太鲁迅,就让人想到王小波。大概是同为粉丝的老师看到了类似偶像的文字。于是把我放进了教师之间组建的文学社。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不大的农村中学,师资力量薄弱,其原因大概也就是因为物资力量薄弱。当然也幸亏这方面薄弱,不然我们学校会出现千千万万个我这样的废柴。文学社有内部少量印刷,平时在会员之间传看的小册子。说是内部少量,但从当时老师们兴奋的脸色跟气色,还有他们不忘让我等交钱作为印刷经费的行为可以看出。这个小册子之所以没有大印不是因为东西机密得很内部。而是因为学校匮乏得没内裤。
我在这个连封面都不是铜版纸的小册子里看到了很多很王小波的文学。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么朴素写实的去描绘老师干同学。可能是我当时太蠢,看不出其中深意。又或者他们觉得王二很流氓,于是扒了他的皮草,大家一起流氓。于是我便误会了,大家都喜欢流氓,流氓是很酷的行为。我想我没有朴素写实的去强奸某个女同学,完全得益于我心中至今深埋的一个人。这个人也是导致我变态的根源。我依然记得那次梦见她的场景。我陪她躺在大佛洞的草坪地上看落花。佛洛依德诚不骗我。因为梦境确实来源于生活。因为这事情我真的干过。可他没告诉我,梦境里会失忆,还是选择性失忆。现实中完整的我有好多话想对她说,有好多事想对她做。可梦里的我太刘禅,不知急我所急,不知念我所念,我终究什么都没做。以至于在这一场穿越时空的再会中,我没能敦敦友谊,也没能成功梦遗,我只是静静的陪着她看落花,看满山花木的生殖器纷飞淫荡。这个梦明显是老天在现实中玩弄我过后补踹的一脚。他割破了我的完整意识。让我再一次漫不经心的让翘首盼望的事物溜走。他让我与分离的人一起看他狂撒花木的淫荡狗粮,想让我触景情伤。可他也忘了一件事情,梦中我的残破意识忘了珍惜每一分钟,自然也忘了为因何要珍惜它们。这些画面没能刺痛我,因为我是半失忆的。这也是后期我逆天理论的开始:地球是不是宇宙中心不可以由教皇说了算。我喜不喜欢可以由我说了算。老天如果想你痛,你就不得不痛,但是你还是可以反抗他,那就是主动去喜欢痛。于是,后来我安静的接过他的狗粮,并淡然的***娘。我知道我赢了,因为我对它猥琐的笑了,我的屈服很浪荡就好像脱了裤子朝他脸上射精。我又说了这么多,可我还是没怎么提王小波,我一直都是不知道王小波的。我只知道王二,那个流氓的王二,猥琐的王二。一直到有一天我听我喜欢的主播播出的一篇关于王小波的类似读后感的东西。我才依稀从记忆中挖出了这个姓王的流氓。不管他明面上有多伟岸,对于我而言,他不是个好人,不懂得保护未成年人,他只教会了我流氓,教会了我猥琐。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如果不见,别人就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了不是?


IP属地:贵州1楼2020-06-02 13:07回复
    太强了,太强了,现在在上信息课,但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惊讶与感叹。轻抚心口惊呼:“王二复活了?”


    IP属地:加拿大2楼2020-06-02 15:49
    收起回复
      **


      IP属地:北京3楼2020-08-19 17:12
      回复
        王小波的特点并不是所谓没有边界感,和作者的风格也是截然不同,至少我的观感是这样的。
        我不知道作者是怎么得出王小波没有边界感的结论,甚至都不知道这里的没有边界感指的是什么:发散思维?
        就算王小波有所谓的发散思维也绝对不是像作者这样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王小波不论是杂文还是小说都是有明确主题的,都是有所指的,所有的故事及论述都是为主题服务的,他的所有作品让人看了都会是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说,哦,他说的是这件事儿。而绝对不是看了之后让人不知所以,只是听了一些牢骚或者感慨。所以王小波的作品里是没有散文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0-02 05:56
        收起回复
          有人惊呼“王二复活”更不知从何说起。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0-02 05:59
          回复
            写的是挺浅薄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7-17 16: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