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海外公司吧 关注:749贴子:7,386
  • 0回复贴,共1

新加坡的制造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新加坡面积狭小,仅有724平方公里。大多数人对新加坡的印象是:东南亚小国,自然环境好、外来人口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靠的是港口服务业和旅游业。而事实上,新加坡在制造业上花的心思,比服务业还要多。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根据2018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在全球制造业实力排名中,新加坡排在第18位,紧随比利时、俄罗斯之后,排在韩国之前。
在1965年建国以后,新加坡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经济迅速起飞,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在此过程中,新加坡一直都在根据国际局势来调整发展的策略和方向。
多年来,新加坡一直将制造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逐步增强。2006年,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达到7.9%,其中制造业增幅为12%,仅次于对外贸易增长速度,2018年新加坡制造业产值在已有基础上增长一倍,达到3000亿新元(约合2000亿美元),利润总额也提升一倍,达到800亿新元。其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四分之一以上,并在许多领域居世界先进水平。
在新加坡制造业的四大支柱产业:石油化工、电子业、机械制造、生物医药中,最为可圈可点的是新加坡的电子产业与石油化工。
新加坡的电子业
电子业是支撑新加坡经济增长的主要行业,也可以说是新加坡制造业的一大支柱。
上世纪60年代,新加坡还只有东南亚唯一的电视组装厂,发展至今,却已成为全球电子市场的核心枢纽。如今在生活中,你身边随便一台电子设备,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汽车导航等等,其中的某部分都很有可能是在新加坡制造或者设计的。
早在2009年,新加坡经济发展局(EDB)的数据显示,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为2650亿新元(182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以20%份额居首位。而在制造业中,电子产业又以32%的比重遥遥领先于化工、交通、生物医药等其他产业。
70年代,新加坡逐渐向电脑配件,硅晶片产业,软件行业大力投资。
80年代,新加坡及东南亚首家硅晶片制造厂建成。
1981年,苹果电脑公司开始在新加坡生产个人电脑。
1982年,光盘驱动器开始生产。
1993年,由TI,HP,佳能等联合投资的DRAM公司新加坡技术半导体建成,更是带动了新加坡半导体技术的升级。
2010年数据显示,半导体成为了新加坡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占电子制造业58%的份额;同时,新加坡半导体的产能在全球的比重已从2001年的6.3%上升至2009年的11.2%,由此,新加坡成为了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产业重镇和亚洲桥头堡。
2018年的数据显示,电子业占新加坡第二季度生产总值的4.6%。
SSMC(Systems on Silicon Manufacturing Company Pte.Ltd.)于1998年12月成立,是飞利浦NXP与台湾TSMC台积在新加坡的合资企业。通过维持设备齐全的SMIF洁净室环境,100%的设备自动化和成熟的晶圆制造工艺,来提供灵活且经济高效的半导体制造解决方案。主要是生产88寸200MM晶圆。
电子制造业成功的原因
新加坡电子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绩而又能保持持续发展与其国际化的产业环境是分不开的。
一是新加坡开放的产业政策。由于国家自身面积小,资源匮乏,吸引外部公司在新加坡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是新加坡重要的战略之一,在新加坡的GDP中,本土企业贡献所占比重很小,大部分来自于众多跨国公司的产值。
二是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首先是新加坡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选择它作为产业的重点,并大力投资和吸引跨国公司进驻,使新加坡站在了电子业的前端。
而由于半导体属于高科技含量产业,本身就具有国际化的特征。其次,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以半导体业为例,新加坡并没有只关注IC制造或者IC设计,而是涵盖了从IC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各个环节,甚至也包括了IC设备和相关材料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三是对技术研发的重视。新加坡积聚了众多的跨国企业,,而这些跨国公司多在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的设立无疑使新加坡成为全球电子业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地区,也为它培养了大量的国际化研发人才。
既有产能,又有技术,包括芯片产业在内的电子产业,成为了新加坡制造业的支柱和国民经济的中坚。
2018年第二季度,新加坡电子行业占整体制造业产出的比重为45.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7%,对GDP的贡献率达5%。
(2018年第二季度新加坡各行业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占比)
新加坡的化工业
化工业是新加坡制造业的第二大工业,仅次于电子工业,包括石油、石油化工和专用化学品三大行业,尽管新加坡本土自然资源匮乏,但是其充分利用邻国丰富的石油资源作为基础原料来发展本国的化学工业,同时借助本国位于马六甲海峡出入口这个重要的战略地位,把新加坡打造成了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仅次于美国与荷兰并超越了中石化。
如今新加坡雄厚的化工基础很难让人想起这个国家在数十年前化工行业的一穷二白。当1961年壳牌公司在新加坡武公岛修建精炼厂,填补新加坡化工空白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预计到新加坡化工业能取得今天的成绩。
石化工业龙头的成长
对于曾经没有一滴油的新加坡而言,新加坡化工业的发展,除了归功于依靠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优势,还离不开当年李光耀提出的石油产业布局。
1960年代,李光耀果断决定新加坡要大力发展石化产业。
1961年,新加坡设立了裕廊工业区。
1973年10月16日,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给新加坡的石油工业带来巨大的转机。1973年10月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及支持国,宣布石油禁运,暂停出口,造成油价上涨。全球几家大石油公司在新加坡都有自己的库存石油。当时新加坡并没有像其他国家一样阻止他们出口,赢得了石油公司的信任。于是,石油公司把新加坡看作是靠谱的石油交易地。充足的石油资源,为日后新加坡的石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1980~1990年间,菲利普斯新加坡石化等8家公司先后在新加坡设立,这也意味着新加坡庞大的石化产业集群逐步建立。
90年代,新加坡裕廊岛工业区就成为仅次于美国休斯敦和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新加坡生物制药业
新加坡是亚洲最富有活力的生物医药中心之一 。新加坡的目标是使生物医药行业成为继电子、化工和工程之后的另一个支柱。目前生物医药科学环节占国家制造业出口比例为18%。
新加坡的制药及生物科技行业在创新的驱动下表现出了显著的增长势头。从药物制品、药妆产品及保健品的开发到这些药物或产品的上市,新加坡的生物及制药公司一直在尝试新的准则、方法和技术创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加坡在生物医药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笔资金。
根据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有六个行业的产值均高于2017年。其中,交通工程的产值全年同比增长14.4%,生物医药及电子业分别比2017年增长8.1%。
Raffles Medical Group Ltd是新加坡最大的制药及医疗公司之一。该集团是私立的医疗提供商,同时开发和销售药物制品、保健品、营养补充品、维生素及医疗诊断设备。该集团在新加坡、中国、日本、柬埔寨和越南的共13个城市进行业务运营。
新加坡的机械制造业
新加坡机械制造业涵盖了从承包制造商到供应商的各类公司,拥有强大的设计、原型测试、生产和供应链管理能力。机械制造业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为新加坡在航空航天、半导体设备、石油与天然气设备等领域取得全球领先地位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多年来,新加坡政府始终将服务业和制造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认为只有两者互相配合,经济才能平衡发展,有效抵御各种风险。因此,新加坡在现代化过程中,尽管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但制造业通过产业升级和不断创新,始终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
新加坡吉宝岸外与海事是全球岸外与海事行业的领导者,主要负责岸外钻油台的设计、建造与修理,船舶修理与改装,以及特殊用途船舶的建造。集团在世界各地包括亚太区、墨西哥湾、巴西、里海、中东及北海拥有20家船厂与办事处,以便更好地实施 "接近市场,接近客户"的战略。
关于新加坡的制造业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啦!您若有什么想法和意见,欢迎在下方留言与小编互动,与大家分享~
关于麒麟咨询
【麒麟咨询】是在新加坡注册成立的综合性咨询与科技服务公司,为新加坡本地客户与投资新加坡的外国公司提供一站式的专业服务。
我们十分熟悉新加坡的本土法规和中新文化,与政府(新加坡大使馆、经济发展局、公司管理注册局、税务局等)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专业团队,在我们专属的业务咨询服务专家以及金融、法律等专业顾问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为您在每一项交易过程中提供整合的财务、商业以及运营方面的专业意见。
我们以效率高而务实的咨询服务吸引了全球各国的客户。秉持着客户第一原则,与客户携手合作,一起共创佳绩!


IP属地:湖北1楼2020-06-02 15: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