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传秘方吧 关注:35,459贴子:133,368
  • 0回复贴,共1

医之大者,亦士亦侠,分享一个上古医学奇书的震撼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公元1820年,日本京都名医福井榕亭在整理家传古籍时,找到了一部手抄本《黄帝内经太素》,这一发现立刻在日本引起轰动。
一本中国古籍,在日本引起轰动?很多人听后百思不得其解。如果你也有此疑问,说明你对这本中华古书不够了解。
《山海经》、《易经》与《黄帝内经》并称为上古三大奇书,这几本书几乎都找不到准确的作者,内容同样的都很神秘,特别是后两本书中的理论运用起来应验如神。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理论医著,成书大概在战国时代,以黄帝和岐伯等人一问一答的形式写成。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为什么说这本书是奇书呢?因为它的内容包罗万象,自然、防病、摄生、生理、脏腑、经络、病证、诊断治疗、中药、方剂、导引、针灸等等无所不包,以及五运六气等等学说应有尽有,堪称中医理论的渊源,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
原书一共有十八卷,即《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就改称《灵枢》)各九卷。自先秦成书后,到宋以前已出现多种古传本。但历史上最著名的要数南朝全元的《内经训解》和唐朝杨上善编纂的《黄帝内经太素》。特别是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被誉为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第一奇书。
但是,这本书在流传的过程中遭遇了一次巨大意外。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1279年,崖山海战宋军战败,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蹈海而死,南宋灭亡。南宋灭亡后,杨上善编纂的《黄帝内经太素》下落不明,自此成为绝响。
现在各位应该明白,日本发现《黄帝内经太素》手抄本后,为何会引起轰动了吧。失传的经典,竟被邻国意外保存了下来,算是一种不幸中的万幸。
这还没完,十年之后,日本仁和寺宫中又发现了一部《黄帝内经太素》残卷,经过整理共得到了23卷。
唐朝时期,中日交往频繁,这两部极其珍贵的古籍,应该是当时的遣唐使带回日本之物,如此算来,距今已经一千多年,全世界仅有此2部。为此,日本天皇先后三次将《黄帝内经太素》定为国宝,一次是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一次是昭和二十七年(1950年)。
当得知我国古籍在日本被发现后,曾与日方做出过协商,日本方面予以拒绝,书中包含了太多从未见过的医学秘密,日本人自然不肯将此物轻易泄露。
但明治维新以后,机会来了。
因为近代崇尚西学,日本方面对古籍的重视程度日益减弱,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著名藏书家、驻日钦使随员杨守敬马上行动起来,卖掉大量田地、家产弄得50根金条,重点向日本仁和寺宫求购唐代影抄版《黄帝内经太素》典籍。几番折腾,他倾家荡产,才勉强购得《黄帝内经太素》的手抄版残卷一部。
为复原千年国宝,杨守敬将《黄帝内经太素》带回中国后,与好友萧延平(医学家)一起呕心沥血校勘、补缺、注释,历经二十年的时间,多次往返日本求证书中细节,为修复国宝耗尽了心力。最终,二人完成了兰陵堂本《黄帝内经太素》的修订与刊印。
从此,失传了几百年的国宝《黄帝内经太素》终于重新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无数失传的古法与技艺被复活,弥补了《黄帝内经》的诸多缺憾与不足,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向杨守敬先生致敬。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6-15 00:04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