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吧 关注:491,042贴子:7,400,505

从《周易》出发,探索三体人的思维共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并非相关专业人士,文中大部分内容属于搬运,如有谬误,望斧正。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6-30 21:53回复
    二楼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6-30 21:53
    回复
      “在微观物理学和他的深层心理学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背景。”——荣格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06-30 21:54
      回复
        “说曹操,曹操就到。”
        “这个点子,我并非是第一个想到的,也不是最后一个想到的。”
        “每发帖子的时候,总会有一个熟悉的家伙第一时间看到我的帖子。”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6-30 21:57
        回复
          我们习惯称呼这些事件为“共时性事件”。
          •共时性事件
          那么,什么样的事件可以称为共时性事件呢?荣格认为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下,心境以及与之相符合的外在事件(多少是同时发生的),两者相互巧合。但巧合的外在事件是在观察者知觉的领域之外发生,而且只能在事后验证。另一种情况下,心境以及与之虽相符合、但却尚未存在的未来事件相互巧合,这种事件隔着一段时间的距离,而且同样地也只能在事后验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6-30 21:58
          回复
            •非因果性联系
            若是以一般心理学角度来看,同时性在荣格的概念中是一个最抽象、最难以捉摸的概念。荣格把同时性描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事件的意味深长的巧合(meaningful coincidence),其中包含着某种并非意外的或然性东西”。事件之间的联系不是因果律的结果,而是另一种荣格称之为非因果性联系的原则(acausal connecting principle),其决定性因素是意义,是来自个人的主观经验:各种事件以意味深长的方式联系起来,即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活动之间、无形与有形之间、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而非只是巧合。
            这种结合只有在没有自我意识介入的时刻才能发生。它不是在精神的无意识中孕育,而似乎走出精神本身秘密设计。这些比率或大或小的同时性活动,发生在大多数***常生活中,但正如梦一样,如果不注意识别它们,它们就仍然是无意义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6-30 22:01
            回复
              恒纪元的三体人做梦吗?
              那么他们的梦,是同时的么?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6-30 22:01
              回复
                •心诚则灵
                其次,荣格强调指出共时性事件与观察者的心境很有关系。他认为,这种事件往往在观察者对其观察对象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情感时发生。就是说,共时性事件的发生意味着:客观的诸事件彼此之间,以及它们与观察者主观的心理状态间,有一特殊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正是由此出发,荣格对《易经》占卜的合理性做出自己的解释。他认为,易经占卜时,在问者的心态及解答的卦爻间,有种同时性的符应。而为了使同时性事件出现,那么就需要占卜者投掷硬币或者区分蓍草时,要想定它一定会存在于某一现成的情境当中,并认定卦爻辞确实可以呈显他心灵的状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荣格对“心诚则灵”的一种解说。
                同时,荣格回顾中国古代哲学,认识到共时性和不可名状的“道”这一观念之间的对应。
                事实上,正是《易经》及其方法对荣格的共时性概念的发展起了主要的推动作用,荣格就曾亲自试验过《易经》的方法。事实上理性科学与直观哲学这两种看来似乎是对立的构想决不是互相矛盾的。按照荣格的看法,《易经》是一种意识和无意识交流的仪式,它通过“数”的组合而成的卦相来显示无意识所给予的暗示。数在所有的文明中都曾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属性。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6-30 22:04
                回复
                  荣格的意识与无意识系统与中国的阴阳思想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对应关系。集体无意识对应于无极,也就是完全未分化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中,时间与空间尚未出现:
                  而个体无意识则对应于阴;
                  个体意识则对应于阳;
                  无意识和意识合而为太极。
                  而荣格所说的人的外在和内在世界的同一性与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没有任何区别。
                  在中国思想中,无意识(阴)和意识(阳)间没有出现像西方的极大的二元分裂,而是两者互相纠缠与冲突又互相包容,正像太极图所显示的那样。
                  因此在此理论基础上,荣格的共时性亦即是阴阳两种内涵的同时呈现,并非无意义的巧合。
                  例如我们在街上走路,突然想起某位朋友,结果在转个弯时就遇到这位朋友,正是古人所言“说曹操,曹操到”的情境,这是荣格的共时性表征,具有我们意识里不知的意义。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0-06-30 22:06
                  回复
                    其实,在北宋就有一名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作者),也提出过类似的学术观点。
                    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应故妙,几微故曲。诚、神、几,曰圣人。
                    —— 周敦颐《通书·圣第四》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06-30 22:09
                    回复
                      寂静安然,不为所动,是真诚;
                      感悟之后,通晓智慧,是精神。
                      动了不显形,还在有和无之间的,则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几率。
                      真诚纯粹无杂念,达到至诚精诚的地步就会大放光明。
                      精神能做到随机应变,变幻莫测时,方可奥妙无穷,获取方便。
                      我们对几率的体会,一定要在细微的地方下功夫,甚至可以体会到隐藏虚无的状态。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6-30 22:10
                      回复
                        那么,回到三体人的思路。
                        “数在所有的文明中都曾被认为具有神秘的属性。”
                        “公元前13000年,法国和西班牙的洞穴壁画表明古人类对形状有敏锐的感知能力,这一时期在洞壁和棍棒上出现刻凿出来用以表示数字的最原始图形。(旧石器时代)”

                        “很可能,所有的规律都能被武器化,在宇宙的某一部分,被用做武器的规律甚至可能包括……当然这只是瞎猜,太玄乎,我也相信。”
                        “包括什么?”
                        “数学规律。”
                        程心穷尽自己的想象,但仍然无法把握这不可思议的图景,连抓住其一角都难,“这也……太疯狂了!”
                        』——《死神永生》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06-30 22:16
                        回复
                          •公元前3000年——埃及使用象形数字
                          •前2400-1600年——早期巴比伦泥版楔形文字:60进制记数法;勾股定理
                          •前1850-1650年——埃及纸草书:十进制记数法
                          •前1400年——殷商甲骨文:十进制计数法
                          •前1100年——西周开国:商高定理(勾股)
                          •前600年——希腊泰勒斯-开始命题的证明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6-30 22:27
                          回复
                            三体人文明的开端,也有可能是由“数学”开启。
                            然而,跟我们地球人不同的是,三体人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并不是“个体意识”,而是“集体意识”。这似乎是严重犯规了,毕竟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份”试卷。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6-30 22:32
                            回复
                              我现在利用荣格的推导,来为三体人的“意识”和“无意识”做一个简单的对应。
                              三体人的(集体)意识——太极
                              三体人的(集体)无意识——无极
                              也就说,在思维方式上,三体人不存在“阴”(个体无意识),也不存在“阳”(个体意识)。
                              那么,由此可得,三体人的梦境,也有可能是连为一体的。
                              1379号监听员和元首都在梦见同一个女神!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06-30 2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