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伦堡吧 关注:1,722贴子:38,689

【选译】《秘密前线》中提及瓦尔特 · 舒伦堡的部分及评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书于1953年首次出版,作者威廉·霍特尔曾就职于帝国卝保安局。书中详细介绍了执掌保安局的人物:党卫军领导人希姆莱、邪恶的天才海德里希、头脑精密的盖卝世卝太卝保缪勒、粗俗的卡尔滕布隆纳以及机智的舒伦堡,并详细解构了RSHA的运作模式,叙述了间谍战中一些最骇人听闻的篇章,揭示了发生在第三帝国期间的一系列黑暗阴谋。
选译内容为对舒伦堡个人及其参与事件的描述部分,与此前资料上的记载大相径庭,只在细节上略有出入。
之前贴子被屏蔽,故此重发。


IP属地:加拿大1楼2020-07-04 12:23回复
    海德里希手下最年轻、同时也是最有趣的部门领导无疑是第六部门海外政治情报处的处长,党卫军少将瓦尔特·舒伦堡。作为一个刚过三十的年轻人,他从约斯特将军手中接过了当时并不是很受关注的第六部门,因为后者在执行他有点困难的任务时空有热情却效率低下。四年后舒伦堡升为任德国情报处处长,并且成为国家社会主义政卝权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之后由于纳卝粹的全面崩卝盘而不得不退出政治舞台。
    只有一个拥有最高才能的人才能胜任这个职位,在战争时期,这个职位给他带来了一连串无休止的考验,这几乎是令人无法承受的负担。舒伦堡最初被认为只是海德里希手下的一员,与帝国中央保安局的大多数领导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在他因意见相左而与海德里希据理力争时,他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及其后果便很快暴露了这种假设的谬误。在与海德里希的斗争中,这种自负的态度使得两人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他也自然因此受到了最严重的惩罚,海德里希清楚而带有警告意味的态度让人们知道,他非常不喜欢自己这位年轻部门长官的忤逆行为,他也因此不再受到青睐。


    IP属地:加拿大3楼2020-07-04 12:24
    回复
      海德里希过早的死亡对他来说是一种幸卝运,这使他摆脱了严重的威胁,并给了他巩固自己地位的机会。在希姆莱亲自掌管帝国卝保安局的时日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这项工作;然后,他致力于加强自己与帝国领袖的个人联系,使他后来能够利用希姆莱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计划,因此到卡尔滕布隆纳接管保安局时他的地位已是固若金汤,除非发生非常严重的内部冲突,否则没人能将他拉下马来。
      1943年4月情报局提交了一份特别重要的报告,其中揭露了法卝西卝斯政卝权的全部弱点,并表示认为它无法应付北非的失守或随后意大利国土将遭到侵略的威胁,并预测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这些事件必然会发生。意大利人民的厌战情绪、一些更发达的战争部门对法卝西卝斯扩张计划的破坏、一些最强大的法卝西卝斯领导人对墨索里尼本人日益增长的个人反对———其中包括齐亚诺、格兰迪和博塔伊,以及墨索里尼本人身体和精神状态的每况愈下,这些都在报告中被无情地用大量令人印象深刻并且清晰具体的例子加以描述。报告的结论是,墨索里尼显然不再有干预和制止腐卝败的能力,而这种腐卝败正在破坏国家的道德品质,使国家处于完全瓦解的边缘。
      然而希卝特卝勒只承认收到了这份报告却丝毫没有改变其政策的意图,而且他还拒绝批准在意大利设立一个正规情报部门的提议。但是即使是他也不能否认形势的严重性,尽管他对墨索里尼的信任没有动摇,他相信无论如何墨索里尼都会赢。


      IP属地:加拿大8楼2020-07-04 12:28
      回复
        但保安局却对此并不认可。 它的首领舒伦堡决定无视希卝特卝勒的命令,着手组织并建立一个适当的业务。当然,要弥补失去的时间是不可能的,但到了1943年春天,其中一个问题是关于反对墨索里尼的起卝义即将发生的问题。在这种紧张的局势下,情报局的地方当局冒险在罗马安装了一个秘密无线电站,以确保无论如何都能与德国直接通信。从罗马传递的第一批报告谈到法卝西卝斯大理事会的召开情况,并在其中警告说本届会议将可能产生最令人难以接受的意外结果,并建议德国最好准备好用于迎接这一局势的应对措施。1943年7月24日至25日夜间,罗马与柏林无线电通讯不断,但尽管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也未能使德国政卝府认识到局势的真正严重性。
        自1944年以来舒伦堡便怀疑缪勒利用某些用于欺骗敌人的无线情报链接与俄罗斯建立了真正的联系。他声称自己通过派人监视这些无线连接从而获得了关于此事的证据,无论如何,他告诉卡尔滕布隆纳,他已经准备好随时公布关于他这项指控的证据。但卡尔滕布隆纳并没有认真对待此事,并将舒伦堡的指控归咎于专业人士间的嫉妒。尽管如此舒伦堡仍然坚持己见,并宣称即使卡尔滕布隆纳什么也不做他自己会保留证据,随着时间的发展,德国盖卝世卝太卝保的首领曾为俄国人工作这件事迟早会真相大白。他声称在缪勒于库尔福斯滕大街狐狸洞定居后,他依然继续与俄罗斯人进行着无线通讯。


        IP属地:加拿大10楼2020-07-04 12:29
        回复

          从1943年开始,德国的失败在舒伦堡看来便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认为只有与西方列强单独达成和平,才能使这个国家免于被完全毁灭的灾难。但他的地位不够强大,无法以任何决定性的方式影响政治;因此,为了加强这种影响,他着手将德国情报局的所有分支合并成一个完全由他自己掌控的机构。经过一系列的艰苦斗争之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1944年初,在此之前完全由卡纳里斯海军上将领导的军事情报局被他纳入了帝国卝保安局的麾下。
          与此同时他认为自己必须拥有第三帝国某些领导人物的支持,他的选择最终落在了希姆莱的身上,他对希姆莱施加了强大的个人影响。但希姆莱作为和平派的首席执行者————因此也是希卝特卝勒的反对者,显然是一个最不靠谱的选择,这也导致了舒伦堡职业生涯中最大的一场悲剧。他倾尽全力将希姆莱改造成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工具;有时他看起来似乎就快要成功了,但到了最后一刻希姆莱却总是犹豫不决,然后又开始喋喋不休地谈论“最后的胜利”。他的所有计划都被帝国领袖的政治动摇和个人软弱所破坏,而他在最后时刻通过伯爵贝纳多特单独达成的和平则是他最后孤注一掷的努力,虽然最终的结果依然是无法挽回的失败。
          如果他的选择落到其他一些领导人的身上,他是否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呢?例如据说戈林与他颇有交情————但不可否认,这是个存疑的问题。 德国试图与西方建立和平的努力来得太晚了,而且是在盟军坚定地昭告天下他们要求无条件投降的决心之后。虽然这么说可能会有人反对,但作为德国情报局的局长,舒伦堡应该知道罗斯福总统对于无条件投降这一要求的态度有多么坚决。但即使是他也无法想象,即使是在最严酷的条件下,罗斯福总统也从来没有想过给德国一个机会使他们与西方达成协议,从而把他们自己和整个欧洲从布尔什维克对抗西方的胜利中拯救出来。他也无法想象任何人会真正相信,就像罗斯福显然相信的那样,即布尔什维克是忠诚且愿意合作的,并将继续忠实于他们的条约义务。虽然他未能使这个幻想最终成真,但不能因此对他过于苛责。


          IP属地:加拿大12楼2020-07-04 12:32
          回复
            他在许多事件中的态度和行动证明了他的确曾真诚地希望通过谈判来实现和平,而这些事件与他作为政治情报处处长的职责却毫无直接关系。1943年夏末,当他听说德国正在考虑入侵瑞士时,他立即进行了干预;他竭尽全力说服德国政卝府,想让他们看清这一举动无论从军事、政治和经济的角度来看都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与此同时他告诉他在瑞士的同事,即联邦特工处处长马森上校眼下德国正盘算的是什么。有一些证据表明,海军上将卡纳里斯统领的军事情报处也在奉行类似的政策。舒伦堡这样做的目的是迫使瑞士采取防御措施,这样他就可以利用这一事实作为借口反对希卝特卝勒的进攻意图,他的行动有助于说服希卝特卝勒放弃这个计划。
            1944年,瑞士的中立地位再次受到德国的威胁。一名试飞新型飞机的德国飞行员带着这架飞机逃往瑞士,在那里他本人被拘留,他的机器也被没收。希卝特卝勒担心飞机的秘密会通过瑞士传到西方列强的手中,于是下令采取措施立即摧毁飞机。这项任务委托给了著名的墨索里尼解救者奥托·斯科尔泽尼;当一切都安排妥当、斯科尔泽尼只待希卝特卝勒下达个人命令时,舒伦堡才听说了这个计划。他再次进行了干预,主动提出以不使用暴力的方式令人满意地解决问题,使行动得以延期。然后,在他的瑞士同事的协助下,他安排了瑞士人在杜塞尔多夫机场现场销毁机器,并答应给他们十架梅塞-施密特战斗机作为回报。几个小时后,苏埃里克的市民们几乎有机会亲眼目睹整场从格兰萨索营救墨索里尼的行动。


            IP属地:加拿大14楼2020-07-04 12:33
            回复

              在同盟国对德国外交部官员的审判中,舒伦堡最终被判处六年有期徒刑。但是这位前德国情报局处处长是个病人,因此这个判卝决只是象征性的。他被安排进了医院,并在离刑满还早时就出狱了。应瑞士吉南将军或他在战时的情报总监马森上校的邀请,舒伦堡先是去了瑞士,之后去了西班牙,在那里他试图与以前曾与他共事过并且现在经济状况良好的一些同事取得联系。可他最终未能在那里找到立足之地,最后不得不前往意大利,并开始为瑞士的一家出版公司撰写回忆录。靠着公司付给他的预付卝款,他勉强维持生计,但却负担不起由于他那糟糕的健康状况所必需的医疗费用。1952年夏天,他旧病复发,并在一次失败或来的太晚的手术后死亡。在当时,他的死亡并没有引起世人的注意。


              IP属地:加拿大15楼2020-07-04 12:35
              回复
                未完待续


                IP属地:加拿大16楼2020-07-04 12:36
                回复
                  居然是老福特的太太!


                  IP属地:马耳他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7-11 01:21
                  收起回复
                    有书吗,电子版也行,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10-17 07:34
                    收起回复
                      附录:海德里希的阴谋————希特勒遇刺案背后的猜测


                      IP属地:加拿大19楼2020-10-17 09:25
                      回复
                        1939年11月8日,在希卝特卝勒离开纪卝念他1923年第一次政卝变失败的传统周卝年庆典后不久,一枚炸卝弹在慕尼黑布尔格布劳凯勒啤酒馆爆炸。许多外国观察家认为这个‘阴谋’是假的,后来一名被随后任命为调查委员会警卝察的高级官员披露了一些证据,而这些证据倾向于支持这一观点,尽管决定性的证据可能永远不会出现。
                        然而当警方逮捕被指控为肇事者的乔治·埃尔瑟并将他于1939年11月8日晚移交给调查委员会的时候,委员会中没有一个有经验的专家认为他是嫌疑人。
                        据说埃尔瑟以惊人的敏锐、果断和技巧把这台可恶的机器放在演讲者讲台后面的支柱上;然而人们却被要求相信,这个已经充分证明了自己拥有过人远见、决心和足智多谋的人,几乎是不遗余力地想要证明自己是同谋。他随身带着一张布尔格布鲁凯勒的明信片和一些炸卝弹引爆器;在他的大衣后面,他还笨拙地藏着一枚前共□党□联盟(一个在纳卝粹党上台之前曾是一个激进的共□党□组织)的徽章,他以一种显然带着秘密的姿态绕着德国边境的海关溜达以确保自己引起注意。他已经拥有进出瑞士过境的真正通行证,几天前他曾使用过这张通行证,他回来只是为了使自己确信他炸卝弹的计时器运转正常。然而即使在这样做之后,他也只需要用他的通行证以正常方式离开德国,那么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使他一定要冒着被逮捕的风险非法越境呢?
                        只有一种原因能够解释这种现象:即埃尔瑟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确保自己会被逮捕。但假如他是那种狂热分子,出于为他所醉心的事业而宣传为目的,渴望在法庭上公开承认自己的罪行,那么在爆炸发生后他完全可以立即向警卝察自首。相反他却选择上演这出复杂的企图逃跑的闹剧,其主要目的显然只能被解释为蓄意让人在边境将其强行逮捕。
                        假设埃尔瑟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病态欲卝望的人,因此他宁愿以牺牲自己生命为代价也要换来这项罪名,也许是一个更合理的假设。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在边境的行为是为了确保他被逮捕也就有理可循,他所持有的这些简单粗暴的证据会迫使警卝察指控他犯有这项罪行,而事实上,他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他为了能够得到这项恶名而强行让自己背负的。


                        IP属地:加拿大20楼2020-10-17 09:25
                        回复
                          从11月8日夜间起刑事调查局的官员便立即开始了调查,起初他们故意拒绝审问埃尔瑟,而是按照他们认为更有希望的方式进行调查。可柏林盖卝世卝太卝保首领缪勒突然发来一封电报,命令委员会立即审问埃尔瑟。此时,埃尔瑟还没有认罪,慕尼黑刑事调查局的初步调查结果十分匮乏,但却是唯一可用的材料。有没有可能盖卝世卝太卝保的首领早已知道埃尔瑟是罪犯,或者无论如何也要让他被打上这样的印记呢?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可疑的特征暗示在这场大型戏剧背后操作的实则另有其人,埃尔瑟只不过是舞台上的一个傀儡。通常在传统的年度庆祝活动之前,警卝察都会将布尔格布勒凯勒啤酒馆置于监视下整整一个星期,就连希卝特卝勒本人也经常参与其中。然而奇怪的是,1939年,在慕尼黑国家警卝察局副局长的命令下,这种监督被限制到仅有11月7日至8日的一个晚上。此外,之前一直负责从事这项工作的官员却在此次事件中被一名刑事调查局的委员代替,而后者是纳卝粹党金徽章的持有者,并且事后没有一个负责的官员受到处罚;警卝察局副局长由于把监视限制在了一个晚上,因此之后以严重失职的罪名指控自己,可实际上他后来却被提升并任命为德国中部的一个警卝察局长;最后党卫军、警卝察和保安局所有相关高级领导都逃脱了惩罚,没有受到谴责。
                          这一切都完全违反了正常的程序。通常在这种性质的案卝件中,即使是远程联系的官员也会被要求承担责任,特别是在警卝察局的案卝件中,任何失职都会立即受到从上到下的一系列惩罚。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官方的说法,仅仅是元首本人的生命幸免于难,最令人吃惊的是这种(从上到下追责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另一方面调查委员会主卝席被转移到国外,后来被指控犯有一些通常会受到谴责的小过失,可他最终却被扔进了集卝中卝营,并在那里一直待到战争结束。
                          但这些也不是全部。后来成为德国海外政治情报处处长的舒伦堡少将和一小部分合作者与英国情报局取得了联系。他和他的同事冒充敌视希卝特卝勒政卝权的德国军官,最终成功地与英国高级官员建立了联系,并引诱他们参与反对希卝特卝勒的所谓阴谋,而他的实际目标则是深入了解英国政卝府更高层次的东西。希卝特卝勒正式批准了这个想法,舒伦堡很快便从他的英国联系人那里得到承诺,一名英国高级官员将在不久的将来到荷兰与他会面。希卝特卝勒也知道这个事实。但是突然,在11月8日下午早些时候,也就是在布尔格布鲁凯勒啤酒馆炸卝弹爆炸前的几个小时,海德里希下令他停止与英国情报局的秘密谈判,并命令他将那两个英国联络员抓获,通过边境带入德国。


                          IP属地:加拿大21楼2020-10-17 09:27
                          回复
                            这就是众所周知发生在11月9日的文洛事件,其中两名被俘的英国特工分别为斯蒂文斯和贝斯特。而现在来看,当初为什么海德里希突然要下这道命令,而这个命令显然违背了之前所有已经达成的协议,把一个本来前途无量的事业在成功的门槛上预先结束了呢?后来公布的官方新闻公报试图给人这样的印象,即斯蒂文斯和贝斯特与布尔格布勒凯勒啤酒馆的阴谋有牵连,是他们雇佣了埃尔瑟,并为他的企图提供了材料。假设这是事实,那么为什么海德里希在炸卝弹爆炸发生前几个小时便下令逮捕这两个英国人? 他知道他们在策划什么阴谋吗?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他没有阻止这该死的机器的爆炸呢? 如果人们接受是海德里希本人安排了整个事件的假设,那么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够得到完美的解释,例如:
                            1. 为什么慕尼黑州警卝察总部临时整改了他们在布尔格布劳凯勒的正常监视程序。
                            2. 为什么没有警卝察在事后因玩忽职守而受到处罚。
                            3. 为什么海德里希在活动开始前就下令逮捕斯蒂文斯和贝斯特,他是否希望通过他们从而把罪名推到英国当局,诬陷是他们在幕后操作。
                            4. 为什么埃尔瑟如此煞费苦心地确保自己被捕,除非他事先接到要求他这样做的指示。
                            5. 为什么缪勒特别命令调查委员会将注意力转向一个人,从刑事调查的角度来看,这个人几乎不值得被怀疑是此事的同谋。
                            6. 为什么被指控的犯罪者从未受到审判。
                            埃尔瑟后来被送进了一个集卝中卝营,并在那里享受到了优待。这种优待通常是留给那些杰出人才的,比如库尔特·舒斯尼格和马丁·尼莫勒牧师。除了此事完全是人为安排的以外,还有什么其他解释吗?
                            如果不是这样,怎么能够解释这个企图暗杀德意志最高元首并成功暗杀了他最老和最值得信赖的八名支持者的人,在集卝中卝营里理所当然地实现了他的每一个愿望,甚至还获得了一台无线电话和一张工作台来练习他的木工爱好? 直到1945年4月集卝中卝营指挥官收到一份特殊的秘密命令,埃尔瑟才被枪卝杀。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假定,这一枪不是射向那个潜在的刺客埃尔瑟,而是射向那个知道得太多的埃尔瑟。
                            但是,人们很可能会问,如果这些真是他做的,那为什么海德里希要组织这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这里就有几个很好的理由。
                            11月5日晚希姆莱与希卝特卝勒举行了一次会议,后者依然在为此前发生的一场争执而愤愤不平。他刚刚与陆军总司令冯·布劳奇施将军就攻击法国的日期发生了争论,布劳奇施强烈反对希卝特卝勒在1939年秋天发动进攻的提议,并提出了许多有力的论据来证明德国武装部队目前无法达成这一目标。希卝特卝勒反应激烈,并且不顾总司令的抗议下令于11月日发动进攻(然而几天后希卝特卝勒取消了这项命令,在一系列推迟之后终于定在1940年春天发动进攻)。希卝特卝勒将自己与布劳奇施的那次争论告诉了党卫军统帅部,并且对军队最高司令部的准备不足以及未能准备好实施他的计划发表了一通强烈的抱怨。显然,他的首要任务是不让德国人民失去对他作为元首的信任。可能是因为布劳奇施的断言让他作出了如此的反应,因为在争论中布劳奇施断言人民对战争没有任何热情,也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祖国对西方列强发动进攻。


                            IP属地:加拿大22楼2020-10-17 09:27
                            回复
                              未完待续


                              IP属地:加拿大24楼2020-10-17 09: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