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吧 关注:172贴子:463
  • 0回复贴,共1

《近思录·卷四·存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4·1守一圣要见
或问:“圣可学乎?”
有人问:“可以通过模仿学习而成为圣人吗?”
濂溪先生曰:“可。”
周敦颐说:“可以。”
曰:“有要乎?”
又问:“学做圣人有要领吗?”
曰:“有。”
回答说:“有。”
“请问焉。”
“请问这个要领。”
曰:“一为要。一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庶矣乎。”
回答说:“守一是要领。守一就是无欲。无欲就能心中静虚,动念正直。静虚则明而无疑,明而无疑就通达;正直就公正,公正就不偏不倚。明白、通达、无私、无偏,差不多就是圣人了。”
——周敦颐《通书·圣学》
4·2四务颐养见
动表节宣,以养生也;
动静之间要节制言语,用以养生。
饮食衣服,以养形也;
饮食和衣服,用来保养形体。
威仪行义,以养德也;
庄严的容貌举止,正确的行为,用来涵养德行。
推己及物,以养人也。
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用来培养良好的人性以及化育他人。
《彖》辞说:颐,就是养的意思。有所养,中正吉祥,原因在于养正必吉也。所谓观颐就在于观其所养也,从而才能根据一切需要而作出相应的行动。所谓自求口食在于观其自养也,从而才能根据所需而作相应的自我调整和规划。天和地是不断地养育着万物的,而圣人应当根据天地规则养贤养能养天下也,因此如何颐养天下其义大矣哉,如能苟得其养则无物不长而取之不尽矣。故无故不得挥霍无度和乱搞排场,当从月令、量多少、以成岁事,制国用、明法度、而图不穷。这就是《颐》之意义所在。
——《程氏易传·颐传》
4·3慎言节饮见
“慎言语”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
谨慎言语以存养自己的德行,节制饮食以保养自己的身体。
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过于言语饮食也。
事情中与自身最切近而关系又最大的,没有超过言语和饮食的。
——《程氏易传·颐传》
4·4临震无惧见
“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雷霆虽然震惊百里,但有的人勺子里的酒一点都没惊洒出来。”
临大震惧,能安而不自失者,惟诚敬而己,此处震之道也。
面临外界大的震惧,能够安定而不自失的,只有内里养气诚敬的儒家工夫而已,这是对待大威天龙的正确方法啊。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定神定,气全神全”是也。
——《程氏易传·震传》
4·5艮背安止见
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动于欲也。
人之所以不能安于自我现有处境的原因,是被欲望引动了。所谓“似喜含悲,虽怒犹乐,七情六欲,如火灼心”是也。
欲牵于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
七情六欲既然在前边牵动着你的心,却还指望岁月静好,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不断舍离,怎得清欢?
故《艮》之道,当“艮其背”,所见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见也。
所以《艮卦》的道理是,当人的注意力“集中凝止在背后”时,人所见的东西在前边,而背却在背后,是故看不见身前喧嚣纷杂光怪陆离的世界。
止于所不见,则无欲以乱其心,而止乃安。
精神凝止在看不见的地方,就没有外欲来扰乱他的心,这就能安于他应当所止息之处了。所谓“身在凡尘,心在天堂”是也。
“不获其身”,不见其身也,谓忘我也。
“不获其身”,就是看不见自己的身体,是忘我的意思。
无我则止矣。
无我无私无欲,波浪就能止息了,就安息了,就涅槃重生了。
不能无我,无可止之道。
不能坐忘,不能无我,就没有定海神针,就仍旧宦海沉浮忐忑颠簸生死疲劳。
“行其庭,不见其人”。
静定归根,不接于物,行走庭除间,见不到其人。
庭除之间至近也,在背则虽至近不见,谓不交于物也。
庭院台阶之间是很近的,但在人的背后纵使再近也看不见,这是说内心不与外物相交。
外物不接,内欲不萌,如果而止,乃得止之道,于止为“无咎”也。
外面不接触事物,内心不萌发欲念,这样保持静止,才是止的正确方法,对于止之道来说,就是“没有灾害”了,就是“无欲则刚”了,就“金刚不坏”了。
——《程氏易传·艮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7-09 18:4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