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学派吧 关注:332贴子:490
  • 1回复贴,共1

隐真子指导学徒小穆婆婆医案一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0年7月24日:
学徒-小穆:我婆婆,55岁。体瘦,素体怕热。泌尿系感染经常发作。昨天早晨又发作,小腹坠胀而疼(手捂之舒),小便意频而量甚少,尿道口灼痛感,想一直蹲在厕所。口不干。舌质淡红,根部苔较白腻,下络瘀粗。双寸稍有浮象,六脉重按则弱。治疗:1.舌下放血,2.艾灸(电艾灸)小腹,3.猪苓汤一付(各20克),治疗后大有缓解。今晨又发作,较昨日痛缓仍难受,小腹坠痛,按之柔软,舌质变红,根部腻苔变少,寸无浮象,但尺部稍有滑象。家里有当归芍药散(原方)嘱先服用6克。加电艾灸后又缓解。
以前常服阿莫西林等西药,服后症状可迅速消失,副作用口干严重。接下来拟用当归芍药散(散剂),合蒲黄滑石。考虑八正散,猪苓汤不是很对症。请师父指导一下,顺便谈谈您对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的认识。今晨又发作,较昨日痛缓仍难受,小腹坠痛,按之柔软,舌质变红,根部腻苔变少,寸无浮象,但尺部稍有滑象。家里有当归芍药散(原方)嘱先服用6克。加电艾灸后又缓解。

A医道隐真子处方如下:
竹叶柴胡25 黄芩15 法半夏15 人参15 炙甘草15 大枣12枚破 生姜 15白芍10 滑石30 蒲黄10 车前草15 瞿麦15 茵陈15
以水1500,煮取900,去滓,再煎,取450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日一剂,3剂

A医道隐真子解答:
小腹坠胀而疼(手捂之舒),小便意频而量甚少,尿道口灼痛感,想一直蹲在厕所。口不干。舌质淡红,根部苔较白腻,下络瘀粗。双寸稍有浮象,六脉重按则弱。多体会一下病机,实际上就是一种木气想升,但是生发不起来。所以坠胀感,一直蹲厕所,所以重在泄肝胆的热气来疏泄因为热气推不动的这部分水嘛。如果舌质不红,不是灼热痛,可能要考虑温阳,但是事实不是嘛,还是要走三焦的热,说白了,就是走少阳的湿和热,也就是水气和热气,在哪里呢?小腹,也就是下焦嘛,干扰了下焦的什么呢,金匮要略说的水分嘛,走水则愈。
为什么不用大柴胡呢,和解为主,不需要泄下,泄下走大肠就会出问题。厥阴病篇伤寒论条文解释我讲过厥阴阳气来复退还少阳有小柴胡的道理。那是因为阳气来复之后厥阴阳气够了,多余的热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推到少阳从表解,一个是推不出去就会化燥成大承气汤和入血分而成热利下血,所以这个一样,也是年老厥阴阴虚的主病,阴虚生热,热传少阳,少阳三焦行气和水,所以容易影响水道通行,也就是会出现小便不利的小柴胡汤证。猪苓汤和当归芍药散都有走水的功能,能够舒展厥阴气机,所以有效果,但是湿热不去,也难后续再奏效。小柴胡可不是单纯治口苦咽干哈,所以合用了黄芩汤去肝胆的内热,
学徒-小穆:虽然还未服药,但是我对师父的方子信心满满。师父解到了我思而未得之处。此方标本同治,可能之后较长时间不会复发。过段时间我再反馈。谢谢师父。

学徒-燕子:用小柴胡思路真妙,抓住早上发作,比单纯用八正类灵动,后续应该还得补阴透热。
跟踪反馈:7月27日
学徒-小穆:师父,我婆婆已经好了90%了。

A医道隐真子总结如下:
水分不利所致,当走水是固然的,但是,由于年老精血不足,阴分不够,由厥阴走向少阳气分不畅,阻碍了三焦水火行输之势,所以导致水道不畅,郁而化生热气,切不可以为膀胱之本病,实际上是厥阴阴亏在先,导致三焦气和水不利在后,所以水热互结在膀胱,尿路不畅。故而老年人的泌尿系统切不可常规治之,要之肝肾阴分不足为本,后必调之于阴分。再者,但凡老病号,需要耐心处治,坚持用药,疾病恢复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所以治病切不可心急,病人急,医生也急,这样就会被病人牵着鼻子走,最后势必功亏一篑,诚可惜也。


IP属地:重庆1楼2020-07-28 22:30回复
    微信17036264


    IP属地:重庆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3-16 21: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