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柑橘吧 关注:5贴子:3
  • 0回复贴,共1

柑橘害虫种类繁多,常常被果农忽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知了的鸣叫为夏天添了许多烦躁,都说知了是夏天的标配,但是你知道吗,知了还能危害柑橘呢!若不注意防治,这烦人的小家伙对果树的危害可大着呢,千万不能忽略!
柑橘上的害虫种类繁多,有些昼伏夜出危害,有些在暗地里危害,还有些钻到果实里危害,常常被果农忽略。
本文将会介绍一些“非主流”的柑橘害虫,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柑橘虫害 来源小桔灯作物科技
“非主流”害虫
1、黑蚱蝉
黑蚱蝉,又叫知了,属同翅目蝉科。其成虫刺吸柑橘幼嫩枝条的汁液,并将产卵器刺入小枝条的木质部产卵, 造成锯齿拉过状的产卵窝,直接破坏了枝条水分、 养分的输送, 导致枝枯枯萎、落叶落果。危害的枝条多为当年或次年的结果母枝,对当年和次年的产量都会产生影响。

▲黑蚱蝉

▲锯齿拉过状的产卵窝 来源柑橘农财通
6-8月是蝉危害的高峰期,成虫白天常在苦楝树、麻楝树干上群集栖息, 晚间则有趋火光的习性。若虫生活于地下, 吸取根部汁液, 使根生长受损, 影响水分和养分吸收,造成树势弱、抽梢少、落花落果等。
2、蝽蟓
蝽蟓,又叫臭屁虫、臭大姐,属于半翅目,危害柑橘的主要是稻绿蝽蟓,其成虫、若虫将针状口器插入嫩枝、幼茎及 花、果、叶组织内,吸食汁液, 危害严重时可造成植株生长缓滞,枝叶萎缩,甚至花果脱落。

▲蝽蟓
蝽蟓具有迁飞的特点,每年柑桔园蝽蟓的大量发生,与夏、秋两季水稻收割后在稻田为害的成虫迁飞密切相关。每年的7月-8月上旬,是广东柑桔园各种蝽蟓产卵与孵化盛期,农户可抓紧此防治良机。
3、卷叶蛾
柑桔卷叶蛾又叫 “饺子虫”、 “钻果心虫”,鳞翅目卷蛾科,以幼虫为害柑桔新梢的嫩芽、嫩叶、花和果实,常吐丝将叶卷折,或将数片叶、数个花蕾黏结在一起形成虫苞,将叶片咬成缺刻或穿孔。同时,卷叶蛾的幼虫还具有转果、转叶为害的特性。

▲柑橘卷叶蛾 来源小桔灯作物科技
成虫白天潜伏在隐蔽处,夜间活动,喜食糖蜜并具趋光性。幼虫遇惊后可吐丝下垂,或弹跳逃跑,或迅速向后爬行。柑橘谢花后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5-6月幼果期)、果实着色期(9-10月),为幼虫的盛发阶段,也是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4、吸果夜蛾
吸果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以成虫危害成熟的果实,成虫夜间飞往果园危害果实,以针状口器刺果吸液,被刺伤口逐渐软腐成水渍状,最后导致果实腐烂脱落。危害较重时,果子受害率可达20-30%,造成严重减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吸果夜蛾危害果实状 来源191农资人
成虫夜间进入果园活动为害,21:00-23:00为活动高峰期,天亮前后即飞离果园,潜伏在杂草、篱笆等处。
危害的高峰期基本都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以后随着温度的下降和果实的采摘,危害减少和终止。
5、烟青虫、棉铃虫
烟青虫、棉铃虫同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以幼虫蛀食花、果危害,为蛀果类害虫。危害柑橘幼果时,整个幼虫钻入果内,啃食果皮、胎座,并在果内缀丝,排留大量粪便,使果实不能食用。

▲幼虫蛀食幼果

▲幼虫蛀食花
烟青虫、棉铃虫幼虫在春、秋两季发生,以4-5月较为普遍,先咬食春梢叶片,继之咬食幼果。初龄幼虫昼夜取食,3龄后食量增大,能转株、转果为害,白天多潜伏于寄主叶下或土缝间,夜间活动危害。幼虫有自残性和假死性。
防治措施
1、加强果园的巡查,发现有疑似的卵块或危害的症状要及时清理,并喷药防治;对于黑蚱蝉,要在其羽化前松土除幼虫。
2、物理防治:灯光诱杀吸果夜蛾和卷叶蛾成虫;糖醋酒混合液诱杀卷叶蛾成虫;悬挂香茅油、樟脑丸据避黑蚱蝉成虫。

▲灯光诱杀
3、天敌防治,在产卵盛期释放姬蜂、赤眼蜂等天敌防治吸果夜蛾和卷叶蛾。

▲天敌寄生
4、药剂防治:抓住防治时期,合理选择药剂进行防治,化学防治应与生物防治相结合,化学药剂要交替使用,减缓抗药性的产生。
黑蚱蝉:若虫出土盛期, 果园地面撒施辛硫磷配制的毒土; 成虫盛期,在果园喷布 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40%噻虫啉水剂3000-4000倍液,或毒死蜱+2.5%溴氰菊酯乳油。
蝽蟓:用毒死蜱等有机磷类药剂,若发现蝽蟓为害仍较多,隔10-15天再喷施一次。
卷叶蛾: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1000-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等。
吸果夜蛾:拟除虫菊脂类农药加展着剂效防治效果好。
烟青虫、棉铃虫:喷施0.3%苦参碱水剂800倍+苏云金杆菌750倍对烟青虫的防效显著。
技术交流群:


1楼2020-07-29 14:2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