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吧 关注:13,525贴子:73,468

盘点二郎神的名字,以及相关文臣武将写的祭文与庙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福建1楼2020-08-01 19:44回复
    李二郎
    两个名字
    李泰,李昱都出现在元朝
    李泰
    昭惠灵显真人祠堂记 汪公
    泰定元年四月
    昭惠灵显真人泰,蜀郡守李冰次子也。冰仕秦孝文王时,凿山穿江以行舟,且广溉稻田,作石犀、石人以厌水怪,蜀人德之,历代庙祀不絶。宋政和三年,改封英惠王,而以其子从祀,谓之郎神。后五年,封昭惠灵显真人。按《宋会要》,所在者如此。而《搜神记》谓真人姓赵名昱。隋炀帝起为嘉州守,率甲士操舟楫爽江鼓譟,存亡人入水斩蛟,故蜀人庙祀灌江口,谓之灌口二郎。宋初,追尊为清源妙道真君。窃详此二説,当以《宋会》为正,第不知祠于吕梁之东者,自何时始。其祠岁久,摧倒垂尽,居民陈必德谘志驿长董恩,于皇庆壬子之秋,重构正堂四楹,像设真人,而以七人从入水者侍。精严峻丽,见者为之竦惧。居民愈加敬惮而恪事之,水旱疠疫必祷,衆欣然以为报效惟影响,于是状其介行。监察御史仁甫属余为文以纪之。《祭法》曰:「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斯真人之谓也。其祀之灌江宜矣,然又能于千载之下血食四方,远益不懈,非有以得乎民者能然哉!夫民至愚,而神天之至不可欺者也,而于真人严惮恪奉,凛乎如在,输诚信,嚮耆艾,不谋而同,凡有所苦必祷焉,而后心宁意惬,甚者如必德軰,倾所积以妥神灵,夫岂偶然而已耶!故为书其颠末,而系以词曰:
    河之水兮汤汤,神之灵兮洋洋。俨千古兮如在,克昭答兮民望。赳赳(阙文)兮蛟虬,如激水兮覆舟。愿夫君兮除民忧,俾浩波兮宁流。疠疫疫兮间作,民札瘥兮委沟壑。愿夫君兮駈并,崇使闾阎兮清漠。水暵兮相仍,民冻馁兮交并。愿夫君兮默祐,雨暘若兮丰登。丰登兮民乐,怀灵贶兮孔愽。羞穀旦兮图报,祀事兮噩噩。吹箫兮代鼓,安歌兮绥舞。荐肥腯兮尊芳馨,灵冉冉兮来下。来下兮从容,恍惚兮若逢,丕欣欣兮愿亨。泰定元年四月,荣禄大夫、司徒汪公记。


    IP属地:福建2楼2020-08-01 19:47
    回复
      泰定元年四月,荣禄大夫、司徒汪公记。
      汪公就是汪寿昌,
      元朝重臣 巩昌府盐川镇(今甘肃省漳县)人,汪世显曾孙,汪德臣之孙,汪惟正的次子。元成宗时担任巩昌府等处便宜都总帅。泰定帝为陕西行御史台御史中丞。元文宗时,为四川行省平章政事。至顺元年(1330年),从征云南伯忽之乱,奉命调配马匹兵器,粮草和军官薪俸。最后官至江南行省御史中丞。数年之后汪寿昌见朝政日非,深感宦海浮沉,为官不易,且自己又早已过了致仕年龄,精力不济,正当急流勇退。乃再次上疏,恳请告老还乡。顺帝见其言词恳切,又离家数千里,遂准其以银青荣禄大夫、大司徒的正一品衔致仕还乡,
      李泰这个名字是他取得


      IP属地:福建3楼2020-08-01 19:54
      回复
        李昱
        白云宫创建二神灵感祠之碑
        二神者:汉关将军、蜀郎君神也将军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佐昭烈定荆益,为前将军,死于忠义。始封寿亭侯,庙食当阳。宋绍圣三年,赐庙号显烈。崇宁初,封忠惠公,二年,进武安王。其后加义勇英济之号。郎君讳昱,蜀郡守李冰第二子也。佐其父除水患有功,庙食灌口川,号护国灵应王。开宝七年,去王号。嘉祐八年,封灵惠公。元祐二年,改感应公。崇宁初,进昭惠灵显王。政和八年,改为真人,未几仍封为王。后又累加威济英烈之号。必其有御灾捍患之实,故见于《宋会要》者如此......
        正议大夫国子祭酒鲁郡王思敬记。
        中奉大夫治书侍御史李稷书丹。
        奉议大夫陕西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张思政篆额。


        IP属地:福建4楼2020-08-01 20:06
        回复
          碑书写者李稷,字孟豳,滕州人,泰定四年进士,至正初出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中书省参议、治书侍御史。至正二十四年任山东廉防使,当年病死,追赠为忠赞理正宪功臣、集贤大学士、荣禄大夫、柱国,追封为齐国公,谥号:“文穆”。
          撰文者及篆额者除署名中著明官阶里籍外,不详。



          IP属地:福建5楼2020-08-01 20:11
          回复



            IP属地:福建6楼2020-08-01 20:13
            回复
              赵二郎,赵昱,宋朝
              出自龙城录,一说柳宗元写的,一说王铚
              王铚,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是宋初著名学者王昭素的后裔,其父王萃(字乐道)是欧阳修的学生。


              IP属地:福建7楼2020-08-01 20:18
              回复
                南宋 南宋宁宗赵扩庆元二年( 1196)丙辰科武举第一人 周虎
                清源妙道真君庙碑记
                开禧二年,虏人合诸道兵长驱入寇和州。虎方奉诏守光楚,刺和。时虏势孔炽,仓卒战弗利,城几陷。会虎方梦见一钜人,冠三山冠,衣白袍,谓予曰:「忠义者,神明所默佑。吾,隋人赵昱也。知子有忠义,以故至此以助子。当益奋其力,护卫一方民。」虎惊起而叹曰:「是何神也?岂可爱尺寸肤,不为社稷计?」遂进部下,令于衆曰:「吾奉天子诏,为国家守臣。今虏寇充斥如此,惟有死报国而已。庶上不负天子之付託,幽不负神明之告戒。」达虏合战,鼓譟入城闉,风雾四塞,咫尺弗克辨。未几,像有光烛寨前,奄见一人,跃马持杖,冠袍一如所梦,越官军,风雾寻消,士卒益有生气,殆默佑虎者。虎乃三十三战,王每昭灵,而无一战不克。间或病,卒起呼王即应,而久即报瘳。由是军势大振,杀虏骁将以千数,最后射死右帅石矻?,虏气沮折,大创引去。和始安,城得以全,而江淮无恙,王之功实居多矣。虎戴其靖国功,治佑民力,闻上,乞崇徽号,貌于和,使其邦世祀于城不忘也。天子曰俞,封护国圣烈昭惠灵显神佑王。龙章锡号,固皆报功,其中茂绩而是庙实由作。始王从李珏隐于青城山,自负奇节,能为人下。隋炀帝伟其才,起为嘉州牧。州方以犍龙之害,民皆嗸嗸,早不防暮。王出奇策以除,郡人神之。隋乱隐去,不知所终。江水泛溢,防断不补,蜀人见王青雾中乘白马超波而过,水患遂平。民德之,建庙灌口,以昭其灵异。唐太宗时,上不豫,祷于王,疾遂瘳,诏封神勇大将军。明皇幸蜀,护跸有灵,加封赤城王。我真宗命张乖崖平蜀,赖神相告戒,言于朝,改封清源妙道真君。至其起仙洞,震灵关,破妖浪,神含沙,历历见功,莫可以悉。呜呼!王之护国益民,励将兵除天下害,而受天子知,以承洪惠旧矣。至是复有兹举者,盖王之功有力于昔,王之惠益崇于今。虎以吾邑有庙在拱辰门内,盖邦人以神能平江患,去灾弭祸,故祀之如此。虎谒焉,见榱桷焕然,屋瓦廊庑,基宇广袤悉如制,思前丰功伟绩,遂勒于石,以垂不朽。虽然,王之神在天下,如元气流行于四时,触之辄感,叩之辄应,殆与天地日月相为周旋。吾邑民仰其灵贶多矣。使天下而有所未感,殆仍感焉。然降丰年,除水旱,平疫疠,弭盗贼,笃名邦而周于天下,则王之昭圣典于无穷,而虎之感王灵于永世也。斯庙之立,岂有渎哉?庸书此以诏来者。
                注:宋朝称三山冠,不叫三山帽 ,多了一个封号:护国圣烈昭惠灵显神佑王


                IP属地:福建8楼2020-08-01 20:26
                回复
                  周虎(1170~1231),字叔子,原籍临淮(今属安徽省)人,宋钦宗赵桓靖康年间(1126~1127)徙居平江府常熟(今江苏省常熟市)。南宋宁宗赵扩庆元二年( 1196)丙辰科武举第一人。该科共录取武进士59人,其中有姓名可考的 7人。能诗文,善写大字,并习武艺,因兼通文武。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举武科第一,曾出使金国为副使,后任和州守。开禧二年(1206年),金兵会攻和州。时城中守兵不足2000人,有人提议退兵保江面。周虎激励将士,誓死守城。一月中作战34次,杀金兵帅石龙批并将领十数,金兵受重创败退,由此与宋议和,江淮一带得以安定。公元 1232年(绍定五年),周虎病逝于家中,享年 61岁。朝廷赠其谥号 “忠惠”,庙号“忠烈”。



                  IP属地:福建9楼2020-08-01 20:30
                  回复
                    周虎



                    IP属地:福建10楼2020-08-01 20:31
                    回复
                      杨二郎,
                      杨戬出自明朝小说《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第四十回:杨戬曾炼过九转玄功,七十二变化,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
                      杨煜出自清朝《河南通志》,此书 清雍正朝总督河南山东军务、兵部右侍郎王士俊等监修的地方志。
                      《河南通志》二郎神庙在府城祀隋灌州剌史杨煜,煜尝断蛟筑堤以遏水患故民为立庙。
                      杨煜是二郎神最后一个取得名字


                      IP属地:福建11楼2020-08-01 20:35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8-01 20:50
                        回复
                          因为二郎神而叫二郎
                          《宋史》:“”政和七年,诏修神保观,俗所谓“二郎神”者。京师人素畏之,自春及夏,倾城男女负土以献,揭榜通衢,云某人献土;又有饰形作鬼使,巡门催纳土者。或以为不祥,禁绝之。后金人斡离不围京师,其国谓之“二郎君”云。“
                          金人斡离不就是完颜宗望,金朝宗室名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次子。


                          IP属地:福建14楼2020-08-01 20:56
                          回复
                            基本可以确定,二郎神最早的人类姓氏是李,出自宋仁宗。最早人名是“昱”,并带着“赵”姓,最晚出自北宋末年左右,后来所有二郎神的名字多模仿“昱”。就像后来二郎神是所有的母亲出身,都模仿云花女一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8-01 21:02
                            收起回复
                              镇楼图是哪里来的呀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0-08-01 21: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