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吧 关注:761,145贴子:3,939,177

[南方都市报]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百度,我搜集整理很费力的,不知道有人发过没,先发几个看反映....


IP属地:辽宁1楼2009-12-29 14:22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驴头狼
    在我新写的《谜踪之国3:神农天匦》中,主人公探险的地方在神农架,那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处在鄂西腹地,又恰好位于北纬30度地带,围绕着这一纬度,存在着许多难以解释的谜团,失落的亚特兰蒂斯,以及壮观的金字塔、百慕大魔鬼黑洞,全都出现在北纬30度附近。
       自古有“神农四宝”之说,被称为“江边一碗水、头顶一颗珠、文王一根笔、七叶一枝花”。那是指神农架林海茫茫,古木参天蔽日,生长着许多珍异药草,甚至溪水都有药性,每当春雷过后,下到山溪里舀起一碗水,便能治疗跌打、风湿。头顶一颗珠能治头疼,文王一根笔能表热解毒,七叶一枝花更是具有奇效,堪称“疑难杂症一把抓”。所谓“七叶一枝花”,顾名思义是一种草本植物,其特征是有七片叶子,在山里随处可见,诸如阴寒热毒之类的症状均可药到病除,相传乃是神农老祖所留,山区那些抓不起药的穷苦人,便以此物救命。
       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里,更有无数珍禽异兽出没,除了恐怖的野人传说外,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生物。相传这种怪物驴头狼身,当地山民将其称为“驴头狼”,体型和驴子差不多大小,头部很像驴,却长着四个狼一般的利爪,尾巴又粗又长,行走如飞,生性凶猛残忍,在找不到食物时就伤害牲畜,甚至吃人。单想想“驴首狼身”的模样也足够可怕,那些相关传说,更像笼罩在深山里的迷雾,面目模糊诡异,令人望而生畏。
       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还曾有猎人在山里打到过驴头狼,可惜尸体没有保存下来,甚至连张照片都没留下。所有关于驴头狼的传说,仅存在于目击者的口头,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证实它的存在。
       这些传说听似荒诞,可往深处想想,却又合乎情理,有考察古生物的科学家认为:驴头狼的外形特征,与上新世的史前生物“沙犷”非常接近,但由于神农架的特殊地理和生态环境,动植物群类非常丰富,与“沙犷”一起生活在上新世的动物如金丝猴、苏门羚等,在别的众多地区都已灭绝了,但在神农架却依然生存着。因此我们也就同样有理由认为,可能有少数残存的“沙犷”也在这块土地上继续生存下来,仍然栖息在人迹罕见的深山密林之中。
    


    IP属地:辽宁3楼2009-12-29 14:23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两头人
      天津有个地方叫“南市”,解放前鱼龙混杂,在街头耍把式卖艺的很多,三十年代出现过一个乞丐,曾经轰动一时,现在上年纪的人,对此都有很深的印象。
         其实要饭的乞丐哪都有,因为以前的叫花子流落四方,或是拖带幼小儿女,或是身体残疾,将身上的苦楚当街展示,以博路人同情,诸如缺胳膊断腿,以及身上的浓疮伤疤,都是他们行讨的资本。
         俗语说:“当过三年叫花子,给个皇帝都不换”。有些人天生就好逸恶劳,不愿从事生产劳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又没什么文化,扁担横地上不知道念个一,觉得当乞丐吃闲饭,天为被地做床,最是适宜不过,这类乞丐也不值得人们同情。但也有许多人则真正是残疾贫苦,生计无着,只好上街行讨。
         不过当时出现在南市的乞丐却很“奇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是个十几岁的少年,他当街袒露胸腹,胸腹前生有一个小孩的头颅,手足眼耳鼻口无不具备,但一直闭着眼皮,要是把眼皮拨开来看,里面白蒙蒙的没有眼珠子,嘴里也没有呼吸,手足软而无骨,有乳头没肚脐,下身应该有的东西也一样不短,只是多半个身子都嵌在那少年胸腹中,根本没有内脏,等于是两头一体,谁看了都觉得触目惊心,既是同情又感到古怪。
         那少年自述是乡下来的,与其兄连身双生,谁要是肯给点钱,多少不计,他就会解开衣服让人看看怀中的畸形兄长。这小子走街串巷,常年以此为生,别看年纪不大,却已经跑过好几个大省城了,甚至还打算攒够了钱,去见识见识“大上海”。
         路上的好心人多,见其可怜,纷纷解囊相助。还有人问那少年:“你怀中那人怎么是你兄长?”那少年说:“先出娘胎的自然为兄,去年他还能说话,别人碰他也有反应,不过今年以来,任凭你怎么呼唤他也没有任何反应了。”
         有些好事的小报记者还对此进行了报道,说这并不是奇事,而是奇形,可见天生为人者,亦偶有变幻莫测之处。那时有个专跑水旱两路码头,唱野台子戏的戏班,班主想以此为噱头谋利赚钱,就将他拐骗走了,又怕这少年逃跑,便给他服了迷药,然后到处展览。
      


      IP属地:辽宁4楼2009-12-29 14:24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双影
        小时候我最期盼的就是放假,放假不仅可以不用上课,不用写作业,还可以整天在外面跑外面玩,对于在平房里长大的我来说,那就是最快乐的事情。我们有四个不错的小伙伴,年纪也都差不多,到了晚上,大家特别喜欢一起坐在院子里讲鬼故事,常常吓得不敢回家,也特别喜欢一起坐公交车跑到比较远的地方去玩。
           那一次,我们四个人约好了一起到天津大学去玩,因为听说那里有很多老教学楼,小孩子的想法总是很天真,打算去那儿探探险。一大早起了,大家准备了点面包和水坐车去了天大。天大的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湖,周围有很多平房,住的都是学校的职工子弟。我们在湖边戏耍了一番后就跑到天大九楼后面的一幢教学楼去玩,时间大约是下午5点半,天已经渐渐黑了。有个教学楼的楼道没有灯,里面漆黑一片。我们想比比谁的胆子大,就制定规则一口气跑到楼顶,然后打开楼顶的窗户向下示意已经到了后再跑下来。谁的胆子小谁就要负担回去的车费,大家都表示赞同,但令我们想象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几个小伙伴轮流来,第一个胆子最大的跑到4楼然后打开窗户向我们招了招手,然后很快地下来了。我是第二个,同样也只跑到4楼,我们俩理由都一样,5楼实在太吓人了,上面竖着一个铁栅栏而且很黑,没人敢上去。第三个小伙伴虽然动作慢,但他居然跑到了5楼也招了手然后跑了下来。最奇怪的就是第四个,他跑进去没多久后就到了5楼,然后在5楼冲我们招手。这个时候出现了这辈子难以忘怀的画面,那个小伙伴又从2楼打开窗户也向我们招了招手,当我们正在纳闷的时候又接着去看5楼,此时的5楼已经没人了。我们明明记得那张脸那手都是他,等于是5楼和2楼同时有人招手。他下来后我们追问他,他说天黑了很害怕就跑到了2楼,5楼根本没有上去。这事把大伙吓得不轻,直到现在也不知道5楼招手的那个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愿是我们看错了。
        


        IP属地:辽宁5楼2009-12-29 14:25
        回复
          插楼!严重支持霸唱!


          6楼2009-12-29 14:25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皮影戏
            我小时候去乡下,还经常能够看到皮影戏,现在可好,没见过有演皮影的,倒见有一堆来收皮影的,都当古董了。据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北京潘家园,也就是《鬼吹灯》里胡八一和胖事当上摸金校尉之前混的那地方,那个时候一套皮影就要一千块钱,现在,早几年清代留下来的全套皮影都要十万块了。
               一般来说,一套皮影就是一个民间皮影班社演出使用的全部影人道具,包括头像四五百个、身子七八十套和舞台布景若干,加起来有近千件,不齐全可卖不出价来。说到这成套的皮影里,头像为什么会比身子多上五六倍的数量?道理很简单,成本,脑袋就那么大点,身子多大啊,得用去多少的驴皮、牛皮?所以,只要将头像和身子换过,那就是另一出戏了。
               至于唱念做打那全是皮影戏演员的本事,别看道具经济,人力也省,跟平时唱大戏那二三十口子人可没法比。皮影戏后台向来有“七个紧、八个松、九个消停”的说法,意思是要演好一出戏,八个人刚刚好,七个人就非常紧张,九个人就有人要消消停停地闲着了。后台里每人都身兼数职,既要弹奏乐器,又要操控皮影,皮影人头和身子平时是分开的,就是身子也分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共十一件连缀组成,演员表演的时候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皮影人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所以非得一人身兼多职不可。不过活儿可不含糊,皮影人不仅会照镜子、眨眼睛,而且穿针引线、点火抽烟无一不会,甚至皮影人哭的时候,还能让观众看见大滴大滴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因为实在太过真实,难免就会流传些不经的故事和传说。
               有人就拿头楂和身子分离这回事儿说事,说是唱完戏就得把头摘下来,和身子分开放好,否则这影人儿也会半夜偷偷跑掉;有一个传闻就是这些皮影人演过三年后,就要用热水重新煮过,再行上色做人儿,否则就会成精了,但是实际上,这些皮影人都是驴皮、牛皮做的,煮过以后不就化了么?那是整个影戏班吃饭的家伙,又不是就此熬了做阿胶。
            


            IP属地:辽宁8楼2009-12-29 14:26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筷子桥
              我在《鬼吹灯》前传《贼猫》里曾提到一座深埋地下的筷子城,整座城楼全以日常所见的木筷、竹筷搭成,虽然形制颇小,但具体而微,有城门、城楼,两侧都是由无数筷子搭建的城墙,那敌楼上竟然还留有数十处观敌的箭窗。城门前护城河上还架有一座筷子桥,通体都用筷子搭成,虽然筷子有长有短,材料新旧各不相同,但粘合得甚是坚固平整,桥面微成拱形,宽不足两尺,但也足以让人踏桥而过。以筷子这一平常所见所用的平凡事物,搭建成也是日常所见的城池、桥梁,就显得这城中更加诡异非凡了,这只不过是行文时的一个手段,要说起出处和关联也是相当有趣的。
                 早年间北京天桥最为兴盛的时候,三教九流云集,金皮彩挂齐全,讲究的是各有各的绝活,各有各的本事,要不怎么管卖艺挣钱叫平地抠饼呢?就是因为他们不种地不行商,单凭这绝活本事就能让看热闹的人把钱掏出来,好让他们买大饼糊口。有个保定府的江湖艺人,也不见他卖艺,也不见他卖药,甚至也不见他吆喝拉场子。他就是见早儿就来,指一片地方,就拿着成百上千双的筷子搭建城池楼阁,每天不重样,煞是出奇,是他独一份儿的买卖,还真有人照顾他的场子,每天都来看他搭筷子楼,并扔下几个钱。不过这江湖艺人全凭筷子横搭竖构搭建成楼,还不像我书中所写的筷子城中那座筷子桥,是以胶粘合而成的;你想想,如果用胶把筷子粘合成城池楼阁回头怎么拆下来啊,那不是砸了自己的买卖么。
                 不过呢,真有不用胶粘合不用钉子构造的木桥,话说英国最著名的学府剑桥大学有座数学桥,就是牛顿利用数学和力学原理设计建造的,整座木桥上既没有用胶粘合,也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就能架于河上供人行走往来于两岸之间,堪称奇迹。后来,好奇的学生把它拆下来,想看个究竟。谁知拆下来容易,恢复原貌就难了。无论学生们用什么方法,就是恢复不了原样,连校方也无能为力。最后,不得不用钉子固定,才重新将木桥架起来,只是这木桥的大小形制,就远大于我书中所提的“筷子桥”了。
              


              IP属地:辽宁10楼2009-12-29 14:27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游医的骗术
                游医一般是指流动的土郎中,没有固定的诊所,全套家当就一个破木箱子,里面有些瓶瓶罐罐,再挑面旗子,上写“家有祖传秘方,专治疑难杂症”之类的字样。
                   江湖游医从古就有,直到现在也能见到,因为现在医疗体系完善,江湖游医那套骗人的土方子逐渐没人信了,所以这类人只能做些“小活儿”,诸如“点个痣、拔个鸡眼”什么的,表面上看着很简单,里面的水却不浅。
                   我家附近就有一位游医,常年摆个摊子,最拿手的绝活就是“拔鸡眼”,另外大医院里对拔鸡眼一类的小手术不太重视,没人愿意做,因此不愁没有主顾。
                   游医收费也不高,有主顾来了问价,他便说:“不管是点痦子还是拔鸡眼,都是一个三块钱,肉刺一根十块钱,早几年一块钱,更早的时候还便宜,以前报纸还五毛一份呢,现在可都是一块钱一份了,水涨船高嘛,没办法的事。”
                   主顾一听是这么个道理,再说三块钱确实不贵,你到医院里去挂个号至少也得三块钱啊,就坐下来脱了鞋袜。
                   所谓“鸡眼”,是由长期摩擦或受压引起的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如果鸡眼尖端压迫神经末梢,会使行走时感觉疼痛。说白了就是脚底下生出一个圆锥形肉垫,一走路就会觉得很疼,就像穿了双不合脚的鞋子,要多别扭有多别扭,鞋小裤裆短,谁难受谁自己清楚。
                   那游医果然使得好手段,抹了些药水,一刀就剜下一个鸡眼,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也不会使人感到疼。
                   最后一数剜出来二十多个,一个三块钱也得六七十块钱了,但那主顾落得脚下轻松,摸出钞票欣然付账。
                   不料那游医却说,且慢,六十块钱您可走不了,他不紧不慢地数了数,张口便要四千块钱,吓得那主顾险些心肌梗塞,脚底下不疼了,心疼。
                   他说原因是鸡眼和痦子都分公母,母的里面有许多肉刺,不拔的话越长越多,拔除了能永绝后患,一根肉刺十块钱。
                   其实根本没这么回事,游医用的药水可以腐化角质层,本来是一个肉垫,被药水侵蚀之后,就变出几百根粉红色的肉刺,他就指着赚这份黑钱,而且告到哪里也都有理,事先说好了一根肉刺十块钱的,不知内情的人,到这只能吃哑巴亏了。
                


                IP属地:辽宁12楼2009-12-29 14:28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江湖金点之地理簧
                  《鬼吹灯》末卷《巫峡棺山》最后面有一个外传叫《金点》,实际上是讲主角胡八一的祖父胡国华给人算命、看风水、相地的故事,书中写此类通过术数为他人占卜吉凶来糊口的人,因为职业技术含量比较高,所以往往被尊称为“金点”。这其实是我的揣测,照评书大师连阔如老先生的说法,“金点”是江湖艺人对算卦相面之人的总称,如同一种群名词似的。
                     这些金点先生们也分好坏,最高境界莫过于通晓江湖金点十三簧。金点先生算命,说话都隐含机锋,处处给人下套,这个套儿,行话就叫簧头儿。今天先不说别的,就单表一下这十三簧的首簧:地理簧。
                     什么叫地理簧呢,其实就是金点先生套问算命的人家乡何在。要知道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是每个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产能耐,甚至可以通过四处的奔走延伸出特殊的职业来:山西陕西的走西口,山东河北的下关东,福建广东的下南洋,四川云贵的走下江这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往细里说,旧时北京干果子铺里的上下人等,多是山西文水人。粮行里头,则基本上山西榆次人的天下。山东章丘县的人,旧时则有两个出路,一是去瑞蚨祥等祥字号的绸缎庄做伙计,二是去打铁,反正都是本乡本土的亲戚朋友推荐,出来进去都是熟人,干别的活儿的也有,但少。假设算命的金点先生懂得这个,有山东章丘县的人来算命,就知道他少不了这两个去处,再一瞅他衣饰整洁,是个买卖铺伙计的模样,就恭喜他说您该入商界,这不就正对上簧头儿嘛。对方准佩服这算命先生,是有功夫的,这算命打卦的钱也就顺理成章地掏出来了。
                     话说这江湖金点地理簧虽然说的是旧时事,但其中还是有几分道理的,比方说现在北京城里多河北河南山东的“北漂”,广东各地多湖南江西的外来工,这是大家生活里遇得着的。北京城里开成都小吃的多是重庆开县人,深圳广州街上的桂林米粉店多是广西钦州人,这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但是我说出这个,可不是教人算命骗钱来着,就当是个谈资,和人聊天扯闲篇的时候说说乐呵乐呵。
                  


                  IP属地:辽宁15楼2009-12-29 14:31
                  回复
                    难道还有插楼机会?


                    17楼2009-12-29 14:32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鬼屋算命
                      “金点”一般在旧社会归属江相派,江代表江湖,相代表文。“绿林为将,金点为相”,这句话就是从这儿来的。
                         这回讲个金点算命的真事,却说当年在保定府,有个鬼屋凶宅,里面邪得厉害,一直没人敢住,至于究竟怎么闹鬼,也没人亲眼见过,反正街上都这么传。
                         某天有个外地来的金点先生,道号玄机子,带着三妻四妾和十几个徒弟,很高调地举家搬到鬼屋里居住,还在门前挂上一个木牌,上写“玄机子在此候教”七个大字。那意思就是要在此地摆摊算命,并声称前知八百年,后知五百载,专能谈人祸福,观形貌知吉凶,闻履声知进退,卦金收一个至一千个大洋不等,因人而异,如果不准则分文不取。
                         不想惹恼了城里的一个人物,这位爷非同小可,乃是督军的大公子,平日里鲜衣怒马、从者如云,专好抱打不平、管些闲事。此人从来不信江湖伎俩,听手下说了玄机子在鬼屋算命之事,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立时拍案大骂:“不知哪里来的妖道,敢在咱这保定府妖言惑众?”
                         大公子起心要拆玄机子的台,于是就找了伙狐朋狗友,事先编排了身份和说词,又让手下人冒充他的表兄表弟,成群结队找到玄机子门上算命,只要这江湖骗子说错了一句,立刻砸了他的招牌,胖揍一顿赶出城外。
                         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玄机子不知轻重,也没按规矩拜山,得罪了城里的一霸,还能有好果子吃吗?可谁也没想到这位玄机子真能未卜先知,他不言则可,言则必中,别说大公子这伙狐朋狗友编造的身份了,连大公子屁股上有颗痣都给算了出来,随后狮子大开口,索要卦金一千大洋。
                         大公子知道是遇着活神仙了,哪敢造次,老老实实地付了钱,这件事轰动全城,达官贵人争相前来请卦问卜,没出半个月,玄机子就收了数万光洋,发了一大笔横财,从此远走高飞,再不来了。
                         您瞧这事不是神了吗,其实无非是“金点”行当里的一门骗术,不知情的觉得神乎其神,但把窗户纸捅破了也很简单,原来大公子身边的狐朋狗友里,就有一个人是玄机子的徒弟,提前设好了局等他往里跳,那能有个算不出来的吗?
                      


                      IP属地:辽宁18楼2009-12-29 14:32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喝血的草爬子
                        记得前两年坐火车,对面的乘客是个身量特别矮人却特别精神的老头,我们叫他老刘,一路上还给我们看手相来着,我就请他吃了份火车上的盒饭;坐在老头旁边的姑娘也是吃盒饭,但那盒饭里只有一片肉,还有条小肉虫子,她当时就没食欲了,想把盒饭倒掉。
                           老刘却二话没说,抄过来又吃了一份,连肉虫子都吃了,还告诉我们米虫子和菜虫子很干净,又不脏,有什么不能吃的?他说自己年轻时做赤脚医生,赶上荒年,饿得熬不住了,真是有什么吃什么,山里人就挖虫子吃,或是跑到水里摸生螺。
                           那时候人们都饿红眼了,凡是逮住的活物没有不敢吃的,死的有时候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往肚里吞了,真闹出了不少人命,有些人直接生吞,肚子里很容易长出“草爬子”,也就是水蛭,临死的时候全身瘦得皮包骨头,只有腹部特别肿大,如果用刀割开,就能发现里面都是喝血的草爬子,草爬子脑袋上都有吸盘,钻到肉里就不出来,除非烟熏火燎,但是草爬子都钻到人肚子里去了,这方子就不能用了。
                           幸亏那时有位老中医,用以前留传的土方子救了好多这类病人,就是调毒药给人灌下去,不过这毒药的用量很难掌握,必须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决定具体下多少药,如果剂量稍微用大了,就先把病人给毒死了。
                           另外还有个很奇怪却很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破了生鸡蛋,放在患者眼前,肚子里有水蛭的人,会觉得气味很清香甘甜,可过不了几分钟,他就会觉得喉咙发痒,好像有物蠕动,随即大口呕吐,把活水蛭从肚子里呕出来。后来我写《鬼吹灯》的姐妹篇《谜踪之国》第一部《雾隐占婆》的时候,主人公司马灰在缅甸丛林中遭遇柬埔寨水蛭侵蚀入体的时候就用了这个传说中的桥段。
                           不过我当年在火车上听完老刘讲的这件事后,觉得还是尽量多吃熟食比较好,毕竟茹毛饮血,是上古之风,然而现代人已经习惯了水火相济而食,消化系统跟原始人比不得了。


                        IP属地:辽宁21楼2009-12-29 14:34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澜沧异事
                          前一段时间,我和公司一个新来的同事出差,由于很仓促,买不到飞机票了,只好坐火车,在列车上跟周围的人闲聊,听对面卧铺的一位乘客讲了一件很奇怪的事。
                             这位乘客老家在云南省,是临近澜沧江的山区,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有许多佤族小孩都到山下一株老榕树下玩游戏。他们玩的游戏很特殊,如果在现代,恐怕会让人联想起《骇客帝国-动画版》,那里边就有一段情节,是一群孩子发现了一个“灵异房间”,人可以在里面体验类似“太空漂浮”一样的失重现象。而那些佤族小孩玩的似乎就是这种游戏,他们轮流盘着腿坐到树下,不一会儿整个身体就开始凌空而起,忽忽悠悠地往高处升,几个起落之后才会缓缓降下。
                             小孩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都以为好玩,感觉像当了把神仙似的,可有大人路过的时候都给吓坏了,光天化日的这不是见鬼了吗?于是连打带骂,把小孩们都轰回家去了,不过山里的孩子都很顽皮,他们在没有大人注意的时候,还是会偷偷跑去老树底下玩“升仙”的游戏,直到后来起了山火,把老树林子都烧秃了,这个“诡异”的游戏才算告一段落。
                             因为山区的人大多没什么文化,又有些迷信思想,遇上怪事也不敢过分探寻,事情过去后就更没人再去追究了,所以这个游戏的“真相”至今无人发现。
                             只是这位乘客另外还讲到,那株老树一直都很邪门,如果天上有野鸟飞过,就会折着跟头往下掉。
                             我不敢肯定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毕竟是道听途说的传闻,仅能猜测其中的原因,那一带常有蟒蛇出没,那株老榕树的树窟窿里恰好栖有巨蟒,它困在树中年深日久,挣脱不出,只能探出蟒首吸气,以老鼠鸟雀为食。这条巨蟒见树下有小孩,便生出吃人的念头,才使树下的孩子腾空升起,如果不是它最终气力不足,或许就要有某个孩子葬身在蟒腹之中了。我将这种推测写进了《谜踪之国———雾隐占婆》,不过我的想法并无太多依据,仔细推敲起来也根本站不住脚,毕竟在《狂蟒之灾》那样的好莱坞电影里,都没有出现能够隔空吸人的巨蟒。我想如果这个传闻属实,树中一定还有某些不为人知的“真相”才对,但并不是每一个“谜”,都有机会找到答案。


                          IP属地:辽宁23楼2009-12-29 14:35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分尸案
                            当年在湖南湘西,发生过一件很蹊跷的命案。湘西那地方自古就是“山多、洞多、匪多、枪多”,山贼土匪多如牛毛,路上行走的客商,孤身坐在山里边歇个脚,都会被人从背后放倒,用刀子割了头去。
                               那时有个布商独自去外地办货,家里不放心,算着临近回来的日子,就派管家带了两个伙计,去数十里外的小镇上相迎。那镇子地僻山深,周围土匪也多,却是回城的必经之地,镇中只有一个大车店,没单间,全都是二十几人一间房的对头通铺。管家来的时候也巧了,他到了客店一打听,得知东主昨天晚上就宿在店内,眼看日头出得老高了,早该出来结店钱了,可眼瞅着从客房里鱼贯出来十八个人,惟独不见布商的身影。
                               管家到房中一看,四壁全是空的,哪里还有人在,他暗觉事情不妙,急忙去找大车店的店主核实,一查房册,白纸黑字写得分明,昨夜住在房中的是一十九人,可光天化日,众目睽睽,怎会无端少了一个大活人?
                               管家情急之下,拼命拦住了正要出门的那些客人,说我们东家昨夜明明住在店里,怎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下落不明了?难保这店是家黑店,暗中谋害过往客商的性命财物。当时街上有侦缉队巡逻,见闹得动静不小,就将店里的人全抓回去严加审讯。
                               本来采访局只想趁乱敲点钱财,不料一搜那十八个与布商同住一室的客人,竟发现每人都带着一包人肉。刑讯威逼之下,那些客人只有招供认罪,交代了案情经过。原来这十八人都是土匪,在路上见布商行囊饱满,就想在僻静处劫杀了谋他财帛,但尾随了一路,始终没找到机会下手。最后跟到镇中,土匪们都假作互不相识,买通了店里伙计,与那布商共宿一室,入夜后待那布商睡熟,就用被子将其兜头盖住,把人活活闷死,然后乱刃分尸,切成一十八块,又都用石灰和油布裹了,不见半点血迹。每人一块分别带在身上,打算离开客店后,扔在山里喂了鸟兽,那就绝对不留任何痕迹了。
                               可这伙土匪还没来得及离开客栈,却被布商家里管事的一闹,使得这案子败露了出来,都让官府五花大绑地捆了,送到省城里游街示众砍头示众,这件碎尸案在当时社会上震动不小,在法场上围观用刑的百姓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IP属地:辽宁24楼2009-12-29 14:35
                            回复
                              【天下霸唱专栏 牧野之章】:人熊
                              东北深山老林里流传最多,也是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黑瞎子,二是黄鼠狼,三是放山挖人参。
                                 这回先说黑瞎子,黑瞎子就是黑熊,熊的种类很多,最可怕的是人熊,实际上人熊的学名,称作“罴”,毛主席诗词中也有名句:“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与熊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罴”的遍体毛色呈现黄白,它不仅脖子长,后肢也比普通的黑瞎子较高,力大无穷,一人粗细的老树说拔起来就能给拔起来,遇到人便人立而起穷追猛扑,而且姿态五官似人,性猛力强,可以掠取牛马而食,所以叫做“人熊”。
                                 经验非常丰富的老猎人轻易也不敢招惹人熊,更别说打主意去狩猎人熊了,但人熊并非捉不得,只是要冒的风险极大,一个环节出了岔子就会把命搭上,因为这种猛兽膘肥体壮,皮糙肉厚,即使被弹丸洞胸穿腹,血流肠出,它尚且能够掘出泥土松脂塞住伤口,继而奋力伤人致命,所以即使猎手枪法精湛,火器犀利,也绝难以力取之。
                                 有言道:“逢强智取,遇弱活擒”。自古以来,有许多猎人们猎杀人熊的传说,大多是以智取胜,其中流传最广的一则,约略是说那人熊喜欢以千年大树的树洞为穴,空树洞里气热熏蒸,冰雪消融,人熊吃饱了就坐在其中,猎人们找到熊洞,就从树洞处投入木块,人熊性蠢,见有木块落下,就会伸手接住,垫坐在屁股底下,随着木块越投越多,人熊便随捡随垫,越坐越高,待到人熊坐的位置与树洞口平行的时候,猎人们瞅准机会,以开山大斧猛斩其头,或从古树的缝隙中以矛攒刺毙之。
                                 据说以前曾有个经验丰富的猎手,他有一次进山打狍子,无意间在山中遇到人熊渡河,便潜伏起来窥视,过河的是一只巨大的母人熊,带着两只小人熊,母人熊先把一只崽子顶在头上赴水渡河,游上岸后它怕小人熊乱跑,就用大石头把熊崽子压住,然后掉回去接另外一只熊崽子,潜伏着的猎人趁此机会把被石头压住的小人熊捉走了,母人熊暴怒如雷,在河对岸把另一只小熊崽子拉住两条腿一撕两半,却忘了追赶,其生性之既猛且蠢,由此可见一斑。
                              


                              IP属地:辽宁25楼2009-12-29 14: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