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吧 关注:23,683贴子:409,002
  • 2回复贴,共1

关于安县西的连读变调及绵阳地区方言的相关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安县西的连读变调是与德阳地区广泛存在的连读变调较为一致的
2、这种连读变调主要分布在绵远河-秀水河的流域区间内
3、饶冬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专门研究,见[饶冬梅. 四川德阳方言连读变调现象考察[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2017, (2): 237-247 ]
4、作者对德阳几个县区的调查发现[阳平+去声]变调现象在德阳地区主要分布在绵竹、旌阳、罗江、中江四个县区,而偏远的什邡、广汉则较少存在。主要是限于对德阳地区的调查研究,所以并没有与之毗邻的安县西也存在这种显著的变调。作者的研究调查与本人的经验大致吻合,的确是在绵远河-秀水河地区分布的
5、在这种变调的原因分析方面,作者更偏向于认为这种变调为音义变调类型,即此种变调是依附于语法语义因素而产生的变调现象。如[鱼+肉]为[阳平+去声]组合,可以有两种语音表达,变调与不变调——变调意为[鱼的肉],形成一个整体概念,而不标调则意为[鱼和肉],实际上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单字。
6、[顾盼. 四川绵阳方言音系分析 [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0);80-83]
其文章是以其本人以及两个当地人(看姓名推测大概是其父母)的语音为参考标准的,可能有失偏颇,其分析基本中规中矩。调值方面可能有待商榷。
7、[毛睿. 绵阳话语音调查研究[D]. 四川: 四川师范大学. 2010]也只调查了一个人
8、[张哲璇. 绵阳安州话“儿尾”和“儿化”构词的音系及语音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这篇文章调查人数68人,看起来挺多。对安县地区方言做了一些更大的调查,但是并没有去区分乡镇调查,连HF相混这种地域显著的现象都没有点出来;对连读变调的现象也没有做乡镇地域区别,但是其对连读变调的记录与分析还是十分丰富的,与饶冬梅的分析基本相同,只是该作者引用的文献术语更多;对儿尾、儿化的分析也很丰富,但是仍然对乡镇地域没有区分——不同乡镇族群儿尾、儿化的词语范围是有差异的,类型也是不同的。——不过总体来说这篇文章信息量还是比较巨大的,工作量很足。
9、读了这几篇文献之后,有一个总体感受是,行政界限未必就是方言语音的界限,而调查者与论文作者多是采用这种大的行政区域进行对象讨论,可能会有失精确度,倒不如则取某几个典型乡镇做更为细致的调查研究更好。另外就是周边跨区域的共性调查也比较欠缺,往往是模糊言之。方言流变的情况也很严重,往往还没有调查记录分析,就已经流变得面目全非。


IP属地:四川1楼2020-09-17 17:46回复
    可能过于催毛求疵,急于记录下正在消失的方音与记忆。


    IP属地:四川2楼2020-09-17 17:48
    回复
      可先了解一下安县人口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迁徙变化!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0-02 08: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