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吧 关注:10,743贴子:3,854,148

《东拉西扯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
[推碾子拉磨洗洗涮涮]
早年农村,推碾子拉磨几乎人人都会。推碾子就是将谷物外皮去掉。将谷物平铺在碾盘上,转动碾磙子,以去掉谷物外皮,由于碾磙子很重,通常用毛驴拉碾磙子,为防止驴吃粮食,需给驴戴上蒙眼或用一木杆支着驴嘴,让它无法吃到粮食,如图(1)图(2)。将碾好的米用扫把扫入簸箕中,再将其倒入摇动的风扇车里,将麸皮吹走,留下粮食。这样碾成的高粱米,仍有部分麸皮,呈红色,称为水米,不同于通称文化米的机制米。水米表面残留的麸皮含有单宁酸,有苦涩味切不易煮熟。有时为了好吃,加些碱煮,但对胃不好。机制米含单宁酸很少,故适口性好,在旧社会是给有文化人吃的,故称文化米。而收获晚遭霜打的高粱米,更难吃。有的只好磨成高粱米面,摊煎饼吃。谷子可以碾成小米,苞米可碾成大碴子、小碴子,大小碴子又可磨成苞米面!
磨可以磨面和磨豆腐,磨面是将麦子通过加料口投入上磨盘和下磨盘之间,通过上磨盘的转动将麦子磨碎。将磨好的麦子用罗过筛,去掉糠皮。筛子用马尾或铜丝制作,固定于竹子弯成的圆框上,罗分为粗罗和细罗,细罗筛出的面粉不含糠皮,所以更白。当然也可以磨苞米面……等。
磨还可以将大豆磨成面,称为豆面,将豆面加入高粱面或玉米面中,贴出的大饼子或做出的发糕更喧腾好吃。磨还可以磨豆浆用来做老豆腐或嫩豆腐,它首先将大豆用水泡涨,将泡涨的大豆与水一起投入磨的加料孔,通过磨将大豆和水一起磨碎,磨细,这就是生豆浆。将生豆浆过滤出豆腐渣,进一步加工就可以做成熟豆浆、豆腐花、豆腐脑、大豆腐、干豆腐等……。
当时,过年前许多人家都要顾人做一两板老豆腐,拿回家放在仓房冻成冻豆腐,供全家人享用!
东北农村几乎家家养鸡,养猪,它可以将农村废弃物充分利用,常用的猪食有谷糠,麸皮,豆腐渣,淘米水,洗碗刷锅水,酒糟,废弃的蔬菜等,但在冬天需要每天用锅烧猪食。养猪不但可以卖钱,还可以为春节期间改善生活。
农村卫生条件很差,炎热时我们男孩子到东大坑洗澡,或用冷水搽身。洗衣服利用烧饭做菜时的草木灰放入筐中过滤的灰水,在搓衣板上反复搓洗,再用清水漂洗。
因为不经常洗澡,换衣服,因此农村臭虫,虱子,跳蚤横行,有的女孩子头上长着虱子及其卵-虮子。为了消灭虱子和虮子,要经常用木梳,篦子梳头,如图(3),用开水烫衣服。
农村的厕所就是在房山附近挖个土坑,周围夹上高粱障子或筑上泥墙或砌上砖墙做成。因此苍蝇横行,特别在夏天更为严重。
每年夏秋时节,家家棒棰敲打的梆梆声不断,原来是妇女们在家棰沈衣服。也有人到大坑边上棰洗的!
浆被面非常有趣,妇女们把洗好的被面晾到半干,再把它们一件件一地用浆子重新揉一遍,都浸的湿湿透透的,两人一人拎一窄边,折成一长条儿,一晃一抻,就像两个人在拔河,抻好了,抖开,再晒上,小心地两边对齐,晒干了,一件件仔仔细细地叠的板板正正,再用重物一压,压过了的衣物就像用过“定型胶”一样,叠的啥样就是啥型,一条条纹路,横平竖直的,散发着暖烘烘的香味,令人舒服。
  上秋了,便把浆洗过的被面拿出来,做好,冬天就又可以盖上干干净净,香香的被子了,总觉着那时候的被子比现在暖和!
如今的农村,恐怕碾子磨蓖子棒棰早已成了“古董”!





IP属地:吉林1楼2020-10-27 19:41回复
    磨碾与我们不同,这与图一的功能相同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0-28 06:06
    收起回复
      (2)
      [早年的衣食住行]
      小时候,我家住呼兰县双井区西沈村,全村不论男女老少(十几家有钱人家除外)夏天都是穿白色布衫、黑色裤子,根本不知背心裤衩为何物?脚穿自家做的布鞋,没有穿袜子的,鞋底是用破布打的疙巴(用浆糊把破布一层一层的糊起来),叠起几层来用麻绳衲成,鞋帮也是疙巴,鞋面是新布的。那时有各种鞋子,妇女们互相交流鞋样子(用纸剪成的)。
      晴天下地干活戴个草帽,雨天外出披一条麻袋,雨大了多数人就不出屋了,少数人身披蓑衣。男人都剔光头,姑娘、媳妇梳小辩、戴发夹、扎头绳、头绫什么的。老太太都梳个疙瘩纠,有时还套上发网,多数老太太叼个大旱烟袋,守个烟笸箩没事坐在炕上侃大山,烟是自家菜园子种的,成年男人多数腰间别个带烟口袋的小烟袋,有事没事也要装上一袋!
      秋天个别家庭穿夹裤夹袄(即有里子的衣裤),多数人家仍是夏天的装朿,但早晚都披个棉袄,以避风寒!
      冬天人们穿上空心的棉袄、棉裤,即没有衬衣衬裤,也没有裤头,睡觉时身体挨着炕蓆,第二天早晨常有炕蓆花子印在肉皮上…,个别人还有棉袍(继母就曾为本人做过一个棉袍)。头顶狗皮帽子者较多,也有戴瓜皮状毡帽的,脚登家做的布棉鞋或草鞋或靰鞡,条件好的人家可以穿毡疙瘩、毡靴!若穿布棉鞋,都要穿一双袜子,用不几天袜子就破了,人们用块布,把袜子套在袜底板上补,一冬也就是一双袜子缝来补去!春天的穿戴先是与冬天一样,到端午节前不久才能脱掉棉衣裤…
      我家主食为小米干饭、锅贴大饼子、苞米碴子粥、高梁米干饭,以小米干饭和大饼子为主。夏秋之季,各家都泡一缸苞米碴子,待有臭味时捞出晒干,上碾房碾成面,用它包菜团子或用擦菜板压成饸饹(面条状)都特别劲道好吃。春天吃盐豆子或黄豆芽汤就饭,最好的是甩袖汤了!春未夏初可以吃小葱蘸酱。夏秋两季各种菜蔬都有,如土豆炖豆角、土豆炖茄子、黄瓜大葱生菜…蘸酱。总之应有尽有。冬天有土豆、酸菜、萝卜!
      酱油、醋、盐都是用鸡蛋换的,就连吃点水豆腐、干豆腐、小鱼小虾什么的也都是拿鸡蛋换。平时根本吃不到煮鸡蛋,只是吃几回甩袖汤,过五月节时则可以大吃一顿煮鸡蛋。一年中,每逢五月节、八月节家里割一斤肉包一顿饺子,再就是过年才能见到饺子。父亲爱喝酒,也只能是五月节、八月节各买一斤解解馋,过年才能打上一大绿瓶子(3斤)酒……
      秋天吃香瓜、西瓜都是佘账,待冬天打下粮食再还债。
      家家地头都种麻籽,秋后用麻籽换麻油炖菜吃,也用它做灯油(小碟中放点麻油,捻一个棉花条放在碟中)晚上照亮。此外每年过年时煎点猪油,留着炖豆角吃,很少买豆油!
      铲地时,家中淘米碾面,蒸粘豆包吃,过年前后有粘豆包、切糕和粘糕饼子吃!
      关于住,一般都是三间坯草房住四家,中间那间是四个灶台的厨房,东西屋南北炕各住一家,土改后,多数改为三间房住两家了,条件有所改善。
      四家也好,两家也罢,邻居间都是和谐相处,谁家做什么好吃的,例如包饺子,都要给各家送上一小碗!我家曾住东屋南炕,北炕是许才叔夫妇二人,西屋南炕是何永贵大爷,北炕是于成林叔叔。记得有一年许才叔每天到瓜地上一挑子瓜,到后站去卖,隔三差五回来就说今天剩两个,送给我吃。1987年我回去时,还去看了他,我回营城时,他搭伴到长春窜门,在长春站我请他简单吃点饭,之后目送他登上公交车,如今不知他是否健在?
      关于行,没有什么说的了,一年中农民也就是打年纸乘火车去呼兰县城走一趟,如果去其它较远的集镇可以花钱坐斗子车(穷人是坐不起的)。平时到附近村子,都是靠两条腿!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10-28 06:51
      回复
        所说农家用具“名称”,磨又分水磨,干磨,香油磨三种,细分的话水磨又分豆腐磨,煎饼磨,还有浇地的推水磨。干磨五谷粗粮面子磨,小麦白面磨,从表面看磨的原理外形差不多,但磨膛内的粉碎原理大不相同,只有石匠师傅的手锤,垛子,签子,铳子,一根红绳为尺寸见分晓技艺手艺。


        IP属地:吉林4楼2020-10-28 07:16
        收起回复
          碾子组成部分全名称;碾砣,碾盘,碾框,碾轴,碾台主要部分组成;细分;碾砣两头的小坑叫碾脐,碾盘中心方孔叫碾关隙,方孔中立的圆木棍就是碾轴,碾轴和碾框链接部分都镶有铸铁,轴上的叫键或叫键子,框上的叫㧚,


          IP属地:吉林5楼2020-10-28 08:27
          回复
            (3)
            [我的咪咪]
            「咪咪到来」
            2004年8月,我孙女过生日,有同学送给她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猫。她爸妈都上班,没有时间伺候它,于是就住在我们家中,在合计取什么名字时,采纳了孙女的意见,叫它为咪咪,那时它非常上食,吃什么都香,有几次买小鱼儿打鱼酱,它狼吞虎咽的吃了半小碟。
            一天,我只穿一件背心在厨房挤小鱼,它闻到鱼腥味,立即从阳台门登着我后背跳了进来,把我背后抓出了血,不得不花钱打狂犬疫苗!
            「首次暂别」
            2006年夏,老伴陪我到北京玄武医院住院(因莫名其妙的后背痛),只好把咪咪交给孙女儿的妈妈代管。
            20来天,几乎每天都在想念它…回家的第二天立即去取它,儿媳说,它总是在背旮旯的地方猫着,不敢见人,只有吃食、喝水、拉尿时才出来一会儿,这让我非常难受!
            说也奇怪,那么长时间不见面,它还认识我,我亲手把它抓进笼子,打车回家。路上,它由于害怕,嗷嗷叫个不停…到家后,它也不东躱西藏了。
            「陪伴着我」
            2007年春,我患上带状疱疹病,腰部前后右侧出现绿豆粒大小丘疹、水疱,几天后由澄清透明的水疱变为混浊的脓疱,以至糜烂。剧烈疼痛让我难以忍受,几乎二十四小时不能入睡,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在床上一躺就是半个多月。
            这期间,咪咪总是在我的枕头傍边陪伴着我,似乎有一种不离不弃的情义。它虽然不能给我端水送饭,但是却给了我很大的精神安慰!
            「众人夸赞」
            2005年,我得过一场大病刚好。便天天为它的将来做打算,害怕我走在它前边,把它变成流浪猫,于是有了送人的意向!
            到了2007年,我们去宠物医院给它打预防针,从医院出来时,老伴要到同志街一个超市买点东西,便把装在小铁笼中的咪咪放在路边由我照料。我老伴刚进超市,就有十多个人把我围住,七嘴八舌的问我,是不是卖呀,要多少钱哪?我想了想说,卖是不能卖的,不过谁家若是能善待它,我可以送给他…就看其中一个40几岁的妇女,伸手抓住了笼子说,老大爷,您送给我吧,我家三口人,女儿在念初中,我们都喜欢小猫…我说,我老伴在超市呢,等她来再说吧,此时众人仍舍不得散去,并不断夸赞我的小咪咪!
            「泪水不止」
            过了一回,老伴回来了,从人缝中挤了进来。我把情况一说,她也同意了(我俩不止一次商量送给别人养活)。那位妇女还像是有点不敢相信的样子…待她弄明白之后,还给我们留了坐机号,说想了可以来看看!此时刚好过来一辆出租车,我们道别之后砧进了出租车,车刚刚启动,我回头一看,那位妇女拎着笼子也离开了原地。一股生离死别的氛围突然袭来,令我放声大哭,满面泪水不止。老伴立马叫停了车子,下车高喊那位妇女…还好,人家二话没说,把笼子放在了车中。
            「昼思夜想」
            回到家后,怎么想都觉得这事做的不对,为了咪咪的未来,送给那位妇女是最好的选择。大约三、四天后打电话让她来取猫,那天下午,她同其外甥女儿打车过来,我们在公交站把猫交给了人家。老伴还拿出70元钱(当时手中只有这些钱)说给咪咪买点饼干吃(它那几天很愿吃的食物),人家再三推让,终于收下…
            咪咪送人后,我像失了魂似的,毎天坐立不安,吃不好睡不下。时不时的看手机中的录像,毎次都会流泪,甚至看到它脱掉的毛也会伤心不已。老伴看出我的心思,又打电话要咪咪,人家还真不错,说它这几天总在床或沙发底下趴着,不见人,今天刚刚出来吃点东西…。既然这样,您就来取回去吧。于老伴与之相约在同志街超市交接…咪咪又回到了我的身边!
            「二次暂别」
            2009年4月末,老伴又陪我住进了医院,怕咪咪送到儿媳家“受罪”。决定把它留在家中,由我孙女的爸爸照料:毎天在家中留下足够的猫粮及水,让它自己在家。我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问问情况!
            二十多天过去了,我们回到家中,它仍然认识我,来回蹭我的裤腿,时不时的喵喵两声。当我看到它两眼皮下有小母手指甲大小的眼屎,心中非常难受,如同做了伤天害理之事一般!我知道没有人敢给它弄下来(谁弄,它就挠谁,但我是例外)。我急忙把它拉住抠了下来,恢复了它的本来形象,我的心情也随之阔然开朗!
            自2009年5月至2017年8月,我们一直斯守在一起……
            「其他表现」
            听到客人敲门,咪咪立即跑到房门口去迎接。客人进屋后,它必须挨个闻闻,客人走时,它也在门傍目送…
            还记得从2007年秋到2009年春,我几乎每天都在小区活动站下棋,每天晚上5点左右回家。咪咪发现了这个规律后,逢到下午5点左右,必然蹲在房门口的小柜上,一声接一声的叫,待我进屋时,它急忙从柜上跳下,来回蹭我的两条腿…
            更有趣味的是,一到吃饭的时候,看到我还在床上躺着,它便喵喵的叫我,看到我在穿衣服,它便去了大厅,然后又踅回来叫。当我下床时,它便蹭来蹭去……直到我出去才算结束!
            2017年8月15日,咪咪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我是悲痛难忍,写下这些文字,算是怀念它吧!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10-28 09:31
            回复
              我小时候放假去农村姨家姥姥家都要帮她们干活,每次都会被拉去做1图和2图的动作,看了楼主的图我才知道原来这都是牲口干的活,我被侮辱了!


              IP属地:河北7楼2020-10-28 11:33
              收起回复
                (4)
                [念书与篮球]
                我曾零零星星的讲过我参加工作前有关玩篮球的事儿,今将它们凑成一集,便于查阅。
                1945年秋,西沈村小一直停办,到1949年秋才开学。可是家中农活多,仍需我在家种地。
                这年夏天学校安上一个篮球架子:一根粗木立柱上装有篮板,篮板上装有篮圈,篮圈上拴有篮网,起初我根本不认识这是个什么东西。
                一天晚饭后,蹓跶到学校,看到一邦孩子抢一个篮球投散篮(说投散篮是抬举他们),我便不由自主的挤在他们中间,因为都是一个村的,互相认识,虽说无人欢迎,但也没人反对。在这邦孩子中我也不算矮,逐渐的我抢到的机会多了起来。
                当时没人知道篮球到底怎么个玩法。也就是抢到手端大盆式的往篮圈上一扔而已!
                自那天起,每天晩饭后都要去玩,直到天黑看不清东西为止,有月亮时就玩到二半夜。
                当年的篮球是外边用真皮缝制,把胶皮胆装进去后,再用气管子、气针打气,之后用皮绳封口。
                (图一)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10-28 14:37
                回复
                  1951年8月考入呼兰中学,被分配到24班(共28个班)
                  我们班到校没几天,就从体育组借来一个篮球玩。通过玩篮球,同学们很快的熟悉起来了。大家对每人的篮球水平也有个初歩了解。
                  刚过十月一日国庆节,学校就组织一年级以班为单位的篮球赛。我们24班的班队毫不费力的、很快就组成了。
                  队员有尹凤志、魏星学、李树森、柯学礼、包维连、杨传玉。
                  前三轮采取淘汰赛制,10多个场地同时进行,第二轮过后尚有7个队,抽签决定第三轮轮空者,很快就剩4个队(我们是4队之一)进行循环赛,争夺前4的排名!
                  那几天全班同学,不论男生还是女生,都亲临球场为班队加油助威,队员们越打越来劲⋯。最终拿到第几名已记不清了,反正为班级争得一纸奖状。
                  赛后本人当即荣幸地被吸收为初中组男篮校队,也是初中校队中唯一的一年级生。
                  学校初、高中男篮教练并不是体育老师,而是教几何的一位微胖的操南方口音的赵老师,他非常系统的为我们讲解传球、接球、运球、投球、抢篮板、看人⋯等技术。
                  记得当年篮球规则与现在大不相同。三秒区是长方形,没有三分球;仅有三秒、五秒违例而无8秒、24秒违例;场上5个队员,前锋、后卫各2名、中锋1名,没有大、小前锋之分,也没有控球后卫与得分后卫之区别;每场比赛仅有2节,每节20分钟,分别称作上、下半场⋯
                  (图三)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10-28 14:46
                  回复
                    为了玩球,1953年夏季,有六七个同学,搞起了通勤(天天乘火车上下学)。
                    对学校说:「家中有事要帮忙」,对家说:「学校人多住不下,老师要我们通勤」。两边都信以为真,于是每人都买了通勤票(学生通勤火车票要便宜好多,但究竟多少?已记不起来了!)
                    从此我每天早晨五点多钟,吃过继母点着小豆油灯专门为我做的饭,再装一饭盒帯上,以便中午充饥。
                    继母生怕躭误了我赶火车的时间,还特意买一个小闹钟。我这样做无疑给继母凭空添了许多麻烦与负担,今天想起来,实在对不住她老人家。
                    乘客运火车时间长了,跟列车员们混的挺熟,她们都是初小或高小毕业生,知道我们是中学生,不乏羡慕的眼光与友好的语言,甚致我们可以互相称名道姓,相互之间也特别的客气!
                    下火车要走8里多路,才能到学校,有时遇到平板胶轮车,车老板们都挺好说话,准许我们蹭个坐,一直把我们拉到呼兰城东门,因他们往别处去拉货,我们才不得不下车步行。
                    每天下午不到3点便可离校,到呼兰车站与车站工作人员打一场球,再乘火车回家,几乎天天如是,与车站的工作人员混的很熟,甚是开心。
                    暑假一到,沈家车站便热闹起来,我们与车站粮库工作人员的篮球友谊赛,几乎天天进行。每年都要搞一两次四队循环赛,这四队是:农民联队(由周围几个农村农民组成)、车站队、粮库队、中学生队(李才、崔学民、金国昌、邓喜和、孙操、邓谪环及本人等)⋯⋯农民联队虽然身体好,力气大,但终因技术欠缺,位排最后,第一名非学生队莫属。
                    记得西沈村有个叫史长孝的同龄人,只念过四年书,但人高马大,篮球打的不错,他也是农民联队的成员,2011年听我二姨家二表弟说,史长孝还健在,可2013年消息是他已病故。哎!人生无常啊,愿长孝老弟安息!
                    (图五)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0-10-28 14:55
                    回复
                      拜读


                      IP属地:江苏13楼2020-10-28 22:29
                      收起回复
                        老哥多大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10-29 05:42
                        收起回复
                          1954年8月考入鸡西煤矿学校
                          学什么专业,在报到后由我们自己填表,经学校批准。当时学校有四个专业:採煤、机电、机械、选煤。
                          同学们都在探讨报什么专业好,我却与一帮尚不认识的同学打篮球,玩的不以乐乎!后来听玩伴李才的话。报了採煤专业!
                          李才被分到採107班,我被分配到採108班。
                          我们班队曾拿过校内球赛的冠军,见下面照片。但本人还是鸡西煤校的校队,校队最多的比赛对手是:学校教工队、黑队__鸡西矿务局队。与前者对阵我们赢多输少,与后者则略显下风。
                          矿务局院内设有灯光场,又离学校很近,所以经常利用周六晚饭后的时间与他们对抗,届时学校球迷把灯光场围个风雨不透。本人是身披5号球衣的中锋,凡学校喜欢篮球者,都认识我。
                          2005年李才来电话,让我到一餐馆赴宴,我进屋一看,只认识那树林,其余全不认识,他们七嘴八舌的说:「我们都是58届的,论起来你是我们老大哥呀,你不认识我们,我们可认识你,你当年是校队5号,我们可羡慕你了⋯」。经他们自我介绍,才知道他们都是我下一届的校友:刘延度、刘凤歧、李吉扬、那树林、杨文胜、于永河,几句话更加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图六)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0-10-29 06:37
                          收起回复
                            1957年5月,全班同学赴鹤岗矿务局,进行毕业实习,全班分两部分,新一矿(东山立井)和南山矿,我就在南山矿。东山立井有个工程师,名叫赵纯,是前几届毕业的校友,他是鹤岗矿务局男篮队员,经常约我们打球。
                            有一天周六,赵纯又约我们下午打球,我的同学电话告诉我,我如时步行到东山立井,说是赵纯在井下义务劳动,一会儿升井就开战!
                            结果等到一个天大的坏消息,他探出头来看看上边放下来的木头怎么还沒到,恰在此刻木头飞速而下,他头部撞伤当即身亡!其父是井下大木匠,早已公亡于井下。其弟弟是北京矿院的应届毕业生!
                            煤矿工人苦累之外还有风险跟着。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0-10-29 06:41
                            回复
                              (5)
                              [工作与篮球]
                              前面说的是我参加工作前(学生时期)玩篮球的事儿,现在说说参加工作后玩篮球的情况。
                              1957年8月终于在鸡西煤校毕业了,被分配到蛟河矿务局。家住汤源县的李正霖及我同村的李才两位同学,搭伴从沈家站买了去蛟河站的火车票,一天我们乘车经由舒兰到达蛟河,又步行许多路才到了蛟河矿务局。
                              局干部处很快就公布了分配方案,我们班的同学,王雅茹(女)、王凤春、汪海洋、我等4人到蛟河矿,李正霖、金风(女)到营城矿,蒋波到桦甸矿。
                              我得到消息后,便急急忙忙约上几个同学去篮球场与局里的干部们打篮球。中间金风同学把我叫到场边,要求与我对换,我立即同意,于是他留在蛟河,我去了营城。
                              记得局团委宣传部副部长齐抚玉也在场上,当时我们并不认识,是后来在营城煤矿的灯光场碰到了他,当时他已经是七井的主要领导之一。那天晚上我们在灯光场与七井比赛时,齐无意中撞了李正霖一下,李大发其火,有些要动手的架势,我们从中劝解,才得以解决!


                              IP属地:吉林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0-10-29 0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