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吧 关注:50,446贴子:572,935

回复:读了第一遍,很反感孙少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说的不错。实际上的孙少平只是读过几本小说,自己没有任何理想和目标,无论是对于事业还是爱情,很多时候都是被动的,只是作者让少平开挂而已。
少平只是一个在地下对工友可以显摆自己读书过,满嘴于连、牛虻、保尔,羊群里装骆驼,仅此而已。


IP属地:澳大利亚21楼2020-11-04 13:01
收起回复
    少平像是个机会主义者。无论是外在还是学识,他都不断的在加强武装自己。他时刻都准备了一套干净的衣服,能让他成为一个普通人。他也利用任何时间通过阅读来补充开拓自己的知识。他就像是一个守株待兔的猎人,等待机会的到来。
    少平好像没有炫耀和显摆自己吧,他都是生怕别人知道他是文化人而躲着读书。
    你能说下他书中显摆的地方吗


    来自iPhone客户端22楼2020-11-04 18:48
    收起回复
      提到破鞋子,每个人第一反应就是破落的孙玉亭。直至全书结尾,破鞋子仍然与他相伴。做为书中的一个配角,在时代的大浪潮中,孙玉亭依然能坚持自己心中的道路,不为外界的变化所动,至始至终不曾做出一点改变,仅这份坚持,就值得敬佩。
      以我的视角说另一个孙玉亭
      孙玉亭5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在孙玉厚和他媳妇的照看下13岁去陕西读书。其实在孙玉厚夫妻眼里这个弟弟反而更像是他门自己的孩子一样。当时家庭5人,玉厚母亲,玉厚,他媳妇还有玉亭。书后曾写道玉亭不会做农活,那说明玉亭从小就是被宠爱着长大的,虽然穷了点,但不妨碍玉亭得了娇生惯养的毛病。玉厚一直想改变家庭现状,以他的认知,读书是唯一的出路,这个希望就落在玉亭身上。13岁的玉亭远赴陕西读书,初中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工厂做工人。这可是阶级的跨越,是玉厚一直盼望的事情,由此可见玉厚这个结交的兄弟在当地有一定的能量,当然从孙家其他人看来,玉亭的学业是绝对没问题。并且书中对于玉亭的负面描述都是回农村后的。可以说13岁前的玉亭有娇生惯养的毛病,性格上还没什么问题,不然玉厚也不会全力供他读书。但从离家后,再回到双水村之间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陕西读书工作时发生的事作者没说,但能从文中玉亭的人物性格和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件做出一点推测。


      来自iPhone客户端23楼2020-11-06 19:25
      收起回复
        如果少平回来和少安一起干,就和现在的山西大多数煤老板的家族煤矿产业一样,一个煤矿一家人在里面赚钱。我和前一楼的人观点有点一样,少平是个追梦者。追求的是自己精神的世界。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11-06 22:09
        收起回复
          平凡的世界,一开始好多人应该都有那种感觉,以为孙少平,凭着努力,和喜欢读书的习惯,最后会走上仕途,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颠峰,没想到结局却当了掏碳工,可能还接盘了师娘。现实中有多少孙少平那样的人?拼尽全力依旧没能成功?孙少平给我的感触是,我们可以平凡,但不能接受平庸。孙少平的精神楼主你要好好体会,如果楼主你喜欢努力就能创造奇迹的角色,那就去看天蚕土豆的斗破苍穹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0-11-08 18:10
          收起回复
            不在农村生活过,不知道农村的艰难,出人头地现在难,以前贫困年代更是难上难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11-11 10:40
            收起回复
              作者的本意就是表达对体制的不满,少平少安等看似是一个个体,其实代表了一大群人,制度下的受害者。


              IP属地:江苏27楼2020-11-16 15:41
              收起回复
                楼主你这个帖子不错,感觉这个书里不少人是反着写的。一些野心家投机分子写成安平乐道的人,一些高尚有道德的人写成虚荣贪婪之辈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1-02-01 00:32
                回复
                  孙少平就是很矫情


                  IP属地:广东31楼2021-02-06 10:58
                  收起回复
                    我觉得孙少平很自私又矫情,他的自私表现在对自己的家人,父母和哥哥牺牲自己把他供出来,他做了两年老师,轮到他为家里出力的时候收拾行李就走了,也不管家里农活有没有人做,家里的砖窑人手够不够,我觉得说他出去逛一点没错,反之对伤害过他的人以德报怨,反而把别人对他反转的好感引以为傲


                    来自手机贴吧32楼2022-04-11 14:15
                    收起回复
                      我跟楼主有类似的感觉,可能我们不是处于那个时代的原因吧。我不仅不理解他为什么干农民工拼命,作者好像说什么想要找到生活中的苦,并且甘于苦,享受苦。不理解!!!
                      但是越看越不理解,兰花对王满银死心塌的爱,润叶刚结婚时对她丈夫的极其冷漠。。。
                      后来就告诉自己,嗯,可能是那个时代的缘故吧,而且我也代入不到那个时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2-04-17 22:25
                      回复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好高骛远,不负责任


                        来自手机贴吧34楼2022-05-12 02:55
                        回复
                          我认为,从少平家人的角度来看:供少平读书是为了想要改变阶级,让老孙家翻身。但是在少平的位置看,会有很大不同:他接受了更高的教育(其中大部分源自和晓霞的交往),但是他本身并没有强烈的改变阶级的愿望,他在思想变得更加广阔之后有了对他所想象的世界的好奇和向往,他想出去看看,之少平靠自己的勤劳与真诚一步一步地向更好的生活迈进,一个正式工人--这是孙玉厚一家从未有过的,一个无依无靠的农民子弟在城市中独自打拼是多么的艰难啊,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没有体会过少平的经历,我们就没有资格对少平的发展感到悲哀。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2-06-13 01:08
                          回复
                            楼主是没有那个时代的生活经历,不然就不会那么说了。以我家为例,上世纪60年代,大家都吃大锅饭,每家都是几个孩子根本吃不饱,爷爷招工去了平顶山煤矿,家里有了吃商品粮的人,生活才好点;后来大伯顶爷爷班,二伯上了高中后又读夜大凭自己本身也在煤矿上有了干部身份,那时候奶奶一个人在老家种地,我们家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2-06-19 09: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