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青人吧 关注:2,270贴子:45,631
  • 2回复贴,共1

解秘穿青人家谱上大桥头小桥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康乾盛世,穿青人文化教育得以发展。乾隆朝中后期,因无谱备查考籍(相当于今之政审)穿青子弟不能入府考秀才。清朝隆五十八年,在所谓"入"黔四百余年后,李代龙公十三世孙李公士儒开建贵竹李氏代龙公家族族谱,时越四百余载,明朝一代三百年家族无一纸文明传承,如何编谱?只好略古详今,据口传、考祖墓、参看改土归流后的赋册、搜集家族中的一些家史记录…确定祖源吉安府庐陵县(古代中国考进士最厉害的地方,南方人文之邦)小桥边李家湾,并于遗训中特别交待代龙公以上世系因荒远实无考。后来一些未见此首谱的支系写谱,祖源地描述千差万别,同“入"黔的其他姓氏编谱有大桥头…出现,所以谱板改板手写大桥头…,并把后人无由追索的"江"祖手写于谱,并开字取号,逐渐形成近百世系对接上三黄五帝。至于代龙公是江西汉民少民入黔还是官方所言土著人民汉化,争吵不休。但大桥小桥从此被各姓氏谱传抄,因传说四亲八戚一起到贵州当达官显贵做将军做金沧道。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1-09 16:12回复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1-09 16:23
    回复
      当然每个人都有虚荣心,给自已祖宗封个官名,这样才拿得出手,后代看了脸上也有光!但不管怎么说,从穿青人多种种痕迹来说是汉民移民来贵州确定是真的,我们神榜供天地,说汉话,用道教!你看原住的其他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吗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3-06-16 22: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