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端的地老天荒吧 关注:399贴子:50,744
  • 4回复贴,共1

浅谈《红与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耗时三个月才读完这本书,真是不胜惭愧。
初三忙无时间读书有之,对书的兴趣缺缺更有之。当于连来到巴黎混迹于上流社会的种种心迹着实让我烦于细读,最终还是在对他与玛娣儿特复杂反复的感情线的驱动下读完整本书。


IP属地:内蒙古1楼2020-11-10 10:42回复
    谈谈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关于“梯子”。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隐喻。于连尚在贝藏松时,时常借梯子来与瑞那夫人幽会。到了巴黎同玛娣儿特有了牵连后,也先后几次借用梯子攀上闺阁。梯子是他幽会的工具,也是他身为一介平民企图攀上上流社会的云梯,全文隐喻之,其实也暗喻了于连此人的心机和企图。


    IP属地:内蒙古2楼2020-11-10 10:47
    回复
      关于于连。
      这个人物形象极其丰富,棱角锋利且具有多面性。善良、正直与狡黠、功利、虚荣同时存在于他的灵魂里,这样多面的人物更饱满,让人觉得可鄙、可敬的同时亦可怜之。这也是这个人物塑造的成功之处。
      《红与黑》的爱情最让人摸不着头脑,也最让人心为不耻,着重体现在男主角和玛娣儿特身上。每次读到他们之间热烈的爱情时,我总要心里不禁发问,这是爱情吗?这满含着自私、反复无常、功利的感情就是我们熟悉的爱情吗?爱情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的?
      当于连得到玛娣儿特的示爱,第一反应并非意外,怜惜,或者心有所寄,而是狂喜,赶快誊抄这份信件寄往友人处保留“证据”,心里惊喜有之,最多的是得意,骄傲,不可一世,认为自己得到这样一份人人渴望的贵族小姐的垂青而沾沾自喜,仿佛自己得了千亿财产与高贵的地位般骄矜蛮横,真叫人厌恶——他本就不爱玛娣儿特,而是因为自己有这独特的“殊荣”而自满狂妄,自诩身份高贵。而在玛娣儿特“不爱”他之后,他反而“爱得发狂”,我看的都要瞠目结舌,这飞快的转变真的就是爱?或许有那么一点点对幽会的狂想和追念,更多的是一夜之间失掉这份殊荣的发狂和对自己的怀疑和自鄙——由此可见此人性格的极端之处,或许因为过分渴望地位和权势才让他的自卑更加深刻,他对这份荣誉的看重才甚于其他人。于连过分渴望出人头地,过分渴望地位权势,却又鄙视着身份地位,骄矜又自卑,痛恨着贵族的高人一等,可又离不开上流社会。
      所以,这样的性格让他做出极端的事情也不以为怪,这样的性格让他反复无常也不以为怪,他最后对死亡的妥协和对瑞那夫人突然激发的爱也恐怕并非善良天性终究占据上风,不过是要以一个高贵骄傲的姿态“惩罚”、“昭示”上流社会,以显示自己心灵的高贵和勇敢。
      真的是纯粹的高贵勇敢吗?恐怕不然。


      IP属地:内蒙古3楼2020-11-10 11:00
      回复
        关于玛娣儿特。
        这个人物的火辣和疯狂程度简直被于连更甚,但是也正是这样贵族小姐的塑造,打破了贵族小姐“洋娃娃”式的虚假面具,真正赋予了女人丰富的人格。
        玛娣儿特爱于连吗?恐怕亦是不然。玛娣儿特一生都在追求高贵,追求独树一帜,追求自己灵魂与媚俗的迥异。她的身份业已足够高贵,可是她鄙视那些自诩名门贵族的陈俗滥调,追求独特的她看到了于连,于是加予于连很多自己美好的想象,于连回应冷漠反而更激起了她的热情,甚至罔顾名门小姐的矜持与自爱主动求爱,并以身相许,可谓疯狂且勇敢。当她一旦发现于连只一介凡夫俗子,立马第二天就翻脸不认人,甚至为自己的失身而自鄙——这个人物反复程度更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这样善变的女人真的存在吗?她爱的似乎就是他的不爱,一旦他也表现出爱意,她立马翻脸不认人。
        玛娣儿特一生在都追求征服和被征服,她骨子里骄傲且妄尊自大,看似高贵实则可鄙,一旦她占据上风,她就可以昭示不爱和鄙夷,将前一晚还温存爱意满满的情人讽刺挖苦到不配为人的境地,这样的女人虽独特,可我也着实喜欢不起来。
        在于连使用了小伎俩改追另一位夫人时,反而激起了她嫉妒的爱,当于连对她冷冷淡淡置之不理时,反而激起了她澎湃的爱,当于连犯下杀人案将被判死刑时,反而激起了她伟大的爱,她要向全法国昭示她的爱之高贵,之不俗,之勇敢,之特立独行。
        她爱的从不是于连,而是高贵、特别的自己。


        IP属地:内蒙古4楼2020-11-10 11:09
        回复
          本书之于上流社会,人的三六九等的批判和对宗教虚伪贪腐的挖苦揭露已有很多分析点评,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仅仅记录我的最大感受。


          IP属地:内蒙古5楼2020-11-10 11: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