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车吧 关注:4,875贴子:51,609
  • 10回复贴,共1

Under the skin:Nissan R88C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自己的微博(@Mercerism)搬过来,在这里也存个档


1楼2020-12-01 22:47回复
    Oh?原来Mercerism是你?我还以为是个小吧主或者不玩贴吧呢


    IP属地:英国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12-01 22:50
    收起回复
      再次带着新发动机回到赛场,这次,尼桑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
      “第二版V8比原来轻了30公斤,这变化简直天翻地覆。”Heaphy称,“因为它的体积更小,安装位置也变低了。这都是潜心研发的成果。”
      这款发动机是在尼桑的追滨工厂生产的,那里也是Nismo工程中心的所在地。新发动机的动力远远超过VRH30,但它仍不完美。它还引发了尼桑团队中的一件趣事。
      “他们太保守了。”Heaphy如此评价他的日本同僚,“我们的油耗永远也算不准,这台车属于喝油的那种,总是在最后一圈油压骤降,我都数不清这种事发生过多少次。它就是个油老虎,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让它撑过24个小时的。”
      “当时有个叫Steve Wills的小天才给我们干活。他是个赛车狂,才20、21岁的样子,热爱比赛,以前是安装X光机的。他很机灵,想入赛车这一行。当时发动机的ECU是JEC提供的,密封得严严实实,他告诉我他能破开……1989年的时候,我找Weslake聊了聊,因为他们有一台很棒的马力机,我们在那台机器上完成了一台发动机的设置。我们骇入软件重新调校设置,在随后的比赛就登上了领奖台。”
      Mark Brundle和Julian Bailey在多宁顿公园赢下了赛季最佳的第三名。他们非常努力地拿到这一成绩,Howard直到后来才告诉他们我们做了什么。我们持续地进行调校工作,但随后这项赛事就结束了。
      在新一代赛车R90C问世之前,原型车比赛的参赛规则也在不断变化。制造商们需要参加全年的比赛才能获得勒芒入场券,成本随之提高。美国那边,Electromotive的项目大获成功,在1990年尼桑买下他们之前,Brabham连续赢得胜利。他的胜场一直延续,而尼桑也有着更大的野心,他们瞄准了Champ Car Series。
      原型车的技术规则也发生了变化。FIA宣布了一项新的3.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配方,和F1规格别无二致。“1991年,自吸时代到来了,为了设计生产合规的新赛车,他们(尼桑)甚至加大了对美国Electromotive项目的投入。最终产物是一台V12,他们造了三台或四台,一台赛车完工下线,另外两台还没组装。”1992年年中,他们的一台发动机准备就绪。它经受了赛道的考验,但与捷豹、梅奔、标致等领先集团相比,动力输出似乎比较低。
      但真正的问题是日本经济的衰退。在必须缩减开支的情况下,尼桑砍掉了他们的原型车比赛项目,专注于量产车市场的竞争。
      尼桑后来重返了顶级原型车赛事,即如今的LMP1,但也没有成功,随后又黯然离场——不过他们在LMP2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R88C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是个孤儿,只被生产了四台,其中一台保存在尼桑神奈川县座间工厂一角的Nissan Heritage Collection中,这是个特殊的、仅供指定参观的博物馆。
      R88C也许并没有达到尼桑期许的成功,但它成为了这家公司赛车史的一个象征。在与尼桑的比赛史颇有渊源的澳洲,能够拥有一台这样的赛车的确有着特殊的意义。

      幕后车手
      说到驾驶R88C的经历,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Allan Grice。作为尼桑80年代车手阵营的一员,这位巴瑟斯特传奇和Win Percy以及英国伙计MikeWilds一同驾驶32号R88C赛车,参加了勒芒24小时比赛。Grice非常享受驾驶这台赛车,尽管它没跑多远。
      “在那之前,我在勒芒开过另一台C组车:保时捷956。”Grice说,“所以我已经准备好驾驶一台进弯快到脑子反应不及的赛车。它的弹簧实在是太硬,过路肩的感觉就像一台粗糙的木轮车。当时的Mulsanne Kink是个190英里的高速弯,而且很平坦,很容易过。但另一方面,在急转弯时,这车会被弹开路面。这台车算是正正好好,但还是不如同期的保时捷,他们对待长距离耐力赛非常专业。而像丰田和日产这样的公司,他们也会来参赛,努力地想要获胜,然后再离开好一阵。这样是行不通的。”
      Grice同样也意识到了当这台车的工程研发占去了大部分精力时,其他一些东西显然不那么受重视。
      “所有的设计都是由上面的委员会决定的。”他说,“我记得有次去参加测试,涡轮遇到了些可靠性问题,他们得把整个车身后部拆下才够得着它,直接让十分钟的停站变成了两个小时,这可真是个好主意……”
      “我们调低了增压值和转速,像是在搞可靠性测试。但对于日本人来说,能够完赛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在排位赛比日本车手驾驶的赛车更快,当跳进车舱准备跑比赛第一段时,我立马和Howard通话:
      -“Howard,这台车要么不会加速,要么就是他们改了齿比!”
      -“收到,我去找柿本问问这事。”
      大约15个小时以后,他们被迫更换变速箱,我被他们叫醒然后又回到车里。
      “第一次过Mulsanne直道时我就告诉Howard,'更换变速箱似乎就能解决加速问题!' 他们终于在备用变速箱上调对了齿比。”
      “那台车开起来很棒,不危险也不恼人,还有不错的动力。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加速的“日本”车。我很希望我能拉满动力开上一圈,就一圈。但它终归是完成了使命。
      R88C技术规格:
      总长度:4780mm
      宽度:1990mm
      高度:965mm
      轴距:2800mm
      轮距:前1600mm/后1550mm
      发动机:Nissan VRH30T 双顶置凸轮轴, 单缸4节气门(共32节气门)
      结构:90度夹角V8、铝合金缸体及气缸盖、五轴承锻钢曲轴、IHI双涡轮增压及多点电喷
      排量:2996cc(85mmx66mm)
      齿轮比:8.5:1
      最大动力:转速8000rpm时“超过750ps”/551kW
      最大扭矩:转速5500rpm时542lb-ft(735nM)
      变速箱:March 87T五速手动变速箱
      悬挂:前后双叉臂、可调式避震、防倾杆
      刹车:356mm通风刹车盘、前后4活塞AP卡钳


      5楼2020-12-01 22:55
      回复
        尼桑有着一段悠长而曲折的原型车参赛史。其中最吸引人的C组赛车之一:R88C如今落户澳洲,它折射出这家公司悠久赛车史的一个片段。
        ——Phil Branagan
        介绍一部赛车要直来直去。
        比方说,它长这样,它为什么长这样,以及,你有什么看法?
        但想要了解R88C,光这么做还不够。的确,她是台经典的80年代C组车,但并非其中佼佼者。诚然,它也谈不上十分漂亮,但或许透着点优雅的残暴。
        老实说,这车有着相当深厚的澳洲情结。当时,尼桑英国赛车部门的头头是澳大利亚人HowardMarsden:如果这家伙是个英国佬,那一定是我们喜欢的那种。Alan Heaphy听命于他,负责管理团队的硬件设备。这台车保存至今,上个月还在悉尼赛车公园举办的世界刷圈大赛公开亮相。
        首先还要坦白一下:我们并没有很多这台车内部的照片。正如Allan Grice在后面提到的:把这台车的引擎盖卸下相当费劲儿,拆了它的前盖则更加麻烦,尤其是在比赛期间,几如天方夜谭。
        所以,想要透过车身窥视它的内部构造有些难度。但这台车的故事值得一听。
        30年前,尼桑有两个国际赛车项目团队,一个位于英国的Milton Keynes,另一个在美国洛杉矶附近的El Segundo。不同的赛事规则意味着他们的赛车虽然能共享部分零件,但也存在很大区别,并随着各自比赛的进展愈发迥异。
        1985年,双方都在开发一台基于Lola底盘,由尼桑的V6发动机(VG30T)驱动的新赛车。美国方面的规则要求赛车必须以量产车发动机为基础,因此双方都选择使用这台VG30T。美国团队保留了量产车的铸铁缸体。欧洲那边换成了铝制,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无论这里的团队怎么努力开发都收效甚微。
        因此,尼桑在1987年做出改变,一台特制的V8发动机(VEJ30)被塞进March设计生产的底盘。尽管装备了新引擎,这一配置也不尽如人意。
        “他们造了三四台87G,里面是基于量产版的V6发动机。”Heaphy回忆道。“林義正教授领导了这些工作,他可是个可爱的家伙。”
        林教授为人或许如此,但他的发动机却并不成功。因此,在接下来的赛季,团队决定继续将发动机升级为VRH30。开发新动力总成的时间十分紧迫,林義正教授和他的手下只有8个月的时间来搞定这件事。而第一台机器完工点火的时候已经是1987年年底的12月25号……
        Heaphy回忆道:“1988年的赛车搭载了最早版本的V8发动机,双顶置凸轮轴四气门的配置,基本就是个带涡轮增压的大号Cosworth DFV。到了1989年,发动机排量扩大了500cc,但是尺寸变小许多,马力却更大。我不是说这台发动机不好,但想要利用好它确实有点困难。”
        其中之一是,虽然87G上的March底盘得以保留,但轴距被拉长65mm,以便为更长的发动机留出空间,同时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事实证明这种改造很困难,一部分空力设定是在英国的3/4比例风洞中完成的,另外一些则在日本搞定。


        发动机和原来大不相同。虽然有和之前一样的V型夹角和66mm冲程,但油泵却固定在了缸体外部而不是内侧,而且IHI涡轮使用了更粗的给油管。每个气缸组都有独立的增压室,因此可以将YEJ30的单个7.0升气室替换为两个3.6升的气室。
        勒芒对可靠性的要求高于一切,因此团队为这台发动机铸造了28个缸体,能在不同的规格和调教状态下运转。在24小时耐力赛中,Nikasil气缸套和通常的钢制凸轮轴承都被替换为更为坚固的铸铁部件,转速限制也从9000rpm下调到7500rpm。23号车的车手在排位赛时可以使用最高9600rpm的转速和2.8bar的增压值,压榨出950hp的动力以供支配。正赛时,在2.4bar增压值下,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超过750hp”。
        在预备阶段,车队集中精力想让这台老车运转起来,但未能如愿。当这台赛车被证实无法跟上领先集团(捷豹、保时捷)的节奏时,情况已经不太妙了。团队必须要做出改变,而他们也确实有所行动。当时March制造的底盘仍然是铝合金材质,而其他主要的竞争对手都用上了碳纤维底盘,尼桑在1989年终于赶上了这一潮流,为此他们又回头找到Lola寻求合作。
        R88C的勒芒之旅并不如意。两台赛车投入比赛,只有Allan Grice/Win percy/Mike Wilds搭档的32号赛车完赛,他们比头名落后了50圈,还在比赛中更换了变速箱。另一台赛车(星野一义/铃木亚久里/和田孝夫)则在行驶了286圈后遭遇了发动机故障后无奈退赛。
        这就是如今落户澳洲的那台车:




        英国的赛车最终没能证明自己——相较之下,美国项目就显得尤为顺利。1987年,新人Geoff Brabham在迈阿密为尼桑带来了首场胜利。车队在1988年改用Goodyear轮胎后,他们的连胜纪录越来越长。那时,他们的赛车主要由ElectromotiveEngineering设计开发。尼桑成为了大西洋彼岸的另一支力量,面临着和欧洲大陆相似的对手:捷豹V12和保时捷962s。
        美国的比赛结束后,回到日本,R88C取得了一次背靠背领奖台的成绩,但很明显,尼桑需要以一个新面貌开始1989赛季。他们的确这样做了。Lola与尼桑英国的团队合作,再次参与赛车的底盘和空力研发。“其中一些工作必须在欧洲完成。”Heaphy说道。“为了89和90赛季的赛车研发,我们在贝德福德附近3/4比例风动里花费了很多时间,做了些工作。”



        6楼2020-12-01 22:58
        回复










          8楼2020-12-01 23:10
          回复





            9楼2020-12-01 23:11
            回复
              不戳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2-02 17: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