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鱼吧 关注:154,562贴子:2,562,316

玩海缸的你知道海缸发展史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13 09:00回复
    整个海水水族发展史不如淡水的发展历史悠久。咱们中国最早的淡水养殖记录是在晋朝,
    而全世界海水饲养最早的记录却是上个世纪50年代,可谓是起步相当的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12-13 09:01
    回复
      之所以起步晚那么多的原因大概就四点:
      1、理论研究的限制,相当于同期的淡水养殖一个天一个地。
      2、材料水平的限制,无法制作合适的海缸
      3、适合的照明设备以及保温设备没有出现
      4、受限于交通运输、制氧保温技术,能到人们手里的鱼类品种非常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12-13 09:01
      回复
        1950年以前:
        当时的人们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知识去饲养鱼类,就连土豪的设备都极其简陋,人们认为在鱼缸里养鱼,应当让水和鱼缸尽量保持干净,尽量少在鱼缸内放置砂石等(是的,只有海水和鱼),此时的人们没有水循环和滤材的概念,所以流行的都是“7天换鱼”大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12-13 09:02
        回复
          后来有人开始在鱼缸里放置一些水生植物,才勉强和过滤搭上一点关系。那会人们把鱼缸放置在阳光下,水草通过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有害物质”,来让鱼缸保持洁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12-13 09:02
          回复
            由于当时的电力系统并不是像现在一样发达,没有专门的照明器材,所以那会主要是利用自然光对鱼缸进行照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12-13 09:03
            回复
              而鱼缸是使用玻璃加底部石板组合,用沥青、腻子作为粘合剂粘合,鱼缸四周使用铁丝来紧固。所以那时的鱼缸普遍非常小,也就20方缸的样子,最大的也就40-50L水体。这主要是受限于当时的材料技术,没有可靠的粘合剂。而现代水族箱全是用专用硅胶粘合而成,强度大,可以制作很大的水族箱,超大的水族箱还可以使用亚克力作为主体材料。但当时没有这种条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2-13 09:03
              回复
                加热保温措施现在看起来就更加离谱,上面提到了当时的鱼缸底部一般是使用石板制作,原因就是当时人们在气温下降时,为了保持鱼缸温度使用的方式就是用小燃气灯烘烤石板。非常简陋而且不靠谱,睡觉忘了关烤灯起来就是一窝鱼汤...而当时人们在天热时怎么降温我没有找到相关资料,大家可以发挥想象空间(丢冰块不太可能,那会制冰成本还蛮高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2-13 09:04
                收起回复
                  除了基本没有什么设备以外,当时的鱼食也非常简单,比如用小蚂蚁,小鱼虫,麦片;如果是在咱们这里,估计还可以多几道食谱:馒头渣、米饭粒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12-13 09:05
                  回复
                    能饲养的鱼类品种也非常少,主要是胎生鳉鱼。典型的就是“玛丽球鱼”。非常容易饲养,小鱼不是从卵里孵化,而是从母体肚子里孵化后再排出体外。它可以在淡水,汽水,海水里长期生存。现在也是很多淡水玩家的首选入门品种之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12-13 09:05
                    收起回复
                      1950~1960年:
                      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航空运输业发展成熟了,并且开始出现制氧和保温设备。这时候开始,现代水族产业开始走向辉煌,海缸的玩法也开始真正迈入正轨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12-13 09:06
                      回复
                        1950年后,人们可以饲养的海水鱼品种增加了,比如到现在依旧受欢迎的公子小丑,在1956年出版的外国观赏鱼手册里可以看到,欧洲国家饲养的海水鱼包括:豆娘、河豚、玛丽(汽水鱼)、蓝魔。主要集中在雀鲷科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12-13 09:06
                        回复
                          而珊瑚的饲养还没出现,当时的海水杂志也明确的提到珊瑚无法在人工环境下长期饲养,这是受限于当时的人们的认知水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12-13 09:07
                          回复
                            另外随着材料的更新,出现了高强度的玻璃胶,终于可以制作更大的鱼缸了(大水体更好饲养了),但补水还是手动补充淡水,同时鱼饲料开始丰富了,除了之前的蚂蚁、麦片、小鱼虫,多了鱼肉、贝类、小虾等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0-12-13 09:07
                            回复
                              鱼缸的专用光照也开始出现,但是当时的水族爱好者普遍认为把鱼缸的光照控制的越少越好,否则鱼缸内会滋生大量藻类。而我们现在知道,其实只有营养盐过高且无可消耗的途径时,低等藻才会爆发,控制好营养盐以后鱼缸内是不会大量滋生低等藻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12-13 09: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