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资讯吧 关注:181贴子:9,617
  • 21回复贴,共1

略谈五蕴十八界。防删封存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说诸法缘生。
"见",是"眼识"。色(外界发光或反射光的物质)与眼根(眼睛以及视觉神经)相互影响作用而产生眼识(见,看到),也就是见到树,月,窗,人,。。。
诸法缘生无常无我(无恒常自性)。色非我(色不是我),不异我(也不是色外面有个我),不相在(不是色内包含我,或我包含色)。很简单: 无我。
我们看到东西,不是因为一个独立而又无处不在的东西生出来或决定的。而是色尘与眼根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进一步,色,眼根,眼识,三者相互影响作用,就有了对于所见的感受,思考,判断。而这些感受,思考,判断,又进一步影响我们的"眼根"和"眼识"对"色"的攀缘,乃至影响"法尘","意根","意识"。
有人说,没有外界"色",我们的"见性"能看到黑暗。那是错误的。"黑暗"不是看到的,而是什么都看不到,而称为"黑暗"。那是人的大脑或心(意根)基于经验(法尘)而生的"意识"。
有人说,人为什么看不到体内?那是因为眼根这个机制只能接收眼前来的光。
飞蚊呢?那是眼晶体浑浊物。也是色。
有说,六岁和六十岁见的恒河,以及见恒河的见性不是没变吗?
变了,当然变了。你下一刻见河水已经不是前一刻的,也不是前一刻的模样了。你的感受也一定变了。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色无常,无我。
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念,也是类似的。
所谓十八界,就是这六尘,六根,六识: 色,声,香,味,触,法,眼,眼识,耳,耳识,鼻,鼻识,舌,舌识,身,身识,意,意识。
色,受,想,行,识。不断聚集。
这就是五蕴。蕴=聚集。
五蕴的当下缘起缘灭,就是众生,就是轮回。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学习杂阿含(相应阿含)。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12-29 19:45回复
     “复次胜义生!若诸有情从本已来未种善根、未清净障、未成熟相续、未多修胜解、未能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我为彼故,依生无自性性宣说诸法,彼闻是已,能于一切缘生行中,随分解了无常无恒是不安隐变坏法已,于一切行心生怖畏、深起厌患,心生怖畏深厌患已,遮止诸恶,于诸恶法能不造作,于诸善法能勤修习,习善因故未种善根能种善根、未清净障能令清净、未成熟相续能令成熟,由此因缘多修胜解,亦多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
      “彼虽如是种诸善根,乃至积集福德智慧二种资粮,然于生无自性性中,未能如实了知相无自性性及二种胜义无自性性,于一切行未能正厌、未正离欲、未正解脱、未遍解脱烦恼杂染、未遍解脱诸业杂染、未遍解脱诸生杂染,如来为彼更说法要,谓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为欲令其于一切行能正厌故、正离欲故、正解脱故、超过一切烦恼杂染故、超过一切业杂染故、超过一切生杂染故。彼闻如是所说法已,于生无自性性中能正信解相无自性性及胜义无自性性,拣择思惟,如实通达,于依他起自性中能不执着遍计所执自性相,由言说不熏习智故、由言说不随觉智故、由言说离随眠智故能灭依他起相,于现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断灭当来世因,由此因缘于一切行能正厌患、能正离欲、能正解脱、能遍解脱烦恼、业、生三种杂染。
      “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诸独觉乘种姓有情、诸如来乘种姓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惟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姓,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0-12-29 20:56
    回复
      佛在第一时给声闻乘说阿含经用三自性里的依他起性,真实的心方便说心外的缘起是有的。
      佛在第二时给发大乘心的菩萨说般若经,说凡夫所知一切法皆无自性,说了三自性里的圆成实性和遍计所执性,只说了两性,少了一性,没有说空掉一切法后的真实境界,没有说这一切法的原因,没有说凡夫为什么认为这一切法会生起来,只说了一半。没有说真实的心和真实的境界。
      佛在第三时讲唯识,是真了义,讲了真实的心的缘起,讲这一切法是怎么来的,讲心是怎么做梦的,讲凡夫所知一切法是什么样子,怎么空凡夫所知一切法,空掉凡夫所知一切法会证到真实的心。
      佛经里讲过一句话,“一切诸佛密意语言,由三自性应随觉了”。就是学懂三自性就能看懂一切佛经,很神奇。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12-29 21:39
      回复
        "不异",有许多人误解为"一样"。其实,"不异"是否定"异"的。而"色异我",指的是色与我是两个东西。色之外有我,色是我所(我是色的主人)。具体来说,就有许多可能性,比如受是我,或想,或行,或识是我。比如有人就说阿赖耶识是我。这也是典型的"我见"。
        见杂阿含109经:
        云何见色异我?若彼见受是我,见受是我已,见色是我所;或见想、行、识即是我,见色是我所,是名色异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12-30 16:58
        收起回复
          关于恒河之喻,有人说: 相变,"能见之性"不变。
          试问,什么是"能见之性"? 是看东西的能力本源本性吗?眼花了,"能见之性"还能看清楚什么?眼瞎了,"能见之性"能见什么?注意,"见"黑暗不是"能见",而是不能见。
          这所谓"不变",不是睁眼说瞎话,也是毫无意义的妄想。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12-31 00: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