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耕吧 关注:6贴子:25
  • 0回复贴,共1

环境激素偷去了我们的未来”。 - 美国科学家科尔伯恩博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只要提及化学农药的危害,专家们都拿毒性指标说事,言必称只要符合标准,少量残留并无危害,可以通过人体正常代谢掉,甚至有人举出草甘膦的毒性低于食盐的例子说明化学农药并不可怕,你要和他辩论,他就会说“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从生理毒性的角度看,剂量是关键,但是农药的可怕之处仅仅是生理毒性吗?
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的 125 种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环境化学物中,农药就占了68.8%以上,达86种。【1】我国是农业大国,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居世界之最,2014年已经达到180万吨,在化学农药中,属于环境激素类的占63%,按比例计算,每年施用的环境激素类农药就达113.4万吨,那么环境激素类的农药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环境激素之所以危害巨大,就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准激素”化学物质,能够与人体激素“合二为一”,向人体细胞发出紊乱、错误的指令;或者占据激素受体使激素信息无法传递,导致细胞活动因信息错误而发生紊乱。
其次,干扰干扰动物和人类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使其出现异常现象,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生殖系统。它可使生殖器官受损、生殖机能和生殖行为异常,导致变异种的产生。引起生殖障碍的环境激素主要为环境雌激素类。大部分环境雌激素的化学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与激素相同的作用,干扰血液中激素正常水平的维持,从而影响生殖发育和行为;此外,有的环境化合物可破坏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而产生抗激素作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01-05 09:2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