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吧 关注:10,766贴子:319,985
  • 3回复贴,共1

秦楚数据的挖掘与清洗:沛丰邑的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秦楚数据的挖掘与清洗:沛丰邑的丰
汉高祖刘邦的籍贯沛丰邑,出自《高祖本纪》开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在菜子而言,汉高祖籍贯是丰还是沛,是个小的不能再小,又再清楚明白不过的问题。但自古以来就绕晕了无数学术大师,误导了无数世人,所以尽管问题小的不能再小,也必须花点精力处理一下。自汉代以来,人们主要认为丰只是沛县下边的一个行政区划——乡邑。唐人颜师古沿用班固以下汉儒的说法曰:沛者,本秦泗川郡之属县。丰者,沛之聚邑耳。
司马迁文意,沛丰有着明显的包容关系,沛又有郡县之分的成分,沛丰可以是县乡关系,更可以是郡县关系。丰作为一个刘邦时代高频词,除了“沛丰邑中阳里人”一处之外,丰没有一点乡的气息,完全体现为一个县级单位。
刘邦集团的最早核心成员有起于砀、起于丰、起于沛之分,这里砀、丰、沛除了都是县级单位,还有先后之分,就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有时间先后关系,对加入者定位的意义非凡,不能弄混。如果是丰是沛乡,就会让起于沛者冒充起于丰者,或将起于丰者混同于起于沛者。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骊山,到丰西泽中而纵囚。这个表述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丰是个县级区划,否则就是到沛西泽中纵囚了。砀东、萧西,都是这样的笔法。
雍齿以丰叛为魏守丰,才有了沛公引兵攻丰,四处请兵以攻丰,《高祖本纪》“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明确表明丰与沛无隶属)。“引兵攻砀。三日,乃取砀。因收砀兵得五六千人,攻下邑拔之。还军丰”。此时丰还为雍齿占据,此举表明雍齿只占据了丰之要害位置,广大地区则可任由沛公出入驻扎。
坚持丰是沛乡的人,可能是根据同为汉人班固对萧何的描述。《史记》萧何沛丰人,《汉书》萧何沛人,其实这是《汉书》意改《史记》的铁证,而非丰归沛县管辖的例证。但包括颜师古在内的那些前辈大师专家,主要是着眼于有明显主从关系的“沛丰”字眼。其实在刘邦时代,“丰沛”的提法更多。比如:“周巿东略地丰沛间”(《秦楚之际月表》)。“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樊郦滕灌列传》)“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皇之业,统理中国。”(《郦生陆贾列传》陆贾对赵佗语)二者的平行平列关系无须赘言。
汉十二年高祖还乡只之沛未之丰常被认作刘邦里籍属沛的理由。沛父兄请求免除丰之赋税,证明丰不可能隶属沛。豁达大度的汉高祖不可能特意把属于沛县的丰抠出来单独不予特惠。
要证明司马迁“沛丰邑中阳里人”的沛肯定是县不是郡,必须提供沛郡是司马迁死后才有的,如果提供不了,就必须保留其是郡的选项。史料在丰没有一丝一毫的乡气,就足以表明丰为秦县。从刘邦为砀郡长一事,及刘邦起义占领丰而沛不知情,丰不仅不属于沛县,也不属于泗水郡,丰是砀郡的一个县。
详细考据详见:走出芒砀山,刘邦的前沛公时代、千古谁识沛丰邑


1楼2021-01-08 19:32回复
    秦楚数据的挖掘与清洗:天下苦秦久矣
    菜九段 九段道场 今天
      天下苦秦久矣,是一句纵贯历史的名句,《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与吴广谋划发起义时说了这句话。这个出处应该是公认的。问题在于,陈吴二人是谋划于密室,这样的话又怎么会被记录到并流传开来的。
      陈胜起义后,刘邦攻打沛县,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也说了:“天下苦秦久矣。“
      虽然刘陈二人都说了同样的话,从先后关系来看,应该刘邦是听说陈胜说过,然后转述的。从私密与公开性来看,刘邦的话是公诸于众的,陈胜的话是只说给吴广一人的,应该刘邦说过后更有利于传播。那样的话,会不会在记录历史时,把后面刘邦的话转贴给前面的陈胜了?
      陈胜与刘邦都是言语大师,感觉上首义者陈胜的语言魔力似乎更大一些,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等死死国可乎?有如此多掷地有声的铺垫,陈胜要发动惊天动地的起义,说出天下苦秦久矣真是顺理成章。可能到刘邦攻打沛县时,陈胜的这句话已经流传开了。
      史料中不难找到陈胜这句话已经流传开的证据。
      刘邦说话之前,陈胜派武臣攻打赵地,武臣渡黄河告各县豪桀曰:“夫天下同心而苦秦久矣。”(《张耳陈馀列传》) 天下同心而苦秦,显然是从天下苦秦化裁出来的。不仅武臣这样说了,刘邦自己也这样说了。传说沛公骂郦生曰:“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郦生陆贾列传》)《汉书•高纪》记刘邦沛县射书帛谓沛父老的用语,正是天下同苦秦久矣。
      史料中还有,项羽”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淮阴侯列传》)表明自从陈胜说了天下苦秦久矣之后,天下苦秦久矣一下子就成为社会共识,成为流行语,成为很多场景的开场白。
      天下苦秦久矣是陈胜在与吴广谋划发起义时说的。因为是从普遍的社会共识中提炼出来的,击中了存在已久的社会苦闷,故有极强的穿透力与传播性,在其产生时代被口口相传。
      [img]//upload/2020/12/25/202012250950239569.png[/img]
      关于这方面的考据可参阅拙作:
      千古一王——陈胜王。
      ●章邯这道历史大餐**


    2楼2021-04-01 09:44
    回复
      用数据的互联互通,证伪神乎其神的背水一战
      菜子经肾泰网深造有所领悟:所有的史料都可以视为数据,从数据意义上来说,没有互联互通的数据是孤立数据,走不通互联互通的数据是没有价值的垃圾数据。这是菜子在肾泰网琢磨出的新招,在证伪一道上非常有力。
      无论如何天花乱坠,韩信史料也是孤立数据,如果与当时产生的其他数据能相融,实现互联互通,就是价值数据,否则就是垃圾数据,不被采信。天花乱坠的韩信史料似乎都不能与其他史料互联互通,其实司马迁已尽了最大努力整齐故事,让韩信史料与其他史料相呼应,但还是互联互通不了。
      司马迁写史用到的韩信史料,其生动部分来自原来市面既有,非司马迁本人创作,司马迁只是将这些既有史料编织进历史脉络之中。重要的话说三遍:
      韩信史料非司马迁本人创作,司马迁只是将市面流传文字编织进其应该出现历史脉络之中。
      韩信史料非司马迁本人创作,司马迁只是将市面流传文字编织进其应该出现历史脉络之中。
      韩信史料非司马迁本人创作,司马迁只是将市面流传文字编织进其应该出现历史脉络之中。

      碎片化的数据是没有价值的,必须融入到系统数据中才能体现价值,能否融入也是证明其真假的鉴别之道。
      韩信的背水一战算是史料中的大块文章,说的是韩信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灭了赵国。所以背水一战的实质是汉赵战争,现在的历史记忆基本上用背水一战充当了汉赵战争的全部。菜子以为,其原因可能是背水一战的块头太大,无数倍超过其他全部史料史料总和,吸引了世世代代无数人的注意。但无论块头多大,也是孤立的碎片化史料,与其他史料不能契合的话,就得贴上垃圾数据之标签。
      从背水一战史料的内容上来看,是汉对赵发动了侵犯而灭赵。战争地点是井陉道,具体的战果是斩成安君泜水上,同时同地禽赵王歇。
      《傅靳蒯成列传》记录了另外一场汉赵战争。这场汉赵战争与背水一战同步但完全没有关联、而且基本被人漠视。《傅靳蒯成列传》所载战争的性质不是汉侵犯赵,而是汉对赵发动了反侵略战争。因为汉赵开打的朝歌,即今天的河南淇县,原为殷国之都,汉二年三月前被汉收入囊中为河内郡。既然河内在汉掌握,汉又在河内与赵开打,原因只能是河内被赵侵占了,否则河内地区就只有汉军而绝对不会有赵军。如此一来,这场战争的性质与背水一战的汉侵犯赵完全相反。



      3楼2021-07-13 06: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