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吧 关注:12,155贴子:12,389

胆系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我的一点个人体会,希望能帮到大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人也曾是一位胆囊疾病患者家属,在此贴吧2年多的时间和近百位患者或其家属有过交流,也曾在数个病友群内悉心学习。关于胆囊及胆管肿瘤的治疗方案选择上,有过无数次的讨论,索性开个贴子把相关有共性的已经取得共识的思路整理出来,给更多病友参考。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几乎全国所有的家属都会说医生告诉他,病人一般只有3~6个月的时间了。我不是医生,也不知道这是否是类似其他行业都有的标准话术。胆系肿瘤是一个非常非常小众的癌种,医生所告知你的存活时间所依据的数据样本我不清楚是何时的,虽然这些年来胆囊癌的治疗还没有像宫颈癌,肺癌等出现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我所知道的患者生存时间已经较之医生所说的6个月已经有了大大的延长,我不可能有数据的统计,
也仅仅是从各个病友群一些零星的信息所获得。(胆囊癌,肝内肝外胆管癌,等,治疗方案有区别但也有很多共性,下文大部分是共性的地方,为了书写方便,统一写为胆囊癌)
大家要知道,胆囊癌方案的选择最大的一条家属共识性原则是:同病不同治。不要过多的去询问别人是怎么治的,没有意义。每个人病理类型及分期都不一样,治疗的方案也是千差万别。肿瘤的位置也不一样,有否转移,转移程度等等,治疗方案也不一样。最重要的是个体差异实在太大了,每个人的身体情况,年龄大小抵抗能力,有无基础疾病等等,这会让同样的治疗方案用在同样病理分期患者身上出现很大的区别。比如,他可能化疗6个疗程很有效果,另外一个人连2个疗程都无法耐受。这就需要依据个体出现的差异调整方案了。
病人的体感非常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患者能否接受系统的治疗,能否耐受方案的副作用。而这种体感是因人而异的,对于体感的了解是医生很难做到的,最清楚的是患者及家属。所以,家属对疾病的学习能力越强大,患者的希望就越大,遭受病魔的痛苦就越小。你可以用你所学习来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请医生调整方案以及做最正确的决定。
胆囊癌患者的存活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为大家都知道病理的分期不同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个例没有太多的参考意义,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一样,我所知道最长的存活时间是一位北肿的大爷,90年代初查出胆管癌,当时也没有什么更多的治疗方案,但他的体质可能不一样,至今已经先后送走了他的3位主治大夫了,但他本人至今仍然健在。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传奇,真正的带瘤长期生存。但我不希望大家去参考,因为真的没有意义。
但可以给大家一点希望的信息是,据《中华外科杂志》在2020年发表的“中国2010-2017年胆囊癌治疗模式及预后分析”一文中,预后的数据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个数据只是一个平均值,因为在富有胆系肿瘤治疗经验的三甲医院及普通医院的数据肯定不一样的。但在QQ群里我所知道的一些积极治疗的患者所取得的成绩往往比论文的数据更高。一些开关腹的患者,存活时间也能超过30个月,更不要提那些分期更早的患者了。
有些家属可能会比较悲观,30个月的存活时间又有什么意义呢?当然,这是每个人的想法。我有两点个人的想法:
1、如果你有能力让亲人再多出2、3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去完成没有来得及的心愿,以后再没有遗憾。你让你的亲人有充分的时间去告别这个世界,去再享受最后一段世间的美好。你会选择吗?
2、活着就有希望。
现在的医学条件每年都在飞速发展,1年前胆囊癌是没有专门的靶向药的,现在有了。
以前的化疗是非常痛苦的,也没有更多的治疗数据。现在已经可以在标准的化疗方案大大减轻病人的副作用了。
以前还没有免疫疗法,而现在有些临床试验已经在开始尝试双免疫的2.0时代了。
以前靶向及国产PD1全部自费,现在每年的医保谈判进展都很大。
还有很多。
在具体的治疗方案选择上,我给大家一个建议:虽然经济条件是一个因素,但你的学习能力甚至比经济能力更重要!
你的学习能力甚至比经济能力更重要!!
你的学习能力甚至比经济能力更重要!!!
前面我已经提到治疗方案是因人而异,同病不同治。
你对这个病有了一个清楚的理解,你就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去找最正确的医生。
这句话,相信也是很多抗癌超过2年的患者家属有深刻的同感。
推荐《CSCO胆道系统肿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该文章是每年刷新,目前最新版本是2019版,该材料应打印精读;学习的第二推荐是《胆囊癌TNM分期(AJCC第八版)》。
这两个文档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你会有基础的认识。一定要精读,你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读完后,你会知道治疗方案虽然很多,但你的思路会逐渐清晰。
一线治疗,二线治疗。比方说化疗,你会选择全身化疗还是局部动脉灌注化疗?化疗的药物你会优先选择GP(吉西他滨+顺铂),GS(吉西他滨+替吉奥),卡培他滨。还是部分医生正在尝试用的胰腺癌的方案进修化疗,如白紫+吉西他滨等。
曾经有患者家属同样的病情,总共询问了8位专家,都是胆囊癌响当当的专家,他列了一张表,8位医生给出了8种方案,各不相同。那么家属该怎么选择?这就需要你能读懂这8个方案的思路究竟有什么不同。这就需要你有学习能力了。
在《CSCO胆道系统肿瘤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等文档里,你可以阅读到各种不同病理分期对应的哪些治疗方案取得了哪些进展,你大致就可以弄明白医生给你的方案是什么意思。这个时候家属就可以做选择了,至少你可以明明白白的知道你在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哪怕病人到了最后,你也可以做到问心无愧了。
如果你有学习能力,请一定在这个时候不要吝啬你的时间。
多去看这些专业的学术论文,远远比你在网上搜索各种案例要有意义的多。
更不会被一些偏方耽误,甚至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弄的意志消沉从而错过最宝贵的治疗时机。
当你在弄清楚这些关键的信息之后,我还建议妳去申请一个MDT的综合会诊。多学科诊疗模式(Multi disciplinary team MDT)优先推荐北京协和以及上海东方肝胆,这两家医院在这方面已经很成熟了。
多说一句,这些问诊并不需要患者本人,家属带好资料就可以。特别是一些非京沪的患者,其实家属抽个两三天的时间提前约好,自己去一趟也花不了多少精力。具体的可以看我的另外一篇帖子。
我们小时候读书有一句话,“先把书本读厚了,最后再把书本读薄了”。肿瘤治疗同样是这个道理,家属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你的阅读量和问诊量要非常大,这是为了你能对整个治疗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最后落在患者身上的时候,就要选择患者最合适的方案。
患者的体质较差的情况下,化疗,靶向,免疫,这些方案你一股脑的都加在患者身上,患者肯定是无法承受的。每一种治疗方案都有副作用。
你学习到的知识,会让你可以和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让这种沟通更加高效,每一种方案在什么时期使用,患者能否耐受,有进展之后如何更改方案。这样你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不再慌乱,也不会后悔。
学习不是让你去治疗,所有的治疗都是在正规医院的遗嘱下进行。你的学习是让你知道如何去找医生,如何去和医生沟通。希望大家明白。
我的另外一篇帖子【获悉胆管肿瘤后你最关心的问题汇总】里有一些更具体的话题,有兴趣的可以结合起来读。


IP属地:江苏1楼2021-01-15 17:10回复
    病友们如果有问题,请尽量在下面跟帖,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如果是术前疑似的情况,请准备好影像,血检化验单等。增强ct最好是片子,有些医院可以二维码分享,没有的话就自行搜索如何翻拍影像报告。有petct的最好。如果对隐私看重的,可以私信给我。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01-15 18:45
    收起回复
      还是想对私信给我的病友多说一句,希望先能把两篇帖子里总结的经验先认真读完,很多问题其实都已经仔细回答了。真的,你的学习能力其实比有多少财力更重要。患者的共识,其实任何一个家属在抗争的路上走了一段时间之后就都会知道。为什么有些家属到了最后总会有遗憾的地方,后悔当初要是用什么什么方案就好了之类的,原因就是当初你还是对这个病太懵懂了。把这些问题发上来,就是希望能帮到更多的朋友在发现疾病的初期能最大可能的做出最正确的决定。当然,如果有看的不明白的地方,还是欢迎私信给我,我会尽最大的能力解释。再次声明,我不是医生,只能帮你出出主意,帮你分析怎样和医生沟通更有效。一切请以医嘱为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1-01-18 18:52
      收起回复
        有病友问是否要参加临床入组的问题,刚接触的病友们普遍有两种心态,一是抗拒这种做小白鼠的想法坚决排斥,二是为了享受免费用药一门心思的争取入组。我个人建议,首先还是基于患者本身的情况而制定的治疗方案做判断,根据病情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优先根据指南的指引首先选择一线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看看有没有对应的实验项目,仔细阅读实验的说明告知。大部分的项目都会明白无误让你有知情权,你再自行判断。
        比如,如果是单臂的项目,则相对较好。没有对照组,不给安慰剂。反之,如果是双臂,你就有可能进的是对照组。还要看看是几期的实验项目,简单打个比方,1期就是一种新药的实验,看看在小白鼠身上是否有效果。2期就是已经通过1期的实验证明在部分小白鼠的身上有效果,现在找更多的小白鼠扩大实验范围。3期,那就更好了。
        还有一些药物是为了扩大适应症范围或者是联合用药的实现效果等,这些药品本身就已经是市面上比较成熟的药了,如果刚好和你的治疗方案契合,那么这种实验如果有机会参加,又能节省很大的费用支出,这当然很好了。如果你能找到很好的资源,或者你的主治医生所在的科室刚好有实验的项目,他甚至还可以根据你的病情设计不同实验项目顺序等。比如现在还出现了双免疫的项目,你可以尝试到最前沿的治疗理念。当然,这也和你所在的医院有很大关系,越是重点科室自然越是资源充沛。这一点详细请看我另外一个帖子【获悉胆管肿瘤后你最关心的问题汇总】
        特别要提醒的是,是否入组一定要先根据自己的病情而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病人有机会采用一线的治疗方案,你反而放弃转而想去入组,那今后可能会后悔。而且,既然是医学实验,那么对实验对象的要求自然也是苛刻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想入组就能入组的,条件审核还是很严格的。如果不能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反而会在这件事情上耽误太多的精力,得不偿失。所以,找到一个好的医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多说一句,如果你觉得我的个人意见的整理对你有帮助,请你顶一下帖子以便更多的病友能看见,也让我更有动力。


        IP属地:江苏4楼2021-01-21 17:06
        回复
          你好,我家人刚刚查出肝门胆管细胞癌,谢谢你分享的帖子,希望以后可以和你多多交流


          5楼2021-01-22 11:13
          收起回复
            初诊胆管肿瘤的患者往往在这个时候一片迷惘,但恰恰这个时间段是最为宝贵的,因为一切后续的治疗往往就要在这个时候做出最正确的决定。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如果你现在的主治医生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大夫,那么你会非常幸运,你只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即可。但还有不少患者所在的城市不具备这样的医疗资源,希望你能先把我整理的两篇帖子的内容仔细精读,这对你初步的认知这个疾病会有帮助,也便于你能做出选择。
            病理结果是确诊癌症的黄金标准,在此之前只能是疑似。取病理最主要的是通过手术过程中取病理组织做快速冰冻病理以进一步指引接下来的手术,最终还是以术后的常规病理为准。另一种是通过穿刺取病理。只要是三甲医院,基本没有误诊的可能。但你现在最重要的并不是要首先确诊,因为通过术前的影像以及血检的结果,基本就可以做出判断了。医生通常会告诉你说只有5%的可能是误诊,但作为成年人你要知道,这5%的几率是不可能落在你身上的。你要理性的接受这个现实,因为病人在等着你做决定。不要被这一点侥幸的心理耽误了治疗。
            这个时候你做的检查,增强CT以及血检指标,这是一个基本的数据,你都会有了。而现在肝胆外科经验丰富的北京301以及上海东方肝胆都会要求你加做一个PET-CT,因为这会让你看的更清楚以及更重要的是看看有没有转移。在获得这些数据之后,你就要和医生一起判断患者有没有手术机会,或者准确的说手术获益的价值大不大。
            在另一个帖子里我详细说过了,医疗资源真的很重要。能找到一个在你能力范围内找到的最好的肝胆外科主刀医生非常非常重要。胆系肿瘤是一个小的癌种,有些地方医院可能一年都不超过20个患者,主刀的手术经验也相对要匮乏。这与那些已经有过上千台胆管癌手术经验的主刀的区别,不用想你也知道。能否手术,这也与主刀的能力和经验有关系。有些可能肿瘤没有转移但只是因为位置不好,那么主刀的判断就会有区别。
            另外,如果涉及到手术范围是否要扩大,淋巴清扫范围等。虽然有标准的胆管癌根治术指南,但这也和医生的理念和经验有关系,不同的医生会有区别。但恰恰是这一点点的区别就会影响到预后。切除范围越大,并发症风险越大;而切除不彻底,则会影响复发。两者之间的权衡,这要依赖于你的主刀。
            这是外科手术里最大的手术之一了。如果你有能力,请不要吝惜这一步,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选择你能找到的最好的医疗资源。


            IP属地:江苏6楼2021-01-22 12:45
            回复
              其实选择异地就诊也并没有那么麻烦,费用上也并没有多出多少。在这个时候通常患者会伴有黄疸,手术之前需要先引流降黄,等到胆红素降到手术指症才能进行手术。引流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时候患者可以在当地医院先引流,引流的情况视个人情况而定。通常需要15天甚至一个月。在这个时段内,家属就可以去寻找主刀了,也不用患者本人自己去,家属带着所有的检查报告联系好主刀,确定了之后,患者可以带管转院手术。(也有可能一直降黄降不下来,这就需要更好的介入科医生了)下午抽空讲另一个问题,手术不是唯一的治疗方案。


              IP属地:江苏7楼2021-01-22 12:53
              回复
                肿瘤的治疗,手术的意义是最大程度的限制原发灶对其他脏器的进一步侵犯,从而为整体的治疗赢得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所谓的“根治术”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说做完手术就彻底清理干净了。理论上说,癌症患者实际上癌细胞已经随着血液流动到身体任何有可能的地方,一旦你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或者出现其他的因素,这些潜藏的癌细胞就会再次出现。特别是胆囊胆管癌,之所以说恶性程度高,就是在于它复发转移率高,因此预后较差。不像是甲状腺癌,比较惰性,切除了基本也就完事了。胆管癌根治术,也仅仅是将可见范围的病灶切除,但有更多从影像上看不见的癌细胞依然存在。所以术后需要定期复查,化疗放疗靶向免疫等方案跟上巩固手术的成果。
                如果你的病情还处于可以手术的阶段,那么接受手术是不二的选择。但如果属于已经转移,那么就直接放弃手术。但有一种情况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那么就需要你和你的医生更深入的讨论手术的价值。通俗来讲,你进行了手术,虽然阻隔了病灶的侵犯,但从这么大的手术恢复来看,病人是需要一个长时间修养过程的。这段时间病人的身体状况肯定会虚弱,这就给了那些潜藏的癌细胞更多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患者术后3个月就复发或者发现转移,那么这种强行手术的最终获益就值得商榷了。某种程度来讲,还不如不手术。在没有大创伤的治疗前提下,病人通过靶向,化疗,免疫等方案,反而比接受手术患者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期。
                所以,是否要进行手术,一定是要请有经验的医生帮你做仔细而慎重的评估。另外,肿瘤的治疗也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但不巧的是有些地方医院往往会分开的很明显,外科医生只负责手术,手术结束之后就需要你转到肿瘤内科。这种情况下,外科医生是很难帮你做评估的。所以再次强调,一定要请好有经验的医生帮你评估。或者是申请大医院的MDT综合诊断。
                对于已经手术的患者,你明白上述的道理后,就要积极做好手术之后的恢复。详情见我另外一个帖子。
                对于确定放弃手术的患者,这也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事情,你明白原理之后就会清楚你放弃的是什么。这个时候,可以考虑更为系统的治疗方案了。比如为了达到减小病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手术一种方式,如果你的病情评估合适,甚至可以采用介入科的消融方案。有些接受手术之后又复发的患者,如果病灶数量不超过3个,病灶较小,那么介入科这种几乎无创的治疗就很有优势了。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基于病情的慎重评估,离开具体的病情谈方案是不现实的。找个好点的医生,非常非常重要。


                IP属地:江苏8楼2021-01-22 14:19
                收起回复
                  抽空再谈一下怎么向医生问诊,很多患者都有这个问题,花了200块钱挂的专家号,几句话就打发了。


                  IP属地:江苏9楼2021-01-22 14:21
                  收起回复
                    笔者查阅资料时偶尔看见国外甚至会有牧师进入手术室,予以患者祈祷予以医生及护士宁心。国内无法做到,我自己也是常去礼佛之人,当时就自己写了一段简短的文字,在患者手术的同时将这段文字尽可能的转发给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请他们一起帮忙念诵为病人祈祷。患者此刻生死之间,请更多的人为他祈福,多增加一点气场。冥冥中的此刻,我们做不了太多其他的事情,既然亲属们都在担心,不妨把大家的念力都集中起来。这也是给在手术室外担忧的家属分散一点痛苦,特别是年老的家属。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1-25 10:23
                    回复
                      文字的内容可能受到系统限制发不上来,我私发给你。术后,我在陪护患者的同时,除了继续查阅资料就是反复默默念诵经文。实在没空的时候,我就把手机音量调到只有凑近才能隐约听到的音量自动播放。这也是聊胜于无的一种心里安慰吧。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1-25 10:26
                      收起回复
                        确定了手术日期,注意事项遵医嘱就行了。我有一点个人的体会做分享,大家参考。患者因为手术之后会出现情绪变化,因此家属在此之前就要做好引导,让病人自己做好心理准备,能主动配合康复。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1-25 12:40
                        回复
                          癌症出现之后,病人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但是有部分人手术之后依然复发,这种情况发生有可能是患者自身的抵抗力薄弱,可能又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癌变。
                          因为癌细胞的产生跟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是有关系的,在很多不良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身体也没有足够的抵抗力来维持身体健康,很有可能在抵抗力薄弱时让后期的身体状况变差,癌细胞可能就会继续产生,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在癌症手术之后,病人应该注意抵抗力提高,防止免疫功能的薄弱带来身体伤害。
                          术后没有护理好身体
                          癌症的复发还有可能是一些好习惯没有养成,术后的身体护理工作做不到位,同样有可能会出现癌细胞继续产生的情况。这时候就算病人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治疗,术后患者还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锻炼身体,营养物质也应该及时提供。
                          通过这些好的方法来促进身体健康,同时改掉坏习惯。否则术后身体的护理工作做不到位,疾病康复的速度缓慢,有可能还会继续让病灶复发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1-25 12:44
                          回复
                            止痛泵要舍得用,一味的忍着没好处。关于和医生的术前谈话,其实也并非仅仅是医生告知,让你签字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你和医生在沟通手术的方案,因为很多情况下医生也是带着问号上手术台的,很多决定也是要在开腹之后有了冰冻病理之后做决定的。术中医生也会和你谈话,以便确定切除范围。本来打算写的更清楚一点,但这个话题太大了,我也担心不能讲清楚反而误导大家。但更多的还是家属要术前多学习,能尽量做到和医生信息对称,这样你才能清楚医生和你谈话的意义。当然,如果医生直接略过术中谈话,或者你的主刀经验足够,那么恭喜你,你的手术方案相对简单,你完全可以信任你的医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01-25 12:52
                            回复
                              术后护理是一门大学问,我妈妈刚开完刀,就在导尿管问题上栽了跟头,没有经过充分夹管锻炼,导致无法自主小便,二次插管,这个苦头吃的完全没有必要!哎⋯⋯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21-01-25 13: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