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吧 关注:807,212贴子:27,846,449

【MTB命题作文】Bike Check - (2017 Trek Top Fuel)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现在的XC山地车老款崔克TopFuel,请忽略过度前倾的坐垫角度(下文会解释


IP属地:美国1楼2021-01-26 09:48回复
    复制了一下模板里的配置清单:
    ----车架:2017 Trek TopFuel AL
    ----前叉:2017 Fox 32 SC Performance (with FIT4)
    ----轮组:DT Swiss X1700 (54t)
    ----刹车:shimano m9120刹把+m9100卡钳,RT81碟片
    ----变速小套:shimano M9000小套 + 46t M8000飞轮
    ----牙盘:Sram X01 GXP + WTC 34t 盘片
    ----把组:Syntace FlatForce 66mm,HC H.125XC把横
    ----坐管:PNW Rainier 125mm升降座管
    ----坐垫:Selle Italia SLR
    ----外胎:Schwalbe 29x2.2 Rocket Ron(前)/ Racing Ralph(后)
    ----脚踏:shimano m9000锁踏


    IP属地:美国2楼2021-01-26 09:58
    回复
      把横部位:
      从曲柄的Oiz上拆下来的HC H.125把横,几何数据非常不错,740mm,0抬升8度后飘。有一点楼主发现的问题是这根把横的刚性略差(也有可能是楼主的体重导致的),使用起来有一种悬浮感,后期可能还是会寻求刚性刚高的把横。
      刹车采用了M9120的刹把搭配M9100的卡钳,这样的搭配主要是楼主想要禧玛诺ServoWave的杠杆刹把,但也不想在XC上使用四活塞刹车,使用下来很顺心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1-01-26 10:06
      回复
        前叉几何采用了崔克原厂的G2(51mm Rake),这根前叉是随着整车搭配,贴纸颜色与车架相同。桶轴杆更换了Fox的Kabolt,减轻了重量个人也觉得相比原厂快拆桶轴更好看。卡钳如楼上采用了禧玛诺M9100,搭配180mm前RT81碟片,稳定可靠。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1-01-26 10:11
        回复
          再说前叉,由于2017款Fox SC并没有使用EVOL加大负气室设计,所以这根前叉后期更换了新的Evol气室杆,同时原厂的尘封和FiT Grip阻尼也升级到了Factory版本的的FiT4阻尼,使用下来支撑更好一些。虽然原厂这是一根Performance版本的前叉,现在它其实是一根Performance Elite。 气室垫块沿用了原厂的两垫块设定,试过一个垫块和三个垫块目前觉得还是两垫块设定更适合自己。 气室盖来自Hopp。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1-01-26 10:19
          回复
            后胆继续沿用原厂的Fox Performance Reaktiv阀后胆。初代沿用炮架安装(Trunion Mount)的后胆,也是17款TopFuel车架和16款最大的不同(16款是普通安装座)。Reaktiv阀能根据压缩速度来进行压缩反应,提升踩踏效率,部分替代了传统肩控版本的LSC设置(当年肩控Fuel EX 9.9上Factory的Reaktiv后胆也没有LSC扭)。但是实际使用尤其是低温环境很容易导致后胆变得更硬,基本上零下十度就变成硬尾。Reaktiv目前正渐渐被崔克取代掉(就像之前的DRCV慢慢消失了一样)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1-01-26 10:28
            回复
              坐垫选用了Selle Italia家的钛轨SLR,其实也是楼主买的第一个Selle Italia坐垫,皮实耐用。之后也买了碳轨版的SLR Flow(被砸到之后开始异响所以被换掉了)还有SP01(压马路用)。
              座管采用了比较小众的PNW里面中端的2代Rainier,机械坐管而不是气压坐管,重量大概在550g左右也能接受,使用起来左右框量不大,目前还算满意。之前也使用过KS的Lev Integra,也是不错的升降坐管。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1-01-26 10:37
              收起回复
                指拨使用了PNW家的招牌产品Loam,和禧玛诺的Ispec-EV整合,非常好看手感也很不错。之前用的RaceFace Turbine 1x线控器也很不错,有很多颜色可以选择。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1-01-26 10:41
                回复
                  传动系统由11速的禧玛诺M9000和M8000的46t飞轮构成。后拨是GS中腿但是因为是单盘所以上46t齿容绰绰有余。牙盘选择了老款Sram X01搭配WolfTooth的34t单盘盘片(老图),导链器是OneUp家的,便宜实用。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1-01-26 10:47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1-26 10:49
                    回复
                      闪电SWAT的水壶架工具系统,非常推荐,很实用的随车工具,闪电这套工具系统真的不错。(祭奠一下之前在山里颠飞了找不到的Parktool)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01-26 10:50
                      回复
                        剩下的就是一些小细节,后轮使用了160mm的RT81碟片,后轮桶轴杆更换了CarbonTi,ABP Boost的轴长达198mm,非原厂的选项并不是特别多。(推荐Rockshox的Maxle,有根195mm的可以用也很不错还便宜)
                        崔克的Mino Link车架几何调节,可以通过对调垫片位置调节五通高度和头管角度,我的车设置为了低五通和70度头管(高五通设定头管都71度了),是个小细节但目前来看用处不是很大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21-01-26 10:55
                        回复
                          回到题目,为啥这车坐垫角度这么前倾?
                          因为去年年中到现在美国疫情失控,再加上楼主搬家离开了威斯康星来到了纽约州的一个大农村,实在没找到之前那么丰富的山地车路线,所以这车现在的设定变成了宿舍骑行台专用车,为了不碾地毯所以把Tacx那个给公路车垫轮子的垫块给加上了,造成了车架角度后仰,所以调前倾了坐垫。(拍照为啥不专门调一下?这是楼主的锅
                          希望哪天还能带着它出门骑车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1-01-26 11:01
                          收起回复
                            到这里我的Bike Check就基本结束了,用一张之前和Oiz的合影结尾,中间为了帖子流畅抽楼请体谅一下,欢迎大家在楼下发言提问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1-01-26 11:04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1-01-26 11: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