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吧 关注:35,916贴子:511,470

回复:【不战小论】兵冠诸侯 战士无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彩绘龙凤纹漆盾,战国时期兵器防具。1982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李家台4号战国楚墓,现收藏于荆州博物馆。
通高94.2厘米宽60厘米厚0.3-2.5厘米。木胎呈不规则长方形,上端中间凸出,两肩圆角向下呈弧形阶梯状,下段平,两侧呈直角正面中间微凸,两侧微凹呈弧形。盾的背面装有长方形木条和盾柄。器身全髹黑漆,以黄红绿蓝色绘曲尺齿形及各种图案;背面绘有单双虬龙六组,和以孔雀为主的鸟群树木人物画。


IP属地:上海24楼2021-02-18 06:19
回复
    彩绘龙凤纹漆盾,战国中期兵器。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国墓,现收藏于荆州博物馆。
    盾形为双弧盾通长46.8厘米宽34厘米,此盾为皮胎,正背面漆皮,出土时皮胎朽残存漆皮。平顶外凸弧肩,两侧边沿呈弧线阶梯型,下为长方形。正面呈凸弧形,背面正中安盾柄。通体髹黑漆绘红棕红黄金四色彩。正面绘对称龙凤卷云纹图案,每边四龙四风。背面周边绘变形云雷纹,中部绘变形龙凤卷云纹图案。


    IP属地:上海25楼2021-02-18 06:20
    回复
      龙凤纹漆盾,战国中期兵器。1952年出土于湖南长沙五里牌m4号楚墓,现收藏于长沙博物馆。
      此盾近似葫芦形,下边两角为方形,中间起棱。把手已失,但把手上的嵌银铜鼻尚存。盾为皮胎,两面均施黑漆。正面边缘绘赭红色云纹,中间用黄红色漆绘蟠曲龙纹。背面边缘云纹为黄红色,中间为红色蟠龙纹。这件漆盾制作极精,不似实用的防御武器。或万舞即模拟作战的舞蹈用盾戚戈为道具,或用作仪仗等装饰品。顶部还阴刻四字 紫锦之衣。


      IP属地:上海26楼2021-02-18 06:21
      回复
        彩绘龙凤纹漆盾[,春秋战国兵器。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现收藏于湖北博物馆。
        高92.5厘米宽55厘米,皮胎。出土时皮胎已朽,余漆皮与盾柄。上部作圆蒲扇型中有方领下为矩形。盾面中部朝外弧凸。正面为黑漆素面背面以黑漆为底,用红漆双线将盾面分为64个方框,双线间用黄漆填绘绹纹,框内绘勾连云纹,方框之间绘变形龙凤纹;盾的周边绘菱形纹和云纹等图案舞蹈道具。


        IP属地:上海27楼2021-02-18 06:23
        回复
          方形大漆盾,战国时期兵器。1987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山2号战国楚墓,现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高91.8厘米宽49.6厘米厚0.6厘米。木胎。盾面呈长方形,正面微凸,正背面各平行贴八道截面为半圆形的木条,与其相对应的盾面钻小圆孔,用藤条正面先垂直,后交叉,背面垂直绕两道固定。背面正中安木盾柄。通体裹麻布,外髹黑漆。这两件盾牌均藏在湖北省博物馆。


          IP属地:上海28楼2021-02-18 06:24
          回复
            楚国漆皮木盾的出土,其价值难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弩机箭镞等。


            IP属地:上海29楼2021-02-18 06:27
            回复
              金银锡箔甲片,春秋时期兵饰,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湖北宜昌的曹家岗M5号和赵巷M12号楚墓,现收藏于宜昌市博物馆。
              两墓共出土673件套包金银锡箔饰铜片,附于皮甲串缀连件。形制规整统一厚薄均匀牢固贴附。




              IP属地:上海30楼2021-02-18 06:41
              收起回复
                楚国金甲片,春秋时期军备金饰,国家一级文物。出土于湖北宜昌当阳曹家岗与赵巷春秋时期楚国墓,现宜昌市博物馆藏。
                拍摄于《满城尽带黄金甲 楚国金甲片修复成果展》。两墓共出土673件套金箔铠甲饰片,基体厚0.2到0.3毫米金箔厚仅为9到35微米,纹饰精美材质多样,是包金箔银箔锡箔铜饰贴片附在皮甲上,串缀连件的系孔。形制规整统一厚薄均匀牢固附,多饰龙虎鸟蟹象等动物形象,尤其金箔厚度极小纹饰加工精致线条流畅。





                IP属地:上海31楼2021-02-18 06:44
                回复
                  甲胄,战国时期兵备。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曾侯乙墓,现收藏于湖北博物馆。
                  楚国军队制式防御装备。


                  IP属地:上海32楼2021-02-18 06:53
                  回复
                    楚国马胄,春秋战国时期兵器楚军防御装备。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擂鼓墩1号曾侯乙墓,现藏于湖北博物馆。
                    重装武备,马头马颈马身三部分防具,全国仅此一件。



                    IP属地:上海33楼2021-02-18 06:55
                    收起回复
                      皮甲胄,战国时期兵器。出土于湖北荆州夏家台战国楚墓,现收藏于荆州博物馆。




                      IP属地:上海34楼2021-02-18 07:05
                      收起回复
                        楚平夜君戟,春秋战国时期兵器。1994年出土于河南省新蔡县葛陵村楚国墓。
                        东周早期的戟分成两种:一种戟由戈和矛组装而成称其为联装戟;另一种戟的戟头是一体铸成的称其为合铸戟。


                        IP属地:上海35楼2021-02-18 15:05
                        收起回复
                          彩绘菱纹柲铜戟,楚国兵器。出土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九连墩一号楚国墓,现收藏于湖北博物馆。
                          该戟柄柲漆木彩绘菱纹,保存完好。


                          IP属地:上海36楼2021-02-18 21:29
                          收起回复
                            彩绘菱纹柲双戈戟,楚国兵器。出土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九连墩一号楚国墓,现收藏于湖北博物馆。
                            该戟柄柲漆木彩绘菱纹,双戈并立两侧对称。


                            IP属地:上海37楼2021-02-18 21:30
                            回复
                              联装匽戟,战国时期兵器。出土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九连墩一号楚国墓,现收藏于湖北博物馆。
                              该戟内末端为勾,为提高杀伤力,或戟胡上铸孑刺,或戟内则翘弯呈钩状,或在头下加装带倒钩,或在戟胡末端设倒钩。由于倒钩外形类似雄鸡爪距,因此这被称为雄戟又称匽戟。



                              IP属地:上海38楼2021-02-18 22:23
                              回复